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榆林市語文統招專升本練習題【帶答案】_第1頁
2021年榆林市語文統招專升本練習題【帶答案】_第2頁
2021年榆林市語文統招專升本練習題【帶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榆林市語文統招專升本練習題【帶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絕句屬于()

A.古體詩B.楚辭體C.樂府詩D.格律詩

2.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出自李商隱的()

A.《雨霖鈴》B.《無題》C.《摸魚兒》D.《卜算子》

3.它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國后開始興盛,至宋代達到頂峰,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闋。它是()

A.賦B.歌C.詞D.曲

4.下列人物出自《嬰寧》一文的是()

A.王三勝B.張君瑞C.席方平D.王子服

5.《苦惱》中人與馬的對比主要體現在()

A.姚納佇立如幽靈,馬佇立如蜜糖餅

B.姚納挨受脖兒拐,馬挨受鞭子抽打

C.姚納死了兒子,馬死了初生馬崽兒

D.無人聽姚納訴說,小馬卻認真地傾聽

6.唐朝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自號()

A.香山居士B.白石道人C.青蓮居士D.淮海居士

7.下列屬于儒家五經的是()

A.《論語》B.《禮記》C.《大學》D.《中庸》

8.《飲酒》(其五)中,表現了無我之境的詩句是()

A.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C.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詞句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A.象征、比喻B.象征、擬人C.雙關、比喻D.擬人、比喻

10.儒家四書指的是《論語》《大學》《中庸》以及()

A.《孟子》B.《禮記》C.《莊子》D.《老子》

11.先秦諸子中,主張兼愛、非攻的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韓非子

12.《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在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A.唐代B.北宋C.南宋D.明代

13.下列語句中,有名詞作狀語用法的是()

A.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B.秋水時至,百川灌河C.有志乎古者希矣D.胡皆引兵而去

14.下列作家、國籍、作品對應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司湯達—德國—《紅與黑》

B.塞萬提斯—意大利—《堂·吉訶德》

C.川端康成—日本—《雪國》

D.狄更斯—英國—《呼嘯山莊》

15.莫泊桑的成名作是______,讀者稱他是文壇上的一顆新星()

A.《羊脂球》B.《茶花女》C.《十日談》D.《簡·愛》

16.《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的典故出自()

A.《三國志》B.《世說新語》C.《史記》D.《漢書》

17.關漢卿《單刀會》中的主人公是()

A.關羽B.趙云C.周瑜D.魯肅

18.由一般原理推導出關于個別情況的結論,這種論證方法是()

A.類比法B.歸納法C.演繹法D.對比法

19.我國田園詩的開派詩人是()

A.陶淵明B.王維C.李賀D.屈原

20.元雜劇《漢宮秋》的作者是()

A.關漢卿B.馬致遠C.王實甫D.白樸

二、閱讀理解(10題)21.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中哪些景物沒有引發詞人故鄉之思()

A.晚風B.黃花C.細雨D.過雁

22.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旨意是()

A.歌頌母愛B.表達我的痛悔C.突出母親的辛酸D.描寫園中的環境

23.開創了楚辭這一新詩體的偉大詩人是()

A.陶淵明B.曹操C.屈原D.宋玉

24.文中有兩處恰到好處,它們分別指什么?

25.閱讀下面的文字: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后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馮諼客孟嘗君》節選)

請回答

馮諼彈鋏而歌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26.詩中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27.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A.表達了作者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追求光明與理想,要做一個有為青年的進步思想

B.表達了東方男性別離相思的情緒情感

C.表達了一個遠離大陸多年的游子對久別的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熱切眷戀之情

D.表達了對洗雪國恥的渴望和對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

28.下列詩歌作者不是杜甫的是()

A.《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B.《秋興八首》(其一)C.《兵車行》(車轔轔)D.《長恨歌》

29.閱讀《長恨歌》節選,回答下列問題。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以上詩句出自哪位詩人之手?

30.文中的傻瓜一位圣人象征什么?

三、解釋劃線詞(10題)31.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32.遙岑遠目。

33.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34.舁歸,尋秦氏墓合葬焉。

35.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36.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7.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泫然

38.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39.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40.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靡靡

四、現代文閱讀(2題)41.如何理解我不禁熱淚盈眶;一種無法描述的愛浸透全身這句話

42.下列推斷與文意一致的一項是()

A.把考據和批評當作欣賞的人不都是學者

B.如果不欣賞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經驗

C.在考據學者們自己看來,文學批評也是一種考據

D.法官式文學批評者不認為《麥可白》是一部悲劇

五、作文題(1題)43.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600~1000字的議論文

參考答案

1.DD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發端于南北朝,是在唐代成熟定型的一種格律體詩,在句數、句式、平仄、對偶、押韻等方面有一系列規定或要求。按照句數可以分為絕句和律詩兩類

2.BB題干中的詩句出自李商隱的《無題》

3.CC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字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一般分上下片,極少有不分片或分兩片以上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4.D王三勝是《斷魂槍》中的人物;張君瑞是《長亭送別》即《西廂記》中的人物;席方平是《席方平》中的人物;王子服是《嬰寧》中的人物。《席方平》和《嬰寧》都選自《聊齋志異》

5.D

6.A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

7.B儒家的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8.BB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將境界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以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作為對無我之境的例證。在王國維看來所謂的無我之境其實就是創作主體與客體相互統一而營造出的審美想象空間

