植物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植物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植物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植物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植物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一、課程基本信息課程代碼:250239課程名稱:植物生物學英文名稱:PlantBiology課程類別:學科基礎課學時:90學分:5適用對象:本科考核方式:考試先修課程:二、課程簡介植物生物學主要介紹植物的生長與發育、結構與功能,以及植物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的過程等基本知識.從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等系統地介紹植物體的形態與結構、植物生長發育、植物多樣性、植物的分類與分布、植物的系統與進化、植物與環境,植物資源利用等.Theplantbiologymainlyintroducesthebasicknowledgeofthegrowthanddevelopment,structureandfunctionetcoftheplant,andtheprocessoftheplantindividualgrowthandsystemdevelopment。Whichcoveredtheappearanceandthestructure;growthdevelopment;plantdiversity;classificationanddistribute;systemandevolution;usingofresourceetcoftheplantfromthecell,organization,organ,individualsystematically.三、課程性質與教學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植物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實驗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和動態,受到從事與植物生物學有關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好后續課程打好基礎,以滿足培養高質量的、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植物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的要求。四、教學內容及要求緒論(一)目的與要求1.了解植物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基本任務、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2.了解植物生物學在生命科學中的地位,以及植物在自然界、人類生活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意義。3.明確學習本課程的要求、方法、目的和重要意義。(二)教學內容1.主要內容1。1植物在分界中的地位1。2生物界的劃分1.3植物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的作用1.4植物科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任務1。5植物科學在自然科學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意義1.6植物科學的發展簡史和當代植物科學的發展趨勢1。7學習植物生物學的目的、要求和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多樣性;植物對人類和動物的貢獻;植物科學的發展及其分支學科.3.問題與應用掌握植物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基本任務、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領會植物生物學在生命科學中的地位,以及植物在自然界、人類生活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意義.(三)實踐環節與課后練習1。植物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是什么?2.生物是如何分界的,至今將生物劃分為多少界,常用的是幾界系統?3.觀察了解自然界植物中植物的形態特征,并記錄描述。4。論述學習、研究植物生物學的目的是什么?5。植物學科的分支有那些,各分支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什么?(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了使學生對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之間的聯系有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本章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演示等方法手段進行教學。第一章植物細胞(一)目的與要求要求重點掌握植物細胞的結構、功能及有絲分裂過程和意義,理解植物體的復雜結構和生命活動,是以細胞結構的復雜性、細胞內部生理活動的多樣性和相關性為基礎的。和各種類型組織的結構特征及其功能;理解細胞分化是植物組織形成的基礎。(二)教學內容1.主要內容1.1植物細胞的化學組成1.2植物細胞的形態結構1.3細胞的新陳代謝1。4植物細胞的增殖1.5植物細胞的生長發育和分化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2。1基本概念(1).細胞學說:19世紀前期,由德國植物學家M.J。Schleiden和動物學家T.Schwann提出。其內容為:植物和動物的組織都是由細胞組成;所有的細胞是由細胞分裂或融合而來;卵和精子都是細胞;一個細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組織。(2).原生質:原生質是構成細胞的生活物質的總稱.即植物細胞除細胞壁以外的其他組成部分。(3)。原核細胞:細胞中較為原始的一類細胞,沒有真正的細胞核,遺傳物質DNA及由其組成的染色體存在于細胞內的某一部位,外部沒有細胞膜包被。細胞器種類和數量較真核細胞簡化。(4)。真核細胞:有真正的細胞核,遺傳物質被包被在核膜內,細胞器種類、數量相對較豐富。(5).細胞壁:植物細胞的構成部分,位于細胞最外部,是動、植物細胞的主要不同點之一。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結構上可分為胞間層、初生壁、次生壁三個部分。具有保持植物細胞形態、保護原生質、吸收、分泌、運輸、識別等生理功能。(6).纖維素:一種高分子化學物質,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由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形成糖苷鍵連接而成,纖維素分子呈絲狀。(7).紋孔:植物細胞壁上的結構單位,植物細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時候,有一些部位不沉積壁物質,因此形成一些間隙,這種在次生壁形成過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稱為紋孔。(8)。胞間連絲:胞間連絲是穿過細胞壁的細胞質細絲,它連接相鄰細胞間的原生質,是細胞間物質、信息傳輸的通道.(9)。紋孔對:植物細胞壁上的紋孔常常成對出現,相鄰兩個細胞間成對出現的紋孔構成紋孔對。(10).紋孔膜;紋孔對中的胞間層和兩邊的初生壁,合稱為紋孔膜。(11).紋孔腔:細胞壁上有紋孔的部位,由于沒有次生壁加厚,與細胞壁相比就形成了一個空腔,把這個空腔稱為紋孔腔。(12)。單紋孔,紋孔的次生壁在紋孔腔的邊緣終止而不延伸,用顯微鏡正面觀察紋孔為一個同心圓,這樣的紋孔稱為單紋孔。(13)。具緣紋孔:紋孔的次生壁在紋孔腔的邊緣向細胞內延伸,形成穹形的延伸物,拱起在紋孔腔上,其頂部的開口(紋孔口)明顯較小。用顯微鏡正面觀察紋孔為三個同心圓,這樣的紋孔被稱為具緣紋孔.(14)。紋孔場:在植物細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初生壁較薄的凹陷區域,這個區域稱為紋孔場。一般情況下,一個初生紋孔場可以產生多個紋孔。(15)。細胞膜:也稱為質膜,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與細胞壁緊密相連,包在細胞質外的一層薄膜.