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頁第一章緒論1.1課題研究背景和意義當今世界社會經濟的發展迅速,國際能源趨緊,環境惡化加劇,新能源技術發展快速,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電網被適時地提出。建設智能電網關鍵環節之一即為高比重的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其中涉及到清潔新能源的大范圍開發和利用。分布式電源()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熱點問題,它是指安裝在負荷附近、容量相對較小的獨立的發電電源,其容量約在幾千兆瓦到幾十兆瓦之間,屬于小型發電系統,它不直接連接在輸電網上,而存在于配電網中。分布式電源有靈活性高、成本低、損耗低、節能環保等優點,商業性較高,發展較快。據美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估計,2010年全球25%的電能由小于2的分布式電源所提供,同時分布式電源所占的市場份額達到20%[1-2]。分布式發電技術主要包括小型燃氣汽輪機組發電、柴(汽)油機組發電以及其它環境友好型技術,如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3-5]。由于不同的分布式電源具有其獨特的特點,所以當不同的DG接入配電網后,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會有不同的影響[6]。分布式電源接入配電網的作用主要有并網運行、作為配電網的備用電源接入電網、配電網作為分布式電源的后備電源、作為配電站或者隨機電源[7]。分布式電源在系統配電網中的增加,使得傳統的單一、輻射式的供電方式轉為多電源,環網式供電,有利于減少和避免新的輸電線路的投資和建設,提高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性,解決邊遠地區供電問題,在節能、電力安全、環保和開辟新型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其可靠性和靈活性是未來研究的發展方向。在電力系統中分布式電源的應用必將成為一種趨勢。分布式發電的迅猛發展同時,其接入電網后可能出現的孤島效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其中的孤島是脫離主網運行的局部獨立系統。如果發生孤島效應,將會威脅到線路維修員的人身安全,影響系統中的保護開關的誤動作,使系統保護裝置受到沖擊,影響系統的電能質量等[8]。文獻[9]中提到孤島運行是相對于聯網運行而言的,孤島運行顧名思義是因為在輸電系統或者配電系統發生故障時,將會導致配電系統全方面停電。由于分布式電源具有主動發電的能力,那么便可以形成以分布式電源為電源中心的配電網電力孤島,進行孤島運行從而恢復一部分重要負荷,孤島運行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特殊運行方式。由于電源性質、規模及網絡結構的不同,文獻[10]將孤島運行又分為兩種,對于輸電網的孤島運行,輸電網一般是環形結構,它的孤島運行是在系統崩潰前把系統提前分解成多個獨立運行的子系統,提前分離失步機群,實現個孤島的安全穩定的運行,將負荷損失降到最低;對于配電網而言,配電網一般是放射結構,配電網的孤島運行主要是在故障安全隔離后,優先恢復重要負荷,盡量恢復其他負荷,即實現供電恢復最大。此外孤島運行作為電網故障處理的一種方式,明顯減小了停電面積,提高了配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分布式電源的利用效率。由于故障、開關操作等原因系統結構時常變化,適用于各種系統結構的快速孤島劃分,有助于最大程度的發揮分布式電源的潛力,提高系統可靠性[11]。故而研究最優孤島劃分方案對系統以及用電質量都有很大的好處,了解電力孤島的最優形成問題的發展趨勢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為該問題的進一步研究和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在電力系統中,形成孤島運行的主要原因包括系統內部受到巨大干擾,重要的發電設施出現故障問題,重要的輸電線發生跳閘現象等等。孤島劃分算法的提出是為了在配電網發生故障時能夠及時地制定出優化的孤島劃分方案。對于不同孤島運行其劃分方法也有所不同:對輸電網要求同調機組為孤島內的同一機組,而對配電網無要求配置靈活;對配電網的孤島運行要求其具有連通性,即在任一負荷切除前至少有一個電源與其相連[12]。而本文主要研究的為對于配電網的含分布式電源的啟發式孤島劃分方法。1.2含分布式電源的孤島劃分的研究現狀通過閱讀文獻[13-15]我們可以了解到分布式發電技術和智能電網的發展情況,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對配電網可靠性的影響,以及國內外眾多專家對如何合理地劃分孤島這個問題深入地全方面的分析和分類。對比各個分類的優缺點和關鍵問題,并指出最有孤島劃分的形成問題的發展趨勢和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我們了解到在配電網發生故障后,由于現行的分布式發電不允許孤島運行,要求有擾動時,分布式電源可以迅速退網,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在保證電力系統安全前提下,分布式電源要維持對重要負荷的正常供電、兼顧一般負荷以及次要負荷,將配電網部分區域轉化為孤島運行方式[16]。但是孤島運行方式會破壞掉分布式電源的正常運行,損害發電商的利益,不利于分布式電源的發展。目前對分布式電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較少研究定量接入分布式電源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指標的影響,尤其是關于孤島劃分的方法,目前還不具有統一、權威的方法,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此我們應該盡量地縮小孤島劃分決策的時間和縮小搜索空間,考慮不可控因素。同時還要考慮孤島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及可能采取的措施,針對配電網孤島運行的特點找出最佳孤島劃分方案[17]。目前已有的孤島搜索方法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分以下三點:1)搜索方法不能夠應用到配電網的環形結構當中,只能自上而下的搜索網絡,靈活性較差,如文獻[18]中基于有樹背包問題(TreeKnapsackProblem,簡稱TKP)的圖論方法的搜索;2)不能夠分辨負荷的重要等級,因此,無法保證對重要負荷的優先供電,選擇性較差如文獻[19-20]中所采用的基于有根樹的搜索;3)不能夠確保最大范圍的形成分布式電源的供電孤島,有效性較差,例如文獻[21-23]基于啟發式搜索算法的連通圖的搜索。由于本文采用的為啟發式孤島搜索算法,故而通過對所讀文獻的總結歸納,下面主要介紹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的啟發式和非啟發式孤島劃分的算法分類。1.2.1啟發式算法由于本文研究的主要為啟發式孤島劃分方案所以以下內容將通過對其按照是否歸于啟發式算法進行分類總結并分析方法的優缺點作對比。啟發式算法包含以下幾類:1)啟發式搜索策略和廣度優先搜索算法,其研究的計劃孤島的劃分是一種多目標、多組合、多約束的非線性化問題該方案存在的不足是只解決了孤島控制問題,其他很多問題嗨有待進一步研究。2)基于約束滿足問題(ConstraintSatisfactionProblems,CSP)的復雜配電網的孤島劃分方案。首先將復雜配電網模型進行簡化,采用兩階段策略解決孤島劃分問題,離線生成滿足約束問題的單元集合。然后就可以將孤島劃分的問題變成為搜尋孤島最優解的問題,當配電系統發生故障的時候,通過啟發式的回溯搜索方法,來求得最終的孤島劃分方法[24]。3)改進的Prim算法,基于改進的Prim算法[21-23]的配電網孤島劃分方法。在文獻中,作者將復雜孤島劃分問題變成對加權連通圖進行遍歷搜索,最后得到最小生成樹的問題。