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作文的真實性_第1頁
例談作文的真實性_第2頁
例談作文的真實性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例談作文的真實性張正耀

先請看下面這篇作文:在

上江蘇省興化市楚水實驗學校高三(九)班

張牧人在我走過那個路口的時候,他喊住了我:“小姑娘,要不要坐車?”

我轉過身去,是一個三輪車夫,深色破舊的外套,被黑夜掩住大半的臉,卻仍可以看出那種常年吹曬得都快起油的黑。

我有些厭惡地搖了搖頭,準備打車回去。

深秋的夜晚很是清冷,走出老師家門,我便只能蜷著向前走,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路上的出租車竟出奇的少,我有些無奈地縮在寒風中等待。

“小姑娘,”又是那個三輪車夫的聲音,“這兒路很偏,很難打到車的,就坐三輪車吧,還能便宜幾塊錢呢?!?/p>

我沒有理他,又固執地等了幾分鐘,結果卻只有失望。我只好同意上車。

他很靈敏地從車上跳下,大概是坐久了,他打了個趔趄。我皺了皺眉。他伸出衣袖,很小心地撣了撣坐墊。我又皺了皺眉,這些三輪車夫總是很邋遢的樣子,讓我很不舒服。應該是太黑了,他沒有看出我的不滿,反而笑了起來。才這么幾塊錢的生意就開心成這樣,真可憐。

我一上車,他便開始嘮叨個不停。

“小姑娘,這么晚,是在老師家補課的吧?”

“嗯。”我隨口應了聲。

“現在的小孩子真苦,我兒子才上6年級,作業就多得要命,每天回來都要寫到很晚……”

后面的話我懶得去聽,我想你兒子的事是跟我無關的,你跟我一個陌生人亂扯一氣,不無聊嗎?

我有些不耐煩地“哼”了聲,他卻還是自顧自地說個不停。

好不容易嘮叨完他兒子,他又開始問:

“小姑娘,你上高中了吧?”

依然只是一個“嗯”字。

“那上高幾了???”

“三。”還是只有一個字,這樣的寒風中,似乎多一個字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那小姑娘你學的是文科還是理科?”

我懶得再回答,我想你一個騎三輪車的問那么多干嗎。你懂文科理科到底是什么嗎?只知道聽別人說,便挪過來裝懂,真可憐。跟你扯再多也只是白搭。他似乎終于也嗅出了空氣中不滿和厭惡的氣息,并沒有再問,只是肩聳得更緊,腰彎得更厲害了。

終于耳根清凈,我長長吁了一口氣,很晚了,即使很冷,我還是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

車子開始慢了下來,應該是在上坡,回家的路上是有一個很陡坡,很難上的去。他應該會讓我下來走一段。雖然閉著眼,但我在等。

可是沒有,車速卻越來越慢,我有些煩,騎不動就說一聲,你逞什么強!

起先是很小,逐漸變大,我忽然聽到一陣破空而來的歌聲。幻覺,這一定是幻覺。我一個激靈,睜大了眼睛。

沒有人,路上沒有其他人,只有我和他。

可是不可能,這不可能,他一個騎三輪車的,最多會唱那些老掉牙的情歌,可是你聽,這是什么!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

我驚呆了!可是我不相信,很輕地喊了聲:“張雨生!”他轉過頭,很燦爛地笑了,我這才看到他的牙齒在黑暗中,是那樣醒目而又美麗的白。

我想說點什么,打破這沉默,可是我窘迫得說不出一個字。他仍然在唱: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默默流淚認真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五音不全,記錯詞,甚至跑調,可是我有什么理由來嘲笑他的歌唱?

他停了下來,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開始說:“這首歌還是我上學時最喜歡的歌,那個時候張雨生還是我偶像呢!可是后來不知道為什么他就沒消息了,我也好長時間沒聽他唱歌了?!?/p>

這一次,他沒有等我的回答,只是嘆了口氣。

我想告訴他,那個讓他崇拜至今的歌手早已離開了人世,那個曾給過他很多夢,讓他歌唱到現在的偶像早在幾年前的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墒俏覐埩藦埧?,卻說不出一個字。

到家門口了,我下車,掏出錢給他,他連忙除了那副臟兮兮的手套,接過去,又是很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跳下車,一陣冷風,這次輪到我打了個趔趄,我緊了緊衣服,心中卻是吹徹千萬個冷秋的寒風。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這篇作文,是學生在聽了一次作文輔導講座后寫成的。那次作文輔導講座的主題是:描寫真實的生活,抒發真實的情感。從作文的寫作情況看,本文在“真實性”方面做得不錯。下面擬從三個方面作些評析。