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具有保護、選擇性透過、吞噬、信息傳遞、識別等功能。(16).胞飲作用,細胞膜的功能之一.細胞質膜向外形成凹陷,吞食外圍的液體。(17)。吞噬作用:細胞膜的功能之一.細胞質膜向外形成凹陷,吞食外圍的固體小顆粒進入細胞質,然后酶解、吸收。(18)。胞吐作用:細胞質膜把細胞內的物質大量的、整體性向外排出稱為胞吐作用。(19).細胞質:細胞質是質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由半透明的胞基質和分布于其中的多種細胞器和細胞骨架系統組成。(20).胞基質:細胞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質膠體組成,含有與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關的酶類等重要物質,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部分.(21).細胞器:細胞質的重要組成單位.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功能的細胞構造的小單位,稱為細胞器。(22).質體;細胞器的一種,是綠色植物所獨有的細胞器,具雙層膜結構,成熟的質體具有合成和累積同化產物的功能。根據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為白色體、葉綠體、有色體三種.(23).白色體:質體的一種,不含色素,多存在于幼嫩組織,儲藏組織和植物表皮組織中,具有儲藏物質的功能,根據儲藏物的不同,將其分成三種:儲藏淀粉的稱為造粉體;儲藏蛋白質的稱為造蛋白體,儲藏脂類的稱為造油體。(24)。葉綠體:質體的一種,含有綠色色素,如葉綠素a與葉綠素b等,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綠色部位,具有同化功能。(25).有色體:質體的一種,因含大量的類胡蘿卜素而呈現黃色或橙黃色,分布于花瓣、果皮等呈現橙或黃色的部位。(26)。線粒體,細胞器的一種,動、植物細胞中廣泛分布,具雙層單位膜,主要進行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的“動力站”.(27).內質網:細胞器的一種,由單層單位膜構成,外形呈扁平囊狀或管狀,具有合成、包裝、運輸代謝產物,形成其他細胞器(高爾基體、液泡等)的功能。(28).液泡:細胞器的一種,由單層單位膜構成,液泡的外被稱為液泡膜,液泡膜內是細胞液。具有調節細胞滲透壓與膨壓;參與細胞內物質的積累與移動;參與大分子物質的降解代謝活動等功能。(29).溶酶體:細胞器的一種,由單層單位膜構成,外形呈顆粒狀,具有溶解細胞內的衰敗組分(大分子、衰敗細胞器等),以至溶解整個細胞的功能。(30).微體:細胞器的一種,由單層單位膜構成的球體,依據其所含酶的不同將其分為過氧化物酶體和乙醛酸酶體兩種,前者與光呼吸有關,后者與脂肪代謝關系密切.(31).核糖體:非膜結構的細胞器,由核酸,蛋白、酶構成的大分子結構。是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32).細胞骨架:指遍布植物細胞的非顆粒狀的細胞器,如微管、微絲、中間絲、微梁等物質,它們經過特殊染色后可以看到呈網狀分布于細胞質中,具有支持細胞、運輸細胞質內物質,參與細胞分裂的功能。(33).微管;細胞骨架物質之一,遍布細胞基質中的非顆粒狀構造,主要由蛋白質構成,外形為細長、中空的管狀結構,外徑25nm,長短不一。具有維持細胞形狀、參與物質傳輸、參與形成紡錘絲和細胞壁的功能.(34).微絲:細胞骨架物質之一,存在于細胞質胞基質中,由兩種球形肌動蛋白聚合成的細絲再彼此纏繞成雙螺旋形成,與維持細胞形狀、物質傳輸、細胞分裂、染色體的移動有關.(35).微梁:細胞骨架物質之一,存在于細胞質胞基質中,呈纖維狀,直徑僅3—4nm,與微管、微絲一起組成細胞的骨架物質,具有支持、傳輸等功能。(36)。細胞核:細胞中位于細胞質以內的構造,一般為球形,富含遺傳物質(DNA,RNA)等,是細胞遺傳物質和信息的儲藏所,也是遺傳信息轉錄和核糖體亞單位合成的場所。(37).核膜:細胞核的構成單位之一,也稱核被膜,由兩層單位膜構成,是核內物質與核外物質的分界,具有保護核物質和控制核內外物質交流的作用。(38).核孔:在細胞核核膜上,每隔一定的距離,細胞核內外膜聯合形成一些呈圓形的孔,圓孔中還有一些構造,這些共同構成了核孔.核孔具有控制核內外物質傳輸的作用。(39).核質:細胞核的主要組成部分,位于核膜以內,核仁以外的部分.(40).染色質:在細胞分裂間期,細胞核質中,經過適當的藥劑處理后,容易著色的部分。主要化學組成為DNA,RNA和蛋白質等。外形呈絲狀,也稱為染色質絲.(41).染色體:與染色質為同一物質,是染色質細絲高度螺旋化后,形成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的棒狀形態.(42).后含物:是植物細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存在于細胞質中的一些非原生質物質,它包括植物細胞儲藏的物質和新陳代謝的廢物。如淀粉、蛋白質、脂質、晶體、單寧、色素等。(43).淀粉粒:植物細胞后含物的一種,分布于細胞質中,由細胞中的白色體(白色體之一的造粉體)積累葉綠體光合作用后產生的淀粉而形成,通常呈橢圓形。(44)。單寧:植物細胞后含物的一種,存在于細胞質、液泡和細胞壁中,無一定形狀,是一類多元酚類化合物的衍生物,具有澀味,對植物具有保護作用.(45).色素:植物細胞后含物的一種,位于植物細胞質中,無一定形狀。可分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兩種,脂溶性色素有存在于質體中的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水溶性色素有位于液泡中的花色甙、黃酮或黃酮醇等。(46).細胞周期:在細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結束到第二次分裂結束之間的過程(即一個間期和一個分裂期)稱為一個細胞周期.(47)。有絲分裂:細胞分裂的一種,其特點為細胞分裂過程中有紡錘絲形成。(48).赤道面:細胞分裂過程中,位于細胞兩極中部的假想的分隔平面,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整齊的排列其上。(49)。成膜體:細胞分裂末期,當染色體移向兩極,兩極的紡錘絲消失,位于兩子核之間的紡錘絲向赤道面周圍離心地擴展,形成桶狀的構形.這種在染色體離開赤道面后變了形的紡錘體,稱為成膜體。(50).細胞板:細胞分裂過程中,在細胞分裂的末期,位于兩子核的中央,由成膜體和高爾基體、內質網分泌的小泡及微管共同形成,是細胞分裂后新細胞膜的前體。(51).胞質分裂:細胞分裂末期,新的細胞膜形成以后,兩子核被分開,細胞質被一分為二,把新細胞膜形成和分開母細胞質的過程稱為胞質分離。(52).無絲分裂:細胞分裂的一種,細胞分裂時無紡錘絲形成,不像有絲分裂有四個明顯的階段,細胞直接分裂成兩個。(53)。細胞生長:細胞生長是指植物細胞分裂以后,兩個子細胞體積、重量的增長過程。(54).細胞分化:生物有機體是由一個細胞經過一系列的細胞分裂、細胞生長最后形成的.把生物細胞由一個母細胞演變成形態、結構、功能各不相同的幾類細胞群的過程稱為細胞分化。(55).脫分化:生物體內的某些成熟的細胞,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失去成熟細胞的特性而回到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狀態,這種現象稱為脫分化。(56).細胞全能性:植物體內,每個活細胞都具備發育成整個植株的潛在能力,稱為細胞全能性.(57)。紡錘體: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所有紡錘絲形成一個紡錘狀的構像,將這個構像稱為紡錘體。2.2基本知識點掌握植物細胞的一般構造、細胞壁的基本構造及化學組成、細胞膜的結構及特點、細胞質的結構及細胞器的種類及功能、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了解細胞內能量轉換、代謝途徑和細胞間物質的運輸。正確辨別植物細胞分裂、分化的特點,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各時期的細胞形態特征,搞清植物體生長、發育的內因。了解細胞學說的基本內容,真核和原核細胞、動物和植物細胞之間的區別。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識別細胞的基本結構和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分析植物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三)課后練習一。名詞解釋1.細胞學說2.真核細胞3。次生壁4.單紋孔5.原生質6.細胞壁7.纖維素8.具緣紋孔9.新陳代謝10.胞間層11.紋孔12。紋孔場13。原核細胞14。初生壁15.胞間連絲16.細胞膜17。細胞質18.內質網19。細胞核20.染色體21。