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山東高考真題地理(教師版)_第1頁
2021山東高考真題地理(教師版)_第2頁
2021山東高考真題地理(教師版)_第3頁
2021山東高考真題地理(教師版)_第4頁
2021山東高考真題地理(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19機密★啟用前2021山東高考真題地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三角地區F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經歷了數次轉變(表1),近年來,該村每年都會吸引來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閑居住,短則1個月,長達5個月。旺季時,該村外來老年人與本村村民的人數比例超過6:1,吸引周邊村莊500余人就業。F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閑養老型村落。據此完成1~2題。表1時間F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1990年以前木材、木柴、木炭等1991~1997年茶葉、筍干、山核桃等1998~2009年觀光旅游型農家樂2010年至今休閑養老旅游服務1.F村產業向觀光旅游型農家樂轉變的主導因素是()A.政策B.交通C.市場D.生態環境2.休閑養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A.提高城鎮化水平B.解決都市養老難題C.降低鄉村生活成本D.促進鄉村文化繁榮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開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級階地的砂礫巖崖壁上(圖1)。崖壁最高達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間,一般為2~3層。由于洞窟開齒和長期自然作用的影響,洞窟所在崖體出現大量裂隙。據此完成3~4題。3.洞窟開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夠()A.降低開鑿難度B.減弱風沙侵蝕C.減輕風化破壞D.方便生活取水4.與下層洞窟相比,對上層洞窟內壁畫的破壞影響更大的因素是()A.構造運動B.太陽輻射C.大氣降水D.人類活動圖2示意大興安嶺中段東坡自山頂到山麓洪積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圖中三類草原水分狀況不同。據此完成5~6題。5.圖中三類草原的水分條件由好到差依次為()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6.平臺到察爾森出現草原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東南季風B.局地環流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圖3示意我國某地級市2007~2019年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變化情況。讀圖完成7~9題。7.推測該市2016-2019年戶籍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調整:B.落戶政策放寬C.醫療條件改善D.行政區劃變動8.2010年后,該市常住人口變化緩慢,主要是由于當地()A.人口老齡化加劇B.GDP增長緩慢C.環境承載力下降D.產業結構優化9.該市的支柱產業是()A.采礦業B.旅游業C.制造業D.物流業剛果首都布拉柴維爾在老城區東北方向的濱河濕地規劃建設新城。圖4示意新城區的功能分區,其中住宅區規劃為三個不同等級。0,P區的住宅設計為裝配式木質建筑,Q區的住宅設計為鋼筋混凝土建筑。據此完成10~11題。10.新城區內設計“串珠狀”湖泊的首要目的是()A.改善市民居住環境B.提升土地商業價值C.提供生產生活用水D.應對城市內澇災害11.0、P區的住宅設計成裝配式木質建筑,主要是為了()A.降低成本B.提升品質C.隔熱防潮D.生態環保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廣場游玩時,發現廣場平面圖中的指向標模糊不清(圖5a),他通過觀測廣場石柱影子的長度和方向(圖5b),確定了平面圖的指向標。據此完成12~13題。12.該廣場平面圖的指向標應該是圖5c中的()A.①B.②C.③D.④13.一周后的相同時刻,小李再次測量發現該石柱的影長變長,則第二次觀測日期可能在()A.2月16日前后B.5月8日前后C.8月20日前后D.11月10日前后“克拉香天氣”出現在越南沿海地區,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霧天伴隨濛濛細雨的天氣,這種天氣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現的幾率更大。圖6示意克拉香天氣出現時段的風向。據此完成14~15題。14.越南北部沿海出現克拉香天氣的幾率更大,主要因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①風速小②地面溫度低③地勢低④空氣濕度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克拉香天氣易出現的時間段是()A.2~4月B.5~7月C.8~10月D.11~次年1月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翻壩”運輸是指來往的客船、集裝箱船、汽車滾裝船等船舶或運輸緊急物資和鮮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閘船舶過多的情況下,為避免花費較長時間候閘過壩,而采用的“水運→陸運→水運”或“水運→陸運”的轉運方式。作為三峽水利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翻壩物流系統提高了三峽水利樞紐的通過能力。圖7示意三峽翻壩物流系統,其中秭歸三峽翻壩物流圖(含茅坪港)屬于貨運樞紐型的港口物流圖區(圖8),是長江南岸三塊翻壩物流轉運的空間載體和依托。(1)從航運角度分析三峽大壩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擴大的原因。