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上學期科學同步練習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_第1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上學期科學同步練習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_第2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上學期科學同步練習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_第3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上學期科學同步練習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_第4頁
2022-2023學年浙江九年級上學期科學同步練習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五節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知識點分析】

一.營養物質的利用:

1.糖類的代謝:吸收到體內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組織細胞用以氧化供能,多余的部分

會在肝臟或肌肉等組織細胞中合成糖元或在體內轉變為脂肪,作為能源物質儲備著。(如圖

是血糖的轉化)

是由多個葡萄糖分

子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3.血糖:血漿中的葡萄糖,血糖含量通常情況下保持相對穩定,質量分數為01%。

4.糖類的代謝終產物:二氧化碳和水。

5.脂肪的代謝終產物:二氧化碳和水。

6.蛋白質的代謝終產物: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含氮廢物(比如尿素)。

7.糖類、脂肪、蛋白質之間的轉化:

各種組織蛋白質、牌等

螃|黯氨基酸------?新的氨基酸

帶也摘L含頷部分:氨基檢

非I?尿素

gt

處I.作1用./腌氣靠化處W

需COjfHjO*能讓

轉化

肝糖元*-

簪皮下、腸系膜等

肌糖元

T轉化

能量+HQWOT

氧化分解

8.人體每天都需要

大量氧氣來氧化分解各種營養物質,以產生足夠的能量,維持生命活動:獲得

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貯存的能量

二.泌尿系統:1.排泄:人體將體內所產生的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

2.排泄的三種方式:

(1)排尿:排出絕大部分代謝終產物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無機鹽;

(2)排汗:排出一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尿素;

(3)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

【注意】排便的過程屬于排異,食物殘渣一直在消化道內,屬于體外。

3.泌尿系統

(1)組成: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

(2)功能: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腎臟

產金尿液

輸尿管

橋至泉液

暫時贓得尿液

尿道

源出尿液

4.腎臟:腎臟是人體

最主要的排泄器官,位于人腰后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每個腎臟由腎實質和腎盂組

成。腎實質由外到內分為皮質和髓質。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大約

有100萬以上個腎單位。腎單位主要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其中腎小體是由腎小球和腎

小囊組成。

尿液的形成:腎臟就像一部過濾機,當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一個個微小的“過濾器”一

—腎單位進行工作。血液流經腎單位,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在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

尿流經腎小管時通過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由收集管收集進入腎盂。原尿與血漿相比,

除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的成分如水、葡萄糖、無機鹽、尿素等物質完全相同;尿

液與原尿相比,除缺少葡萄糖和小分子的蛋白質外,水、無機鹽、尿素所含比例增多。

工腎

(1)當人的腎功能發生某些障礙,不能及時將溶于水中的尿素等代謝廢物排出時,人體就

會中毒,甚至死亡。人工腎是一種替代腎臟功能的機器,其主體結構是一個透析器。血液透

析時,用插管將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經透析后,再將凈化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靜脈中,達

到幫助人體排出尿素等廢物的目的。

三.水鹽平

衡:

L原因:人體細胞周圍的液體一細胞外液,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而且它們的含量必須

保持相對穩定,細胞才能正常生活。L如何維持水鹽平衡:鹽濃度低可以多排水少排

鹽,鹽濃度高可以多排鹽少排水

(1)水的獲取:來自飲水;來自食物;來自物質代謝。

(2)水的排出:由肺排出(呼吸);由皮膚排出(排汗);由腎排出(排尿):

由大腸排出(排便)。

(3)鹽的獲取:來自食物

(4)鹽的排出:由皮膚排出(排汗);主要是由腎排出(排尿);

(5)排泄的

三種途徑:

①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少量尿素和少量無機鹽;

②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③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及尿素、尿酸。

四.代謝的多樣性:

1.代謝:人體與外界環境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2.代謝的類型:

(1)同化作用:指的是生物會不斷的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新的自身組成的物質,

并貯存能量的過程,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過程都是同化作用。

(2)異化作用:指的是生物體不斷的氧化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不斷排出代謝

廢物的過程。如呼吸作用是生物異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3)自養和異養:按照同化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種,

自養:可自身利用無機物合成制造有機物來獲得營養的生物(如光合作用的植物)

異養:需要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獲得營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例題分析】