細胞分裂22。胞質分離23.細胞全能性24。細胞器25.核糖體26。紋孔27.后含物28。細胞周期29.細胞生長30.質體31.細胞骨架32.核仁33。單寧34。有絲分裂35。細胞分化36.線粒體37.微管38。染色質39。色素40.成膜體41.細胞脫分化二.填空題(1).1665年,英國人()用他改進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塞時,首先發現并命名了細胞。(2).()是構成細胞的生活物質的總稱.(3).構成原生質的有機成分主要有()、()、()、()等。(4).根據細胞結構的不同將細胞分為()和()兩類.(5)。高等動物和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在于,高等植物細胞結構上外有(),內有()、().(6).植物真核細胞的基本構造包括()、()、()、()。(7).一個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由外到內依次由()、()和()三層構成。(8)。細胞壁的胞間層主要化學物質是膠黏而柔軟的(),具有一定的延展性。(9)。高等植物細胞壁的化學組成主要有()、()、()、()等。(10).無論植物細胞的初生壁還是次生壁.其構架物質都是()。(11).細胞壁的襯質是由非纖維素的()、()和()構成。(12).細胞形成次生壁時,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積壁物質,因而形成一些間隙,這種在次生壁層中未增厚的部位稱為()。(13).()的次生壁在紋孔腔的邊緣向細胞內延伸,形成穹形的延伸物,拱起在紋孔腔上,紋孔口明顯較小.(14).()是穿過細胞壁的原生質細絲,是細胞之間物質、信息傳遞的通道。(15)。細胞膜又稱為(),是由雙層()膜構成的鑲嵌有蛋白質的流動性磷脂雙分子結構,具有選擇透過的半透膜特性.(16).細胞內,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功能的小單位稱為()。(17)。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有()、()兩種。(18).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有()、()、()、()、()。(19).質體可分為三類,()、()、(),它們都是由前質體發育而來的。(20).根據微體所含酶的不同,微體可分為()、()兩種。(21)。核糖體是細胞合成()的場所,它由大,小兩個亞基構成。(22)。細胞骨架系統由細胞質中非顆粒物質構成,根據形態和大小的不同,它們分為()、()、()、()四種。(23)。遺傳物質(DNA)存在于細胞核中。它控制了細胞的(),()、()、()等重要活動.(24)。在光學顯微鏡下,植物細胞枝可分為()、()、和()三部分。(25)。核膜由兩層單位膜構成,兩層膜之間的空隙稱為(),雙層膜上內外連同的孔道稱為().(26).核膜以內,核仁以外的部分稱為(),在它的內部存在經適當藥劑染色后,容易著色的部分,這個部分稱為()。(27)。細胞代謝活動中產生,存在于細胞質中的非原生質物質為(),它是植物細胞的特征之一.(28).在淀粉粒上,最初積淀的一個起點稱為(),其后積淀的物質圍繞它形成同心圓結構稱為()。(29)。根據馬鈴薯淀粉粒形態的不同,淀粉粒可分為()、()和()。(30).植物細胞后含物中,蛋白質一般呈顆粒狀,這種狀態的蛋白質被稱為()。禾本科植物種子中,顆粒狀蛋白常集中在胚乳的最外層細胞內,該層細胞稱為().(31).植物后含物中的脂類儲存于白色體中的()中。(32).單寧是一類()化合物的衍生物,它對植物體具有保護作用,植物的澀味主要有它引起。(33).植物色素除了位于質體中的脂溶色素,如()、()等外,還有位于液泡內的水溶性色素.即()。(34).秋季落葉時,樹葉之所以呈現黃色,是因為葉片中的()被破壞,()比例上升。呈現紅色或紫色是由()或()氧化而成。(35).從第一次細胞分裂結束到第二次細胞分裂結束之間的過程稱為一個(),它由一個()和一個()組成。(36)。在有絲分裂的連續過程中,一般分為()分裂和()分裂兩個方面.(37).有絲分裂前期,核膜破裂。核內染色質疑縮成(),核仁解體,()開始形成.(38).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排列在()上,紡錘體完全形成。(39).有絲分裂后期,各個染色體的兩條()分開,分別由()向兩極移動。(40)。有絲分裂末期,染色體離開赤道面后,赤道面附近的紡錘絲變形形成了(),進一步形成細胞板,將母細胞的細胞質分開,稱為()。(41).無絲分裂的主要特征為,細胞分裂是無()形成。(42).細胞生長是撂細胞的()和()的增長。(43).細胞分化是指來源相同的細胞分裂、演變成()、()、()彼此互異的不同細胞群的過程。(44)。植物體內的某些成熟細胞,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失去成熟細胞的特性而回復到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狀態,這種現象稱為()。(45)。植物細胞分裂生長推動了植物體的(),植物細胞分化推動了植物體的()。三.多項選擇題(1).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包括()。A.植物和動物的組織都由細胞構成.B.所有細胞都是由細胞分裂或融合而來。C.卵和精于都是細胞.D.一個細胞分裂可以形成組織.(2)。以下細胞結構中不屬于原生質的是()。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器D.細胞核(3)。以下生物由原枝細胞構成的是()。A.支原體B.細菌C。藍藻D.綠藻(4).真枝細胞分裂形式多樣,其細胞分裂方式有()。A。無絲分裂B.有絲分裂C.減數分裂D.細胞縊裂(5).生活的植物真核細胞由四大部分構成,其中()由不進行生命活動的非原生質組成。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6)。細胞壁的主要功能有()。A.維持細胞形態B.保護細胞,減少蒸騰,防止侵犯C。參與植物體吸收、分泌、運輸D.參與細胞生長調控、細胞識別(7)。植物細胞壁的內鑲物質有()。A.木質B.礦物質C.心材色素D。角質(8).植物細胞壁初生壁上較薄的凹陷區域稱為().A.紋孔B。紋孔腔C.紋孔場D.紋孔膜(9)。白色體具有儲藏物質的功能,根據儲藏物的不同,白色體分為().A.造粉體B。造糖體C.造蛋白體D.造油體(10).自身具有染色質并可進行DNA復制的細胞器有()。A。線粒體B。質體C.液泡D.高爾基體(11).溶酶體的主要功能有().A.分解細胞內的各種大分子B.分解細胞內衰變、崩解的細胞器C.細胞自溶D。溶解相鄰組織(12).細胞核中,經過適當溶劑處理后,容易被染色的部位是()。A。核仁B。染色質C.染色體D。核質(13).細胞核的主要功能有()。A.帶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基因)于染色質上B。核仁中形成核糖體亞單位C。控制植物的遺傳性狀D。合成蛋白質(14)。以下屬于植物細胞后含物的有()。A.核糖體B。淀粉粒C。油D.葉綠素(15).作為后含物的蛋白質是指外形較大,呈顆粒狀的蛋白質,它們有不同種類,如()。A.肌動蛋白B。無定形蛋白C.肌球蛋白D.球狀蛋白(16).后含物中,蛋白質主要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部位.A。無色體B.白色體C.液泡D.造蛋白體(17).植物落葉一般呈黃色,但也有些植物的落葉呈現紅色,這主要是因為葉綠素被破壞后,()色素的比例上升造成的。A.葉黃素B。類胡蘿卜素C.被氧化的黃酮D.被氧化的黃酮醇(18)。植物體()部位的細胞通過進行有絲分裂使細胞數量增加.A。根B.葉C.小孢子母細胞D。大孢子母細胞(19).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期,有絲分裂()時期核膜破裂。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20).在細胞分裂末期,細胞板形成的過程中,細胞板上留下了一些具有細胞質結構的間隙,這些間隙最后形成了()。A。紋孔B。胞間連絲C。紋孔對D.新細胞壁(21)。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排列于細胞中部的()上。A.成膜體B.細胞板C.赤道面D.黃道面(22).以下描述無絲分裂;不正確的是().A.過程簡單B.有紡錘絲C.不形成紡錘體D。分裂速度慢(23).細胞分化是指植物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并演變成()上彼此不同的細胞群的過程。A.形態B.全能性C.結構D。功能(24).植物體內某些成熟細胞,在一定條件下由成熟細胞又轉化成具有分生能力的細胞的過程稱為()。A.細胞分化B。細胞全能性C.細胞脫分化D。組織形成(25)。核糖體是細胞合成()的場所。A。蛋白質B。脂類C。DNAD。RNA(26).植物細胞壁的表面存在一些復飾物質,它們對植物細胞壁防止透氣、透水和提高抵抗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植物細胞壁的復飾物有()。