(4分)(2)說明與候閘過壩運輸相比,三峽翻壩物流系統的優勢。(6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國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媒都”之稱。近年來,大同市多措并舉,實現了從“煤都黑”到“大同藍”的轉型。在此過程中,大同市大力發展新能源,把太陽能、風能、煤炭資源富集優勢轉化為綠色產業優勢,打造“新能源產業之都”,并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自2017年以來,大同市相繼建設能源改革科技創新產業圖和新能源產業城培育和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先導、儲能蓄能、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光伏全產業鏈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五大產業集群。圖9示意大同市新能源產業鏈。(1)指出與太陽能和風能相比,氫能的優點。(4分)(2)分析發展新能源產業對大同市產業結構優化的作用。(6分)(3)簡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產業之都”對京津冀地區的生態意義。(4分)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海巴洛溝流域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段(圖10),面積53.4km2。主溝發源于哈巴雪山西側,匯入金沙江一級支流沖江河,長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為高山寒帶峰脊區和寬谷區、溫帶窄谷區、亞熱帶低谷區。該流域降水量隨海拔升高而顯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區年降水量超過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區6小時降雨量達60.4mm,激發了特大規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1)指出海巴洛溝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類固體物質來源。(4分)(2)分析海巴洛溝流域主溝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對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3)分析海巴洛溝流域泥石流過當地構成嚴重威脅的自然原因。(6分)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荷蘭北部的馬肯湖是圍海造陸工程的遺留物,由人工堤壩與相鄰水域隔開,水深僅2~4m,風浪較小(圖11),長期以來,馬肯湖淤積嚴重,水體渾濁,生態系統受到損害。2015年,荷蘭政府決定采用人工群島方案對湖泊進行治理。該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拋沙等技術,構建由沙壩、沼澤、淺灘、溝渠和植物等組成的人工島(圖12)。其中,沙壩是抵擋盛行風引起的風浪的主要屏障,沼澤是由湖底淤泥堆積而成。在風、波浪、地勢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驅動下,人工島內外形成了弱環流。(1)從圖12中找出人工島周邊建造沙壩的合理位置,并在相應虛線框內填涂陰影。(3分)(2)從抵御風浪的角度,分析與石質堤壩相比,沙壩所具有的優勢。(4分)(3)說明人工島是如何實現馬肯湖水環境質量改善的。(8分)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三角地區F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經歷了數次轉變(下表),近年來,該村每年都會吸引來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閑居住,短則1個月,長達5個月。旺季時,該村外來老年人與本村村民的人數比例超過6:1,吸引周邊村莊500余人就業。F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閑養老型村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時間F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1990年以前木材、木柴、木炭等1991~1997年茶葉、筍干、山核桃等1998~2009年觀光旅游型農家樂2010年至今休閑養老旅游服務1.F村產業向觀光旅游型農家樂轉變的主導因素是()A.政策 B.交通 C.市場 D.生態環境2.休閑養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A.提高城鎮化水平 B.解決都市養老難題 C.降低鄉村生活成本 D.促進鄉村文化繁榮【答案】1.C2.D【解析】【分析】【1題詳解】根據材料該村原來收入來源由農業向觀光旅游業進而轉向休閑養老旅游服務,其主要原因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增多,休閑養老旅游服務的需求增加,所以市場因素為該村產業轉變的主導因素,C正確;材料中并未提到政策因素,故A錯誤;該村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便利,所以交通條件對其產業轉變的影響小,故B錯誤;該地能夠發展休閑養老農家樂,與周邊大城市相比其生態環境相對良好,但生態環境并非產業轉變的主導因素,故D錯誤,所以該題選C。【2題詳解】根據材料該村提供休閑養老旅游服務,雖然能夠吸引周圍就業,但該區域仍為村莊,沒有變為城鎮,故A錯誤;根據材料該村提供的是休閑養老旅游服務,為城市老年人提供短期休閑旅游場所,并不能解決都市養老難題,故B錯誤;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老年人進入該村,需要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等相關服務,提升鄉村的生活成本,同時為了吸引老年人的休閑旅游,該村應完善基礎設施,同時提升相關文化服務設施,外來老年人也能促進文化的交流,所以能夠促進鄉村文化繁榮,故C錯誤,D正確。