【例1】如圖為人體內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圖中□、□表示的結構(或生理作用)分

別是()

A.動脈、濾過、重吸收B.靜脈、濾過、重吸收

C.靜脈、重吸收、濾過D.動脈、重吸收、濾過

【例2】如圖為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下列關于尿液形成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2的作用是濾過B.3中流的是動脈血

C.4中的液體不含血細胞D.6管內流出后的液體是尿液

【例3】如圖所示是某人飯后約30分鐘時,測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小腸時中氧氣、二氧化

碳、葡萄糖和尿素的相對含量,下列柱狀圖描述符合實情的是()

【例4】人工腎是一種替代腎臟部分功能的機器,其主體結構是一個透析器,透析出腎功

能嚴重喪失病人的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有毒物質,新鮮透析液中含有一定濃度的K,、Na+

等。圖甲為尿液形成示意圖,圖乙為人工腎工作的基本原理示意圖,據圖分析敘述正確的

是()

A.用過的透析液中尿素的濃度與甲圖尿液中基本一致

B.新鮮透析液的成分與血漿成分保持一致

C.人工腎與腎臟的功能相比不具有調節水鹽平衡的作用

D.圖乙中人工腎透析膜的作用相當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例5】如圖所示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某物質含量在各血管內的變化情況。如果I代表

肺泡間的毛細血管,口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B.氧氣C.葡萄糖

D.尿素

【例6】如圖為一個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口中若含大分子蛋白質可能與□的病變有關

B.」和口中液體成分相比較,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C.□到口的過程中,血液從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D.正常人口中含有尿素、葡萄糖、無機鹽、水等

【例7】體內水分平衡(如圖)對于維持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下列選項中均屬于水

分流失途徑的是()

呼吸B.排尿、流汗C.進食、流汗

D.飲水、進食

【例8】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口內的血液呈鮮紅色,::內血液呈暗紅色

B.口、□、口、口內的液體均含水、無機鹽、尿素

C.從成分上看,口血管內液體比□內液體多了葡萄糖

D.口是腎小管,此處能對部分的葡萄糖、部分無機鹽和大部分的水有重吸收作用

【例9】如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每個腎臟只有一個腎單位B.腎小球只濾過血漿中的有害物質

C.濾過到腎小囊中的液體就是尿液D.腎小管長而彎曲有利于重吸收

【例10】如圖為血液流經人體某部位的示意圖,圖中a為血管,箭頭表示其血流方向。以

下敘述錯誤的是(

XA.若X為小腸,則a內流動的是靜脈血B.若

X為肺,則a內流動的是動脈血

C.若X為心臟,則a為靜脈D.若X為腎小球,則a為動脈

【例11]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器,關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B.口口□□共同組成了腎臟的基本單位

C.在尿液中發現紅細胞是結構「發生了病變

D.圖中B處表示的是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

【例12】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如圖為腎臟形成尿液過程的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

A.腎單位是組成腎臟的基本單位,由口□□構成

B.血液經過口和口內壁的濾過作用形成尿液

C.口內的液體與口內的液體相比,口內含有大分子蛋白質

D.口內的液體與「內的液體相比,口內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例13]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腎小球

生A.腎小球是毛細管球,濾過面積大

腎小囊

腎小管

B.血液流經腎小球后,血液中血細胞數量增多

C.腎小球與腎小囊壁由一層細胞構成,利于物質濾過

D.原尿經腎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例14】1924年科學家檢測了腎單位內的葡萄糖含量變化情況。如圖A、B、C分別代表

腎單位的結構,其中C的結構名稱和生理過程分別是()

£A.腎小球、濾過作用B.腎小管、濾過作用

0.1%-

ABCD

C.腎小球、重吸收作用D.腎小管、重吸收作用

【例15]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漿、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含量(單位:g/100ml),則A、

B、C三種液體依次是()

成分尿素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

A1.950.0101.5

B0.030.010.150.7

C0.037.200.150.7

A.尿液、原尿、血漿B.尿液、血漿、原尿

C.原尿、尿液、血漿D.血漿、原尿、尿液

【例16】水鹽平衡是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重要方面,對維持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呼吸和呼吸作用都能使人體獲得水分

B.出汗、排尿、排糞都是人體內水分流失的途徑

C.若攝入的鹽較多,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高的尿液

D.維持水鹽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腎臟

【例17】中國選手蘇炳添闖入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決賽前蘇炳添會補充葡萄糖,

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比賽過程中,他身體中不含發生的是()