A.木質B.木栓質C.蠟質D。孢粉素(27)。細胞壁初生壁主要由()化學物質構成,所以具有延展性和韌性。A。纖維素B.樹膠C.果膠D。半纖維素(28)。可以通過分裂方式繁殖的細胞器有()。A.前質體B。幼葉綠體C.線粒體D.有色體(29).胞間連絲的次生形成是指在細胞周期的()期,細胞壁上形成新的胞間連絲。A.分裂間期B。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30).細胞骨架系統是指遍布于細胞質中的有蛋白質構成的非顆粒形態的構造部分,它們有()等。A.微管B。微絲C.微梁D.中間纖維四.詞組比較(1).原生質和原生質體(2)。同化和異化(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4).初生壁和次生壁(5).細胞壁內鑲物質和細胞壁復飾物質(6).紋孔和紋孔對(7).單紋孔和具緣紋孔(8).紋孔和胞間連絲(9).細胞膜和生物膜(10).細胞質和胞基質(11)。白色體和有色體(12)。角化和礦化(13).質體和前質體(14).粗糙型內質網和光滑型內質網(15)。微體和微管(16).染色質和染色體(17).糊粉粒和糊粉層(18).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19)。細胞生長和細胞分化(20).植物生長和植物發育五.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并加以改正)(1)。植物和動物有機體都是由許多個細胞構成。(2)。光學顯微鏡的識別極限為0.2um,而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可以達10-4um(1A).(3).原生質是構成細胞的活的物質總合,所以構成生活細胞的所有部位都屬于原生質。(4).不同發育時期的細胞的原生質,其化學組成各自不同.(5)。原生質水的含量在原生質化學組成中約占50%左右。(6).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都是由原生質特化而來的,所以被稱為原生質體。(7).細胞膜是包被于原生質體外部的生物膜,由雙層單位膜構成,具有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8).生活細胞的細胞質由胞基質和細胞器組成,胞基質在細胞內經常流動,稱為胞質運動。(9).所有質體都是有雙層單位膜構成,包括前質體和幼葉綠體。(10).葉綠體中只含有呈綠色的葉綠素,而呈現黃色的類胡蘿卜素則存在于胞基質中。(11).有色體是含有類胡蘿卜素的質體,類胡蘿卜素包括黃色的葉黃素和紅色的胡蘿卜素。(12)。白色體含有它獨有的色素,具有合成、儲藏淀粉、蛋白質、脂類的作用,根據儲藏物質的不同,它們分為造粉體、造蛋白體和造油體三類。(13)。線粒體是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細胞器,它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光呼吸.(14)。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由大小兩個亞基構成,核糖體的亞基在細胞核內合成.(15).液泡具有選擇通透性,它的選擇通透性低于細胞膜(16)。液泡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滲透調節、儲藏、消化三個方面。(17).微體是由蛋白質構成的細胞器,根據功能的不同,它可分為過氧化物酶體和乙醛酸循環體兩類.(18).細胞骨架物質主要由蛋白質構成,其形狀有空心管狀、圓柱狀、纖維狀及短纖維狀等。(19)。核孔是細胞核上的空洞狀構造,是遺傳物質RNA和核糖體亞單位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的通道.(20).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物質不同階段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形態。(21).細胞核核質經過特殊處理后,易被堿性染液染色.(22)。盡管植物細胞不同,但植物細胞壁的構造卻基本一致,都由胞間層、初生壁、次生壁構成。(23).構成細胞壁的構架物質是纖維素,構成細胞壁的襯質主要是多糖、蛋白質和水,襯質的多糖主要是半纖維素、果膠質、黏液和樹膠等。(24).孢粉素作為細胞壁復飾物質之一,廣泛地分布于植物細胞的表面。(25)。細胞壁的生長包括兩個方面:增大面積,形成初生壁的增長,增加厚度,形成次生壁的生長。(26)。植物細胞后含物指植物細胞新陳代謝后產生的廢物。(27)。植物細胞后含物中的晶體一般都是無機質的。(28).單寧是植物嘗起來感覺比較澀的主要原因。(29)。從第一次細胞分裂開始到第二次細胞分裂結束之間的過程構成一個細胞分裂周期。(30).繁殖是生物和細胞形成新個體或新細胞的過程。(31)。一個細胞經過一次減數分裂得到兩個染色體數目與母細胞相同的細胞.(32)。在有絲分裂的連續過程中,一般分為核分裂和胞質分裂兩方面。(33).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復制一般在分裂前期進行.(34).細胞板的最后形成就完成了細胞的胞質分離.(35).染色體轉變成染色質是在細胞分裂的分裂末期進行。(36).高等植物中不存在細胞無絲分裂現象。(37).從生物化學角度看,具有相同遺傳組成的細胞,當合成特殊的、不同的蛋白質時,細胞就出現了分化.(38)。植物組織培養是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實踐應用。(39)。在植物細胞遺傳過程中,細胞核起主導作用,細胞質不起作用。(40)。植物體的生長發育是植物細胞生長、分化的結果.六。問答題(1).細胞學說的的創立人是誰?簡要回答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2).原生質的化學構成有哪些?(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有那些異同點?(4).動、植物細胞有何不同?(5)。細胞壁由哪幾層構成?各有何特點?(6).什么是胞間連絲?它有何作用?(7).細胞膜結構如何?具有哪些功能?(8).細胞核由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9).什么是細胞后含物?細胞后含物有哪幾種?(10).植物體花瓣、果皮呈現各種顏色的原因是什么?(11).植物秋季落葉時,葉片變成黃色或紅色的原因是什么?(12).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由哪幾個階段構成?(13)。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的主要差別是什么?(14).細胞分化有何意義?(15).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有幾個時期?胞質分離發生在哪個時期?(16)。植物細胞壁的化學組成如何?(17).植物細胞細胞器有哪幾類?它們各自的結構、功能如何?(18)。植物細胞后含物有哪些?試述它們的產生和分布.(19).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分裂期有哪幾個時期?各時期細胞形態上有何特點?(20).植物細胞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有何功能?(21)。不同的代謝途徑在不同的細胞器中進行,試構思細胞內物質運輸的情況。(22).為什么說ATP是細胞內能量的“流通貨幣”?(23)。簡要說明細胞間物質運輸有哪幾種方式?七。實驗題(1).試述洋蔥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及觀察結果.(2).設計一個觀察葉綠體形態的實驗(注意說明材料、方法及結果)。(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了使學生對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之間的聯系有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本章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演示、結合學生實驗室內形態、解剖觀察比較等方法手段進行教學。第二章植物組織(一)目的與要求掌握各種類型組織的結構特征及其功能;理解細胞分化是植物組織形成的基礎。(二)教學內容1.主要內容1.1本章的重點是組織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組織種類的區別,分生組織、成熟組織、復合組織、組織系統的特征及它們之間的關系。1.2難點在于維管束的種類及對不同維管束類型的判斷,不同維管束的組織構成特點及其空間排列形式.1.3熟練掌握植物組織的概念;組織的分類和各類組織的結構特點。