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00字(精選41篇)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節日種類也是多種多樣,而這些節日,在膠東,都能跟“吃”扯上關系。要問我最喜愛哪一個,我會確定地說:端午節!
每當快到端午時,父親就會在窗上別一束艾草,看到艾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要來了!再深吸一口氣,艾香爭先恐后地撲進鼻子里,到達五臟六腑,令人感到無比滿意。這艾香,雖沒有香水那般豪華,卻有它自己的樸實;雖沒有清爽劑那般芳香,卻有它自己的純凈。這莫非不是端午節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嗎?它不但聞起來令人安逸,還有驅蚊的功效。有了它,蚊子就不敢來打攪我們的美夢了。在夏夜,沒有了蚊子在耳邊嗡嗡叫,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p>
艾香之后,便是粽香了。一到端午,我們全家便會驅車回到姥姥家。一進村子,便能聞到濃郁的粽香,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這才是真正的家鄉的端午!在街上玩的小孩兒,手上、腳上都系了五彩線,據說這會保佑他們平平安安。一進姥姥家門,姥姥養的小狗搖著尾巴興奮地撲上來,仿佛也受到了節日的感染。走進廚房,只見得霧氣中姥姥正在埋頭干著什么。走近一看,姥姥正在將粽子裝進盤子里,并沒有望見我走進來。我靜靜走到姥姥身旁,趁她轉身時,端了盤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姥姥一回頭,正好看到我的惡作劇,伸手點了下我的腦門:“小壞蛋,回來也不告知我一聲!”雖說看起來姥姥很生氣,但語氣中只有濃濃的關愛??!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對各種美食都來者不拒,但對姥姥包的粽子,卻有一種近乎執著的偏愛,百吃不厭。拆開纏圍著粽子的絲線,打開包袱在外面的粽葉,一瞬間,屋內便香氣四溢。這濃郁的香氣,使人如身置天堂。這氣息沁人心脾,令人久久沉醉,難以自拔。在粽子表面勻稱地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白糖的甜,糾纏在一起,在舌尖上跳著舞,味蕾也活躍起來了。爭著品嘗這粽子的美妙。姥姥包的粽子很實惠,一個就足以吃飽,但我每次都要再吃半個,再次享受這味覺的盛宴!這叫做,舌尖上的端午節!
城市的端午節無非就是買個速食粽子吃,完全沒有鄉村的喧鬧,然而現在鄉村的端午節也城市化了,姥姥家的端午節,算是村中最原始的。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河南省沁陽市,每年的這個時候,家鄉的人都要吃粽子、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插艾葉來紀念死去的屈原。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吃粽子。端午節后細菌多了,粽葉是有殺菌作用的,吃了防病。所以粽子花樣繁多:有蜜棗粽、紅豆粽、綠豆粽、黑米粽、糖粽……各具特色,其味各異。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的時候,那粽子里藏著的蜜棗,真讓人口水一落千丈。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似乎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香極了!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的小孩子都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祥瑞色。因而,節日早晨,各家大人起床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頸項上拴五色線。系線的時候,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行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夠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的時候,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損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改變,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喝雄黃酒,據說屈原投江之后,百姓為了避開屈原尸體被江里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人江里,說要藥暈魚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龍須上還沾有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龍拉上岸,剝了皮,抽了筋,解除心頭之恨。接著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頸項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損害似乎屈原一樣心靈純凈的孩子們。
家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快樂?。《宋玺诊h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家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宏大愛國詩人屈原精神的一種敬佩,歌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心里別有一番味道。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這一天有很多風俗和習慣都是古人留下給我們的財寶,值得我們去打撈……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插一把菖蒲艾草,家家門前就香這一股特別的香味。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在門前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了摸我的頭,微笑著說:“我國民間把五月初五叫做‘毒日’。因此在端午節要把艾草和菖蒲掛于門庭;菖蒲乃天中五端之首,葉片呈劍狀形,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可以嶄千邪;而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另外,五月是夏季的起先,蚊子越來越多了,菖蒲和草都有肯定的香味,可以驅逐蚊蟲,讓人們避開蚊蟲的侵擾。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個傳聞:傳聞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甚多。老百姓對黃巢有許多誤會,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連忙忙地逃難。
有一天,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批批老弱婦孺涌出城外,他望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卻抱著一個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驚奇,就下馬問問緣由。那婦人就說:“懷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狀況緊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這根獨苗?!?/p>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隊伍就不會損害你了?!眿D人聽了,半信半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里,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其次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陽節,黃巢的隊伍果真攻下了鄧州城,只見城里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菖蒲、艾草。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地領兵離去,因而全城得以幸免于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個習俗始終流傳,而且從河南流傳到各地。
聽了媽媽的故事,望著門前插著的菖蒲、艾草,我覺得他們格外嫵媚,這一只只菖蒲、艾草,不僅可以給人們屈毒、辟邪,更代表著人們對和平的追求,對華蜜美滿生活的憧憬。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4
端午佳節,我就想起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簡潔的兒歌就道出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端午佳節。一到端午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為什么要吃粽子賽龍舟呢,還要從屈原說起,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緊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預示著楚國前途的危機。
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化。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盛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愛戀故土,于悲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羅江,殉了自己的志向。楚國百姓哀痛異樣,紛紛劃船追逐挽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打算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損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日的粽子。
在我的家鄉也一樣,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在為過節打算。端午佳節的前兩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場買粽葉,糯米,回到家以后,奶奶先把粽葉放到一個盆子里,用水浸泡,使它變松軟,然后把糯米洗凈,用水浸泡,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后,奶奶起先包粽子了,首先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它卷成一個椎體,然后再把糯米填到這個椎體李,填滿以后,用其余的粽葉把它緊緊的裹住,接著用麻線把它困起來,奶奶就像這樣一個一個的包著,不一會,一串粽子就包好了。最終到了端午這一天,媽媽一早就出去買菜了,奶奶從冰箱里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起先煮,媽媽不久也回來了,這時媽媽拿出在市場買的艾葉,把它掛在門上面,然后打算菜肴。
經過了一天的打算,我們的晚餐起先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為先人屈原祈禱后起先用餐,這是電視里也在播放賽龍舟的畫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聽到我們的祈禱,不會剛到孤獨。端午佳節是我們我國人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他的持續不僅是龍的節日,還是一種精神的持續。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5
端午佳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辦法,但是沒有被國王接受,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佳節。我們全家都特別欽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佳節。
端午佳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佳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很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打算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打算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打算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起先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終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非常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潔,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許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許多。
過端午佳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愛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完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昂揚,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凹佑?,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呼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用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麗、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佳節傳統的象征。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喧鬧鬧的端午佳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6
我的家鄉在羅江鎮濱江村,挨近汨羅江,這是一個漂亮奇妙的地方。汨羅是端午源頭,還是龍舟故里,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會有很多觀眾來看賽龍舟哩。
說起端午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楚王一向很信任他,聽從他的建議,可是小人嫉妒懷恨,進饞言,楚王沒有主見,把屈原貶黜了朝廷。他四處流浪,后來到了南方。聽聞楚國滅亡,屈原難過極了,他確定投汨羅江,以死明志,人們聽到這個噩耗,失聲痛哭。
旁邊的人叫漁民打撈屈原的遺體,可一無全部,看著江里的小魚小蝦游來游去,都擔憂它們吃屈原的尸體,怎么辦呢?同去的人有手里拿著粽子的,就把粽子扔了下去,祈禱著:小魚小蝦呀,求求你別把屈原吃掉吧!