A.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最先進入心臟的右心房

B.比賽過程中的血壓比平靜時高

C.泌尿系統中腎臟尿液的形成暫時停止

D.比賽過程中的血糖含量比進食后低

【例18】下列不用于人體排泄過程的是()

A.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B.泌尿系統排出尿液

C.皮膚排出汗液D.消化系統排出食物殘渣

【例19]以下關于排泄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尿素全都是通過泌尿系統排出的

B.排尿能調節人體內水以及尿素的平衡

C.冬天,戶外的人呼出了“白氣”,不能說明呼吸系統排出了水

D.腎臟、肺和汗腺排出廢物離不開血液的運輸作用

【例20]下列生理過程不屬于排泄的是()

A.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

B.皮膚排出汗液C.泌尿系統排出尿液

D.消化系統將未被消化的食物殘渣形成便持出體外

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五節

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知識點分析】

一.營養物質的利用:

1.糖類的代謝:吸收到體內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組織細胞用以氧化供能,多余的部分

會在肝臟或肌肉等組織細胞中合成糖元或在體內轉變為脂肪,作為能源物質儲備著。(如圖

是血糖的轉化)

是由多個葡萄糖分

子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3.血糖:血漿中的葡萄糖,血糖含量通常情況下保持相對穩定,質量分數為01%。

4.糖類的代謝終產物:二氧化碳和水。

5.脂肪的代謝終產物:二氧化碳和水。

6.蛋白質的代謝終產物: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含氮廢物(比如尿素)。

7.糖類、脂肪、蛋白質之間的轉化:

各種組織蛋白質、牌等

螃|黯氨基酸------?新的氨基酸

帶也摘L含頷部分:氨基檢

非I?尿素

gt

處I.作1用./腌氣靠化處W

需COjfHjO*能讓

轉化

肝糖元*-

簪皮下、腸系膜等

肌糖元

T轉化

能量+HQWOT

氧化分解

8.人體每天都需要

大量氧氣來氧化分解各種營養物質,以產生足夠的能量,維持生命活動:獲得

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貯存的能量

二.泌尿系統:1.排泄:人體將體內所產生的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

2.排泄的三種方式:

(1)排尿:排出絕大部分代謝終產物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無機鹽;

(2)排汗:排出一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尿素;

(3)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

【注意】排便的過程屬于排異,食物殘渣一直在消化道內,屬于體外。

3.泌尿系統

(1)組成: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

(2)功能: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腎臟

產金尿液

輸尿管

橋至泉液

暫時贓得尿液

尿道

源出尿液

4.腎臟:腎臟是人體

最主要的排泄器官,位于人腰后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每個腎臟由腎實質和腎盂組

成。腎實質由外到內分為皮質和髓質。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大約

有100萬以上個腎單位。腎單位主要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其中腎小體是由腎小球和腎

小囊組成。

尿液的形成:腎臟就像一部過濾機,當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一個個微小的“過濾器”一

—腎單位進行工作。血液流經腎單位,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在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

尿流經腎小管時通過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由收集管收集進入腎盂。原尿與血漿相比,

除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的成分如水、葡萄糖、無機鹽、尿素等物質完全相同;尿

液與原尿相比,除缺少葡萄糖和小分子的蛋白質外,水、無機鹽、尿素所含比例增多。

工腎

(1)當人的腎功能發生某些障礙,不能及時將溶于水中的尿素等代謝廢物排出時,人體就

會中毒,甚至死亡。人工腎是一種替代腎臟功能的機器,其主體結構是一個透析器。血液透

析時,用插管將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經透析后,再將凈化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靜脈中,達

到幫助人體排出尿素等廢物的目的。

三.水鹽平

衡:

L原因:人體細胞周圍的液體一細胞外液,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而且它們的含量必須

保持相對穩定,細胞才能正常生活。L如何維持水鹽平衡:鹽濃度低可以多排水少排

鹽,鹽濃度高可以多排鹽少排水

(1)水的獲取:來自飲水;來自食物;來自物質代謝。

(2)水的排出:由肺排出(呼吸);由皮膚排出(排汗);由腎排出(排尿);