由于Prim算法搜索形成的生成樹不是唯一的,這是因為對連通圖的不同遍歷造成的,作者因此對Prim算法做了一些改進,設置了一些搜索起點、限定條件和搜索順序,使其由不可控變得可控。4)啟發式的搜索策略,通過節點附權的圖論模型來求解功率平衡。根據發生故障前的潮流數據,從分布式電源所在的源點單元出發,不斷將相鄰的源點單元和負荷單元加入已經存在的單元集合中,形成一個新的電源節點單元。直到電源節點單元中所有的功率輸出和負荷的功率基本相平衡,此時所得到的孤島即為故障后的新劃分好的孤島,解列點為該電源節點單元所在末端。與傳統的孤島結合低頻減載的方法[25]相比較,該方法具有很大的優點。這種啟發式的搜索需要在將遠程終端單元安裝在變電站,以及在饋線上,因此很難得到最大的潛在孤島。1.2.2非啟發式算法a兩步法求解,它是以孤島包含盡可能多的負荷和形成孤島需要盡可能少的操作次數為目標函數的數學模型[26],該模型有求解簡單、速度快的特點,但是沒有考慮到設備過載或電壓異常等因素。b最小生成樹算法,求最小生成樹的算法有許多種,最典型的算法分別是Prim算法[21-23]、算法[24-26]和算法[27]。(1)Prim算法[21-23],Prim算法是圖論中的一種算法,能夠在加權連通圖里面搜索最小生成樹。也就是說,用該算法搜索到的樹中,不僅包含了連通圖里所有的點,而且生成的樹的所有邊的權值之和最小。它考慮了功率平衡約束,并且保證了優先級高的負荷的優先供電,同時也盡量減少切除負荷的數目,以利于實現故障修復后由孤島模式向并網模式的快速轉換,但是其存在的缺點是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分布式電源的優勢,此方法只適合負荷和分布式電源直接接在母線上的配電網,對于通過饋線接入配電網和含“T”節點的配電網不適用。另外,Prim算法適合于稠密的連通圖,因為其時間復雜度與邊的數目無關,恰好與下面提到的算法相反。(2)算法[24-26],算法是一種求加權連通圖的最小生成樹的算法,只不過與其他最小生成樹算法的求邊的方法不同。Prim算法是從一個頂點開始,通過權值最小的邊找到下一個點,然后依次找到所有的點;而算法是根據權值的大小,找到權值最小的邊及其兩個點,然后依次將找到的邊添加到樹中。與應用Prim算法類似,也是將配網模型轉化為附有權重的無向連通圖,求最小生成樹。也是因為生成樹的不唯一問題,考慮了負荷的優先級問題,并確保盡可能多地為當地負荷供電,同時也考慮了系統安全性穩定運行與重合閘的配合問題。算法適用于稀疏圖,它的時間復雜度與邊數有關。Prim算法與算法生成的邊集合可能不同,但是所生成的的邊集合的權值和是相等的。同時,相比下面的算法,算法搜索計算所使用的時間要長。(3)算法[27],算法也是一種通過求加權連通圖最小生成樹的方法。該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最開始將所有的點處理成一棵獨立的樹,然后形成一個森林。根據邊割最優條件,讓連通圖的所以頂點連向其它頂點,且通過的邊的權值最小,然后將其頂點加入樹中,直到形成最小生成樹。該算法不僅能夠適用于不同電壓等級的配電網,及同一電壓等級的含饋線的配電網絡,同時還適用于負荷和分布式電源通過不同方式接入的配電網絡。此算法收斂較快,有效的提高了計算速度。c建立孤島劃分的TKP樹圖模型[28],基于樹背包問題的孤島劃分方法所生成的孤島個數比較多。由于安裝了復雜的保護裝置,對孤島模式和并網模式的無縫轉換會有不利影響。但是該方法存在的缺點是只能適用于無聯絡開關的配電網最優孤島劃分。d采用算法[29]將該問題分解為容量和重構2個問題進行優化計算。考慮了負荷的重要級,但并未考慮到閉環系統節點在拓撲結構中的電氣重要度和負荷的靈活性控制措施,此外,約束條件以功率平衡校驗為主,較為簡單,需要進行更全面深入的剖析。e利用遺傳算法在第一階段通過優先級優化生成備選種群,第二階段在有限級上做出妥協,從備選種群中篩選出具有較高電能質量的妥協解,該方法采用負載的節點電壓與平衡節點電壓之間的差值與平衡節點電壓的比值來提高孤島的電能質量。1.3本文的研究內容及研究階段通過閱讀以及總結分析眾多國內外學者已經對孤島劃分所做的一些相關研究,這篇文章結合了對配電網孤島劃分已有的成果,研究了采用啟發式搜索的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孤島劃分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所示:(1)第一章重點介紹了該課題的研究背景、意義以及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除此之外,本文研究的為啟發式的孤島劃分方法,所以還按照了啟發式和非啟發式的分類方法將已有的孤島劃分算法進行分類,并對比起優缺點。(2)在第二章中首先講述了孤島劃分所需要遵守的幾項基本原則,在了解孤島劃分的原則之后,根據課題需求建立了孤島劃分的目標函數以及劃分所需要的約束條件,最后講述了啟發式的孤島劃分主要流程。(3)第三章便是對已經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算法的實現,即在目標函數以及約束條件的約束下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來驗證該方案是否可行。對IEEE33節點配電系統和IEEE69節點配電系統進建立根樹模型,通過對其邊賦權值和對節點進行賦權,從而將配電系統轉化為圖論中根樹模型的搜索,引入距離權重來表征負荷與當前孤島的遠近,決定負荷并入孤島的先后順序,完成對孤島的劃分。劃分完成后對所劃分的孤島進行安全化的校驗以及優化。進行仿真模擬并將得到的結果與其它文獻的孤島劃分進行了對比,并分析其優缺點。證實該文啟發式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以便應用于實際的工程項目中。(4)對所采用的Prim算法以及啟發式搜索進行客觀的評估,說出其中的優點及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除此之外,對未來孤島劃分方法的研究做了分析,即展望未來孤島劃分的發展趨勢。第二章基于Prim算法的孤島劃分數模2.1孤島劃分的原則根據上述論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已有的學術研究成果。通過實際運行的經驗,可知孤島劃分是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的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課題,它基本涵蓋了電力系統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所有課題。孤島劃分作為微電網模式轉換的方式,它的劃分原則應全面的考慮到孤島運行的特點以及系統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31-33]。這樣才能做到既保證孤島的安全穩定運行,又可以使得停電的損失盡量達到最小。孤島劃分需要遵循的原則有以下幾點:1)功率平衡原則,即通過了解各個分布式電源容量與負荷的匹配關系,我們既做到可以保證孤島內的功率平衡,保持適度的裕量,既能充分發揮分布式電源的供電能力,又不會使得分布式電源過負荷運行,爭取在其容量范圍內,達到包含盡可能多的負荷,即各個孤島所包含的用電用戶負荷總數最大。2)考慮負荷的優先級,即根據電力系統對負荷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負荷可以分為三類:重要負荷、一般負荷和次要負荷。重要負荷對供電要求比較高,中斷供電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一般負荷次于重要負荷,而對次要負荷要求比較低,停電影響也不大。由于需要對優先等級高的負荷先供電,所以需要按照負荷的重要性分別給起一個權重因子。3)易于恢復,由于孤島運行本身就是一種不正常的運行狀態,孤島的劃分必須易于系統的恢復,那么就需要我們盡可能選取形成孤島數目較少,負荷量最大,開關的操作次數和自動重合閘次數盡可能少,這樣才能提高系統動作的時效性和經濟性,盡可能地減少網絡變動。4)允許存在暫時的環網運行,但要避免運行中設備過載以及電壓異常。在遵循以上原則的基礎上,本文對所求算法的目標函數以及約束條件在下一小節作了詳細的論述。