屈原投江的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人們就把吃粽子紀念屈原的習俗流傳下來了。你們知道我家是怎么過的嗎?讓我來告知你們吧!這天必吃粽子,有肉餡的,紅棗餡的,撕開粽葉,那潔白的糯米發出陣陣香氣,很迷人,咬上一口,好甜。特殊是有紅棗的,讓我回味無窮。
端午節最歡樂的是我們小摯友,這一天,我們要穿上新衣服,裝扮漂美麗亮的,胸前掛著一個香噴噴的掛件,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里面填滿香料,外面用用五彩繽紛的線繡上花紋,上面還寫著各種祝愿話。香袋的形態,有心型的,有五角星的,有圓形的,有卡通形的,個個香氣撲鼻。
端午節在汨羅江上還會賽龍舟,我和爸爸還有姐姐都會去看龍舟。今年看競賽,望見了四個隊伍,有紅隊,黃隊,藍隊,綠隊。首先紅隊領先,黃隊落后,人們大喊“加油加油”,黃隊追上了。但藍隊也不灰心,始終追著黃隊,最終還是沒追上,眼看就要追上了,可競賽時間到,結果紅隊第一名,黃隊其次名,綠隊第三名,藍隊最終一名。
頒獎儀式上出現許多美麗的煙花,這時我快樂地笑了。看了很久,我餓了,回到家趕忙跑到廚房吃紅棗餡粽子,姐姐望見我吃,也想吃。我們齊聲說“端午節真好”!爸爸告知我,端午節雖然好吃又好玩,但是不能忘了它的紀念意義,我肯定要記住愛國詩人屈原。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贝蠹乙宦牭竭@首童謠,肯定會想到端午節。一年中有我喜愛的熱喧鬧鬧春節,喜愛團團聚圓的中秋節,張燈結彩的元宵節,但我還是最喜愛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行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日是端午節。看著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影兒了。
在我的家里頭,每個人都會包粽子。媽媽告知我:“燁,長大了,要學會包粽子哩!來,我來教你包餃子?!蔽乙宦牭竭@個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耙热ナ袌鲑I包粽子的材料?!蔽冶愦┖靡路鲜袌隽?。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干凈,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成松軟更好包,糯米不簡單掉出來。
“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終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態?!眿寢寣ξ艺f。我想想,這不是很簡潔嗎?便起先動手了。我起先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終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整,是不是有型?!眿寢層H切地對我說。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可是還是做不好。沒方法,媽媽無奈的搖了搖頭,走過來手把手的叫我,一個還算像樣的粽子在我手上誕生了。
我最終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歡樂!耶,我最終會包粽子啦!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8
家鄉的端午節都是勞碌而好玩的,我們老家過端午時,不僅要劃龍舟,而且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初五這天,老媽照舊買回了粽葉和糯米。我欣喜若狂,一會兒看看糯米,一會兒又拿起皮帶似的粽葉系在腰上。不一會兒,就只見老媽便把洗好的糯米裝進盆子里,又把粽葉用水泡開,再用鍋把它們煮透。我很仔細地視察著老媽的一舉一動,鐵了心打算向“包粽高手”老媽拜師學藝。
只見老媽嫻熟地取出兩三片粽葉,麻利地折了個三角形,像個小漏斗似的,接著用勺子將糯米裝了進去,又用筷子捅了捅,再把粽葉往回折,把口封嚴,最終再用馬蓮系在粽子中間,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出世”了。真是太了不得了!
“這不挺簡潔的嗎?”我心想。于是就對老媽說:“媽,讓我試一試吧!”老媽半信半疑:“你不給我搗亂,我就謝天謝地,包粽子可不是玩嬉戲。”老媽的話激惱了我,我生氣地說:“別老是從門縫里看人,不就是包粽子嘛,還不是小菜一碟。”老媽笑著說:“好好好,我讓你來,真是受不了你?!蔽铱鞓返匦α?。
于是,我學著老媽的模樣,抓起兩片粽葉,折了個三角形,裝上糯米。咦?這是什么東西,好咯手呀!哎喲!原來糯米從粽葉里漏下來了!真是出師不利!我像泄了氣的氣球,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這時我才深刻體會到古人說的“看花簡單繡花難”。為了讓老媽不小瞧我,于是我又硬著頭皮來了其次次。
————在經驗了不知多少次的失敗后,我最終摸著了門道,找到了感覺。我把簡單漏米的地方捏得緊緊的,手里拿了一根馬蓮,用勁地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粽子最終大功告成了!雖然它的模樣有那么點怪,但是我總覺得它是那么的可愛!我歡欣鼓舞把我的第一個“勞動成果”拿給老媽看。老媽滿足地說:“包得不錯,還有進步空間,接著練,熟熊生巧嘛!”在老媽的激勵下,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愛包,越包越順手,越包越興奮……
吃著自己親自包的粽子,看著一條條鑼鼓喧天竟相爭渡的龍舟,家鄉的端午在我的心中越來越有節的味道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9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雖然它沒有春節那么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予了我們對宏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著糯米,投到汨羅江里,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粽子和插艾葉。
到了端午節就起先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卷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芳香四溢。
在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聞這樣可以辟邪福。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我喜愛家鄉的端午節,也喜愛我的家鄉。
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種各樣的粽子都有形態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態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似乎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愛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行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舊不忘為自己寵愛的龍舟呼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如同猛斧破江早已賽得誓不兩立。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麗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0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聞,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出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衛不行,很簡單被戰勝,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靈敏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衛,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難過,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衛,國君不但不聽取看法,還當成惡意。