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撞擊綜合征的物理治療_第1頁
肩部撞擊綜合征的物理治療_第2頁
肩部撞擊綜合征的物理治療_第3頁
肩部撞擊綜合征的物理治療_第4頁
肩部撞擊綜合征的物理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肩部撞擊綜合征的物理治療第1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概述肩部撞擊綜合征:是指當肩關節前屈、外展時,肩峰下滑囊、肩袖等組織受到肩峰和肱骨大結節等結構的擠壓導致肩峰下滑囊炎癥、肩袖肌腱組織退變,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的一類肩關節疾病。流行病學:是肩關節常見疾病之一,約占門診以肩關節疼痛為主訴病人的44%-65%。MichenerLA,2003NeerCS,1972,1983第2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肩部撞擊綜合征

肩部解剖結構肩包括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肩胛胸壁關節以及肌肉、韌帶結構---活動范圍最大、最靈活→缺乏穩定性第3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因及分類病因岡上肌和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在喙肩弓下機械撞擊所致。

分類

原發性撞擊綜合征

---發生在肱骨上間隙或喙肱間隙內各種組織的一系列損害

繼發性撞擊綜合征---首先出現肩部原發不穩定NeerCS,1972,1983第4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023/3/65肩部撞擊綜合征

肱骨上間隙又稱肩峰下間隙/岡上肌出口(前窄后寬)組成:肱骨頭上表面+肩峰下表面+肩鎖關節+喙肱韌帶內含:肩袖肌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可在X片上測量---正常值為9-10mm,低于6mm

→可能存在肩袖疾病PetersonCJ,1984;WeinerDS,1970第5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023/3/66肩部撞擊綜合征

喙肱間隙位置:位于喙突與肱骨小結節之間(Patte提出)內含:肩胛下肌滑囊、肩胛下肌肌腱、喙突下滑囊可在X片上測量---手臂內旋于休息位時,測得喙突尖端與肱骨小結節最突處之間距離的正常值為8.7mm,撞擊綜合征患者中,該值為6.8mmPatteD,1990.GerberC,1985.喙肱間隙第6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7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內在因素外在因素滑囊表面病損直接影響肩峰下間隙肩胛肌肉失衡肩袖肌肉失衡前后關節盂撞擊誘發因素血管性變退行性變解剖結構異常第7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8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肱骨前屈伴肱骨頭內旋時,可致肱骨上組織剛好進入肩峰前下三分之一下方,因此,肩峰前下三分之一是撞擊過程中肩袖機械磨損的病因。當手臂前屈時,岡上肌和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將反復受壓(稱之為手臂上抬的功能弧)NeerCS,1972.第8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9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1.肩胛肌肉失衡

肩胛骨的功能:為肱骨旋轉提供一個穩定支撐面,保證肱骨頭在正常的運動路徑或沿關節盂旋轉。第9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0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1.肩胛肌肉失衡

肩胛骨的力學分析---力偶—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可致身體旋轉):---力偶上部:斜方肌上部纖維、肩胛提肌和前鋸肌上部纖維構成;

---力偶下部:斜方肌下部纖維和前鋸肌下部纖維構成

因此,在正常手臂上抬過程中,上述肌肉同時收縮,使肩胛骨沿后胸壁平滑、有節奏的旋轉和前伸(外展)第10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1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1.肩胛肌肉失衡原因分析

前鋸肌和斜方肌無力

→限制肩胛骨向上(外)旋轉

→引起肱骨支持面不穩

→肩峰上抬不足,肩峰下間隙狹窄,限制肱骨大結節活動

肩胛骨回縮肌(內收肌、斜方肌中份和菱形肌)無力

→肩峰前伸→肩峰下間隙狹窄因此,針對撞擊綜合征治療策略是---恢復肩胛旁肌肉的正常控制,維持肩關節整體功能平衡第11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2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1.肩胛肌肉失衡原因分析

肩胛運動學研究提示,肩撞擊患者的臨床表現與肩胛骨位置和運動改變相關---這種改變即:肩胛骨外旋喪失(肩胛骨過度下旋)和肩胛骨后傾減小(肩胛過度前傾)綜上,肩胛骨位置及活動改變是與肩部疼痛相關的主要病損,尤其是撞擊綜合征---因此,針對撞擊綜合征治療,需要強調肩胛肌肉訓練的重要性。LudewigPM,2000.McClurePW,2004./EndoK,2004.第12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3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2.肩袖肌肉失衡

肩袖的功能:為主動上抬時,產生向下及水平方向的力,抵抗三角肌向上的剪切力-使肱骨頭中心維持在關節盂內一個很小的運動弧內(3mm內)

