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7單元生物的變異、育種與進化課時分層集訓23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多樣性蘇教版_第1頁
2023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7單元生物的變異、育種與進化課時分層集訓23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多樣性蘇教版_第2頁
2023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7單元生物的變異、育種與進化課時分層集訓23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多樣性蘇教版_第3頁
2023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7單元生物的變異、育種與進化課時分層集訓23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多樣性蘇教版_第4頁
2023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7單元生物的變異、育種與進化課時分層集訓23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多樣性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分層集訓訓(二十三)(建議用時:45分鐘)A組根底達標1.(2023·吉林長春三模)以下關于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A.生物進化的根本單位是種群中的個體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共同進化的結果C.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D.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根本單位。]2.(2023·黑龍江牡丹江一中期末)以下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B.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生物在不斷進化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A正確;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等于a基因的頻率,各占50%,B錯誤;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等于女性群體的,C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而不是基因型頻率的改變,D錯誤。]3.(2023·宜昌一模)以下不能表達生物正在進化的是()【導學號:41780120】A.青霉菌通過輻射誘變產生了青霉素產量很高的菌株B.在黑褐色環境背景下,黑色樺尺蠖被保存,淺色樺尺蠖被淘汰C.雜交育種通過不斷地自交、篩選和淘汰使得純合矮稈抗病小麥的比例越來越高D.雜合高莖豌豆通過連續自交導致后代純合子頻率越來越高D[青霉菌的培育過程發生了基因突變,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A正確;在黑褐色環境背景下,淺色樺尺蠖被環境選擇而淘汰,自然選擇使得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B正確;純合矮稈抗病小麥是人工選擇的產物,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C正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內基因頻率發生變化,雜合高莖豌豆通過連續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頻率發生改變,但是基因頻率沒有改變,沒有進化,D錯誤。]4.(2023·邢臺模擬)某小島上原有果蠅20000只,其中基因型RR、Rr和rr的果蠅分別占15%、55%和30%。假設此時從島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為RR的果蠅,且所有果蠅均隨機交配,那么F1中R的基因頻率約是()A.43%B.48%C.52% D.57%B[原來果蠅種群中基因型為RR、Rr、rr的果蠅分別有3000只、11000只、6000只,從島外入侵eq\a\vs4\al(2000)只基因型為RR的果蠅后,此時的種群中RR、Rr、rr的果蠅分別有5000只、11000只、6000只,此時種群中基因R的頻率為(5000×2+11000)/(22000×2)≈48%,隨機交配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那么F1種群中基因R的頻率約為48%。]5.(2023·遼寧大連20中月考)如圖a、b、c表示自然條件有差異、存在地理隔離的3個地區。a地區物種甲某些個體遷移到b、c地區,經長期進化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乙、丙。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上述過程說明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B.留居a地區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再發生改變C.乙、丙兩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存在較大差異D.甲、乙兩個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的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C[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的出現;a地區的環境在變化,留居a地區的甲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會發生變化;乙、丙是兩個物種,存在生殖隔離,這兩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也有較大的差異;甲、乙是兩個物種,存在生殖隔離,但是乙物種是從甲物種進化來的,二者的基因庫組成可能局部相同。]6.(2023·湖北局部重點中學聯考)以下關于生物進化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新物種產生不一定發生了生物進化,生物進化一定產生新物種B.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沒有說明遺傳變異的本質,但解釋了進化的實質C.野生型紅眼果蠅群體出現了白眼突變個體,該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D.長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的變異,進而使細菌產生較強的耐藥性C[新物種產生一定發生了生物進化,生物進化不一定產生新物種,A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這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B錯誤;突變會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C正確;抗生素只是對變異進行了選擇,不能定向誘導細菌產生抗藥性變異,D錯誤。]7.科學家發現果蠅具有一種能感受熱度的溫度傳感器,所以果蠅能找到適宜生存和繁衍的溫度環境,而不至于受到低溫或高溫的傷害?!皽囟葌鞲衅鳕暤某霈F最能表達的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中的哪個觀點()A.為適應復雜的溫度環境,果蠅產生了溫度傳感器B.生物能定向產生適應性變異,以適應復雜的溫度環境C.溫度傳感器表達了生物的多樣性,是共同進化的結果D.個體變異導致生物進化,生物進化的單位是個體C[溫度傳感器是局部果蠅本身就有的,A錯誤;變異是不定向的,B錯誤;果蠅具有“溫度傳感器〞表達了生物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C正確;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不是個體,且單個個體的變異很難導致生物種群的進化,D錯誤。]8.如圖A、B、C代表不同的種群,A和B原本屬于同一物種,都以物種C作為食物來源。由于地理隔離,且經過假設干年的進化,現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還屬于同一物種。