最終,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淹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于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么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里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尸體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粽子,劃龍船,祭祀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里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與了劃龍船競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里。那大大小成千上萬把五彩繽紛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并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競賽起先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動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瞬,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競賽結束。全部觀眾一齊鼓掌。競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1
我的家鄉是江蘇沭陽,每當端午事節,人們都會包出各種各樣的米粽,琳瑯滿目。當然非常好吃,香甜可口。
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爸爸媽媽就會到河邊采一些葦葉用來包粽子,爺爺奶奶則去選購一些包粽子的必需品——糯米和各樣的花生,紅豆等材料打算足了,我們整個下午都在包粽子。
端午節一早,爺爺就去買雄黃。雄黃可以預防各種瘟疫疾病所以我們在端午節戴雄黃,喝雄黃酒。媽媽和奶奶在幫妹妹洗澡。端午節洗澡可不同于平常。
先端來一個大澡盆,然后放上昨天摘來的草藥,放在盆中浸泡半小時然后拿出來洗澡。在我們這里十歲之前都要這樣。
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也釀好了,大家最終要吃飯了,我拿起一個粽子那翠綠的粽子一看就很有食欲,一剝開,一股芳香撲鼻。那白白的粽身上鑲著兩顆紅棗。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行言,色香味聚全,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
每當端午季節,我都格外興奮,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日是什么節日嗎?對了,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詩人節、五日節、五月節……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共稱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這天,大人會包一些粽子給我們吃。同時在五月初四這天晚上,人們會買一些艾草泡在盆里面。然后把盆放在外面。其次天人們就會分給家人洗臉。大街上還賣虎頭鞋、虎頭帽,小摯友們的頸項上還掛著一個香囊,頭上還涂一些雄黃酒。據說,白娘子與許仙在端午節時喝雄黃酒,白娘子復原了原形,把許仙嚇得丟了半條命!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個呢!屈原是一個楚國人,在楚王身邊當差,一心為國家著想,他是一個宏大的詩人。屈原為楚王出了多數個良策,可楚王聽信了奸臣的讒言,將屈原流放外地。屈原在經過汩羅江時聽說國家被敵軍占據了,非常生氣,就抱著大石頭跳入江,投江自盡。老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紛紛含淚來到汩羅江,把粽子扔進河里,讓那些魚蝦不吃屈原的尸體。
這就是端午節,我信任端午節這天,人們會開快樂心的,遺忘苦惱,享受生活。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2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被說成是端陽節,分小端陽和大端陽,鄉下人過的是小端陽。
鄉下人對這個節日的重視,不亞于春節。在這一天,好玩的習俗不少:母親給孩子戴艾葉,給孩子的額頭、肚臍、手心和腳板心抹雄黃酒,把每間屋子以及房前屋后都灑上雄黃酒,檐下或門楣上也掛著浸過雄黃酒的艾葉和菖蒲……
根據農村的習俗,端陽節這天,新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夫婿和食品回娘家過節,走時母親要給新人兩把傘,此曰端陽傘,意思為新婚夫婦今生今世都要同舟共濟。午飯也很豐富,平常難得一吃的肉自不必說。金黃的麻花,在起鍋前,小孩子就央求母親撈了一根又一根解了饞。孩子們最饞的是咸鴨蛋,在過去,雞蛋和鴨蛋是要拿到集市上去賣了,買回火柴、鹽、肥皂等家用必需品,小孩子只有在生日的早晨,吃上兩個雞蛋,咸鴨蛋過年都沒有的,端陽節才能吃上咸鴨蛋。
鴨蛋是自家喂養的鴨子所生的,親眼看到母親把翡翠綠或寶石白的透亮鴨蛋洗凈,曬干,放進壇子里加鹽水浸泡,泡的時間越長,這樣的蛋黃油多才叫絕。
母親把煮好的咸鴨蛋一切為二,擺放在盤子里,像小舟一樣好看。通紅的蛋黃,雪嫩的蛋白,翡翠綠或寶石透白的蛋殼,看著就饞得伸出舌頭直舔嘴唇。吃切開的咸鴨蛋,是不用剝殼的,把半個蛋放在嘴邊,用筷子輕輕一挑,綿軟油香的蛋黃已經吃到嘴里。吃的時候還有講究,蛋黃和蛋白肯定要分開吃,萬不行將蛋黃和蛋白一同咬進嘴里,因為那樣完全品嘗不到蛋黃的綿軟和蛋白的細嫩。
后來,生活水平提高了,端午節的咸鴨蛋由每人半個變成了一人一個。孩子們還是舍不得在桌上吃,吃過午飯,一溜煙拿著咸鴨蛋,到村口的大榕樹下和其他小伙伴會合,爬上大榕樹,坐在樹杈上,比較誰的鴨蛋大,誰的鴨蛋美麗。比較了外形,又剝開蛋殼,看誰的蛋黃紅,油多。得勝的也沒有什么獎品,只是心里喜滋滋的,隨后便起先晃蕩著雙腿吃鴨蛋。
現在的端陽節,也吃咸鴨蛋和麻花,也掛艾葉、菖蒲,還吃粽子,只是再也吃不到自家的鴨子孵出的鴨,不吃一粒飼料的鴨所生的蛋,和自家磨的麥子炸的麻花。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3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款步走來。她從柳暗花明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的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無論是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在我國傳承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每逢這一天的到來,我國各地的習俗、慶祝活動也是各種各樣的?!拔逶挛?,是端午,門插艾,粽飄香。吃粽子,撒白糖,龍舟競渡喜洋洋……”這首兒歌頌的就是端午節南方北方都必過的三大習俗:插掛艾、吃粽子、賽龍舟。
到了端午節,家家都要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不堪受辱而抱石投江而形成的。粽子是中國歷史迄今發展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家鄉的粽子花樣繁多,不僅是米粽,人們還會在里面放肉、紅棗等餡料,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放入其他餡料。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一種普遍的風俗了。艾草,代表招百福,又是一種氣味濃烈、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我的家鄉一帶,山嶺上、農田里,多有野生的艾草、菖蒲。所以,端午那天,大人一般清早出門,折一些艾草、菖蒲回來,綁成一束插在門上,傳聞這樣可以避邪。
端午節最喧鬧的當屬賽龍舟了。今年,龍舟賽更為隆重,盛況空前,政府在各方面都下了功夫。一大清早,在鼓聲的號召下,十里八鄉的人們如潮水般涌向淥水河一帶把競賽場地圍得是水泄不通。場面之盛大,真是前所未有!龍舟賽的觀看人數已經超過15萬人,連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都出動了!河面上龍舟穿梭、彩旗飄揚。橋上人頭攢動,橋下人影綽綽。這里簡直成了人的海洋!競賽起先了,只望見船槳翻飛、浪花飛濺,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似的沖向終點。聲聲鑼鼓錘擊著人們的心弦,人們一邊為自己的隊伍加油,心里又在琢磨著原委哪一支隊伍能在今年的競賽上最終奪魁。還一番喧鬧的景象!