由大腸排出(排便)。

(4)鹽的獲取:來自食物

(4)鹽的排出:由皮膚排出(排汗);主要是由腎排出(排尿);

(5)排泄的

三種途徑:

①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少量尿素和少量無機鹽;

②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③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及尿素、尿酸。

四.代謝的多樣性:

1.代謝:人體與外界環境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2.代謝的類型:

(1)同化作用:指的是生物會不斷的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新的自身組成的物質,

并貯存能量的過程,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過程都是同化作用。

(2)異化作用:指的是生物體不斷的氧化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不斷排出代謝

廢物的過程。如呼吸作用是生物異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3)自養和異養:按照同化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種,

自養:可自身利用無機物合成制造有機物來獲得營養的生物(如光合作用的植物)

異養:需要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獲得營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例題分析】

【例1】如圖為人體內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圖中口、口、□表示的結構(或生理作用)分

別是

()

A.動脈、濾過、重吸收B.靜脈、濾過、重吸收

C.靜脈、重吸收、濾過D.動脈、重吸收、濾過

【答案】A

【解析】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

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在腎小球里,血液

只進行了過濾作用,并沒有發生氣體交換,所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幾乎沒有變化,也

就是血液仍然是動脈血,:為出球小動脈。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

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口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

【例2】如圖為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下列關于尿液形成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2的作用是濾過B.3中流的是動脈血

C.4中的液體不含血細胞D.6管內流出后的液體是尿液

【答案】D

【解析】

A.2是腎小球,具有濾過作用,血液中的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通過腎小球和腎小

囊的內壁過濾到腎小囊腔,所以,原尿中沒有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故A正確。

B.3是出球小動脈,流動脈血,故B正確。C.血漿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

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故4中的

液體不含血細胞,故C正確。

D.6管是腎靜脈,4管經過5腎小管的重新收之后的液體為尿液,故D錯誤。

【例3】如圖所示是某人飯后約30分鐘時,測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小腸時中氧氣、二氧化

碳、葡萄糖和尿素的相對含量,下列柱狀圖描述符合實情的是()

■血液注入小腸?血流流入小B力

相□血液流出小腸□血'液流出小腸

食S

A.量

里LB.

氧氣二氧化碳葡萄樵尿素

氧氣二氧化碳葡萄糖尿素

C盲

【答案】A

【解析】

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器官,流出小腸的血液含葡萄糖會增多,小腸還需要進行呼吸作用產生

代謝廢物,所以尿素的含量會增加。體循環的動脈血流經全身各器官過程中要消耗掉氧

氣,產生二氧化碳。所以血液流入小腸與流出小腸時比較,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葡

萄糖、尿素含量均增多。

【例4】人工腎是一種替代腎臟部分功能的機器,其主體結構是一個透析器,透析出腎功

能嚴重喪失病人的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有毒物質,新鮮透析液中含有一定濃度的K,、Na,

等。圖甲為尿液形成示意圖,圖乙為人工腎工作的基本原理示意圖,據圖分析敘述正確的

一用過的

透析液

晟液圖甲圖乙

A.用過的透析液中尿素的濃度與甲圖尿液中基本一致

B.新鮮透析液的成分與血漿成分保持一致

C.人工腎與腎臟的功能相比不具有調節水鹽平衡的作用

D.圖乙中人工腎透析膜的作用相當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答案】D

【解析】

A.用過的透析液經過人工腎的過濾,含有較多的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但人工腎只有腎

小球的過濾作用、沒有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用過的透析液中尿素的濃度與甲圖尿液

中相比,濃度較高,錯誤。

B.新鮮透析液的成分與血漿成分相似,但是沒有尿素、尿酸等,錯誤。

C.人工腎和腎臟都有相似的作用,可以過濾多余的鉀離子和鈉離子,具有調節水鹽平衡

的作用,錯誤。

D.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圖乙中人工腎透析膜

的作用相當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正確。

【例5】如圖所示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某物質含量在各血管內的變化情況。如果I代表

肺泡間的毛細血管,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A.二氧化碳B.氧氣C.葡萄糖D.尿

iuni血管

【答案】A【解析】

AB.如果為口包繞在肺泡外的毛細血管,血液要進行肺循環。路線為:右心室T肺動脈T

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T肺靜脈T左心房。經過肺循環,血液在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內進行

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內的氧氣進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較