2.2孤島劃分的目標函數及其約束條件由于孤島劃分問題的研究基本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安全評估標準去評定一個孤島劃分方法的好壞[34-35]。所以本文安全評估的指標是根據對孤島劃分的基本要求以及課題的要求進行建模的。本文通過建立根樹模型,這使得含分布式電源的孤島劃分問題就轉化為尋找根樹的一個子樹問題。其約束條件如下:一、目標函數(1)負荷保障率()目標函數為(2.2.1)式中:m為單個孤島集合()內負荷單元的個數;n為配電網內的總個數;為形成的負荷子單元,為負荷單元的有功功率值;為負荷等級屬性對應的負荷重要性,第一、二和三級負荷單元對應的值分別為1、0.1和0.01。發生故障后,在滿足約束條件下,劃分組合使所有孤島集合中的負荷單元的負荷加權和最大,即恢復負荷供電率最高[36]。二、約束條件(1)孤島內功率平衡功率平衡這一約束條件是要求在故障發生之后,系統解列所形成的孤島必須滿足發電和負荷的基本平衡。由于線路上無功功率的傳輸,會增加有功功率的損耗,所以系統中的無功功率不允許長距離的傳輸,無功功率一般都是在本地進行補償。孤島劃分時只考慮有功功率的平衡[37-39],因此在孤島內()發電機發出的有功必須大于孤島內()負荷需求的有功(2.2.2)式中是孤島內分布式電源的發電量,是孤島內負荷負載的用電量。為所形成的孤島。(2)單元聯通性約束為,(2.2.3)(2.2.4)式中:、為將要形成的任意相鄰的兩個分布式電源單元或負荷單元。式(2.2.3)(2.2.4)表明單元是相互聯通的,不存在孤立單元。(3)線路和變壓器負載電流不越限線路和變壓器負載不越限這一約束條件要求故障后,解列所形成的孤島必須滿足線路和變壓器的負載電流不超過設備的額定電流。為了帶起孤島中盡可能多的負荷,有功功率的余額一般都很小,任何一條線路或者一臺變壓器上流過的電流超過其額定電流值,都很可能會使得保護設備發生誤動作,導致線路和設備強制退出運行,那么所退出的線路的潮流就需要其他的支路進行分流,這樣可能會導致線路和變壓器發生一級連一級的跳閘事故,并使得孤島系統內的電源總功率和負荷總功率再次不平衡。(2.2.5)式中:是允許通過變壓器和線路的最大電流值;是變壓器和線路上所規定的額定電流值。(4)母線電壓不越限原則當母線電壓很高時,會使得長期帶電工作的指示燈和繼電器過熱,從而導致損壞。母線電壓過低時,也可能會造成開關、保護的動作的不可靠。所以母線電壓所允許的波動范圍一般是額定電壓的。母線額定電壓為6KV時,母線上的實際電壓過低會使接在該母線的電動機電流增大,電流增大使電動機繞組發熱,溫度上升,如果母線電壓嚴重過低,會使電流劇烈上升,會導致繞組嚴重過熱而燒毀電動機。文中母線電壓波動所允許范圍是額定電壓的。如下式所示(2.2.6)式中:是母線實時電壓,是母線額定電壓。(5)切除的負載個數最少為提高供電可靠性,分布式電源應帶起盡可能多的負荷,并保證孤島內功率平衡。應該將切除掉的負載數量降低為最少,這樣分布式電源給電網反饋的電能,才能使得最多的用戶在故障發生后,即孤島狀態時,能正常穩定的工作。除此以外,系統孤島中去掉的的負載的數量越少,系統的故障排除以后,對所運行的孤島加入并網和對所去掉的負載重新進行供電越有利。如果采用的方法需要對負荷節點進行賦權,那么其中節點的權值主要由負荷的優先級、負荷節點功率的大小等因素綜合求出,并且把這些作為約束條件找到最佳的減載點。(2.2.7)式中:系統中有個負載點;如果保留第個點,那么就使得;如果切除第個點,那么就使得。孤島運行本身就是在系統發生故障后的一種運行方式,故而它是處在一種非正常的狀態。為了便于系統的恢復,我們需要采用的解列的方式,應滿足這些約束條件,從而形成孤島數目比較少,越便于操作,減少了開關次數和重合閘個數,有利于故障恢復。在配電網和輸電網中,不是所有線路和裝置上都安裝有同期合閘裝置,選擇安裝有同期合閘裝置的線路作為孤島的邊界點,這樣有利于系統故障排除后,能快速的并網。2.3啟發式的孤島劃分方法通過分析配電網的拓撲結構,拓撲(Topology)是將各種物體的位置表示成抽象位置。在網絡中,拓撲形象地描述了網絡的安排和配置,包括各種結點和結點的相互關系。拓撲不關心事物的細節也不在乎什么相互的比例關系,只將討論范圍內的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表示出來,將這些事物之間的關系通過圖表示出來。拓撲圖的結構主要有星型結構、總線結構、樹型結構、網狀結構、蜂窩狀結構、分布式結構等。本文所采用的拓撲結構為樹形結構。將配電網建立成為連通圖的模型,分布式電源的孤島劃分問題就轉化成了求連通圖最小生成樹的問題。在搜索連通圖最小生成樹的過程中,需要滿足一定的約束條件,也就是孤島形成過程中必須保證的約束條件。本文采用的是改進的Prim算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可行有效的孤島方案。因為最小生成樹為圖論方面的內容故而我們建立了一個具有個節點的的連通圖,是的最小生成樹,詳細的建模將在本章中詳細敘述敘述。具體算法的流程圖如圖2.1。詳細描述如下:圖2.圖2.1孤島劃分算法的流程圖Fig.2.1theflowchartofislandingalgorithm1)首先輸入節點矩陣,節點矩陣包括所需劃分孤島范圍的邊的編號,該邊首節點和尾節點,該條線路的自阻抗以及尾節點的負載功率,由于邊數比節點數少一個,所以我們定義第一個節點的功率負荷為0。再輸入分布式電源的接入節點號以及容量。求圖中有多少頂點,那么需要輸入最小生成樹的產生起點,由于本文所采用的為啟發式孤島劃分方案,所以我們已經定義好以分布式電源所在節點為根節點,故而需要從電源所在節點開始搜索。如果輸入的節點不合法,即不是電源節點所在位置,則重新輸入。2)設置相關的變量初始值,用于保存選入最小生成樹的邊和節點,這樣便可以對不斷增加新的邊和新的節點的樹進行更新。然后采用廣度優先搜索對所形成的圖進行連通性校驗,校驗連通性之后,便采用深度優先搜索形成一個以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生成樹。最后采用Prim算法將所形成的有根樹進行搜索,從而形成邊權值和最小的樹。3)對于母線權值已知的情況下,按照相鄰編號依次進行搜索。選取編號離分布式電源近的母線依次將它并入中,此時,然后從那些其一個端點已在中,另一個端點仍在外的所有邊中,找到一條權值最小邊,假定其為,其中,,并把該邊和節點分別并入到的邊集和節點集,如此進行下去,每次往生成樹里并入一個節點和一條邊,直到搜索完所有的母線節點。如果在搜索過程中,遇到權值相同的情況,則取最小的那條邊;對于分布式電源則按照編號的順序依次進行搜索,并且將搜索遇到的分布式電源依次并入樹中,因為分布式電源的權值沒有區分。然后求取中分布式電源發出的功率總和,然后把邊集合和節點集合分別并入到的邊集和節點集U;對于連接有負荷的邊,按照權值的升序順序依次進行搜索。選取權值最小的,檢驗是否大于。如果大于,則把在、中的邊信息和節點信息分別并入到的邊集和節點集U,記錄新的;如果小于,那么就停止搜索,形成最小樹。4)校驗孤島。對搜索到的孤島范圍進行進一步校驗,檢驗孤島區域是否滿足孤島運行安全評估標準。安全評估標準主要為本章第二小節中的約束條件,包括功率平衡、電壓和電流不越限、孤島個數最小。由于本文要檢驗孤島中有無線路負載超過額定值,檢驗母線電壓是否越限,所以需要對搜索結果進行潮流計算。對孤島中線路過載的解決辦法是充分利用環網結構,多投入一條支路分流過載線路。對于母線電壓越限的解決方法是在母線投切電容器進行調節。其中潮流計算過程:第一步,從離電源點最遠的節點開始,,利用線路的額定電壓,,逆著功率傳送的方向,依次算出各段線路阻抗中的功率損耗和功率分布。對于第條線路(2.3.1)(2.3.2)(2.3.3)公式(2.3.1)中為第條邊尾節點的功率的大小,為第條邊尾節點的負荷功率的大小,為下一條邊的輸入功率,若無下一條邊則其值為0;公式(2.3.2)中為第條線路的功率損耗,和分別為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為第條線路的阻抗;公式(2.3.3)中為第條線路的輸入功率。第二步,利用上一步求得的功率分布,從電源節點開始,順著功率傳輸的方向,依次計算各段線路的電壓降落,求出個節點電壓。(2.3.4)(2.3.5)(2.3.6)公式(2.3.4)中為第條線路的電壓降落的縱分量,為第條線路首節點的電壓,和分別為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公式(2.3.5)中為電壓的降落的橫分量;公式(2.3.6)中為第條線路尾節點的電壓。其中電流的計算:由于前面已經進行了潮流計算,我們可以知道第條線路的首節點電壓和首節點有功功率,那么所求得的電流(2.3.7)通過以上兩個步驟便完成了第一輪的計算。