端午,我們看著精彩的龍舟賽,品嘗著芳香的粽子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品嘗著中華民族絢麗悠久的文化呢?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4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是個很被重視的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起的特殊早,有的凌晨二、三點鐘就起來春游,三、五成群結伴同行,有的年輕人騎著自行車到很遠的地方去玩,用野外的露水洗臉,詳細是為什么,誰也說不清晰,但是每年我都是很聽話地照著做了,到早晨六點多鐘的時候,人們便帶著泥土的芳香、踏著露水回來了,手里面拿著剛剛采回來的艾蒿、樹枝等。回到家里后,拴上頭天用五彩紙折好的葫蘆,掛在自家的房檐上,才起先吃早點。每到這天,家家都會做許多好吃的,煮雞蛋是必不行少的,小摯友們上學的時候,都會帶來自家煮的雞蛋,相互碰著玩,比一比認的雞蛋殼硬。
今日看到各超市里面遮天蔽日堆滿了粽子。我便想起了小時候,奶奶包的粽子。那個時候,每逢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都會買來糯米、小棗、粽子葉等一些包粽子的材料,提前將糯米和粽葉用水泡上幾個小時,然后起先包粽子,有時我也會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粽葉,在手中握成一個圓錐狀,裝些糯米進去、放二個小棗后,順著葉子的方向包袱起來,但每次我包的粽子跟奶奶包的粽子都不一樣,松松的,沒有棱角,有時煮出來后,里面的米只剩下一半了。每到此時,奶奶便拿起粽子笑著對我說,不用問,便知道哪個粽子是你包的了。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包好多粽子,親戚、摯友、鄰居們都會品嘗到奶奶做的粽子,聽到別人對她粽子的贊美,奶奶很是興奮,便說道,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時間緊,沒時間包粽子,我一個老太太,沒什么事情做,包些粽子讓大家嘗個鮮,大家情愿吃,明年我再給你們包。雖然奶奶包的粽子沒有現在商場里面琳瑯滿目的品種和花色,但吃起來卻是那么的芳香、仿佛置身于林海之中,品嘗自然美味。從那時起,我天真地認為粽子就只有奶奶包的那一種味道。離開家后,才知道原來粽子有好多種,各種材料都可以作為粽子的輔料。走過大半個中國,品嘗了幾十種粽子,可是始終找不到奶奶包的粽子的味道,也找不到兒時端午節的氣氛。
十幾年沒有在家鄉過端午節了,不知道家鄉端午節的氣氛是否照舊。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能不能給大家包粽子了,無論我身在哪里,奶奶包的粽子是我心目中端午節的唯一。
在此,我祝福她老人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節到來的時候,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唱起這首兒歌。
還沒到端午節時,爺爺就從市場上買了艾葉和菖蒲,并把它插到了廚房里和正屋的條桌上,我望見了,便新奇地問爺爺:“爺爺,你為什么要插這些?”爺爺慈祥地摩挲著我的頭說:“這叫艾葉,那叫菖蒲,把它們插在家里會驅蟲、避邪,你聞聞看,它們還有一種刺鼻的氣味?!蔽覝惿先ヂ劻寺?,果真有一種濃濃的藥味兒,怪不得連蟲子也怕它呢!
端午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咦,怎么有一陣粽葉的香味?我飛速地往樓下跑去,原來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見奶奶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起來,做成了一個窩,然后再把糯米和餡兒輕輕地倒進窩里,最終包出棱角,再用線緊緊地扎起來。粽子的餡兒有好多種,有豆瓣、有蜜棗、有紅豆,還有咸肉……奶奶一邊包著粽子,一邊問我:“你最寵愛吃哪種餡兒的粽子?”我仰起小臉,大聲地說:“咸肉粽子。”“好,我這就給你包?!濒兆影昧撕?,奶奶把它們放進鍋里煮上四五非常鐘,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從鍋里拎起一個咸肉粽子,當心翼翼地剝開箬葉,咬上一口,咸咸的,香香的,好吃極了。我一口氣就吃了兩個,中午連飯都吃不下了。聽媽媽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去吃屈原的遺體,四周的老百姓都往江里投粽子。年復一年,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至今了。
吃完午飯,我和媽媽來到了街上。咦,前面怎么圍著那么多孩子?我擠上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叔叔正在賣香囊。只見他手舉一根竹竿,上面掛著很多用絲布和五色線縫制的小袋子,長方形的、菱形的、星形的、方形的……好可愛哦!“媽媽,給我也買一個吧!”“好,咱們也買一個保佑我家丁丁平平安安!”媽媽付了錢,叔叔把香囊戴在我的脖頸上。我捧起香囊,聞了聞,真有一陣芳香!
端午節是粽葉飄香的節日,是家鄉孩子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6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媽媽又唱起了這首閩南人耳熟能詳的歌曲。
我的家鄉在福建泉州,這里的端午節民俗多種多樣:吃粽子、賽龍舟、水上捉鴨……但我最喜愛的還是吃粽子,因為我覺得這是這個節日里最大的享受。
泉州的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外面還裹著一件“綠外衣”——粽葉。它是一個立體三角形,為了不讓它的“綠外衣”散開,人們會用一根細麻繩把它綁得密密層層。生的粽葉是翠綠色的,假如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上一段時間,粽子就熟了,粽葉變成了黃褐色。泉州的粽子有許多種,例如:堿粽、甜粽、肉粽、豆粽、香菇粽等等。
家鄉的粽子最出名的當屬“燒肉粽”了!“燒肉粽”其實是閩南話的叫法,“熱”的閩南語發音就是“燒”,所以“燒肉粽”其實就是指熱騰騰、香噴噴的肉粽。泉州的“燒肉粽”個大、牢固、飽滿,大的差不多有半斤重呢!你解開麻繩,掰開一層厚厚的粽葉,濃郁的粽香立即撲鼻而來。再一看,一個金黃油亮的粽子已出現在你的眼前,軟軟的糯米夾著三層肉、海蠣干、蛋黃等配料,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口味大開。深深咬上一口,足夠的油汁從齒間溢出,感覺細膩松軟,還夾雜著一絲“qq”的感覺,這時,假如再喝上一杯芳香四溢的鐵觀音茶,別提有多爽了!