1.4了解各類組織在植物體中的分布.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2。基本概念(1)。組織:組織是由來源相同,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細胞組成的細胞群。(2).分生組織:位于植物的特定部位,具有持續性和周期性細胞分裂能力的細胞組成的組織,能分裂產生新的細胞增加到植物體中,使植物體生長。(3)。原生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一種,由胚性原始細胞和經胚性原始細胞分裂衍生的細胞組成,位于根、莖尖的先端,是其他組織的源泉。(4)。初生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一種,由原生分生組織衍生而來,具有很強的細胞分裂能力,位于根、莖的頂端,緊挨著原生分生組織.初生分生組織的活動產生初生結構。(5)。次生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一種,由成熟組織(如薄壁組織、厚角組織等)產生,分布于有次生生長的植物(雙子葉植物)的器官中,具有強的細胞分裂能力,次生分生組織活動可產生次生結構。(6).頂端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一種,位于根、莖的各級分枝的頂端,由原生分生組織和初生分生組織共同組成,其活動使植物體的根莖伸長,使植物體長高、植物的根扎的更深.(7).居間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一種,通常指由頂端分生組織衍生而遺留在某些器官的局部區域中的分生組織,如禾本科植物節間的分生組織。居間分生組織主要進行橫向細胞分裂,使器官沿縱軸方向增加細胞數量,使植物體伸長.(8)。側生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一種,位于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根、莖的周側與所在器官的長軸平行排列,從起源看屬于次生分生組織,側生分生組織包括維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兩種,其活動使植物的根莖等器官增粗.(9).成熟組織:由分生組織產生的細胞,經過生長、分化,細胞逐漸失去分生能力,形成各種具有特定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的組織,這些組織就是成熟組織。(10)。薄壁組織:也稱為基本組織。成熟組織的一種,構成薄壁組織的細胞之間排列較為疏松,細胞間隙較大,細胞壁薄.具有多種功能,如吸收、同化、儲藏、通氣、傳遞等功能.(11).吸收組織:薄壁組織的一種,具有從外界吸收水分和無機質的功能,主要分布于植物的根尖的根毛區。(12).同化組織:薄壁組織的一種,具有同化功能,主要分布于植物的葉肉和幼嫩的莖干部.(13).儲藏組織:薄壁組織的一種,細胞中常含有大量的儲藏物質(如淀粉、蛋白質、脂類等),有些儲藏組織還特化為儲水組織,儲藏水分。儲藏組織常常分布于植物根、莖的皮層和髓部,果實的果肉和種子的胚乳、子葉中。(14).通氣組織:薄壁組織的一種,存在于水生植物或耐陰植物的根、莖、葉中,組成通氣組織的薄壁細胞具有異常發達的細胞間隙,這些細胞間隙在發育中形成網狀的氣腔或氣道,具有輸導空氣的功能。(15)。傳遞細胞:一種特化了的薄壁組織,傳遞細胞的細胞壁向內形成很多不規則的內褶,與細胞壁相連的細胞膜由于細胞壁的內褶而增加了表面積,同時增加了相鄰兩個細胞之間的接觸面積,這有利于細胞間的物質傳輸.把具有這種結構的細胞稱為傳遞細胞.(16)。保護組織:分布于植物體表,對植物體起保護作用,有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抵抗外界風雨及病蟲侵害的作用.構成保護組織的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隙小,細胞外被角質和蠟質。根據來源和形態結構的不同分為初生保護組織和次生保護組織兩類。(17)。初生保護組織:即表皮,由初生分生組織產生形成,位于植物幼根、幼莖、葉,花和果實種子的表面,具有保護作用。(18).次生保護組織:即周皮,由次生分生組織發育形成,位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老根、老莖的外表,具有保護作用。(19)。表皮:初生保護組織,存在于植物幼根,幼莖、葉、花、果實,種子的表面,一般由單層扁平、排列整齊的細胞構成,細胞外被角質膜,具有保護作用。(20)。復表皮:在有些植物中,原表皮在形成表皮的過程中,原表皮細胞除了進行垂周分裂外,還進行平周分裂(與表面平行分裂),這樣形成有多層細胞構成的表皮,這種表皮被稱為復表皮。(21).氣孔器:在葉的表皮組織中,除了表皮細胞以外,在表皮細胞之間還穿插分布著氣孔器,雙子葉植物的氣孔器由兩個腎形的保衛細胞構成:禾本科植物葉的氣孔器由兩個啞鈴形的保衛細胞和兩個菱形副衛細胞組成.氣孔器具有可以開閉的氣孔,氣孔是植物葉與外界進行氣體和水分交換的通道。(22)。周皮:次生保護組織,由木栓形成層發育而成,木栓形成層細胞向內分裂產生栓內層,向外分裂產生木栓層,由木栓層、木栓形成層、栓內層共同構成了周皮。周皮位于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老的根、莖等器官的表面,具有保護作用。(23)。皮孔:周皮上的構造,木栓形成層發育形成周皮的時候,在某些部位,木栓形成層細胞向外分裂并不形成木栓層,而是形成薄壁細胞,那么,這個部位就全部由薄壁細胞構成,它成為植物體與外界氣體、物質交流的通道,把這個部位就稱為皮孔.(24).機械組織:成熟組織的一種,細胞壁發生不同程度的加厚,具有抗壓、抗張和抗屈撓性能,起鞏固、支持作用的一類成熟組織.(25).厚角組織:機械組織的一種,組成組織的細胞成熟時具有活的原生質體,且細胞壁不均勻加厚的一類成熟組織。厚角組織具有潛在的細胞分裂能力,可轉化成次生分生組織,具有鞏固,支持的作用。(26).厚壁組織:機械組織的一種,組成組織的細胞在組織成熟時沒有活的原生質體,細胞壁有木質化加厚的次生壁。不具潛在的分生能力,可分為石細胞和纖維。(27).石細胞:厚壁組織的一種,細胞成熟時沒有活的原生質體,由薄壁細胞經過細胞壁強烈增厚、木質化分化而來,分布于幾乎所有的植物器官中,主要分布于薄壁細胞群中,如皮層、髓、果肉等。(28)。纖維:厚角組織的一種,細胞形狀大多細長,末端銳尖,細胞壁有明顯的次生壁加厚,本質化程度隨纖維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細胞腔狹小,原生質解體消失。主要分布于植物體器官的木質部和韌皮部中。某些纖維植物纖維組織很發達,如麻類植物的韌皮纖維發達,而棉花纖維則是它的種皮纖維。(29)。輸導組織:植物體內專門負責運輸水溶液和同化產物的成熟組織,細胞呈長管狀,貫穿與植物體的上下。主要分布于木質部和韌皮部。(30).導管:輸導組織的一種,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質部中,細胞形狀狹長,管狀,細胞成熟時,原生質消失,細胞壁有明顯的次生壁加厚,次生壁加厚有環紋、螺紋、梯紋、網紋、孔紋加厚等幾種形式,是植物體輸導水分和礦物質的組織。(31)。穿孔板:導管成熟時,導管細胞的端壁上出現穿孔,出現一個較大的穿孔稱為單穿孔,出現多個穿孔稱為復穿孔,把出現穿孔的端壁稱為穿孔板。(32).管胞:大多數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輸水組織,細胞管狀,末端尖斜無穿孔。成熟時原生質體消失,細胞壁有次生加厚,加厚方式有環紋、螺紋、梯紋、網紋、孔紋等。(33).篩管:輸導組織的一種,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韌皮部中,是特化的細胞,成熟的篩管分子通常只有初生壁,細胞核消失,但細胞質存在。篩管一旦成熟,篩管分子通過端壁的篩孔連接在一起,上下貫穿,具有輸導同化產物的功能。(34).伴胞:被子植物維管束中,與篩管伴生,一個篩管必定有一個伴胞,篩管和伴胞由同一個母細胞分裂產生.(35).篩孔:成熟的篩管分子的端壁及部分側壁上,在初生壁上有許多小孔,這些小孔就是篩孔。(36).篩域:植物篩管分子的端壁及部分側壁上,存在輸導同化產物的篩孔,多個篩孔相對集中的分布于端壁的一定的區域,這個區域就是篩域。(37)。篩板:植物篩管分子中,分布有篩域的端壁被稱為篩板。(38).篩胞:在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中韌皮部中,篩胞呈管狀,末端尖斜,無端壁。細胞側壁和先端部分有不甚特化的篩域,篩胞在植物體內連接是通過尖斜的具有篩域的側壁,而不是端壁,篩胞具有傳輸同化產物的功能。(39)。分泌結構:植物體內能產生特殊分泌物質的有關細胞或特化的細胞組合,總稱為分泌結構。(40)。鹽腺:外分泌結構的一種,常存在于鹽堿植物的體表,是具有分泌功能的腺毛,能向外分泌鹽,以保持植物體內鹽分的平衡。(41)。蜜腺:外分泌結構的一種,主要分布于植物花中,能向外分泌蜜汁。(42).排水器:外分泌結構的一種,一般分布于植物的葉尖,由通水組織和水孔組成,可以將植物體內過多的水分排到體外。