為了提高計算的精度,可以重復以上的計算,在計算功率損耗時,可以利用上一輪第二步所求得的節點的電壓。5)優化最小生成樹。按步驟1)步驟到3)搜索得到的集合已經滿足本文孤島搜索的基本要求,所求的孤島范圍最大,切除的負荷個數最少,保證了并網時開關次數和重合閘次數最少。在集合中,連通結構是無環單連通的,即每兩個節點有且只有一條連通支路,并且不構成環網。但是考慮到其中有些母線可能處于網絡的末端,沒有連接負載,在本步驟中,把這些只連接有一條母線的母線從集合中刪除。6)如果有多個分布式電源節點,那么則需要對多個電源節點進行“搜索+校驗”,最后看多個最小生成樹之間是否有重合部分,若有重合部分,便可以將兩個孤島合并成一個孤島;若沒有重合部分,則最小生成樹個數不變,即孤島個數不變。執行完以上算法,最終形成的就是配電網故障后的孤島劃分方案。內的節點,就是孤島方案執行時需要跳開的節點。2.4本章小結本章節首先詳細敘述了孤島劃分的基本原則,本文所采用的目標函數以及形成孤島的必要約束條件。首先,由于約束條件中有對電流和電壓的要求,要求電流電壓不越限,故而上文還對潮流計算做了一定的分析計算,并計算了電流,通過對比電流電壓保證線路的安全穩定。其次,通過對配電網的拓撲結構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如何對其數據進行有效的組織、存儲以及搜索。然后由于我們采用的是改進了的Prim算法,所以需要將配電網系統構造成連通圖,將分布式電源作為連通圖上的節點,得到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的主要結構。其次,再而將含分布式電源的孤島劃分問題轉化為圖論中的Prim算法的求連通圖的最小生成樹問題。最后對所求的孤島劃分問題進行目標函數以及約束條件的總結。第三章算例分析由于第二章已詳細介紹了孤島劃分的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函數以及約束條件,并對孤島劃分的流程做了全面的敘述,所以本章將會通過Matlab對IEEE33節點配電系統以及IEEE69節點的配電系統進行實例仿真模擬。但下面將會重點講解IEEE33節點配電系統的仿真,由于69節點與33節點有很多存在相似的地方,故而IEEE69節點配電系統的仿真分析會縮減掉重復的地方,重點講解其結果對比分析,從而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3.1案例分析1——IEEE33節點配電系統作為比較重要的案例分析,我們接下來的內容將分以下五個步驟來講解:1)首先確定所需要劃分孤島劃分的系統的范圍并建立相應的圖模型;2)對所建立的連通圖模型節點和邊進行賦權值;3)對所建立的連通圖進行BFS算法搜索,進行連通性的校驗,然后在進行DFS算法搜索,找出以分布式電源所在節點為根節點的外向生成樹;4)運用啟發式算法求得所劃分的孤島范圍,如兩個孤島有重合的節點,那么將兩個孤島合并為一個孤島,得到最終孤島劃分;5)孤島劃分結果與分析。3.1.1算例IEEE33節點配電系統模型的建立由于在第二章我們已經詳細地介紹了啟發式的孤島劃分方法,但其中需要對所形成的有根樹的邊進行賦權值,那么下面來講解有關基本的配電網系統的組成,即分布式電源和負荷在配電網中的安裝方式。分布式電源和負荷接入電網的方式都有兩種,這兩種方式為:一是通過母線直接并入配電網;二是通過連接在母線上的饋線并入配電網。如圖3.2所示,負荷、直接與母線2相連;負荷、通過饋線與母線相連;分布式電源直接與母線4相連,分布式電源通過饋線與母線4相連。由于負荷和分布式電源連接在饋線或母線上沒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本章建模統一將負荷和分布式電源接在母線上。在這種情況下、相當于安裝在母線2上,以此類推。圖3.圖3.2含DG的配電網系統Fig.3.2DistributionsystemwithDGs在電力系統配電網中,對特定的問題進行建模,既要做到把該問題簡單化,但是又可以不失真實地反映出該問題的特點和本質。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配電網的拓撲結構是一種復雜的非線性的結構,可以類比于數據結構的圖。無向連通圖是圖論里面的一種形式,它可以用來描述配電網的拓撲結構。類上述方法,節點2即母線2的負荷為;、分別安裝在母線4和母線5上。照此方法我們將IEEE33節點的配電系統轉化為一個33節點的含分布式電源的連通圖,其節點參數見附錄A,如圖3.2所示圖3.2圖3.2包含分布式電源的33節點配電網系統Fig.3.233-busdistributionsystemwithDGs連通圖確定后便可以輸入IEEE33節點相對應的參數矩陣,由于矩陣較大,所以本文列舉了前8個節點的節點參數作為示范,以矩陣ZZ來表示,其中第一列為線路編號,第二列為該線路的首節點編號,第三列為該節點的尾節點編號,第四列為負荷的重要級(將在下一節講述如何區別負荷優先級),第五列為該節點的支路自阻抗,最后一列為該線路的尾節點的負荷大小。分布式電源的、、、如圖所示分別安裝在節點11、節點25、節點29和節點31上。其容量大小分別為200KW、200KW、300KW、500KW,即總容量為1200KW。其中,分布式電源位置編號:DG_num=[1525324147566165];分布式電源容量參數:DG_volum=[0.80.050.00.10.05];3.1.2算例IEEE33節點配電系統邊及節點權值的確定由于本文是要考慮負荷優先級的,所以要對配電網系統中的負荷按重要程度進行劃分負荷等級。一般情況下可以將負荷分為三類,這三類負荷為:重要負荷、一般負荷和次要負荷。其中重要負荷的等級為1,權重值為1;一般負荷的負荷等級為2,權重值為0.1;次要負荷的等級為3,權重值為0.01。IEEE33節點負荷的等級表如表3.1所示。且各個節點的權重值設定為其負荷與權值的乘積,如公式(3.1.1)(3.1.1)其中為第i個節點為加權以后的功率,為第i個節點加權之前的功率,為第i個節點的加權值。求出節點的加權后的功率,同時綜合邊的權值,從而決定負荷并入孤島的先后順序,當然在這里先講清楚如何對節點和邊進行賦權值,下面才能用于作比較。表3.1IEEE33節點配電系統各節點負荷等級Tab.3.1loadslevelinIEEE33-busdistributionsystem節點編號負荷等級節點編號負荷等級節點編號負荷等級101312322114124132153251411622615217127261182282711912938120130193212312102223321111231331如何對節點賦權值已在上面介紹,下面我們需要對邊進行賦權值,由于阻抗較小,則選阻抗的倒數增大其值,即增大阻抗與邊作比較時的比重。從而滿足課題中要求的以距離為權重,充分考慮約束條件。所以當需要對兩個節點作比較時通過比較D的大小來決定并入孤島的節點的順序。(3.1.2)其中為第i節點權值,為第i條線路的自阻抗,為加權處理過后的負荷的功率。3.1.3孤島劃分連通性的搜索以及有根樹的生成在對所建立的連通圖進行搜索劃分前需要先求得其鄰接矩陣。IEEEE33節點配電系統的參數矩陣太大,故而每次取例均只去其中部分作為示范,下面為將該系統的前7個節點,邊按順序編號,且該系統的鄰接矩陣設為,所謂鄰接矩陣即如果兩個節點之間相連則為1,兩個節點之間不相連則為0。其中、分別表示節點和節點,取值范圍;。那么前7個節點的鄰接矩陣為鄰接矩陣中的行表示節點的編號,列表示節點的編號,表示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關系。圖3.3圖3.3BFS算法流程圖Fig.3.3thechartofBFSalgorithm求得鄰接矩陣后便是對該圖的連通性進行校驗,我們采用的是廣度優先搜索算法(BreadthFirstSearch),簡單記為BFS算法,圖3.3為該算法的流程圖,該思想方法滲透到圖論的許多算法之中,根據BFS算法思想。其具體算法步驟如下:1)2)當所有標號為的、與頂點相關聯的邊的端點都已標號時,則停止搜索;否則,把與相關聯的邊的未標號的頂點標以,并記錄這些邊,令,轉2)。不難得出,它不僅可以判斷圖的連通性,還可以找出連通圖的一棵生成樹,便是利用這種搜索算法來遍歷所求配電網系統是否連通。根據所求系統的鄰接矩陣,求得連通圖連通區域的編號。深度優先搜索算法(DepthFirstSearch),簡單記為DFS算法,是圖論中的首要算法,DFS算法的思想同樣滲透到了圖論中的許多算法,尤其是DFS算法在求生成樹中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根據DFS算法,可知該算法的復雜度為O(|E|),且該算法可以找出連通圖中某固定頂點的外向生成樹T。