一、真實地反映了生活。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弊鳛橐幻谛W生,其生活閱歷相對較為簡單,對生活的觀察也往往不夠細致與獨特,自我的人生體驗也往往流于膚淺。但本文卻不同,小作者對社會生活的觀察相當細心。她把自己的眼光投向了生活在社會低層的草根一族身上,投向了曾在中國歷史上被眾多文章大家所描寫和贊美過的三輪車夫身上,取材較為獨特。三輪車夫的穿著大打扮,言談舉止,他的蹬車動作,他的靦腆而討好似的笑容,他對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都被小作者描畫得很真實。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能跳出以往寫此類題材的俗套,沒有一味停留在一個中學生對三輪車夫的“同情”的視角來觀察與描寫,而是把視點放在對三輪車夫雖處生活逆境,但卻不忘歌唱生活,不忘理想與追求上,用她的獨特觀察與思考演繹了一個現代版的的故事。這使作文具有了現代生活色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在反映生活的真實性上,小作者還生動地刻畫了“我”的形象,通過“我”對三輪車夫的一貫態度及其變化,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現代中學生生活現狀的認識與感悟。作為生活比較優裕、心理成長還不太成熟、往往自以為是、對社會對人生也缺乏較為準確而全面的認識與評價的獨生子女來說,對生活的感悟達到如此深邃的程度,委實不易?,F代中學生的作文中,充斥了風花雪月,充斥了無病呻吟,更充斥了不知所云的失語之作。在大多數作文中,我們讀到的是“自我”被無限放大,看到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拼拼湊湊,像如此富有厚重主題的文章并不多見。

本文在語文教師中傳閱時,曾有過爭論。有人認為,作為有關三輪車夫的題材,“前人之述備矣”,再去寫這樣一個俗套故事,沒有新意。其實這是誤解。沒有任何人說過,前人寫過的后人就不能寫。比如“愛情”故事,從古到今,不知多少人描寫過,但不是照樣打動著一代又一代人嗎?題材的重復與雷同,并不會影響表達的視角。我們在作文指導中,經常犯的毛病是,或圈定這樣那樣的框框,這不能寫那不能碰,使學生放不開手腳,看上去,中規中矩的文章多了,其實,真正有個性的表達少了;或者干脆“放羊”不作任何指導,沒有任何限制,任有學生信馬由韁,讓思想的野馬縱橫馳騁,結果是,“四不像”的不倫不類的文章多了,符合作文要求的文章少了。該文的著眼點,是一個中學生對生活的側面審視,她更多地是從自己的眼中看到了生活的真實一面以及這一面給自己的心靈觸動。我們要關注的正應是學生的這種思維品品質,正應是作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真實及由此所傳達的某種立意,至于這樣的立意是通過什么樣的題材表現出來的并不重要。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我們恰恰不能先入為主,而應讓學生去寫自己所觀察到的東西,寫自己所思考的東西,寫自己所想寫的東西。這樣,學生所寫的文章才會真實,我們也才能讀到有靈氣也是有生氣的真的文章。

二、真實地抒發了感情。

文章寫自己與一位三輪車夫的偶然相遇。先寫自己因一直以來對生活在社會低層人物的輕視或瞧不起,這種心理來源于現在的獨生子女由于生活優裕,沒有經歷過艱苦生活的磨難,他們對生活缺乏真正的了解,沒有社會生活的真正體驗。這種思想情緒的流露很真實。所以,小作者寫了車夫的“破舊的外套”和“油黑的臉”,寫了“我”上車之前對車夫撣座位的“皺眉”與厭惡。在路上,車夫很不知趣地東拉西扯式的詢問,討好式的套近乎,又使“我”產生了“不耐煩”的情緒。這也反映了青少年普遍不愿意與人主動溝通交流、自我封閉和自視清高的性格特點,所以,車夫的關愛式詢問,換來的只是“不滿與厭惡”。但當三輪車上坡時,看到車夫吃力的樣子,“我”卻又因同情甚至有點氣惱地責怪他不叫“我”下來以減輕負擔,這真實地表現了“我”的情感在發生變化。當破空而來的歌聲,一下子刺激了“我”的神經時,“我”的思想情緒發生了質的變化,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一個三輪車夫的生活是艱難的,精神也是苦悶的,“快樂”“喜悅”“幸福”,這些詞好象與他們無緣。現在聽到這快樂的歌聲,“我”不禁由衷地對他肅然起敬起來,內心也掀起巨大的波瀾。他對生活的歌唱,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對過去幸福時光的眷顧,都沒有因生活的重壓而被無情地摧折,他仍然頑強地生活,堅定地追求,不息地憧憬。文章到最后,雖然“我”沒有說一句話,但“我”的情感表現卻比任何話語都來得明白,來得令人尋味,來得發人深思。

