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六年級_第1頁
魯濱遜漂流記六年級_第2頁
魯濱遜漂流記六年級_第3頁
魯濱遜漂流記六年級_第4頁
魯濱遜漂流記六年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蚓陀∠笊羁痰娜宋锖颓楣澖涣鞲惺??!驅W習寫作品梗概。本單元圍繞“外國文學名著”編排,選編的三篇課文都是從長篇小說中節選的?!遏敒I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經典之作,是一部回憶錄式的冒險小說?!厄T鵝旅行記》是瑞典女作家、190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塞爾瑪·拉格洛芙的作品。《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這部小說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閱讀這些作品,學生不僅能隨主人公一起游歷,感受各國的風土人情,更能夠隨主人公一起成長,體驗成長的歡樂和艱辛。字詞句◎會寫“懼、凄”等15個字,會寫“流落、凄涼”等20個詞語。◎體會夸張手法的表達效果,并發揮想象仿寫句子?!蚰鼙痴b一組出自《增廣賢文》的格言和諺語。閱讀◎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交流感受,對人物作出簡單的評價?!蚋惺懿煌g者對相同內容的不同表達,增強譯本意識?!虍a生閱讀世界名著的興趣,自主規劃、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愛麗絲漫游奇境》四部名著,了解故事內容。◎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通過文字傳達的情感和思想內涵?!驎鲎x書筆記,并與同學交流閱讀收獲??陬^表達◎能引用原文說明觀點,使觀點更有說服力。◎能分辨別人的觀點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書面表達◎選擇自己讀過的一本書,寫出作品梗概?!蚰芘c同學分享自己寫的梗概,并根據反饋進行修改。

1.本單元是外國文學名著單元,在教學時,你覺得最應該注意的地方是哪里?◎引導學生了解社會背景或寫作背景方面的知識?!蛞龑W生借助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蛱崆安贾瞄喿x整本書的任務,為學習本單元課文作好準備?!蚣ぐl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課后開展讀書交流活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交流感受”,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可以從哪些角度展開交流?◎人物的性格和品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外貌、神態、言行的描寫◎作者埋下的伏筆或制造的懸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學習寫作品梗概”。梗概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習作類型,教學時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幫助學生?◎借助教材提供的《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梗概范例,幫助學生了解梗概?!蚪o學生補充一些作品梗概,如本單元另兩篇課文的梗概、一些學生熟悉的電影或電視劇的梗概等,引導學生梳理、發現梗概的基本特點?!蚪柚遏敒I遜漂流記(節選)》這篇課文,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篩選、概括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內容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騎鵝旅行記(節選)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快樂讀書吧合計課時211122211

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語文要素閱讀:1.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2.能就印象深刻的情節交流感受,對魯濱遜作出簡單的評價,產生閱讀原著的興趣。教學重難點能就印象深刻的情節交流感受,對魯濱遜作出簡單的評價,產生閱讀原著的興趣。教學準備1.課文內容相關的補充資料,如圖片等。2.《新解新教材》相關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預習要求1.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完成“預習卡”。2.查找關于作者笛福及小說《魯濱遜漂流記》的相關資料。課時目標1.會寫“懼、凄”等15個字,會寫“流落、凄涼”等20個詞語。2.了解作品梗概,能通過擬就小標題把握本課中梗概的主要內容。設計意圖: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借助插圖形象來直觀感知人物,同時也是在有意識地滲透閱讀方法:教師可提示學生,閱讀名著作品時,插圖也是重要的信息來源。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出示課文梗概中的插圖,引導學生交流:仔細觀察這個人物,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板書課題,引出主人公:這位手持獵槍、目光堅毅的人就是魯濱遜,也是《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中的主人公。3.引導學生交流:你聽說過魯濱遜的故事嗎?你對《魯濱遜漂流記》這本小說有哪些了解?設計意圖:設計意圖:本課的生字新詞較多,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運用歸類識字學詞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運用對比識記的方法,可以突破識字難點;將生字新詞與課文內容相聯系,可使字詞的學習不脫離文本。4.教師課件出示作者笛福及《魯濱遜漂流記》的相關資料。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讀課文與課后生字。2.歸類識詞。(1)出示詞語,請學生讀詞,并盡可能發現每組詞語的特點。第一組詞:凄涼寂寞恐懼憂傷第二組詞:侵襲防御折磨寬慰(2)教師適時點撥:第一組都是描寫心情的詞語,第二組是兩對反義詞。3.啟發思考:借助這些詞,結合故事內容,你能聯想到什么?預設:能聯想到魯濱遜流落荒島后遭遇的危險與內心的狀態。4.指導書寫:通過形近字辨析重點指導“籍、覆、貸”三個字,將“籍與藉、覆與履、貸與貨”三組形近字進行對比識記。引導學生選取自己認為難寫的字,標注易錯筆畫并寫一寫。5.整體感知,發現不同。