故選D。【點睛】根據材料該村1990之前乃至1991年-1997年其收入來源以農業為主,1998年之后發展觀光旅游型農家樂,相比較農業而言,旅游業收入較高;2010年至今發展休閑養老旅游服務,主要是該村位于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休閑養老的市場需求增加,所以市場因素為該村產業轉變的主導因素。休閑養老型村落利用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鄉村文化特色吸引老年游客,所以休閑養老型村落的形成能夠促進該區域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發展。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開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級階地的砂礫巖崖壁上(下圖)。崖壁最高達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間,一般為2~3層。由于洞窟開鑿和長期自然作用的影響,洞窟所在崖體出現大量裂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洞窟開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夠()A.降低開鑿難度 B.減弱風沙侵蝕 C.減輕風化破壞 D.方便生活取水4.與下層洞窟相比,對上層洞窟內壁畫的破壞影響更大的因素是()A.構造運動 B.太陽輻射 C.大氣降水 D.人類活動【答案】3.B4.C【解析】【分析】【3題詳解】從圖中看,大泉河東西兩岸都是河流階地,兩岸開鑿難度、生活取水差別不大,A、D錯;該地氣候干旱,風化作用東西兩岸差別不大,C錯;該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冬季受西北風影響大,洞窟開鑿在大泉河西岸能夠減弱風沙侵蝕,B正確。故選B。【4題詳解】構造運動、太陽輻射對于上下層洞窟的影響基本相同;人類活動對于下層洞窟的影響較大,ABD錯誤。空氣中的濕度越大,壁畫就越容易酥堿,越容易遭受破壞,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洞窟所在崖體出現大量裂隙,上層洞窟距離崖頂更近,受大氣降水影響更多,空氣中的濕度更大,所以遭受的破壞更嚴重,C正確。所以選C。【點睛】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經洞被發現后,隨即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從王圓箓處獲得了大量珍貴典籍和壁畫,運出中國或散落民間,嚴重破壞了莫高窟和敦煌藝術的完整性。下圖示意大興安嶺中段東坡自山頂到山麓洪積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圖中三類草原水分狀況不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三類草原的水分條件由好到差依次為()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6.平臺到察爾森出現草原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東南季風 B.局地環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答案】5.C6.B【解析】【分析】【5題詳解】從圖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沖積扇處,地下水位較高,草原的水分條件最好,A、B錯誤。結合大興安嶺位置可知,該地位于季風區與非季風分界線處,東側為夏季風的迎風坡,夏季風受地形阻擋抬升,由于草原Ⅱ處位置較低,抬升不明顯,降水較少,水分條件最差,C正確,D錯誤。故選C。【6題詳解】結合大興安嶺緯度位置可知,該地上空常年受西風的影響,特別是冬春季節,山地西坡冷空氣堆積,東坡形成下沉焚風,越往下空氣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臺-察爾森)尤其嚴重。夏季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受到長白山等眾多山脈的阻擋,到達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爾森以上抬升明顯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臺以下受地下水影響水分條件也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臺-察爾森便因為局部環流差異形成了草原Ⅱ。故選B。

【點睛】本區基帶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在寒冷而干燥的蒙古高壓的控制下很少降水,只有在強烈的冷鋒過境時,才產生降雪,但降水量不大,每年11月到翌年4月的降水量尚不足全年的10%。積雪期達5個月,林內雪深達30--50cm。與此相反,在一年中的暖季,本區東南季風活躍,造成這一時期的降水量可達到全年降水量的80--90%。降水多的季節,正好與溫暖季節一致,這對與林木生長顯然是有利的。因此東坡植被類型的變化與不同高度的氣溫、降水等因素密切相關。除此之外,地下水的分布對山麓地帶的植被生長也有較大影響。下圖示意我國某地級市2007~2019年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變化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推測該市2016~2019年戶籍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調整 B.落戶政策放寬 C.醫療條件改善 D.行政區劃變動8.2010年后,該市常住人口變化緩慢,主要是由于當地()A.人口老齡化加劇 B.GDP增長緩慢 C.環境承載力下降 D.產業結構優化9.該市的支柱產業是()A.采礦業 B.旅游業 C.制造業 D.物流業【答案】7.B8.D9.C【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人口的增長的相關知識。【7題詳解】根據圖片信息,2016-2019年戶籍人口增長比常住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變,常住人口基數大,增長應該比戶籍人口快,A項錯誤。故應該是當地落戶政策放寬,使得戶籍人口增長速度高于常住人口,B項正確。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行政區劃的變動對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響是相同的,兩者人口增長的速度不會存在較大差異,CD項錯誤。故選B。