端午節前后,泉州的粽子店生意特別紅火,最出名的粽子店是位于東街的“侯阿婆肉粽店”,那可是泉州最正宗的小吃店之一。每到這時,店門外就會排起“長龍”,人們著急地等著買到簇新的“燒肉粽”回家過節,若是不提前預訂,或許你還沒排到時,粽子就已經被一搶而空了。
吃粽子可是要講究技巧的哦,不能太用勁地咬,不然飽滿的餡就會掉出來,同時,你的嘴角邊也會沾滿糯米粒,變成“小花貓”。
瞧,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它香甜味美,色味俱佳,又具有特性十足的閩南文化,因此,每當粽葉飄香的季節,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它。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不知道你們的口水有沒有像我這樣“不爭氣”地流下來了呢?端午節到了,那么,就請你到我的家鄉來品嘗品嘗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7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每當節日來臨,就少不了歡歌笑語。熱喧鬧鬧的大街上,“瘋狂”中的人們,花花綠綠的粽子和五彩繽紛的物品融為一體,成了一個巨大的游樂園,刺眼而不失色調……
天未吐白,大家都已經早早的起床了,他們可不是焦急著去布置屋子,而是匆忙地去超市、菜市場買粽葉以及各種包粽子的材料。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認為用簇新的粽葉包起來的粽子才好吃,要是去晚了,大家都會訕笑那家人懶散。
當然,其次件大事兒就是包粽子了,人們會把剛買來的粽葉洗凈,再把豬肉、棗子、花生等剁碎,也只是剁成紅豆般大小的樣子就可以了,接著,再將紅豆、糯米和剁碎物細致地攪拌勻稱,算好定量的餡,就用粽葉把它們包袱起來,拿繩子把它們扎牢固后就可以下鍋了。在這一件大事中,不論男女老幼,大家都參加到了這個嬉戲之中,直弄得滿身滿手都是糯米粒,也不愿停手。瞧!鄰居家的“小公主”也相當主動,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弄得到處都是餡渣子兒,人們見了,不禁哈哈大笑,可“小公主”卻不愿停手,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幾個起哄的人一眼,就撅起嘴不理他們了。而大伙兒都喜愛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因為這樣的粽子看起來又玲瓏又精致。
包完粽子,人們差不多該去看賽龍舟了,大伙兒不謀而合的趕到江邊,性急地向河中央望去。只見河中央早已打算好了幾條龍舟,龍舟上坐了十多個人,個個都是精神飽滿的小伙子,他們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槳,聚精會神的盯著終點,他們都在著急的等待著,等槍聲一響,他們必定要大顯身手,誓要奪得冠軍才肯罷休似的。到了吉時,只聽“啪”的一聲槍響,小伙子們立即奮力劃起龍舟,龍舟就像只脫了弦的箭,“嗖”的一聲直向終點射去。人們見了,也在興奮地大喊:“加油!加油!”呼喊聲、助威聲簡直是鑼鼓喧天,響徹云霄!
競賽結束后,人們紛紛散去,他們都等著粽子出鍋呢!這時,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都散發出粽子的香味,整個城市都融入了香味充滿的空氣之中。
這就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習俗。同樣,在這一天中,人們可要鬧到二更才會睡呢!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你聽過這首描寫端午節的兒歌嗎?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據說,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投江而死,人們為了記念屈原,所以在每年端午節人們總會把粽子扔進河里喂魚,魚兒吃了粽子,就不會去吃屈原的遺體了。
讓我跟你講一講我們家鄉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吧!每年一到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掛艾葉、老人要為孩子們戴長命縷、漂河燈,還要吃粽子、芽蠶豆、麻花、大蒜和雞蛋,端午節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買來艾葉和菖蒲,用紅線扎起來掛在門上,據說,門口掛上艾葉,可以驅邪。到了中午,就把提前泡好的芽蠶豆和雞蛋、粽子、大蒜一起放進鍋里煮熟,到了吃飯的時間,餐桌上擺滿了各種好吃的,讓人紛繁蕪雜、饞得直流口水。我會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大粽子,解開線,輕輕扒開粽葉,就露出了白白的糯米飯,忍不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香香甜甜,美味極了。一家人團團聚圓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嘗著美味食品,說說笑笑,屋子里充溢了端午節的歡樂氣氛,充滿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快樂極了。
媽媽告知我,我們家鄉以前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習俗,那就是漂河燈。在端午節那天,孩子們就自己做河燈,到了晚上,孩子們把各自的河燈點亮放進河里,然后許上一個心愿,讓河燈帶上我們的愿望漂向河中央,河面上漂滿了各種各樣的河燈,燈的火光一閃一閃的真像滿天的星星,美麗極了。因為現在要愛護環境,愛護滇池,就不再放河燈了。
端午節這天,老人們最不能遺忘的一件事就是給孩子們戴長命縷了,一大早起來,奶奶就拿來一束長命縷(我們這兒叫做百索),長命縷是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做成的,奶奶就一圈一圈地系在我的手腕和足踝上,奶奶一邊系還一邊說:“保佑我的小孫女健健康康,長命百歲?!毕岛煤?,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好像在觀賞她的杰作,奶奶眼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長命縷寄予著奶奶對我無限的期望和疼愛。這些長命縷始終要戴到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過火把節的時候,把它剪下來,放進火把里燒掉。
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過家鄉端午節,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和我一起過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19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一提到端午節,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每年這個時候,奶奶就打算好上好的食材,打算包粽子給我吃啦!綠綠的蒲葉里裹著紅豆的、肉的、花生的餡,和著白白的糯米,等到煮熟的時候,那芳香充滿了整個廚房!想起來都讓我直流口水。端午節早晨起床后,媽媽就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始終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是那些精致手鐲的替代品。媽媽還給我系上五彩繩編織的蛋網,裝上咸鴨蛋掛在我的身上,用艾葉草洗臉,吃黃魚……一起先我就覺得好玩,現在我長大了,從書中知道,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宏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這一天里也寄予了人們消災辟邪的美妙愿望!