肩袖的力學分析(力偶):肩袖肌群與三角肌合力收縮產生盂肱關節力偶

肩袖肌肉失衡分析---肩袖力偶喪失→肱骨頭向上移位---大結節、肩袖與肩峰底面及喙肩韌帶向撞擊→頻繁撞擊引起反應性和退行性改變(骨刺)→肩袖疾病的炎癥級聯反應。第13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4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3.前后關節盂撞擊

后上盂唇撞擊原因:肩胛下肌狀態不良、疲勞,抵抗成角能力降低,致使肱骨頭相對于關節盂成角過度---可引起關節囊不均勻拉伸,過度拉伸→半脫位、關節囊破壞。

前上盂撞擊

原因:岡上肌和小圓肌狀態不良、疲勞,導致肱骨過度內旋,導致肩胛下肌肌腱深面和喙肱韌帶等軟組織在關節盂前上緣撞擊。第14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023/3/615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外在因素4.誘發因素

損傷的誘發因素為任何涉及手臂重復運動的活動

原因:常見于過頭或高過肩關節的活動,如棒球投手等。第15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6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內在因素1.血管性變岡上肌腱有一個易發斷裂關鍵區(肌腱止點內側約1cm處)

原因:骨和岡上肌的腱血管在此吻合,造成這個位置相對缺血,增齡會進一步加重。

---血管因素是撞擊及肩袖疾病的一種發病易患因素。2.退行性變肩袖肌群肌腱自然退變和肌腱變性與年齡息息相關

---包含:肌腱纖維序列中的組織學變化,肌腱附著點的纖維破壞以及沿著附著點的微囊腫和骨質減少。第16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7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情況相關因素---內在因素3.解剖結構異常Morrison和Bigliani提出三種類型的肩峰:Ⅰ型(平坦),Ⅱ型(彎曲),Ⅲ型(鉤狀);Ⅱ型和Ⅲ型:多由于肩胛旁或肩袖肌肉失衡,引起肱骨頭在肩峰下過度向上剪切所致(反復撞擊所致的肩峰底面形態重塑)第17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8肩部撞擊綜合征

肩部特殊試驗---不穩定試驗凹陷征:圖1加載移位試驗:圖2恐懼試驗和復位試驗:圖3圖1圖2圖3第18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9肩部撞擊綜合征

肩部特殊試驗---盂唇試驗O’Brien主動壓迫試驗:圖4肱二頭肌負荷試驗和肱二頭肌負荷試驗Ⅱ:圖5新式疼痛激發試驗:圖6速度試驗:圖7動態速度試驗:圖8Crank試驗:圖9圖6圖4圖5圖7圖8圖9第19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0肩部撞擊綜合征

肩部特殊試驗---肩鎖關節測試肩鎖關節剪切試驗:圖10---撞擊試驗Neer撞擊試驗:圖11Hawkins-Kennedy撞擊試驗:圖12Yocum試驗:圖13圖10圖11圖12圖13第20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023/3/621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

---關節活動度評定

---肌力評定

---疼痛評定

---肩關節功能評定法2.活動水平的評定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功能獨立性評定3.參與能力的評定

---社會生活能力

---就業能力評定

---生存質量評定肩部撞擊綜合征

康復評定第21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肩關節活動度的評定---健患側對照測量

第22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肩關節活動度的評定---健患側對照測量

肩關節屈曲、伸展ROM測量:

坐或立位,臂置于體側,肘伸直,軸心肩峰,固定臂與腋中線平行,移動臂與肱骨縱軸平行。

正常值:屈曲0~180°

伸展0~50°

第23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肩關節活動度的評定---健患側對照測量

肩關節內收、外展ROM測量:坐或立位,臂置于體側,肘伸直,軸心肩峰,固定臂與與身體中線平行,移動臂與肱骨縱軸平行。

正常值:內收0~75°

外展0~180°第24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肩關節活動度的評定---健患側對照測量

肩關節內旋、外旋ROM測量:仰臥,肩外展90°,肘屈90°,軸心鷹嘴,固定臂與腋中線平行,移動臂與前臂縱軸平行。

正常值:內旋0~90°外旋0~90°第25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徒手肌力評定第26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徒手肌力評定第27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徒手肌力評定第28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徒手肌力評定第29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徒手肌力評定第30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徒手肌力評定第31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徒手肌力評定第32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肌力評定---表面肌電評定第33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疼痛評定---視覺模擬評分(VAS)、口述評分(VRS)、簡式Mcgill疼痛評定(MPG)簡式Mcgill疼痛評定視覺模擬評分口述評分第34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肩關節功能評定量表---視據患者疼痛(P)、ROM(R)、ADL(A)、肌力(M)以及關節局部形態(F)等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總分(T)為100分。第35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活動水平的評定1.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