(43).內分泌結構:將分泌物質積累、儲藏于植物體內的分泌結構。(44)。分泌細胞:內分泌結構的一種,單獨分散于薄壁組織中的含特殊分泌物的細胞。(45)。溶生分泌腔:內分泌結構的一種,植物體內由多細胞組成的儲藏分泌物的腔室狀結構,由具有分泌能力的薄壁細胞群因細胞壁溶解、細胞解體而形成的分泌腔。(46).裂生分泌腔,內分泌結構的一種,植物體內由多細胞組成的儲藏分泌物的腔室狀結構,由具有分泌能力的薄壁細胞群因細胞間層溶解、細胞相互分開而形成的分泌腔。(47).分泌道:分泌道為管狀的內分泌結構,管道內儲藏分泌物質,如分泌漆汁的漆汁道.(48).吐水作用:植物體通過外分泌結構(吐水器)將體內的水分排到體外的現象稱為吐水作用。(49).乳汁管:內分泌結構的一種,乳汁管是一種能分泌乳汁的管狀分泌結構。按其形態特點可分為無節乳汁管和有節乳汁管兩種。(50).有節乳汁管:乳汁管的一種,由多數具乳汁的長形細胞連接而成,如蒲公英、萵苣,橡膠等.(51)。復合組織:由許多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細胞組合而成,擔負相關功能的緊密連接的組織的組合,稱為復合組織。如表皮、周皮、木質部、韌皮部和維管束等。(52).木質部:植物體中輸導水分和礦質的復合組織,由導管、管胞、木薄壁組織和木纖維構成,貫穿于根、莖、葉、花等器官.(53).韌皮部:植物體中輸導同化產物的復合組織,由篩管、伴胞(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無伴胞)、韌皮薄壁細胞、韌皮纖維構成,貫穿于根、莖、葉、花等器官。(54).無限維管束;維管束的一種,由木質部,形成層、韌皮部構成,具有次生生長能力,是雙子葉植物根莖增粗的主要原因。(55).有限維管束:維管束的一種,由木質部、韌皮部構成,存在于單子葉植物中。(56).外韌維管束:維管束中的木質部和韌皮部并生排列,韌皮部在外,木質部在內.(57)。雙韌維管束:維管束的木質部內、外方都有韌皮部的維管束。(58).周韌維管束:維管束的韌皮部圍繞著木質部的維管束。如被子植物的花絲中的維管束。(59).周木維管束:維管束的木質部圍繞著韌皮部呈同心圓排列的維管束。如香蒲、鳶尾根莖中的維管束。(60)。組織系統:植物體內,組織連續的貫穿著整個植物體所有的器官,由這些組織形成的連貫系統被稱為組織系統。(61)。皮系統:包被于植物體表的組織系統,由表皮和周皮構成,具保護作用.(62).維管組織系統:由植物體中的維管束構成,主要行使輸導水分、礦質和同化產物的功能。(63)。基本組織系統;分布于皮系統和微管系統之間,由薄壁組織、厚角組織、厚壁組織組成,具多種功能。(64).硅質細胞:構成單子葉植物莖表皮組織的細胞之一,細胞形狀為圓形,細胞質中儲藏有明顯可見的Si02晶體.(65)。木栓細胞:構成單子葉植物莖表皮組織的細胞之一,細胞形狀近橢圓形,細胞壁高度木栓化。2.2基本知識點本章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組織的基本概念;各種組織的特點和類型;復合組織的種類及組織系統的概念等內容。植物組織是指由來源相同,形態、結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細胞組成的細胞群。這些細胞在空間上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態、結構相似,共同行使相同的功能。根據構成同一組織的細胞類型的異同,將組織分為簡單組織和復合組織兩大類。簡單組織由同一類細胞構成;復合組織由功能上密切相關的幾類簡單組織復合而成。根據構成組織的細胞的發育程度、生理功能和形態結構的不同,簡單組織又可分為分生組織和成熟組織兩大類。分生組織是指位于植物體的特定部位,具有持續性、周期性進行細胞分裂能力的組織。細胞小、排列緊密、細胞核大而明顯。分生組織按發生來源和性質,可分為原生分生組織、初生分生組織、次生分生組織;按分生組織在植物體內的位置,可分為頂端分生組織、居間分生組織、側生分生組織。成熟組織是由分生組織分裂產生的細胞,經過細胞生長、分化、逐漸喪失分生能力,形成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組織。根據成熟組織生理功能的不同,將成熟組織分為保護組織、薄壁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分泌結構五大類。保護組織是位于植物體表的一類組織,位于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表面,對植物體起保護作用的組織。細胞形態較小,細胞之間排列緊密,細胞與外界接觸的細胞面有角質膜,這種結構可防止植物體受外界的侵犯和自身水分等物質的向外流失。根據來源和形態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初生保護組織(表皮)和次生保護組織(周皮)兩類.薄壁組織分布于根、莖的皮層,髓;葉的葉肉組織;種子的胚乳;果實的果肉組織中。細胞大且排列疏松,有明顯的細胞間隙。具有儲藏、吸收、通氣、同化、輸送等功能.機械組織位于植物根、莖、葉的表皮下方,尤其是正在生長的莖和經常擺動的葉柄、花梗的表皮下方,另外,在果實和種子中也有分布。機械組織細胞壁有不同程度的加厚,細胞形狀各異,機械組織具有支持加固的作用。機械組織可分為厚角組織和厚壁組織兩類,厚壁組織又分為纖維和石細胞。輸導組織在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廣泛分布,有輸導水分,礦質和同化產物的功能.輸導組織根據形態和功能的不同分為輸導水分、礦質的導管、管胞,輸導同化產物的篩管、篩胞、伴胞。分泌結構是植物體中能產生特殊分泌物質的有關細胞或特化細胞的組合。位于植物的體表和體內.形態結構各異,可分為外分泌結構和內分泌結構。外分泌結構有腺毛、腺鱗、鹽腺、蜜腺、排水器等;內分泌結構有分泌細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等。復合組織是由多種簡單組織結合形成的,共同完成某種功能的植物組織的組合,它位于植物的特定部位。如表皮、周皮、木質部、韌皮部、維管束等。組織系統是指由組織或復合組織構成,在植物體中組成上下連貫的組織和復合組織的組合.如由表皮和周皮構成的皮系統;由木質部和韌皮部構成的維管組織系統;由各種薄壁組織、厚角組織、厚壁組織構成的基本組織系統。3.問題與應用識別、掌握各種類型組織的結構特征及其功能;理解細胞分化是植物組織形成的基礎。了解不同維管束的組織構成特點及其空間排列形式.(三)課后練習一。名詞解釋1.組織2。分生組織3。成熟組織4。側生分生組織5.居間分生組織6。薄壁組織7.通氣組織8.傳遞細胞9.保護組織10.表皮11.復表皮12。氣孔器13.副衛細胞14.硅質細胞15。木栓細胞16.周皮17.皮孔18.機械組織19.厚角組織20.厚壁組織21.木纖維22。韌皮纖維23。導管24。復穿孔25.管胞26.篩管27。篩板28.篩胞29.伴胞30。分泌結構31.鹽腺32。排水器33。吐水作用34。分泌細胞35。分泌道36.乳汁管37。木質部38。韌皮部39.有限維管束40.無限維管束41。皮系統42.維管組織系統43。基本組織系統二.填空題(1)。植物組織是指發育來源相同,()、()、()相似的細胞群。(2)。()是植物體內細胞生長、分化的結果,也是植物體復雜化和完善化的結果。(3)。根據植物組織發育程度的不同,植物組織可分為()和()。(4).分生組織的細胞一般排列緊密,細胞壁(),細胞質(),一般沒有質體和液泡的分化,細胞核()。(5).根據分生組織來源和性質的不同,分生組織可分為()、()、()。(6)。根據分生組織在植物體內分布的不同,分生組織可分為(),()、()。(7)。側生分生組織包括()和()兩類,其中,前者是植物根莖增粗的主要動力,后者可形成次生保護組織。(8).居間分生組織主要進行()細胞分裂,使器官沿()方向增加細胞數量,經過一段時間的細胞分裂后,居間分生組織就分化成成熟組織。(9).成熟組織是由()組織分裂產生,經過生長、分化,形成具有各種特定形態、結構、功能的組織。(10)。根據成熟組織的形態、結構、功能的不同,成熟組織分為()()、()、()、()五類。(11).大多數薄壁組織細胞都只具有薄的()壁,細胞間排列疏松,具明顯的()。(12).根據薄壁組織擔負的主要生理功能的不同,薄壁組織分為()、()、()、()和()。(13).同化組織主要位于植物葉肉部位,具有()的功能,雙于葉植物葉肉的同化組織可分為()和()。(14).通氣組織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莖葉等器官中。(15).傳遞細胞是一類特化了的薄壁細胞,細胞-量內凸形成很多皺褶,這些皺褶是沒有()的次生壁。(16).保護組織位于植物的體表,具有()、()、()的功能.(17)。保護組織根據來源和形態結構的不同分為()和()。(18)。表皮位于植物幼嫩的根、莖、葉、花部、果實、種子的表面,一般情況下,表皮細胞的表面都有一層()。(19).氣孔器與表皮細胞一樣位于植物幼莖及葉的表面,()的氣孔器由兩個保衛細胞構成,()氣孔器由兩個保衛細胞和兩個副衛細胞構成。(20)。表皮中除了表皮細胞、氣孔器、表皮毛以外,還有一些特異細胞,如禾本科植物葉上表皮上的(),莖干表皮上的()和()。(21)。周皮是次生保護組織,由次生分生組織產生,完整的周皮由()、()、()構成。(22)。