提問: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往學過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嗎?預設:課文的編排形式不同,本課是由梗概和節選片段兩部分組成的。6.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梗概。梗概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來簡要介紹電影、電視、小說等的情節。三、聚焦梗概,了解主要內容1.閱讀梗概,了解故事的內容。設計意圖:設計意圖:梳理梗概內容,初步了解魯濱遜在荒島求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旨在為節選片段的細致品讀及整本書的閱讀作鋪墊。(1)啟發思考:這篇梗概寫了魯濱遜的哪些事?請你默讀梗概第1、2自然段,說說這部分寫了魯濱遜的什么事。(2)引導:能用小標題概括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嗎?(3)引導學生默讀梗概的其他段落,嘗試列出小標題。梳理并板書: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馴養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國。2.提問:通過閱讀梗概,魯濱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說說理由。預設: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3.啟發思考:通過閱讀梗概,我們初步了解了小說的主要內容。讀完梗概后,你還想知道些什么?4.教師小結:閱讀一部長篇小說之前,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梗概,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感受人物,產生疑問,獲得閱讀期待。四、布置作業,課堂延伸1.聽寫本課生字詞,訂正《新解新教材》本課“預習卡”。2.利用小標題,向家人講一講魯濱遜的經歷。課時目標1.能對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交流感受。2.了解節選片段的主要內容與其在梗概中的位置,交流閱讀心得。3.能對魯濱遜作簡單評價,產生閱讀原著的興趣。教學過程一、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節選片段在小說中的位置。(1)引導學生默讀節選片段,想一想節選片段主要寫了什么。預設:魯濱遜流落到荒島,用刀刻痕記錄時間,從船上收羅東西,開始修建住所,對自己目前所處的境遇進行理性思考。(2)教師出示表格,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填寫表格,梳理魯濱遜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魯濱遜遇到的困難克服困難的辦法無法估算日子用刀刻痕記錄時間缺乏物資從船上收羅到很多東西沒有住的地方通過砍木材、加工、打樁,建了住所恐懼、沮喪記錄遇到的幸與不幸,盡可能安慰自己2.細讀節選片段,對人物進行評價。(1)啟發思考:在魯濱遜克服種種困難的過程中,哪個情節讓你印象最深刻?你感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請你在書上作批注。預設1:第6自然段中魯濱遜克服重重困難布置住所的情節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不畏艱難、頑強生存)預設2:第8自然段中魯濱遜把自己的幸與不幸羅列出來的情節給我的印象最深刻。教師提示:①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表格,說說自己的發現:你發現了什么?這樣對比有什么好處?(幸運的事比不幸的事寫得多,所有不幸都能從另外的角度體會到它的幸運)②啟發思考:魯濱遜這樣將好處與壞處羅列起來進行對比的做法,讓你感覺到他是怎樣一個人呢?(把好處與壞處對照起來看,可以使自己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魯濱遜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預設3:第2自然段中魯濱遜用刀子刻痕制作日歷的情節給我的印象最深刻。(聰明機智、努力解決問題)(2)啟發思考:從流落荒島到克服種種生存的困難,魯濱遜的內心有著怎樣的變化呢?設計意圖: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通過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心理的變化,去感受人物的樂觀心態與頑強精神。①點撥魯濱遜內心的變化。最初流落荒島——內心沮喪制作工具,建造住所——冷靜下來習慣島上的生活——心平氣和思考幸與不幸——內心得到寬慰②提問:你對魯濱遜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預設:他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能夠理智、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還不失幽默。二、“一節”帶“一本”,激發閱讀興趣1.引導學生思考:節選的片段在小說的哪個部分?說一說理由。提示1:要聯系梗概,整體把握《魯濱遜漂流記》,才能判斷節選片段的具體位置。提示2:理由要從文本中找到關鍵的語句。要點:節選的片斷在小說的開頭部分。理由有:(1)時間上判斷。第2自然段“在島上待了十一二天后”,說明剛上島不久。(2)所做的事情:到船里運貨物、修筑住所,都是流落荒島之初做的事情。(3)魯濱遜自己的記錄:未記錄以后的事情,都是上島之初的事情。2.梗概與節選對照。節選的片段主要對應梗概的哪些段落?要點:主要對應梗概第3、4自然段。3.比較兩者的異同。如果我們把這本書作為我們的課外閱讀書籍,你喜歡看梗概,還是喜歡閱讀原著?如果圖書館要介紹一下這本書,你推薦他們用哪一種辦法?提示:學生作出選擇,并能說出理由。要點:梗概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小說的內容,適合整本書推薦等活動;閱讀原著則能更好地了解情節的發展,感受人物的形象等,適合細細地慢讀。三、布置作業,課堂延伸1.完成本課的課后習題。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課的“隨堂練”。板書設計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梗概喜歡航海和冒險荒島歷險海上遇難建房定居畜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節選片段——困難重重理性思考不畏艱險樂觀向上教學反思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緊抓“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圖片導入,讓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