【8題詳解】2010年后,該市常住人口變化緩慢,而之前一段時間,該市常住人口增長迅速,所以該市應該是產業結構發生了改變,得到了優化,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再那么強烈,D項正確。人口老齡化對戶籍人口同樣有影響,并且會使得該市勞動力短缺,常住人口增長迅速,A項錯誤。GDP增長緩慢以及環境承載力下降會使得當地失去對外來勞動力的吸引力,常住人口可能有所下降,BC項錯誤。故選D。【9題詳解】該市的常住人口遠大于戶籍人口,說明該市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勞動力,并且經濟較為發達,故應該為制造業,C項正確,ABD項錯誤。故選C。

【點睛】本題的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常住人口的概念,并且能夠注意到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變化曲線的異同。

剛果首都布拉柴維爾在老城區東北方向的濱河濕地規劃建設新城。下圖示意新城區的功能分區,其中住宅區規劃為三個不同等級。0,P區的住宅設計為裝配式木質建筑,Q區的住宅設計為鋼筋混凝土建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新城區內設計“串珠狀”湖泊的首要目的是()A.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B.提升土地商業價值 C.提供生產生活用水 D.應對城市內澇災害11.0、P區的住宅設計成裝配式木質建筑,主要是為了()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質 C.隔熱防潮 D.生態環保【答案】10.D11.A【解析】【分析】【10題詳解】剛果主要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量大。在城區容易誘發城市內澇,在新城區修建“串珠狀”湖泊,利用湖泊調蓄洪水的作用,在汛期自動蓄水,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的內澇問題,D選項正確;城區靠近剛果河,便于取水,C選項錯誤;“串珠狀”湖泊也可以提高周邊地區土地的商業價值,改善用地的居住環境,但都不是首要的目的,A、B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1題詳解】剛果建材工業極不發達,水泥等建筑材料稀有昂貴。緊鄰著行政辦公區住宅區Q,大部分屬于高收入人群,而O、P住宅區多屬于中低收入人群,難以負擔水泥等稀有建材,采用裝配式木質建筑可以借助當地高品質豐富的木材,就地取材,引進外國裝配式企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A選項正確;裝配式建筑主要便于拆卸,其品質較差,B選項錯誤;木質建筑隔熱防潮效果差,C選項錯誤;木質建筑,主要借助當地高品質豐富的木材,就地取材,會造成當地植被的破壞,不利于生態環保,D選項錯誤。故選A。【點睛】濕地的價值:生態價值——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調蓄洪水;美化環境;凈化水中污染物質;保護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提供水資源;提供糧食、藥材等農副產品;提供工業原料;提供航運。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廣場游玩時,發現廣場平面圖中的指向標模糊不清(圖a)。他通過觀測廣場石柱影子的長度和方向(圖b),確定了平面圖的指向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該廣場平面圖的指向標應該是圖5c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3.一周后的相同時刻,小李再次測量發現該石柱的影長變長,則第二次觀測日期可能在()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答案】12.B13.C【解析】【分析】12題詳解】該廣場位于110°E,當北京時間12點10時,當地地方時為11點30分,太陽位于南偏東,影子朝北偏西方向,指向標為圖中的②,B正確,A、C、D錯。故選B。【13題詳解】該地位于40°N,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上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0°,根據圖中石柱高度和影長可算出此時太陽高度略大于60°,大于春分日的正午太陽高度50°,說明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2月16日和11月10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A、D可排除;影長變長,說明正午太陽高度減小,太陽直射點向南移,5月8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B錯;8月20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正午影子變長,C正確。故選C。【點睛】太陽直射點上,物體的影子縮短為0;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長。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時刻。