老師們的爭論,還集中在小作者的情感上。有老師認為“我”對三輪車夫的認識不正確,“我”憑什么就認為蹬三輪車的“可憐”“卑微”?這種說法,其實是用我們成人的理性眼光看待生活現狀的反映。在成人看來,人們的生活狀態是多種多樣的,生活景象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生活的多樣與復雜。而青少年學生呢?他們生活在新的歷史時期,成天在家庭與學校的兩點一線間奔走,忙碌于書本于題海之中,接觸不到真實的社會情景,也難有對生活的理性評判。由于教育的單一和僵化,他們總想追求一個美好的生活,追求一個成功的人生。而三輪車夫,在他們看來,肯定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社會中的弱勢階層。我們又何必用自欺欺人的方式來說“你不能瞧不起三輪車夫,他們也是勞動人民”呢?不覺得這是多么地蒼白與無力嗎?所以,文中“我”對車夫的輕視、不滿、反感、厭惡等情感應該說是相當真實的。當車夫引吭高歌時,引來“我”的驚愕與敬仰,也很真實地反映了“我”的情緒變化:正是從他的歌聲中,“我”對三輪車夫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評價。

其實,我們教師所需要做的正應該是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抒發自己的感情。當然,這種感情可能會有所偏頗,也有可能會有一些所謂的不和諧因素,但這又有什么呢?這總比那些虛情假意更讓人感到可近、可親、可愛吧?你不讓學生抒發真實情感,他們就會在文章中無病呻吟,就會故弄玄虛,就會言不由衷。寫出的文章也只能是千篇一律、空洞無物、,味同嚼蠟,面目可憎。

三、真實地進行了描寫。

本文行文流暢結構縝密,語言簡潔甚至有些冷峻,顯示了學生較為扎實的語言功底和獨特的語言風格。作為一篇記敘文,本文的描寫很值得稱道。文章在描寫內容上,有環境描寫,有人物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等。在人物描寫的安排上,又重點描寫了三輪車夫的語言和“我”的心理活動過程。在描寫方法上,有直接描寫,有間接描寫,如通過“我”的心理活動側面表現三輪車夫的性格特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本文善于捕捉和刻畫細節。在“我”同意上車后,車夫由于坐在車上等客時間長了,從車上跳下時“打了個趔趄”,這非常真實,這既是細心觀察的結果,也是一種生活體驗。在“我”上車時,車夫“伸出衣袖,很小心地撣了撣坐墊”,這是一個非常生活化的細節。筆者也多次坐過三輪車,每次上車前,都本能地望一下座位,三輪車夫也大多用衣袖去撣一下,這完全是他們的一種“職業”性習慣動作。三輪車夫的快速蹬車動作是“肩聳得更緊,腰彎得更厲害了”,聳起的肩、彎下的腰,都是生活的印記,與車夫的職業特點非常吻合。尤其是在“我”聽到他的歌唱時,“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張雨生!”“他轉過頭,很燦爛地笑了,我這才看到他的牙齒在黑暗中,是那樣醒目而又美麗的白。”“我”的驚叫,完全出于一種本能的反映,很真實。而“我”的叫聲,引來了他的“燦爛的笑”,那一口“白”的牙齒,使人容易想到他的“美麗”又何止體現在牙齒上呢?這樣的細節不僅真實,而且能打動人心,對人的心靈都有觸動。類似的傳神細節還有不少,如車夫在接過“我”所掏出的錢時,“連忙除了副臟兮兮的手套”,這反映了“他”對乘客的尊重,說明了“他”也是一個有教養懂禮貌的人;至于“我”下車時“打了個趔趄”,恐怕不僅是與前文“他”“打了個趔趄”的呼應,更重要的是“我”的心底波瀾的外在反映。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