皮孔是()組織上的結構,它是植物體內外()、()交流的通道.(23).機械組織是細胞壁不同程度加厚,具有()、()作用的一類成熟組織。(24).根據機械組織細胞形態和細胞壁加厚的方式差異,機械組織分為()和()。(25)。厚角組織的主要特點是:細胞成熟時具有()的原生質體,細胞壁只有不均勻加厚的()。(26).厚壁組織細胞成熟時()活的原生質體,細胞壁有木質化加厚的().(27)。纖維細胞壁具次生壁加厚,細胞狹長,根據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分為()、()。(28).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具有輸導()和輸導()的功能。(29)。根據輸導組織輸送物質和存在植物的不同,輸導組織分為()、()、()、()。(30)。被子植物的導管沒有原生質體,導管壁有強烈的()加厚,端壁在導管形成過程中,沒有次生壁加厚的部位初生壁也被溶解而形成()。(31)。導管側壁的加厚方式有五種,它們是()、()、()、()、()。(32)。篩管是特化了的細胞,它發育成熟時,有原生質體但沒有細胞核,一般情況下,篩管分子端壁被稱為(),它上面有()、()結構.(33)。篩胞是()植物和()植物的輸導組織,它沒有端壁,兩端呈尖斜狀,靠近兩端的()上有篩域、篩孔,篩胞就是通過這些篩孔來進行物質傳輸。(34)。分泌結構是指能分泌分泌物的()或().(35)。根據分泌物是否排出體外,分泌結構分為()和().(36).常見的植物外分泌結構有()、()、()、()、()。(37).蜜腺是能分泌蜜汁的多細胞腺體,根據存在部位不同分為()和()兩種.(38).植物中將分泌物儲藏于體內的分泌結構稱為內分泌結構,常見的內分泌結構有()、()、()、().(39).漆樹韌皮部分泌漆汁的分泌結構屬于內分泌結構的()。(40).對于植物組織,由一類細胞構成的組織稱為(),由多種細胞共同構成的組織稱為().(41).維管束屬于復合組織.它由()、()、()等構成.(42)。根據維管束內形成層的有無和維管束能否繼續發展擴大.將維管束分為()、()兩類.(43)。根據維管束中木質部和韌皮部的排列位置的不同,將維管束分為()、()、()、()。(44).木質部一般由()、()、()和()構成。(45).韌皮部一般由()、()、()和()構成.(46)。植物體內,由多種組織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在體內上下連接的結構,這種結構就是()。三.多項選擇屬(1)。植物組織是指()相同或相近的細胞的組合。A.來源B。形態C.結構D.功能(2)。分生組織是位于特定部位,細胞具有()的特點的組織.A.排列疏松B.細胞壁薄C.液泡發達D.細胞核大(3).頂端分生組織從起源上看,包括()。A.原生分生組織B.初生分生組織C.次生分生組織D.居間分生組織(4).側生分生組織從起源來看屬于()組織。A.原生分生組織B.初生分生組織C。次生分生組織D。胚性細胞(5).一般情況下,分化程度較淺的成熟組織,細胞具有(),并且保留了潛在的分生能力。A.初生壁B。次生壁C。原生質體D。細胞壁加厚(6).薄壁組織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組織,它廣泛的分布于()。A。根,莖的皮層B.根、莖的髓C。木質部D。根、莖的表皮(7)。薄壁組織具有以下功能()。A.同化的功能B.吸收的功能C.輸導的功能D.儲藏的功能(8)。傳遞細胞通常具有()等特點。A.濃厚的細胞質B。較大的細胞核C.富含內質網D.富含線粒體(9).仙人掌具有大量的薄壁組織,其體內特化的儲水組織屬于()。A.同化組織B.儲藏組織C.通氣組織D.吸收組織(10).禾本科植物莖的表皮下方有綠色組飄,它們屬于()組織。A.保護組織B.儲藏組織C.同化組織D。傳遞細胞(11).表皮是一種復合組織,構成表皮的細胞有多種類型,它們有()。A。表皮細胞B。保衛細胞C.副衛細胞D.泡狀細胞(12)。保衛細胞一般具有以下特點().A.細胞含有葉綠體B。細胞成熟時原生質體消失C。細胞壁不均勻加厚D。細胞較周圍細胞大(13).表皮細胞中,氣孔器整齊的成列排列的植物有().A。棉花B。網果酸膜C.小麥D。玉米(14).棉花纖維屬于().A。機械組織B.輸導組織C.保護組織D.吸收組織(15)。周皮的木栓層細胞具有()特點.A。無細胞間隙B.細胞壁厚C.細胞壁木栓化D.無原生質體(16)。木栓形成層屬于()組織。A.保護組織B。薄壁組織C.初生分生組織D。次生分生組織(17).以下對厚角組織的描述正確的是()。A.厚角組織是初生機械組織B。厚角組織細胞壁局部加厚C。成熟厚角組織沒有原生質體D.厚角組織具有潛在的分生能力(18).一般的厚壁組織具有()特點。A。細胞壁木質化加厚B。細胞腔很小C.成熟厚壁組織有原生質體D。成熟厚壁組織不具潛在的分生能力(19).紡織用的麻類植物的纖維屬于()。A.木質纖維B。韌皮纖維C.表皮纖維D。機械組織(20)。導管有五種類型,在器官形成中出現較早,管口較小,較原始的導管有()。A.環紋導管B.螺紋導管C。網紋導管D.孔紋導管(21).被子植物篩管的端壁特化為()。A.篩孔B。篩域C。篩板D.單穿孔(22).篩管在運輸同化產物時,同化產物沿著(),自下而上的運動。A.篩孔B.細胞質C。側壁D.聯絡索(23).篩胞是分布于()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A。苔蘚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24)。植物體中,凡能分泌分泌物的()都被稱為分泌結構.A.細胞B.組織C.器官D。系統(25).外分泌結構有()等.A.腺毛B.蜜腺C.分泌道D.排水器(26).松柏類植物具有發達的分泌組織,其分泌組織屬于()。A.分泌細胞B.分泌道C.分泌腔D.樹脂道(27)。橡膠的分泌結構屬于()。A.分泌道B。分泌腔C.乳汁管D.樹脂道(28).有限維管束由()等部分構成。A.木質部B.韌皮部C.形成層D.額外形成層(29)。維管束屬于雙韌型的植物有().A。棉花B.南瓜C.向日葵D.椴樹(30)。維管植物是指植物體中有維管束的植物,以下屬于維管植物的有()。A.苔蘚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四.詞組比較(1).組織和組織分化(2)。簡單組織和復合組織(3)。原生分生組織和初生分生組織(4)。頂端分生組織和側生分生組織(5).表皮和周皮(6)。儲藏組織和儲水組織(7).同化組織和柵欄組織(8)。傳遞細胞和輸導組織(9).維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10).厚角組織和厚壁組織(11)。導管和管胞(12)。篩管和篩胞(13).分泌結構和分泌組織(14).排水器和吐水作用(15).分泌細胞和分泌腔(16)。分泌道和乳汁管(17).有限維管束和無限維管束(18)。維管組織系統和基本組織系統五.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并加以改正)(1).從系統發育學角度上來認識,植物組織是植物體復雜化和完善化的產物,所以,低等植物沒有組織分化。(2).根據植物組織發育程度、生理功能和形態結構的不同,將植物組織分為簡單組織和復合組織。(3).分生組織來源于植物胚胎發育中的胚性細胞,只有來源于胚胎發育中的胚性細胞并保持持續性和周期性細胞分裂的組織.才是分生組織.(4)。分生組織根據來源和性質不同可分為頂端分生組織,居間分生組織、側生分生組織。(5).側生分生組織屬于次生分生組織,是由已經成熟的組織細胞脫分化而形成的次生分生組織。(6).與分生組織相比,成熟組織一般細胞排列較疏松,細胞較大,細胞壁有些細胞具有加厚,細胞核相對較小。(7).植物根的表皮上有根毛,根毛屬于保護組織——表皮的結構。(8).初生保護組織是由初生分生組織分裂、分化形成的,次生保護組織是由次生分生組織發育形成的.(9)。復表皮是植物形成表皮時,原表皮細胞與表面平行分裂產生多層表皮的現象。(10)。表皮細胞一般富含液泡、葉綠體,缺乏后含物。(11).雙子葉植物葉的氣孔器由兩個保衛細胞構成.在表皮細胞中排列整齊。(12).有些水果(如葡萄)和一些植物的葉片上形成“白霜"是因為其表皮細胞表面角質膜上富含蠟質所致.(13)。紡織用的棉纖維是棉花的韌皮纖維。(14).周皮構造中,栓內層細胞是一些細胞壁木栓化了的細胞.(15).厚角壁組織具有潛在的細胞分生能力。(16).木本植物莖干堅固的原因主要是木本植物莖干中含有大量的木纖維和韌皮纖維。(17)。一般情況下,成熟的木纖維和韌皮纖維細胞腔小,原生質含量也較少。(18).導管端壁具有端壁穿孔,這增強了導管的輸導能力,單穿孔的導管比復穿孔的導管輸導能力要小.(19)。管胞沒有端壁,更沒有端壁穿孔,其輸導功能主要由管胞兩端側壁上的紋孔對進行。(20).篩管端壁有篩板,篩板上分布有篩域、篩孔,篩管輸送同化產物是通過端壁上的篩孔及穿過篩孔貫穿篩管分子的聯絡索來完成的。(21)。篩胞端壁土篩孔是篩胞傳輸同化產物的通道。(22).蜜腺屬于植物的外分泌結構,它只存在于植物的花瓣基部。(23).植物體將體內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的現象稱為吐水作用。吐水作用由排水器來完成。(24)。分泌細胞是單獨分散在薄壁組織中的含有特殊分泌物的細胞。(25).分泌腔是具有分泌能力的細胞群細胞壁溶解、細胞解體而形成的腔.(26)。