---改良Barthel指數(BMI):

肩周炎→關節活動受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限(如梳頭、穿衣、如廁等)

---功能獨立性評定(FIM)運動功能(自理能力---梳洗、穿衣褲、如廁等、括約肌控制、轉移、行走)、認知功能(交流、社會認知)2.肩關節疾患治療成績判定標準(JOA)

疼痛(30分)、功能(20分=綜合功能(10分)+日常生活動作(10分)---梳頭、系帶子、手摸嘴等)、指標(30分,上舉、外旋、內旋)、X線評價(5分)、關節穩定性(15分)第36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參與能力的評定1.社會活動能力---社會功能活動問卷(FAQ)---社會生活能力概況評定量表---社會生活能力近況評定量表2.就業能力評定---微塔法---Valpar評定系統3.生存質量評定---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HO/QOL-26)

---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

第37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分期和治療原則撞擊的第Ⅰ階段(急性期)

肩袖和肱骨上組織的水腫和出血炎癥(多<25歲,多有肩關節過度使用的誘因)

表現為肩前和外側疼痛(深部鈍痛),主被動活動度正常,有疼痛弧(肢體上抬60°-90°間及120°時出現疼痛)第38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分期和治療原則撞擊的第Ⅰ階段(急性期)

治療原則:

急性期---減輕和消除炎癥,增加近端(肩胛旁)肌肉控制,防止廢用性肌萎縮或無力

方案---軟組織手法治療及拉伸+徒手抗組訓練+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冰敷/干擾電/低強度超聲等;

疼痛、炎癥減輕后---動態強化治療(重點:重建肩胛胸壁關節和盂肱關節處的力偶機制)方案---低重量、高重復模式進行鍛煉(增強肩袖肌肉和肩胛旁肌肉的局部肌肉耐力)第39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0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分期和治療原則撞擊的第Ⅱ階段

盂肱關節囊、肩峰下滑囊及涉及肌腱的肌腱炎的纖維化(多見于20-40歲間患者,)

表現:與第Ⅰ階段類似,但主被動活動度降低(關節囊纖維化所致)

治療原則:

與第Ⅰ階段相似,不同之處是:此階段重點是盡可能恢復全范圍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度,防止進一步撞擊和軟組織損傷

第40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1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理分期和治療原則撞擊的第Ⅲ階段

肩袖肌腱的破壞(保守治療最難,多見于>40歲患者)

表現:肌力下降,常是外旋、外展肌(“方肩”畸形---三角肌及肩袖均發生萎縮)---肌腱嚴重破壞者,“落臂”或岡上肌試驗(+)。

治療原則:基于撕裂的大小和位置

撕裂按大小、直徑、位置或分布進行分類---輕微和中等大小的撕裂:可按照前述治療原則處理獲得有限功能恢復(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手術治療---肩袖清創、前肩峰成形術、小切口修復術)---大塊、嚴重的撕裂:最有效的治療是手術+術后全面康復治療方案進行康復

第41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023/3/642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案分析一般資料

張先生,男,40歲,工程師,右利手,右肩痛1周個人史已婚,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兒。不嗜煙酒,喜歡打網球。職業、居住環境

工程師,同妻兒居住既往史既往有頸椎病病史,偶爾引起右肩和手臂的麻木、刺痛。患者自訴在14歲時,一次踢足球發生了“右肩脫位”。現病史

張先生曾用整個周末的時間來粉刷房子。自此之后,右肩前部和外側就開始疼痛,伴有右手刺痛。患者自述,靜息時,肩部鈍痛,但主動上抬時,變為銳痛。夜間右肩側臥位入睡困難。第42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3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案分析治療史醫生診斷為右肩肌肉拉傷,處方給藥布洛芬(美林),并建議他嘗試物理治療。體格檢查放松站立,左側肩胛的下內側緣和上內側緣成一直線,距脊正中線約2英寸。

右肩胛的下內側緣距脊正中線的距離比相對應的上內側緣更近。

右側和左側肩胛骨下角向后旋轉遠離胸壁

大結節及肱二頭肌溝壓痛診斷Ⅰ期原發性撞擊綜合征,急性期第43頁,共4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4肩部撞擊綜合征

病案分析康復評定肘部疼痛、患側臥位無法入睡、疼痛弧、徒手抗阻疼痛、陽性撞擊征。

抗阻試驗和觸診提示:主要累及岡上肌肌腱和肱二頭肌長頭腱(空罐試驗和Spee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