9.DD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出自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句首先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用獻愁供恨把淪于敵手的祖國河山擬人化。接著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遠山比喻為美人的玉簪螺髻

10.AA四書五經是重要的儒家經典著作。其中,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11.C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與禮。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順其自然。墨子的主張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強調明刑尚法信賞必罰等

12.CC四書又稱四子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13.BB秋水時至中的時是名詞作狀語,按時的意思

14.CC《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作品;《堂·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作品;《呼嘯山莊》是英國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

15.A莫泊桑曾拜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受其專門指導。1880年因發表小說《羊脂球》而轟動法國文壇,一舉成名。此后,他的創作才能得到充分展現,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

16.B典出《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瑯琊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17.AA《單刀會》全名《關大王單刀會》或《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作品。劇本寫三國時關羽憑借智勇單刀前赴魯肅所設宴會,最終安全返回的故事

18.CC演繹論證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導出關于個別情況的結論

19.A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20.BB《漢宮秋》是元曲四大悲劇之一,作者是馬致遠

21.ABCABC作者借助晚風來渲染愁情,顯示出愁情的無比深重;通過滿地堆積憔悴的黃花自喻,抒發昔盛今衰、身世變遷之嘆,突出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凄涼心境;通過梧桐細雨對心靈的敲擊,將愁情推向高潮;而過雁引發作者對故土家園和往昔夫妻伉儷生活的追懷,表現詞人家破人亡的痛苦心情

22.AA從文中可知為了找我,母親走過了很多焦灼的路,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就有母親的腳印。主要歌頌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23.CC屈原在學習民歌的基礎上,創造并發展了楚辭這一新的詩歌樣式,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法,對古代詩歌的發展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24.第一個恰到好處指的是取舍的度把握得恰到好處。第二個恰到好處是指陶淵明和杜甫二人并有嚴肅與豁達之勝

25.試探孟嘗君是否真心養士

26.這一部分寫景的作用不僅在于描寫了江南優美恬靜的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從總體上為下文的抒情創造了有力的氛圍,創設了啟人情思的環境

27.CC《聽聽那冷雨》表達了一個遠離大陸多年的游子對久別的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深切眷戀之情

28.DD。A、B、C三項都是杜甫的詩作,《長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

29.白居易

30.傻瓜象征著市儈們對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誣蔑。一位圣人象征著人民群眾對革命者的崇敬

31.悌:敬愛兄長

32.目:名詞用作動詞,望的意思

33.厲:嚴肅,嚴厲

34.舁:抬

35.聘:訪,探問,問候

36.加:更加

37.泫然:流淚的樣子

38.度:通渡,指牛郎、織女在七夕渡天河相會

39.凌:飛越

40.靡靡:遲遲、緩慢的樣子

41.作者既感動于平日里家鄉落日的和諧寧靜,更感動于家鄉落日中人與動物之間的純真關愛。在它們面前,一切美麗的語言仿佛都失去了力量,所以說這份愛無法描述

42.BBA項,對應的是第①段的有一種誤解是學者們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據和批評當作欣賞。由此來看,A項說法不符合文意。B項,對應的語句在第④段,只就欣賞說,版本、來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題外事,因為美感經驗全在欣賞形象本身。B項是作者從欣賞的角度分析所得。C項,對應的語句在第⑥段,在考據學者們自己看來,考據就是一種文學批評。C項的說法不符合文意。D項,對應的內容在第⑦段,亞里士多德明明說過壞人不能做悲劇主角,你何以要用一個殺皇帝的麥可白,說明法官式文學批評不認可麥可白做悲劇主角,而非否認《麥可白》是一部悲劇。D項表述不符合文意

43.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它形象地說出禍患常積于忽微。一個蟻穴,無足輕重,但若不及時堵塞,能使千里長堤毀于一旦。之所以導致這種結果的產生,是因為事物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一定程度的量的積累,會促使事物性質發生變化。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忽微往往是禍患產生的根源,而在當中起作用的卻是一個字——積。生活中,我們往往對一些小事不太在意,認為做與不做、做好做壞都不會影響全局,但事后我們會發現,一個小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以扭轉整個局勢。當許多件小事疊加在一起,其影響力也足以令人驚嘆,正所謂水滴石穿。因此,當我們學習時,因一時懈怠而打算放棄某個問題時,請提醒自己,一個漏洞就足以毀掉整張知識網,而如此日積月累,終會將我們十多年的努力付之東流!禍患常積于忽微,不要小看任何細小的隱患,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凡大的災難都是從平時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智勇多困于所溺,不要太過沉溺于自己所喜愛的事物。古代,有多少帝王愛美人勝過愛江山,于是他們都亡了國;后來,有多少高官愛錢財勝過愛百姓,于是他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如今,有多少學生愛游戲勝過愛學習,他們的前途又將如何呢?古人有云:玩物喪志。過分地沉溺于某一副業,會磨滅人的意志,掠奪人的能力,縱使你才高八斗,智勇雙全,一旦陷入這個泥潭,便不可能成就大業。美好的事物總是充滿誘惑,但我們只能欣賞而不能沉溺其中,否則好事也會變成壞事。看電視可以讓我們放松,讀小說也可以陶冶情操,適當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