我還知道端午節里會有龍舟競賽,不過我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今年我可大飽了眼福,在家鄉的金山湖上看到了一場現場直播,精彩極了!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來到金山湖邊,人們也從四面八方趕來,只見金山湖兩岸彩旗飄飄,人聲鼎沸,好一派喧鬧的景象。湖邊泊著兩條龍舟——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它們龍頭翹起,蓄勢待發。競賽就要起先了,我和妹妹一起擠到湖岸邊,隨著一聲震天的鑼鼓響起,兩條龍舟幾乎在同一時間,同一秒鐘,向著同一個目標進發。船上鼓聲震天,船中坐著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兩側,每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河岸上,觀戰的人群高聲呼喊起來:“黃龍加油!”“青龍加油!”我也扯開嗓子大聲的喊起來,劃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呼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動著劃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敞的湖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向著湖對岸疾馳。一場競賽下來,雙方幾乎不分彼此。那種驚慌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我嘆為觀止。競賽結束后,誰都不愿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
家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快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這是我和妹妹一起編的兒歌,怎么樣很好聽吧!吃著奶奶包的粽子,看著家鄉的龍舟競賽,我覺得端午節就像過年一樣喧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0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俗來過端午節,在我的家鄉過端午節就是吃粽子、咸鴨蛋。
端午節放假,我們一家來到奶奶家。一進門,就望見奶奶在腌咸鴨蛋,便問:“奶奶,咸鴨蛋是怎么腌制的?。俊薄霸诙宋绻澢耙粋€月的時候,把鴨蛋洗干凈,放到太陽底下把水分曬干,然后在黃泥里放入肯定比例的鹽,加進少量高濃度白酒,攪拌勻稱,再將鴨蛋放進去滾一下,最終放進盆子里密封存入一個月,就可以吃到美味的咸鴨蛋了。”“那為什么要用黃泥呢?”“因為黃泥的韌性很高,可以牢牢地包在鴨蛋的外殼上。”奶奶說道:“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端午節的習俗呢?”“我當然知道了。”我說,“我記得最清晰的是好玩的賽龍舟,惋惜不在我們江南這兒,真惋惜,唉……”
突然,我聞到了一縷芳香,便問奶奶:“奶奶,你還燒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吭趺催@么香??!”“哦,對啦,我還包了一些粽子,快來吃一個吧!”我茅塞頓開,我差點忘了還要吃粽子。奶奶說:“我要考一考你,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知道!是為了紀念屈原,他可是一位宏大的詩人呢!他雖忠于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楚國被攻破之時,他悲壯地投汨羅江自殺而死。”我說“在投江后,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搶食屈原,人們紛紛把粽子投入汨羅江,想讓魚蝦吃粽子。后來慢慢就變更為端午節當天吃粽子了。這就是端午節要吃粽子的由來。”“對極了!那你知道粽子的制作過程嗎?”奶奶問?!拔铱隙ㄖ?。先將蘆葉洗干凈,浸在水中;再將糯米洗干將備用;接著打算餡料,餡料是多種多樣的:有蜜棗的、紅豆的、鮮肉的……然后將糯米包進蘆葉中,加入餡料,用線捆扎好,再放入鍋中煮上一至兩小時就可以食用了。熱呼呼、香噴噴的,特殊好吃?!蹦棠腆@異地問:“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晰呢?”我笑著說:“因為我在外婆家看到過,上次還去長江邊采蘆葉呢!”我剛說完,大家都笑了起來……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粽子香,更濃的是每家每戶快樂的笑聲……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1
端午節到了,英州鎮的人們都在家里忙著包粽子,然后,家家戶戶都盛著香噴噴的粽子來迎接這個隆重的節日。
在端午節前那天,我家早就包好了粽子,因為家鄉有兩個習俗。“為什么”我新奇地問媽媽:“什么樣的習俗?”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第一個習俗是節日清早要解扣;其次個是節日里要賽龍舟?!蔽易穯枺骸笆裁词墙饪??賽龍舟什么時候起先呀?”媽媽聽了,很耐性地跟我講:“解扣就是在節日的一大早,每個剛睡醒的人都要解開一個粽子,目的是圖個吉利,為今后消魔解難,得以順順當利;而賽龍舟是在節日那天的早上8點準時競賽。你說,我們不早包好粽子,拿什么來解扣?怎么有時間去看你爸爸賽龍舟?”聽了媽媽的說明,我才真正感到自己的鄉情濃了。
其次天一大早,節日的氣氛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家家戶戶都雞鳴狗叫,人們勞碌了起來。我剛下床,就有幾個叔叔來找我爸爸去打算賽龍舟了。我和往年一樣也跟著爸爸他們來到了赤嶺海港。當每天氣好極了,一帆風順,云淡日和。我放眼一望,海邊已是人山人海,有小孩、婦女、老人,人人笑容絢麗,整個海邊人聲鼎沸。人們有的往東走,有的往西走,還有的閑逛在旁邊等待著。據我所知,東海岸是競賽的起點,西海岸是競賽的終點。7點50分,龍舟已在東海岸打算好了,各個賽隊已接連上了龍船,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伸頭張望。我正極力地找尋我爸爸所在的賽隊,因為爸爸穿上賽服真的好難分辨,于是,我時常的詢問著旁邊的小伙伴。
8點整,鑼鼓已敲響,“嗨嗨”的聲音已賽過人們的吵嚷聲,看來賽隊的士氣高漲,輸贏不分你我啊。8點3分,船到賽中線,人們齊聲高喊:“加油,加油,加油!”霎時,8號船隊沖在了前頭,旁邊的7號奮力追逐。激烈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了,8點5分,西海岸的人們傳來了捷報:“是二號,是二號!”真出人意料啊!人們的嘈雜聲又起先沸騰起來,同時也夾著孩子們鈴聲般的笑聲,到處都是。我和伙伴們歡樂著,游戲著海浪,找尋起自己喜愛的貝殼……
啊!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喧鬧非凡,我過得歡樂無比。我眷戀著家鄉的端午節,也希望家鄉的端午節始終伴隨著我們成長。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快到了。
提起端午節,大家肯定不生疏吧!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還有一個傳聞呢!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為人正直,憂國憂民,屢屢遭到小人的讒言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能,不辨忠奸,忠君愛國的屈原被放逐,悲憤無望之際,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尸體,并將粽子投入汨羅江喂魚。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于是端午節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說起粽子,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要說包粽子,我就不得不佩服奶奶的手藝了。奶奶先把長長的粽葉洗凈,浸在水中泡軟。再打算好糯米,還有赤豆、棗子、鮮肉等做餡料。一切打算就緒,只見奶奶三下兩下將長長的粽葉折疊成一個窩,將糯米填進去,接著把打算好的餡兒放進去,再接著填糯米,填滿整個窩兒。最終把整個粽子做成一個圓錐形,用線繩繞起來扎緊,一個玲瓏有致的粽子就呈現在眼前。
要想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還得再耐性等上一個時辰。奶奶將包好的粽子一個個放入鍋中煮。只聽見鍋中又像嘆氣又像是嘟囔的聲音,那股粽香味兒便漸漸地飄散出來,惹得我一次又一次地瞟向那鍋,忍不住猜想:此刻鍋里的粽子該膨脹得很大了吧,赤豆餡兒肯定很香很糯,棗子應當很甜,鮮肉肯定美味至極想著想著,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口水。
盼星星,盼月亮,最終,奶奶說粽子可以出鍋了。我興奮極了,忍不住舔了舔嘴巴。
奶奶告知我:“以前只有白米粽,用筷子一叉,蘸上白糖,那時候已經覺得好吃得很。看看你們現在多華蜜啊,各種餡兒的粽子要什么有什么?!?/p>
是啊,時代在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開花節節高?,F在粽子的品種可多啦,什么栗子肉粽、蛋黃肉粽,甚至還有水晶粽、冰激凌粽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
聽了我的介紹,你有沒有饞到流口水呢?作為“吃貨”的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呢!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雖然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認為,南方的端午節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尤其是在我的家鄉、瓊海。我的家鄉在端午節不僅有吃粽子和插艾葉的.習俗,還有洗龍水,以及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的龍舟賽。
每逢端午最讓人嘴饞的就是粽子了。家鄉的粽子有五角型粽子和長粽子兩種。五角型粽子一般是咸味的,里面放著肥瘦適宜的豬肉、咸蛋黃和臘腸等材料。而長粽子一般只是放糯米。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芳香四溢,充滿整個廚房……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迷人??!而長型粽子則透著一股淡淡的糯米香,解開粽子,沾著白砂糖一口咬下去,那味道妙不行言,含在嘴里,越嚼越有味道。