流程圖如3.4所示圖3.4圖3.4DFS算法流程圖Fig.3.3thechartofDFSalgorithm本文采用啟發式的搜索信息,將其固定頂點設為分布式電源所在的節點。其搜索步驟如下:1)標記一切邊“未用過”,對任意頂點,。令,2)3)若沒有“未用過”的關聯邊,轉5)。4)選一條“未用過”的與關聯的邊,標記“用過”。若,轉3);否則,,轉2)。5)令s=s+1,且s<5,則轉1),否則停止搜索。6)其中步驟1中為分布式電源所在節點,、分別是邊的首尾節點,為與已知點v相連的關聯邊的邊數。為節點的父,為的子,且以為起始點,為終點的有向邊稱為父子邊。程序中是以鄰接矩陣為已知最后生成邊的訪問順序,頂點編號以及該頂點的父節點的編號。3.1.4啟發式孤島劃分的實現以及結果分析在無向連通圖中,利用Prim算法搜索得到的生成樹不是唯一的。對連通圖的每一次遍歷,其所經過的邊的集合及圖中所有節點的集合就構成了一棵新的圖的生成樹。那么對連通圖的不同遍歷,就可能找到不同的生成樹。Prim算法的這個特性對解決孤島問題是有很多不利的影響。在孤島問題特定的情況下,由于希望所得到的孤島是唯一的最優解,所以我們必須對Prim算法進行相應的改進,設置一些必要的約束條件,比如用分布式電源作為搜索的起點,搜索條件為限定的和搜索順序也是根據距離權重來限制,那么我們便可以把原來不可控的過程變為一種可控的過程。配電網連通圖可以建立成一棵有根樹,如圖4所示。參考文獻[39]本文將配電網的支路分為了四種類型:運行中的支路、備用的支路、正在檢修的支路和故障支路。為了避免連通圖中包括正在檢修的支路和故障支路,我們只是采用了運行中的支路和備用的支路來建立的連通圖。評估的過程,這些指標包括負荷功率大小、負荷的重要性兩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公式(3.2.1)和公式(3.2.2)得到權值。公式(3.2.1)主要通過上述兩個個指標計算得到具體的邊的權值。公式(3.2.2)則是把所有的負荷進行了標準化的處理,這樣做可以在不改變負荷之間大小的比例關系的條件下,把負荷功率轉化為1~10之間的數值,便于下文的搜索計算。(2.3.1)(2.3.2)式中:為第條邊的權值;、分別為負荷功率大小和負荷重要性指標在權值中所占的比例,在此取==1;為需要進行孤島劃分的配電網中負荷功率的最大值;為需要進行孤島劃分的配電網中負荷功率的最小值;為第個負荷功率大小;為第個負荷功率大小的標準值;為第個負荷的重要重要性指標,本文把負荷分為重要負荷、一般負荷以及次要負荷三類,相對的S取值為1、0.1、0.01,其中最重要的是第1類負荷。通過建立配電網連通圖模型,含分布式電源的孤島劃分問題就轉化為求連通圖的最小生成樹。連通圖也是一種復雜的非線性數據結構。圖在圖論中的二元組定義為。其中是節點的集合,,為節點的值,為節點的數。如果是母線節點,則沒有值;如果是負荷節點,則為有功功率大小;如果是分布式電源的節點,則為分布式電源能反饋給電網的容量。是圖中邊的集合,,其中為第個節點和第個節點之間的連通關系,為該邊的權值,前面的公式(3.2.1)和公式(3.2.2)已經表明了其求解方式。這樣的連通圖的二元定義可以敘述為:圖由節點集合和邊集合組成。針對圖,頂點集合和邊集合可分別記為和。邊集又可以分為無向圖和有向圖,邊集為無相邊,則稱此圖為無向圖;邊集為有向邊,則稱該圖為有向圖。是的最小生成樹,其中是的頂點集,是的邊集,和的初值均為空集。按照文中所述方式建立的圖3的連通圖并賦權值的頂點節點集合、,邊集合、、。3.2案例分析2——69-節點配電系統上文采用的為IEEE33節點配電網系統的算例并對該算例的孤島劃分求解過程做了詳細地敘述,下面我們引用算例IEEE69的節點案例分析。計算了初始網絡的節點電壓,目的是便于閱讀。首先將69節點編號,創建支路矩陣,第一列為支路編號,第二列為該支路的首節點號,第三列為該支路的尾節點號,下一列為該支路的自阻抗,最后一列為該支路的負載功。由于該算例為69節點,故而該算例的支路只有68條,即所得矩陣只有68行,且IEEE69節點算例的參數為規定的一直參數(見附錄A),所以我們所需要的便是將電源節點接入該線路中,線路圖如圖5。然后定義電源節點所在的節點編號以及電源節點的容量以數組的形式表達,本文的69節點算例所采用得電源均按照安裝在母線上,分布式電源節點所安裝的節點編號如圖所示,,,,,,,,所在的節點編號分別為15,25,32,41,47,56,61,65。分布式電源接入系統的容量分別為0.8MW、0.05MW、0.04MW、0.25MW、0.8MW、0.4MW、0.1MW、0.05MW。圖6圖6包含分布式電源的69節點配電網系統Fig.669-busdistributionsystemwithDGs由于本文為啟發式搜索,所以本文采用的為分布式電源(即~)為有根樹的根節點。由于我們已經確定支路編號和節點編號的順序、支路自阻抗和支路所帶負荷的大小。當分布式電源做為根節點且在末節點位置時,例如和,那么我們搜索的時候就需要對節點的順序進行位置交換調整。對新的順序結構生成對應的鄰接矩陣。然后采用Prim算法確定最優孤島搜索順序為:第1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15,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遍歷的順序為:15,14,13,12,59,60,61,62,63,64,65,66,67,11,10,9,8,42,43,44,45,46,47,68,69,7,6,5,4,3,2,1,36,28,29,30,31,32,33;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788.39KW。第2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25,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遍歷的順序為:25,24,26;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42KW。第3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32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遍歷的順序為:32,31,30,29,33;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40KW。第4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41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遍歷的順序為:41,40,8,7,6,5,4,3,2,1,36,28,29,30,31,32,33,34;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247.6KW。第5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47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遍歷的順序為:47,46,45,44,43,42,9,8,10,7,6,5,4,3,2,1,36,28,29,30,31,32,33,34,35,40,41,37,48,49,11;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690.35KW。第6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56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范圍為:56,55,11,10,9,8,42,43,44,45,46,47;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368.75KW。第7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61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范圍為:61,60,62,63,64,65,66,67;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81.2KW。