漆樹韌皮部中含有可分泌漆汁的分泌結構,稱為分泌道。(27).一般情況下,木質部和韌皮部中都含有輸導組織、薄壁組織和機械組織。(28).無限維管束由輸導組織、薄壁組織、機械組織構成。(29).無限維管柬主要分布于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器官中。(30)。植物組織由細胞構成,多細胞的生物體結構較為復雜,所以多細胞生物體就是由組織構成的。(31).多種組織在植物體內相互連貫,共同完成某種生理功能,這些組織就構成了組織系統.(32)。石細胞、纖維,輸導組織,在它們的細胞成熱后,成為細胞內沒有原生質體的組織.(33)。薄壁組織、表皮、厚角組織都具有潛在的分生能力,也就是說,它們都有可能脫分化形成次生分生組織.六.問答題(1)。什么是分生組織?它來源于什么細胞?分生組織有何特點?(2)。根據來源和性質不同,分生組織分為哪幾類?各由什么細胞或組織發育而來?(3).根據位置的不同,分生組織分為哪幾類?這幾類分生組織若按來源和性質分各屬于哪一類?(4).成熟組織有何特點?成熟組織共有幾類?(5).薄壁組織有何特點?可分為哪幾類?(6)。表皮由哪幾類組織或細胞構成?周皮由哪幾類組織構成?(7).從細胞形態和在植物體內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組織與厚壁組織有何異同點?(8)。導管和管胞在結構,功能,在植物中的分布方面有何不同?(9).篩管和篩胞在結構及分布上有何不同?(10)。分泌結構有哪幾類?(11)。如何區別外分泌組織和內分泌組織?(12)。說明雙子葉植物維管束的組織構成.(13)。什么是組織系統,植物體內的組織系統有哪幾類?(14).試述植物細胞、組織、組織系統之間的關系.(15)。詳細說明植物組織有哪幾類?以及植物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16).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表皮的構成及形態有何不同?(17).復合組織有哪幾類?各自結構、功能和分布有何特點?(18)。詳細列舉輸導組織的種類、結構、功能及在植物體內分布的相互關系.七.實驗題(1)。設計一個實驗,觀察雙子葉植物和禾本科植物葉的表皮,說明實驗方法、材料、步驟、結果.(2)。描述植物輸導組織觀察的材料、方法及結果.(四)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了使學生對植物組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之間的聯系有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本章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演示、結合學生實驗室形態、解剖觀察比較等方法手段進行教學。第三章種子植物的營養器官(一)目的與要求要求重點掌握種子的結構、類型、萌發條件和過程;理解胚是種子的最重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雛體;了解種子植物營養體各部分的來源。根尖和莖尖的分區及結構,根和莖的初生結構和次生結構,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莖結構的異同點、木材三切面,不同類型植物葉片的解剖結構,以及環境條件與植物葉片結構的相關性。難點是明確營養器官解剖結構在不同類型植物上的表現和差異,各個營養器官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密切聯系(二)教學內容1.主要內容1.1種子的萌發和營養器官的形成:種子的構造和類型,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形成.1.2根:根的生理功能,根和根系的類型,根的發育,根的初生生長和初生結構,側根的形成,根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根瘤與菌根,根的變態.1。3莖:莖的生理功能,莖的形態,莖的發育和初生結構,莖的次生生長和次生結構,莖的變態。1.4葉:葉的生理功能,葉的形態,葉的發育,葉的結構,葉的生態類型,落葉和離層,葉的變態。1.5營養器官間的相互聯系:營養器官間維管組織的聯系,營養器官在植物生長中的相互影響。1。6植物的水分代謝:植物根系對水分的吸收,植物的蒸騰作用,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合理灌溉的生理學基礎。1。7植物的礦質營養: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及其作用,植物體對礦質元素的吸收,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特點,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同化,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礎。1。8光合色素:光合色素的種類,光合色素的光學特性。1。9光合作用的機理和光合作用的過程:原初反應,光合電子傳遞,光合磷酸化,二氧化碳同化.1。10光呼吸:光呼吸過程--乙醇酸代謝,C4植物和C3植物的光呼吸,光呼吸的調節與控制.1。11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內部因子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外部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2。1基本概念(1)。種子基本結構;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種皮:包被在種子外圍的保護層,禾本科植物果實的種皮和果皮緊密愈合不能分開。胚芽:由生長點和幼葉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芽被胚芽鞘.胚:主要由下面幾部分組成。胚軸:連接胚芽和胚根的短軸,也與子葉相連.胚根:由生長點和根冠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根被胚根鞘。子葉:一枚、兩枚或多枚(裸子植物),禾本科植物子葉稱盾片。胚乳:種子中儲藏營養物質的組織。(2)。種臍:種子從果實上脫落后留下的痕跡。(3)。種孔:胚珠的珠孔留下的痕跡。(4)。種阜:在蓖麻種子的一端有個海綿狀的突起稱為種阜。它是由外種皮延生而成,具有吸收作用。(5).種脊:有些種子的種皮上可見長條狀的突起,稱為種脊。它是倒生或橫生胚珠的珠柄和珠被愈合處,在種子形成后留于種皮上的痕跡。(6)。有胚乳種子:種子成熟后包括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由于養分主要儲存在胚乳中,這類種子的子葉相對較薄。例如蓖麻、茄子、小麥、玉米等.(7)。無胚乳種子:種子成熟后僅有種皮和胚,營養物質主要儲存于子葉中。例如豆類植物。(8).種子萌發:解除休眠的種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胚轉入活動狀態開始生長的過程。(9)。種子萌發的條件:內因是具有健全的胚;外因包括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足夠的氧氣。(10)。溫度三基點:即種子萌發時的最低溫度、最適溫度和最高溫度。(11)。子葉出土幼苗,種子萌發時,胚根先突破種皮伸人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軸迅速伸長而將子葉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例如大豆、棉花、油菜等。(12).子葉留土幼苗:種子萌發時下胚軸不伸長,軸伸長,所以子葉留在土中并不隨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至養料耗盡死亡.例如豌豆、玉米、大麥等。(13).花生的種子萌發,其上胚軸和胚芽生長較快,同時下胚軸也相應生長。所以播種較深時,子葉不出土;播種較淺時,子葉出土。(14)。后熟作用:有些植物的種子離開母體時,形態上已成熟,生理上尚未成熟,或者胚沒有成熟,要經過休眠期中的繼續變化才能達到完熟的程度,這個過程稱為后熟作用。(15).定根:發生位置固定的根,包括:主根:種子萌發時,由胚根向下生長形成的根.側根:主根生長到一定程度,其上產生的各級分枝根稱為側根。(16).不定根:發生位置不固定,如在莖,葉及老根上產生的根均稱不定根。不定根上產生的各級分支仍稱為側根。(17).根系:一株植物所有地下根的總和稱為根系,可分為:主根系: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區別的根系,主根比側根明顯粗而長。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無明顯區別的根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