最令我們興奮的就是賽龍舟了。競賽那天,博鰲三江入??诘膬砂都t旗飄飄,彩旗獵獵。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此時人山人海,喧鬧無比。隨著一聲令下,由當地人民組成的龍舟隊在水面上奮勇爭先,伴著陣陣喧天的鑼鼓聲,隊員們槳葉翻飛,一只只龍舟像離弦的箭般向前面射去。河岸上的觀戰的人群高聲呼喊著:“加油!”“加油!”……
家鄉最有特色的一個就是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洗龍水。每到端午節前一天的晚上,媽媽會打算好五種花草:檳榔花、海棠花、野菠蘿花、艾草、一種蘆葦的芯,寓意“五月五日”。然后,在端午節當日大清早就去井邊取龍水(假如家中、旁邊沒有井的,就用河水或者自來水代替),先把五種花草清洗干凈,用盆或者桶裝好放在祖屋門口用來中午祭祖的時候讓祖先洗漱,待祭祖完畢,全家老小再用泡了一天的龍水來沐浴,說是這樣可以在沐浴中沾得龍神恩澤,可以洗去身上的病魔和晦氣,強身健體,而經過龍水洗浴的孩子,會得到龍神的愛護,在接下來的一年之中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怎樣,我家鄉的端午節不同尋常吧?摯友們,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一起過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4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立刻劃船撈救,始終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合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予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漸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依次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很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到了,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潔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美麗而牢固特別不簡單。
有一天下午,我就跟著奶奶學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引:“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引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奶奶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先放上一粒棗墊底,放上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放上自己喜愛的陷,如棗、紅豆陷,肉陷,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奶奶說:“往里放的陷候要少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奶奶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終一道工序捆繩。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旁邊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美麗的粽子就包好了。
吃著自己包的可愛的粽子,華蜜極了。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事,就必需誠意、細心,還要有恒心。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5
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特色迥異的生活習俗。
在異鄉生活多年之久,從離開家鄉土那一刻起就再也未回家過端午節。我這也算得上是半個游子了。但我與其他游子一樣對家鄉那份獨特的風俗情有獨鐘。
家鄉過端午的習俗跟江南大多數地區相同的是——端午節時粽子作主粽(主食)。另外,在家鄉有關粽子的風俗有:包粽子、吃粽子、夸粽子。
包粽子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因為這端午節的歡樂都以粽子為開端。
農歷五月初五前幾天,各家各戶勤勞的女主子們都要渡過贛江支流去河對岸趕集買箬葉或葦葉。這一細微環節也很重要。買箬葉要挑葉大,味香,色澤好的。不過我們那的女主子們個個精明且并不是第一次包粽子。自然買回來的是貨真價實的優質箬葉。買好箬葉,接下來解要打算好粽子餡。粽子餡的種類有許多,里面多是糯米夾花生,夾黃豆,夾紅豆,夾紅棗。但也不乏有“威廉清正”屈原粽——餡里只有糯米。
真正包粽子的時間到了,一般都由心靈手巧的女人們做著細活??捎袝r我會認為自己有遺傳基因(外婆、媽媽的廚藝的很棒)而自告奮勇地區幫忙包粽子??晌铱偸且粋€都未包好。因為她們的動作太快,而臥的第一步(折粽葉)總是被我弄成小漏斗狀。沒方法,只好放棄。這避開了比悲劇的發生——粽子露餡。包好的粽子都被串成了幾大串下鍋蒸煮。
吃粽子起先了,我總是第一個遺忘心急吃不了熱粽子這話兒抓起粽子嫻熟的剝開粽葉就往嘴里塞的人。不過,這熱粽子可比那熱豆腐好吃百倍。(雖然當時家里只有我一個小孩,但大家還是別學我那樣“虐待”粽子。)
等我偷嘗過粽子的美味后,左鄰右舍起先互贈粽子。當然,這夸粽子的環節也起先了?!皢眩慵业聂兆涌烧婧贸匝?!里面放了什么珍寶,讓人吃了就不想停止‘牙齒打架’?!薄澳銈兗业氖炙嚳烧婧冒?,教教我們唄!”……這互夸對方的粽子就是對對方手藝最樸實的贊美。外婆和大舅母這方面的手藝極棒,她們受到的好評都被我夾著香甜的粽子嚼入肚里,化為了我成長的動力。到現在我都還回味無窮!
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已是半個游子的我吃著這里買來的粽子,味蕾兄弟也實在找不到“老鄉”的那份糯香黏甜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6
陰歷5月初五,是國內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5、端五節。目前端午節的海量活動都與紀念國內宏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實行龍舟大賽,都與哀悼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似乎都一樣,目前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風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大家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母親。今日的早上,我跟母親學習包粽子。母親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母親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母親見了就在旁指引:“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痹谀赣H的指引下我卷好了粽葉。接著,母親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勻稱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蓳u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母親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蹦赣H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終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母親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旁邊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母親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大家包的粽子的材料極其簡單,但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母親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非常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部分粽子香得使你只須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我和父親著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母親:“母親,母親,什么時間可以吃呀?”母親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瞧,這就是大家家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7
瞧!一家人圍坐于桌前,面前水汽氤氳,粽香逼人!白白圓圓的鴨蛋包著金黃色的蛋黃,煮的發胖的蒜瓣愈加的白嫩豐盈!翠綠的粽葉裹著雪白的糯米,那糯米的懷抱里還有一粒紅色的新疆灰棗!
我看著餐桌上這難得看到的一幕,不禁饞蟲大動!“要是每天過端午節才好!”我一邊嘟囔著一邊拿起一個散發著芳香的粽子,解開紅繩,放入口中,糯米的芳香夾雜著臘肉的咸香,這味道,真是妙不行言!
我的家鄉是方城,今日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方城的端午節吧!就如開頭所講,端午節至關重要的便是吃粽子了!將泡好的糯米,放入芳香的粽葉內,里面還可以放棗子、豬肉、蛋黃等,由于放的食材不同,所以粽子會呈現不同的味道,一般有甜味和咸味兩種,咸味是我的最愛。粽子包的形態各個地區是不一樣的,有正方形、長方形等各種形態,我們這里是三角形的!