第8個分布式電源接入節點號為:65的孤島劃分負荷節點范圍為:65,64,63,66,67;以該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孤島內的負荷量為:31.2KW。由于DG和DG有重疊區域所以可以合并為一個孤島,同理DG和DG也可以合并成一個孤島,那么最終的孤島劃分為5個,孤島編號如圖所示,且每個孤島對負載的恢復量分別為788.39KW、42KW、40KW、247.6KW、690.35KW、368.75KW、81.2K、31,2KW,總的負荷恢復量為1114.99KW,比文獻[5]的恢復的要好。圖6圖6包含分布式電源的69節點配電網系統Fig.669-busdistributionsystemwithDGs由于分布式電源所能帶起的周圍負荷有重疊部分,所以可以將重疊后的孤島重新進行劃分,最終得到兩個孤島如圖6中所示,孤島1和孤島2。3.3本章小結本章主要講述了如何進行通過廣度優先搜索判斷圖的連通性以及如何通過深度優先搜索生成以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有根樹,然后運用改進的Prim算法,通過對目標函數進行計算比較確定最優的孤島劃分,再對劃分好的孤島通過看所劃分好的孤島對其約束條件是否滿足進行校驗來求得最有孤島劃分。除了以7-節點算例進行詳細的建模外,還通過IEEE69節點算例進行仿真分析,通過對比分析多種方案的劃分結果,劃分結果主要包括所劃分的孤島的個數、算法所用的時間復雜度以及所能恢復的最大負荷量,找出其中的優缺點。結論與展望許多國內外專家認為分布式發電與大電網聯合運營是降低能耗、提高電力系統可靠性和靈活性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我國電力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孤島運行是解決大電網故障供電中斷以及減少經濟損失的一個重要手段,實施孤島運行措施對配電網絡來說,可以提高配電網的安全穩定的運行水平以及對用戶的供電可靠性。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定性方面,對分布式電源定量接入電網所產生的對供電可靠性指標的研究依舊較少,特別是在有關于孤島劃分的方法方面,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權威的說法,仍然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了以分布式電源為根節點的改進的Prim算法,這種啟發式的搜索使得原本復雜度很高的搜索轉化成簡單的貪婪性的搜索,減少了搜索時間。啟發式孤島劃分算法可以很好地遵循孤島劃分的原則,其執行的快速性能保證配電網故障后及時轉為孤島運行方式,因此是有效的和可行的。我們明確孤島運行安全性評估標準,根據從工程角度系統地討論了啟發孤島劃分及運行控制研究過程中應當解決的關鍵問題,發現該方法在計算、求解和運行過程中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為該方法應用實際工程項目做了準備,雖然盡力考慮了眾多因素,但還是未未將不可控因素考慮在內,但整體恢復比例還算比較理想。隨著電網最優孤島劃分研究越來越深入,方法越來越成熟,必將推動智能調度及管理技術的發展和提升。雖然各種故障所導致的大面積停電或供電中斷難以避免,但在最優孤島劃分技術下其風險一定會明顯降低,從而保障電網的安全性、穩定性及供電可靠性,并將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電力發展迫切需要對故障恢復控制這項研究進行加強,對這項任務加強研究目的是為了保障供電的質量,從而可以讓電力工業現代化這一想法得到實現。與此同時,還可以促進提高電力工業方面的管理和生產,使電力市場化加快速度,同時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這些都對我國電力市場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孤島可靠性計算為衡量孤島狀態下網絡供電能力提供了重要參考。合理的計劃孤島可以充分地利用分布式電源的發電能力,實現孤島模式與并網模式間的無縫轉換,提高供電可靠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好的充分考慮到各個約束因素的孤島劃分的方案被提出,克服種種不利因素,最大程度的為配電網提供電力支持,前人在配電網中所沒有的解決的不合理的問題,后人的研究將會有所改善,最終找到解決辦法。負荷還分為兩種:可控負荷與不可控負荷。可控負荷為確定的負荷,不需要多加考慮。但是不可控負荷為存在變數的負荷,負荷的變化對配電網的運行有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還要考慮到不可控負荷對配電網的影響。致謝四年的湖大生活即將結束,心中不免感慨萬千。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導師譚陽紅教授,譚老師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我們悉心指導,每周一次的會談都是耐心、認真而又負責,知道我們哪里做的不好怎樣改正可以做得更好。她高度的敬業精神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無不在影響著我。第一次見到譚老師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譚老師對我們的教導,做事要認真敬業、講誠信、要有團隊精神。譚老師的言傳身教,讓我受益匪淺。其次要感謝的是譚老師帶的師兄師姐,尤其是宋師兄和同班的張同學,非常感謝他們在學習上給予無私的幫助,百忙之中還給予我們耐心的指導,即是良師又是益友。感謝一起寫論文的小伙伴讓我們這個大家庭更溫馨,生活更多彩,我會永遠懷念我們一起努力的日子。第三要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在我壓力大的時候,有了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才會有我的努力的動力。同時還要感謝我的室友及其他好友,大學幾年給我了那么多的幫助與鼓勵。其次,由衷的感謝各位老師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應屆生答辯。最后,向所有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老師、家人、同學、朋友表示最誠摯的謝意。謝謝你們。參考文獻[1]王旭東,林濟鏗,李勝文,鄭衛紅.電力孤島劃分綜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37(22):125-135.[2]王杰,張振.分布式發電條件下孤島劃分及運行控制的研究[J].江蘇電機工程,2010,29(6):11-16.[3]丁磊,潘貞存,叢偉.基于有根樹的分布式發電孤島搜索[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28(25):62-68.[4]XuDongWang;JiKengLin,Islandpartitionofthedistributionsystemwithdistributedgeneration[J].SCIENCECHINATechnologicalSciences.2010.53(11):3061-3071.[5]程寅,周步祥,林楠,王學友.考慮符合管理影響的配電網孤島劃分方法[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2,24(3):101-105.[6]侯汝鋒,陳志釗,吳軻.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的孤島劃分策略及其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影響評估[B].廣東電力.2012,25(1):64-69.[7]孫瑜,MathBollen,GrahamAult.孤島狀態下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系統可靠性分析[J].