日影永遠朝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極點除外),冬至日最長,夏至日最短。“克拉香天氣”出現在越南沿海地區,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霧天伴隨濛濛細雨的天氣,這種天氣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現的幾率更大。下圖示意克拉香天氣出現時段的風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越南北部沿海出現克拉香天氣的幾率更大,主要因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①風速小②地面溫度低③地勢低④空氣濕度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克拉香天氣易出現的時間段是()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答案】14.A15.A【解析】【分析】【14題詳解】““克拉香天氣”出現在越南沿海地區,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霧天伴隨濛濛細雨的天氣”,霧存在的時間較長,應該考慮風力較小,霧不易消散,越南北部沿海東部有海南島阻擋東風,且海域面積狹窄,風力小于南部沿海,①正確。霧的形成需要水汽凝結,圖中風由海吹向陸地,帶來水汽,水汽遇到冷的下墊面凝結形成霧,②正確。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勢都比較低,③錯誤。北部沿海、南部沿海沿海空氣濕度都大,④錯誤。A正確。故選A。【15題詳解】圖中風向不是西南風、東南風,因此時間不會是夏季,BC錯誤。11~次年1月是冬季,應該吹北風,D錯誤。2~4月是冬夏季風轉換的季節,氣溫逐漸回升,風向由海轉吹向陸地。此時陸地氣溫較低,因此海洋暖濕氣流遇冷下墊面凝結形成霧,A正確。故選A。【點睛】在冬末春初季風轉換時節,中國南部沿海及中南半島東北部沿海常常出現的一種由霧、毛毛雨等所形成的,一種潮濕性的天氣稱為“克拉香天氣”。二、非選擇題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小題。“翻壩”運輸是指來往的客船、集裝箱船、汽車滾裝船等船舶或運輸緊急物資和鮮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閘船舶過多的情況下,為避免花費較長時間候閘過壩,而采用的“水運→陸運→水運”或“水運→陸運”的轉運方式。作為三峽水利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翻壩物流系統提高了三峽水利樞紐的通過能力。下圖左示意三峽翻壩物流系統,其中秭歸三峽翻壩物流圖(含茅坪港)屬于貨運樞紐型的港口物流園區(下圖右),是長江南岸三峽翻壩物流轉運的空間載體和依托。(1)從航運角度分析三峽大壩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擴大的原因。(2)說明與候閘過壩運輸相比,三峽翻壩物流系統的優勢。【答案】(1)水域面積擴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強(航道條件改善);港口規模擴大,數量增加,港口腹地擴大。

(2)通過與公路、鐵路、管道的連接,實現了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聯運,運輸方式靈活;縮短物流時間,提高運輸效率;通過秭歸翻壩物流產業園,實現對貨物倉儲、加工和貿易,延長物流產業鏈。【解析】【分析】本大題以長江三峽翻壩系統為材料,涉及交通、水利工程等相關內容(知識點),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詳解】(1)三峽大壩建成之后,會攔截河流流水,在庫區上游蓄水,導致庫區上游地區河流水深增加,河道拓寬,河流的通航里程和通航能力都增加,運力提升;三峽大壩建成之后,河道拓寬,原有港口水深增加,停泊能力提升,港口規模擴大;三峽大壩建成之后,原來不適宜建設港口的點位,因為河流航運條件改善,適宜建設港口,港口數量增加,覆蓋的經濟腹地變大。(2)根據材料“為避免花費較長時間候閘過壩”,可知節省貨物運輸的時間,提高運輸效率;根據材料“翻壩物流系統提高了三峽水利樞紐的通過能力”,緩解船閘壓力,提高三峽水利樞紐的通行能力;根據材料信息“采用的“水運→陸運→水運”或“水運→陸運”的轉運方式。”可知,三峽翻壩物流系統可以實現水運與公路、鐵路、管道等交通運輸方式的聯運,運輸方式變得更加靈活;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三峽翻壩物流系統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物流園區倉儲,加工和商貿的產業的發展),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經濟收益,促進了區域的經濟發展。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國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稱。近年來,大同市多措并舉,實現了從“煤都黑”到“大同藍”的轉型。在此過程中,大同市大力發展新能源,把太陽能、風能、煤炭資源富集優勢轉化為綠色產業優勢,打造“新能源產業之都”,并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自2017年以來,大同市相繼建設能源改革科技創新產業園和新能源產業城培育和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先導、儲能蓄能、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光伏全產業鏈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五大產業集群。下圖示意大同市新能源產業鏈。(1)指出與太陽能和風能相比,氫能的優點。(2)分析發展新能源產業對大同市產業結構優化的作用。(3)簡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產業之都”對京津冀地區的生態意義。【答案】(1)氫能生產受時空限制小;利用方式靈活多樣。