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為含氧較多、顏色鮮紅的動脈血;段代表組織處的毛細血管,

血液要進行體循環,途徑為:左心室一主動脈一全身各級動脈一全身各處毛細血管一全身

各級靜脈一上、卜腔靜脈一右心房。組織細胞要進行生理活動,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

碳,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

較多,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為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所以曲線應代表的是二氧化

碳的變化情況,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

CD.組織細胞進行生理活動要消耗能量,葡萄糖分解能產生能量,所以不管是在肺泡處還

是在組織細胞,葡萄糖的量應減少。組織細胞進行生理活動要產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廢

物,所以不管是在肺泡處還是在組織細胞,尿素的量應增加,故CD不符合題意。

【例6】如圖為一個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口中若含大分子蛋白質可能與口的病變有關

B.匚和口中液體成分相比較,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C.□到□的過程中,血液從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D.正常人口中含有尿素、葡萄糖、無機鹽、水等

【答案】A

【解析】

A.□腎小囊內流動的是原尿,原尿的成分是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大分子蛋白質

不能濾過,若原尿中有蛋白質,說明L腎小球出現J'問題,A正確。B.口腎動脈和口腎靜

脈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較,腎靜脈的血液中血液流經腎臟后,其成分發生的變化是氧減少,

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尿酸等廢物減少,B錯誤。

C.腎動脈屬于體循環,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動脈血,通過口入球小動脈進入到腎小球,因

為沒有發生氣體交換,故出球小動脈中仍然是動脈血,C錯誤。

D.正常情況下,原尿經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剩下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最后形成尿

液,所以沒有葡萄糖,D錯誤。

【例7】體內水分平衡(如圖)對于維持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下列選項中均屬于水

分流失途徑的是()

A.飲水、呼吸B.排尿、流汗

C.進食、流汗D.飲水、進食

【答案】B

【解析】

排泄的途徑有三條: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氣體的形式由呼吸系統排出;二、水分、無機鹽

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三、多余的水、無機鹽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

統排出。其中多余的水、無機鹽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

徑。所以排尿、出汗等都能流失水分。而人體主要通過進食和飲水來獲取水分。

[例8]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內的血液呈鮮紅色,匚內血液呈暗紅色

B.口、口、口、口內的液體均含水、無機鹽、尿素

C.從成分上看,口血管內液體比口內液體多了葡萄糖

D.□是腎小管,此處能對部分的葡萄糖、部分無機鹽和大部分的水有重吸收作用

【答案】B

【解析】

A.腎動脈屬于體循環,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動脈血,通過入球小動脈進入到腎小球,因為

沒有發生氣體交換,仍然是動脈血。在流經腎小球時,山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大分子

的蛋白質和血細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被過濾到腎小囊腔

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質通過出球小動脈流出,由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過程,并沒有發生

氣體交換,故紅細胞運輸的氧并沒有減少,故血液仍然是動脈血。因此,入球小動脈、

腎小球、1出球小動脈中的血液均是動脈血,A錯誤。

B.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形成原尿時,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大分子的蛋

白質、血細胞沒有被濾過,其他小分子物質過濾到口腎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經過口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

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

主要成分血漿中(克/100毫升)腎小囊中(克/100毫升)尿液中(克”00毫升)

水909896

蛋白質8.000.030.00

葡萄糖0.100.100.00

無機鹽0.720.721.10

尿素0.030.031.80

從表中很明顯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質是:水、無機鹽、尿素,B正確。

C.當血液流經口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

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與血液相比沒有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

質,C錯誤。

D.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

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卜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D錯誤。【例9】如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每個腎臟只有一個腎單位

B.腎小球只濾過血漿中的有害物質

C.濾過到腎小囊中的液體就是尿液

D.腎小管長而彎曲有利于重吸收

【答案】D

【解析】

A.腎臟是形成尿液的沸官。每個腎臟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

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故A錯誤。

B.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

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故B錯誤。

C.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

中,形成原尿,故C錯誤。

D.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有利于其重吸收營養物質,故D正

確。

【例10】如圖為血液流經人體某部位的示意圖,圖中a為血管,箭頭表示其血流方向。以

下敘述錯誤的是()

__1XA.若X為小腸,則a內流動的是靜脈血B.若

X為肺,則a內流動的是動脈血

C.若X為心臟,則a為靜脈D.若X為腎小球,則a為動脈

【答案】C

【解析】A.X為小腸,a為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則此血液循環是體循環。途徑為:左心