電網技術,2008,32(23):77-81.[8]季陽,艾芊,解大.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的協同發展趨勢[A].電網技術,2010,34(12):15-23.[9]L.Jikeng,W.Xudong,W.Peng,L.Shengwen,S.Guang-hui,M.Xin,X.Xing-wei,L.Shanshan4.Two-stagemethodforoptimalislandpartitionofdistributionsystemwithdistributedgenerations[J].IETGeneration,Transmission&Distribution,2011,6(3):218-225.[10]施偉國,宋平,劉傳銓.計及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研究[J].華東電力,2007,35(7):37-42.[11]黨克,張慧明,朱景明,劉慶忠,徐巖.配電網計劃孤島劃分方法研究[A].中國電力,2010,43(9):66-70.[12]WongJJ,SuCT,LiuCS,etal.Studyonthe729blackoutintheTaiwanpowersystem[J].ElectricalPowerandEnergySystems,2007,29(8):589-599.[13]蔡濟瑋.并網DG系統孤島檢測及劃分方法的研究[D].2012,1-71.[14]RajamaniK,HambardeUK.Islandingandloadsheddingschemesforcaptivepowerplants[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99,14(3):805-809.[15]董曉峰,陸于平.基于改進Prim算法的分布式發電孤島劃分方法[J].電網技術,2010,34(9):195-202.[16]王旭東,林旭鏗.含分布式發電配電系統的孤島劃分[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1,41(5):693-702.[17]劉宗歧,鮑巧敏,孫春山,吳旭.基于改進Kruskal算法的含分布式發電的配網孤島劃分算法[J].電工技術學報,2013,28(9):164-172.[18]易新,陸于平.分布式發電條件下的配電網孤島劃分算法[A].電網技術.2006,30(7):50-54.[19]曾令誠,呂林,曾瀾鈺.基于sollin算法的含分布式電源的孤島劃分方法[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33(4):95-101.[20]李雪冬.含DG的配電網供電恢復問題的研究[D].2009,1-20.[21]張麗.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事故解列與供電恢復策略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2010,1-101.[22]KennedyJ,EberhartRC.Adiscretebinaryversionoftheparticleswarmalgorithm[C]ProceedingsoftheWorldMulticonferenceonSystemics,CyberneticsandInformatics.Orlando,FL,USA:IEEEServiceCenter,1997:4104-4109.[23]ZeineldinHH,BhattacharyaK,EI-saadanyEF,etal.Impactofintentionalislandingofdistributedgenerationonelectricitymarketprices[J].IEEProceedingsonGeneration,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2006,153(2):147-154.[24]李俊良,蔣怡康,劉奇,周龍.基于CPS的復雜配電網孤島劃分方案研究[J].電網技術,2012,,44(4)44-47.[25]牛沖宣.微電網的孤島檢測與孤島劃分[D].碩士學位論文,2008,1-66.[26]易新.分布式發電廣域保護控制系統中孤島劃分算法的研究[D].2006.1-54。[27]向月,劉俊勇,姚良忠,劉友波,田立峰,楊嘉湜.故障條件下含分布式電源電源配電網的孤島劃分與重構優化策略研究[J].電網技術,2013,37(4):1025-1032.[28]謝夏慧,汪沨,陳奇朋,陳春,曾業運,董旭柱.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關鍵負荷保障方法[D].電網技術.2013,37(5):1447-1453.[29]蓋佳麒,張煥.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可靠性評估綜述[J].廣東電力,2013,26(5):1-7.[30]翟彬,商瑩,劉增訓,李仕明.含風儲系統的有源配電網計劃孤島劃分策略[J].電力建設,2014,35(11):122-128.[31]孫珂,路陽.基于遺傳算法的含分布式發電配網孤島劃分[J].大眾科技,2014,16(182):32-35.[32]尹專,劉天琪,江東林,晏小彬,周曉燕.含風力發電的配電網計劃孤島搜索方法[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3,25(1):142-148.[33]徐楠,甘建忠,劉皓明.含可調度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系統故障恢復策略[J].華東電力,2013,41(11):2256-2262.[34]李承熹.配電網中分布式電源并網優化運行與孤島劃分問題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3,1-71.[35]嚴智.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事故預案算法研究[D].2012,1-51.[36]李國慶,孫維連,張宇陽.計及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可靠性研究[J].黑龍江電力,2012,34(1):1-4.[37]安靜.計及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D].碩士學位論文,2012,1-58.[38]黃弦超.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故障恢復模型[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1,39(19):52-58.[39]曹家麟,張可夫,邊曉燕.基于CSP的含分布式發電孤島劃分模型及算法[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1,27(5):427-434.[40]潘東省.基于逆變器的微電網孤島檢測研究[D].2011,1-70.[41]VachtsevanosG,KangH.SimulationStudiesofIslandedBehavierofGrid-ConnectedPhotovoltaicSystems[J].IEEETransactionsonEnergyConversion,1989,4(2):177-183.[42]MohammadRezaAghamohammadi,AliShamohammadi.Intentionalislandingusinganewalgorithmbasedonantsearchmechanism[J],ElectricalPowerandEnergySystems,2012,3(5):138-147.[43]季朝旭.基于遺傳算法的DG配電網故障恢復策略研究[D].2011,1-61.[44]王輝.計及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D].碩士學位論文,2011,1-44.[45]趙晶晶,楊秀,符楊.考慮分布式發電孤島運行方式的智能配電網供電恢復策略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1,39(17):[46]田亮.