端午節這一天,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喝雄黃酒,我們家已多年不喝雄黃酒了,希望我們以后能接著傳承,因為“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端午節前后,小孩子要帶五色線和香袋,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妙寓意?,F在的五色線多姿多彩,除了用五種顏色編織外,還會編上一些生肖或祥瑞的飾品。媽媽曾告知我一個民間傳聞,假如把五色線放入下水道內,它便會變成一條五彩繽紛的大蛇,(我沒有試過,不知道能不能變成大蛇)而香袋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風。香袋種類繁多,一般制成圓形、方形、橢圓形、葫蘆形等,我們一般佩戴的是飛禽走獸類的,例如猴子上竿等等,我們家鄉的這些習俗寄予了長輩對晚輩的祝愿之情。
介紹了這么多,原委為何要過端午節呢?爸爸告知我,傳聞是為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但現在也有紀念伍子胥和孝女曹娥之說,還有說這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實行圖騰祭祀的日子,現在還沒有詳細的結論。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是古代人民才智的結晶,他們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絢麗的文化,而且呈現了中化民族的傳統美德,如屈原的愛國、伍子胥的正義等。作為00后,我們要讓這些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傳承并發揚光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8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這個古老的節日始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是源于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舉賢授能,富國強兵[注:使國家富足,兵力強大。],卻遭貴族子蘭等人的劇烈反對,所以被迫去職趕出都城。屈原眼看著祖國的淪陷,心如刀割[注:內傷心苦得象刀割一樣。],變身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樣,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人們還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盡江里,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死后,農歷的五月初五,便被人們定為端午節,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的家鄉也過端午節。每逢端午,總要折幾根柳條掛在門口,還要用艾草洗臉,過端午,最讓小孩子們高興的,就是系五彩線和佩戴香囊了。五彩線就是用很多的彩線,凝成線繩,系在孩子們的頸項上,手腕上,有的還記在腳踝上。香囊則多為粉色和紅色,香香的,穿上一根紅線,掛在小孩子們的頸項上,簡簡潔單的五彩線和香囊,卻成了孩子們的飾物。當然,過端午節,最少不了的是吃粽子。簇新的粽葉,包著滿滿的一團糯米,還要放上一顆紅棗。煮粽子時,整個屋子里都飄著淡淡的香味,剝開粽子葉,白白的糯米上鑲嵌著一顆紅寶石般的棗子,散發著撩人
撲鼻的濃郁的糯米香,真讓人吹延三尺啊。再配上粽子鍋里煮的雞蛋,雖不似山珍海味[注:海錯:指各種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寶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但也和美味佳肴所差無幾了。端午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賽龍舟,但我的家鄉在北方,河流甚少,所以不能進行賽龍舟的競賽了,心里總是感到很缺憾,便只能在電視上觀看賽龍舟那令人興奮的喧鬧場面了。
家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快樂啊!那飄著濃香的粽子,那漂亮的五彩線,那艷麗的香囊,流露出的是地道的家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的一種敬佩,贊頌。我愛我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29
今日是五月初五,中國人特有的節日——端午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設。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這個節日,全國各地的風俗亦同。
聽爺爺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宏大的詩人——屈原,他一生才華橫溢而投報無門,他痛恨朝廷腐敗無能,憤然投江自盡。人們懷念這位才子,懼怕他的尸體被魚蟲啄噬,遂投噴香的肉粽疏散魚群的留意力。故事就是這樣,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敬重和懷念。
今年的端午節,我跟爺爺一起過,因為爸爸媽媽太忙,不能回來團聚。奶奶離開我們有許多年了。這些年來,爺爺和我相依為命,我們家并不富有,可是,生活得卻有滋有味。爺爺也因為有我這么個聽話的孫子而驕傲,逢人便講。可是只要講到我學習上的忙,他就無能為力了,還好爺爺的建議,得到了爸爸的確定,爺爺給我找了家教老師,以彌補我學習上的缺陷。
今日爺爺早早地買來了粽子、還打算了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東西——雄黃、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東說說,西問問,似乎當年的哥倫布發覺了新大陸新奇。爺爺沒有因為我打破沙鍋問究竟而有半句怨言,一邊整理這些東西,一邊跟我說話。
只見爺爺用棉花棒從雄黃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額頭、手臂和腳背上,說是可以防蚊蟲叮咬的;接著又講雄黃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說是可以防止和驅除蜈蚣、昆蟲和蛇之類的害蟲入侵。
聽爺爺說起,端午節還是天氣改變的分界嶺,有古話說得好,吃過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說,過了端午。天氣會漸漸轉暖,不再有冷空氣空襲了,人們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學著爺爺的樣子,把細線漸漸解開,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當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將早就不聽話的鼻子往前湊了湊,好歹也先讓鼻子享受下這天下無雙的美味吧。一縷縷粽子的香味隨即飄逸過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閉上眼睛,漸漸品位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遺忘了旁邊還有一位爺爺。
快吃吧,亮亮!我被爺爺的話語打斷,這才睜開雙眼,用筷子夾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來。嘉興肉粽,飄香萬家,一點不假,我吃的就是嘉興肉粽。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30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F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中國宏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實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好像都一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咱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媽媽。今日的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粽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引:“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痹趮寢尩闹敢挛揖砗昧唆杖~。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勻稱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蓳u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終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旁邊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美麗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咱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潔,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非常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著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么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瞧,這就是咱們家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篇31
家鄉的端午節很講究。
包粽子,粽葉有要求,簇新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芳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打算到位,雪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媽媽用靈活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細細的線把粽葉困住,一個不大不小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要漸漸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其次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忽然都充滿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
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潔白潔白的大蒜,肉紅色的雞蛋,碧綠的小三角形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態的組合,都香氣撲鼻。
熏艾蒿,我們這里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只在屋子里點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晰,有人說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也許類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帶香包,艷麗的布料做成各種裝飾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頸項上時常的嗅一下。
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里拔“圣草”了。這里說的“圣草”加引號。長輩告知我們,月宮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假如這時拔回來,熬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特別信任,天蒙蒙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動身了,向著霧茫茫的田野,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五月的黎明是美妙的,空氣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用途說明合同協議
- 種子運輸合同協議
- 銷售桌椅合同協議
- 贈與錢款協議書范本
- 申請外包合同協議
- 外墻維修安全協議書
- 豬肉三方協議合同
- 祖宅轉賣協議合同
- 珠寶代理合同協議
- 現金贊助合同協議
- 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一級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聯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北京市豐臺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一模試題 英語 含解析
- 占用土地賠償協議書
- 2025年開封大學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飾品工廠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衢州龍游經濟開發區下屬國資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北師大高二上】北京市部分學校2021-2022學年上學期高二期中英語試題分類匯編:閱讀表達專題
- GB 30720-2025燃氣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趨勢分析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湘教版(2024)下學期期中考試模擬卷B卷(含解析)
- 2025有關房屋買賣合同書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