室一主動脈一腸動脈一>小腸絨毛處毛細血管一腸靜脈一下腔靜脈一右心房。經過體循環,

血液在組織細胞內進行物質交換,由于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所以經過小腸絨毛

毛細血管的血液含養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較多、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為含氧較少、顏色暗

紅的靜脈血。因此,血液流經小腸時則a為含營養物質豐富的靜脈血,A正確。

B.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動方向是:動脈T毛細血管T靜脈;若標號X為肺泡,則標號a表

示的是肺靜脈,當血液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時,由于吸入肺泡內的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血

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較多的靜脈血變成了含氧氣較多、二氧

化碳較少的動脈血,即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c中血液氧氣含量增多,B正確。

C.X為心臟,a的作用是引血出心臟,為動脈,C錯誤。

D.腎小球是?個毛細血管球,它的一端連著入球小動脈,另一端連著出球小動脈,入球

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里流的都是動脈血,因此如果X為腎小球的毛細血管網,那

么血管a是出球小動脈,在a內流動的都是動脈血,D正確。

【例11]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器,關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健康人的口內的液體不含葡萄糖

B.共同組成了腎臟的基本單位

C.在尿液中發現紅細胞是結構口發生了病變

D.圖中B處表示的是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

【答案】B

【解析】

A.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健康人的內的液體(尿

液)不含葡萄糖,A正確。

B.圖中口腎小球、口腎小囊、口腎小管組成了腎單位,B錯誤。C.如果腎小球發生病

變,通透性就會增加,紅細胞和蛋白質也能濾過到腎小囊腔內的原尿中;而原尿流經腎小

管時,腎小管不能將血細胞和蛋白質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致使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

質。因此在尿液中發現紅細胞是結構口腎小球發生了病變,C正確。

D.圖中B處表示的是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

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山腎小

管流出形成尿液。,D正確。

【例12】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如圖為腎臟形成尿液過程的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

是()

腎單位是組成腎臟的基本單位,由口口口構成

B.血液經過和口內壁的濾過作用形成尿液

C.口內的液體與口內的液體相比,內含有大分子蛋白質

D.口內的液體與口內的液體相比,口內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答案】D

【解析】

A.腎單位是組成腎臟的基本單位,由是腎小球、」是腎小管和口腎小囊組成,而「是入

球小動脈,A錯誤。

B.血液流經口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

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而不是尿液,B錯誤。

C.□為腎小囊,里面的液體為原尿,;入球小動脈,二者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

白質,C錯誤。

D.由于原尿流經腎小管時發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無

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而剩余的水、無機鹽和沒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

起形成尿液,腎靜脈內的液體與「入球小動脈內的液體相比,內尿素含量大大降低,D

正確。

【例13]腎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腎小球是毛細管球,濾過面積大

B.血液流經腎小球后,血液中血細胞數量增多

C.腎小球與腎小囊壁由一層細胞構成,利于物質濾過

D.原尿經腎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答案】B

【解析】

A.腎小球是毛細血管球,濾過面積大,血液流經腎小球時濾過形成原尿,A正確。

B.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

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血細胞的數量

不變,B錯誤。

C.腎小球壁、腎小囊內壁等結構的共同特點都是山一層細胞構成,利于物質交換,這充

分體現出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C正確。

D.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

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

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D正

確。

【例14】1924年科學家檢測了腎單位內的葡萄糖含量變化情況。如圖A、B、C分別代表

腎單位的結構,其中C的結構名稱和生理過程分別是()

1%

ABCD

A.腎小球、濾過作用B.腎小管、濾過作用

C.腎小球、重吸收作用D.腎小管、重吸收作用

【答案】D

【解析】

血液流經A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

萄糖會濾過到B腎小囊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C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

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C

的結構名稱和生理過程分別是腎小管、重吸收作用。

【例15]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漿、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含量(單位:g/100ml),則A、

B、C三種液體依次是()

成分尿素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

A1.950.0101.5

B0.030.010.150.7

C0.037.200.150.7

A.尿液、原尿、血漿B.尿液、血漿、原尿

C.原尿、尿液、血漿D.血漿、原尿、尿液

【答案】A

【解析】

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

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