微電網中的光伏發電系統研究及孤島檢測技術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2010,1-25.[47]韓磊.計及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可靠性算法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09,1-81.[48]劉傳銓,張焰.計及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供電可靠性[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22):46-50.[49]胡鍵,郭志忠,劉迎春,郭慶陽.故障恢復問題和發電機恢復排序分析[J].電網技術,2004,28(18):1-5.[50]劉健,董海鵬,程紅麗.采用等效負荷簡化配電網[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22(8):35-39.[51]ArcherBA,DaviesJB.SystemislandingconsiderationsforimprovingpowersystemrestorationatManitobahydro[C]//IEEECanadianConferenceonElectricalandComputingEngineering.Canada:IEEE,2002:60-65.[52]BaranME,WuFF.Optimalcapacitorplacementonradialdistributionsystems[J].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89,4(1):725-734.附錄附錄AIEEE33節點配電系統參數表支路編號首節點號末節點號支路的自阻抗()尾節點給定功率(MW/Mvar)1.00001.00002.00000.0922+0.0470i100.000+60.000j2.00002.00003.00000.4930+0.2511i90.000+40.000j3.00003.00004.00000.3660+0.1864i120.000+80.000j4.00004.00005.00000.3811+0.1941i60.000+30.000j5.00005.00006.00000.8190+0.7070i60.000+30.000j6.00006.00007.00000.1872+0.6188i200.00+100.000j7.00007.00008.00000.7114+0.2351i200.00+100.000j8.00008.00009.00001.0300+0.7400i60.000+20.000j9.00009.000010.00001.0400+0.7400i60.000+20.000j10.000010.000011.00000.1966+0.6500i45.000+30.000j11.000011.000012.00000.3744+0.1238i60.000+35.000j12.000012.000013.00001.4680+1.1550i60.000+35.000j13.000013.000014.00000.5416+0.7129i120.000+80.000j14.000014.000015.00000.5910+0.5260i60.000+10.000j15.000015.000016.00000.7463+0.5450i60.000+20.000j16.000016.000017.00001.2890+1.7210i60.000+20.000j17.000017.000018.00000.7320+0.5740i90.000+40.000j18.00002.000019.00000.1640+0.1565i90.000+40.000j19.000019.000020.00001.5042+1.3554i90.000+40.000j20.000020.000021.00000.4095+0.4784i90.000+40.000j21.000021.000022.00000.7089+0.9373i90.000+40.000j22.00002.000023.00000.4512+0.3083i90.000+50.000j續表A23.000023.000024.00000.8980+0.7091i420.000+200.000j24.000024.000025.00000.8960+0.7011i420.000+200.000j25.00006.000026.00000.2030+1.1034i60.0000+25.0000j26.000026.000027.00000.2842+0.1447i60.0000+25.0000j27.000027.000028.00001.0590+0.9337i60.0000+20.000j28.000028.000029.00000.8042+0.7006i120.000+70.0000j29.000029.000030.00000.5075+0.2585i200.000+600.000j30.000030.000031.00000.9744+0.9639i150.0000+70.000j31.000031.000032.00000.3105+0.3619i210.000+100.000j32.000032.000033.00000.3410+0.5302i60.0000+40.0000j附錄BIEEE69節點配電系統參數表支路編號首節點號尾節點號支路的自阻抗()尾節點給定功率(MW/Mvar)1.00001.00002.00000.0050+0.0012i02.00002.00003.00000.0050+0.0012i03.00003.00004.00000.0015+0.0036i04.00004.00005.00000.0251+0.0294i05.00005.00006.00000.3660+0.1864i0.0026+0.0022i6.00006.00007.00000.3811+0.1941i0.0404+0.0300i7.00007.00008.00000.0922+0.0470i0.0750+0.0540i8.00008.00009.00000.0493+0.0251i0.0300+0.0220i9.00009.000010.00000.8190+0.2707i0.0280+0.0190i10.000010.000011.00000.1872+0.0691i0.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動靜脈置管護理
- 早產兒貧血的護理常規
- 新人教版初三二次函數課件
- 2025年中國曬圖照明光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據轉換盒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懸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異形同步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家電產品電塑模具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多功能單盤擦地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啡珍珠花崗巖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
- 《關于強化危險化學品“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管理的措施》學習解讀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劃的離婚協議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壓科普健康宣教課件
- 班級安全員信息員培訓
- 科技領域實驗室質量控制關鍵技術與方法
- 商場運營部的培訓
- 四年級 人教版 數學《小數的意義》課件
- 《糖尿病與肥胖》課件
- 醫療糾紛防范與醫患溝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