(2)改變以煤為主的產業結構,構建以新能源為基礎的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發能力,帶動產業創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促使產業向低碳、綠色、可循環方向發展。

(3)為京津冀地區提供清潔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態環境的改善;鞏固“大同藍”,持續改善大同市的環境質量,為京津冀的生態安全提供保障。【解析】【分析】以山西為背景,主要考查了對能源的利用和影響,考查知識的運用和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詳解】(1)從圖中信息可知氫能原料有水、煤、化工尾氣等來源很豐富,且與太陽能和風能相比,受氣象能自然環境影響較小;圖中可知氫能的用途有燃料、供熱、電力、而太陽能和風能只有電力,說明氫能的用途多樣,更廣泛。(2)氫能來源多樣且利用廣泛,氫能屬于清潔能源,使用氫能減少化石燃料使用,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改善能源結構,構建多元化的能源產業體系,建設新型能源基地;材料中“大同市大力發展新能源,把太陽能、風能、煤炭資源富集優勢轉化為綠色產業優勢”說明大同發展新能源產業促進綠色生產,改善環境質量,同時也改善了投資環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大同市相繼建設能源改革科技創新產業圖和新能源產業城培育和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先導、儲能蓄能、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光伏全產業鏈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五大產業集群”說明大同發展新能源產業可以促進科技創新和新興工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合理化。(3)京津冀地區是大同主要的能源消費地,所以有利于京津冀地區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環境質量;減少霧霾的產生,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為京津冀環境質量的提高提供了穩定的保障。【點睛】氫能發展對我國的影響:氫能資源屬于清潔能源,對環境影響不大,而我國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發展氫能可以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環境質量;我國由于經濟發展需求,大量進口能源,發展氫能可以降低能源進口的風險,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發展氫能的技術要求較高,因此發展氫能可以促進我國能源技術水平的提高。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巴洛溝流域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段(下圖),面積53.4km2。主溝發源于哈巴雪山西側,匯入金沙江一級支流沖江河,長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為高山寒帶峰脊區和寬谷區、溫帶窄谷區、亞熱帶低谷區。該流域降水量隨海拔升高而顯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區年降水量超過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區6小時降雨量達60.4mm,激發了特大規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1)指出海巴洛溝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類固體物質來源。(2)分析海巴洛溝流域主溝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對泥石流形成的作用。(3)分析海巴洛溝流域泥石流對當地構成嚴重威脅的自然原因。【答案】(1)冰磧物(冰川搬運堆積物);崩滑體堆積物;風化碎屑物;斷層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發生崩塌,且徑流匯流速度快,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質和水動力條件;BC段:地形較和緩開闊,為大量松散固體物質積累提供場所;CD段:溝道狹窄順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過時間。

(3)豐富的松散固體物源和水源條件,導致泥石流易發;泥石流運動速度快,規模大,沖擊力強;峰脊區降水量大,并疊加積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發育在高海拔地區,下游不易察覺,隱蔽性強。【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海巴洛溝流域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為材料,涉及泥石流物質來源、形成過程相關內容,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詳解】(1)由材料“流域自上而下分為高山寒帶峰脊區和寬谷區、溫帶窄谷區、亞熱帶低谷區”可推測出,泥石流的物質來源為高山寒帶峰脊區的的冰磧物和寒凍風化碎屑物,河谷區溝道兩側的滑坡體;由材料可知,該地位于橫斷山脈中段,板塊運動較多,地震多發,坡體結構不穩固,因此流域內多破碎的巖土體。(2)結合圖中的等高線可看出,AB段海拔高且等高線密集,可判斷出地勢陡峭,為徑流的初始運動提供了充足勢能;BC段海拔相對較低,且等高線相對稀疏,地勢較緩,溝道堆積物分布較多,為泥石流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CD段等高線密集彎曲,可判斷出溝道呈“V”型,坡度較陡,為窄谷區,為泥石流快速運動通道。(3)泥石流嚴重的自然原因可從降水、冰雪融水、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