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假設A和B在一起還能進行自由交配,那么它們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離B.A和B的關系一定為競爭C.假設A和B仍然為同一物種,那么它們具有共同的基因庫D.A和B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導致了它們朝著一定方向進化D[兩種群能自由交配不一定屬于同一物種,兩種群能自由交配且產生的后代可育才說明兩種群屬于同一物種,A錯誤;競爭發生在不同物種之間,A和B假設為同一物種,那么不是競爭關系,B錯誤;每一個種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庫,A、B屬于兩個種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庫,C錯誤。]9.(2023·南昌模擬)“蝴蝶泉頭蝴蝶樹,蝴蝶飛來千萬數。首尾連接數公尺,自樹下垂疑花序。〞每年的4、5月間,大理蝴蝶泉一帶有數量龐大的大麗王蝴蝶種群,它們的翅色有黃翅黑斑和橙黃黑斑兩種。研究得知,黃翅黑斑(A)對橙黃黑斑(a)是顯性,且親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假設它們隨機交配,請據孟德爾的別離定律計算并答復以下問題:(1)子代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設要使蝴蝶后代的基因頻率維持在這一理想狀態下,除題干給出的特點外還應具備哪些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近年發現該種群出現了突變的白翅蝶,專家分析該種群的基因頻率將會發生改變。請分析白翅基因的頻率可能會怎樣變化。________________。(4)近幾年發現,該種群數量明顯減小,使欣賞價值降低。專家提出要加以保護,這是在________層次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解析](1)由題干分析知,親代的A的基因頻率為:30%+eq\f(1,2)×60%=60%,a的基因頻率那么為40%,所以隨機交配,子代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AA=60%×60%=36%,aa=40%×40%=16%,Aa=2×60%×40%=48%。(2)題干中說明種群足夠大,而種群要處于相對平衡,除此之外,還需要沒有遷入和遷出,自然選擇不起作用,雌雄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沒有基因突變等。(3)假設發生了突變,那么突變的有利與否取決于環境,假設突變后性狀適應環境,那么基因頻率會增大,否那么會減小。(4)專家提出保護蝴蝶種群,是在物種層次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答案](1)AA36%、Aa48%、aa16%(2)沒有遷入和遷出;自然選擇對翅色這一性狀沒有作用;雌雄個體間都能自由交配產生后代;沒有基因突變(3)如果該性狀適應環境,那么基因頻率會增大;如果該性狀不適應環境,那么基因頻率會減小(4)物種10.(2023·河北衡水中學四調)按照“國際人類基因組方案〞的標準,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數民族基因庫,從各個民族采集來的DNA基因樣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學的基因庫里,這個基因庫是云南大學科研人員歷時3年完成的。請答復以下問題:(1)人類基因組方案需要對人類的________條染色體進行測序;選樣時通常選擇采集________(填“男性〞或“女性〞)血液樣本建立白細胞基因血庫,原因是該性別的白細胞攜帶人類的全套遺傳物質。(2)為了得到高純度的少數民族DNA樣本,采樣地點選在偏遠的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區,主要原因是地理隔離使不同民族之間的通婚概率小,從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間的________。(3)如圖為在某段時間內,種群甲中的基因A頻率的變化情況。請思考答復以下問題:①圖中在________時間段內甲種群生物發生了進化,其中________基因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在T點時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種。②假設時間單位為年,在某年時,甲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10%、30%和60%,那么此時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________?,F假設甲種群所生存的環境發生一種新的變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個體每年減少10%,而AA和Aa個體每年均增加10%,那么下一年時種群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________。[解析](1)正常人體細胞中含有23對染色體,但由于男性的最后一對性染色體不同,因此人類基因組方案需要對人類的24條染色體(22條常染色體+X+Y)進行測序;男性白細胞攜帶人類的全套遺傳物質(遺傳信息),并且采樣非常方便,因此選樣時通常選擇采集男性血液樣本建立白細胞基因血庫。(2)為了得到高純度的少數民族DNA樣本,采樣地點選在偏遠的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區,主要原因是地理隔離使不同民族之間的通婚概率小,從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間的基因交流。(3)①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題圖中QR時間段內種群基因頻率不斷改變,說明該時間段內甲種群生物發生了進化;QR時間段內A基因頻率逐漸升高,說明其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從圖中無法判斷出是否形成生殖隔離,因此在T點時不一定形成新物種。②在某年時,甲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10%、30%和60%,那么此時基因A的基因頻率=AA的基因型頻率+1/2×Aa的基因型頻率=10%+1/2×30%=25%?,F假設甲種群中共有100個個體,那么AA、Aa和aa的個體數依次是10、30、60,假設aa個體每年減少10%,而AA和Aa個體每年均增加10%,那么下一年時種群中AA、Aa和aa的個體數依次是11、33、54,因此aa的基因型頻率=54/(11+33+54)×100%≈55.1%。[答案](1)24男性(2)基因交流(3)①QRA不一定②25%55.1%B組能力提升11.一個全部由基因型為Aa的豌豆植株組成的種群,經過連續4代自交,獲得的子代中,Aa的頻率為eq\a\vs4\al(1/16),AA和aa的頻率均為15/32。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可以肯定該種群在這些年中()【導學號:41780121】A.發生了隔離B.發生了基因突變C.發生了自然選擇D.發生了基因型頻率的改變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由題干信息可知,基因型為Aa的豌豆種群在連續自交4代后,只發生了基因型頻率的變化,沒有基因頻率的變化,因此該種群沒有發生變化。]12.(2023·湖南十二校第一次考試)以下圖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概念圖,有關分析正確的選項是()A.①表示生存斗爭,這是生物過度繁殖與有限生存空間的矛盾表達B.②導致③改變的內因是基因突變,外因是自然選擇C.③代表物種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條件是存在生殖隔離D.④指基因(遺傳)、物種、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它們是共同進化的結果D[①表示自然選擇學說;②導致③改變的內因是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③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④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是共同進化的結果。]13.(2023·山東高考)玉米的高稈(H)對矮稈(h)為顯性。現有假設干H基因頻率不同的玉米群體,在群體足夠大且沒有其他因素干擾時,每個群體內隨機交配一代后獲得F1。各F1中基因型頻率與H基因頻率(p)的關系如以下圖。以下分析錯誤的選項是()A.0<p<1時,親代群體都可能只含有純合體B.只有p=b時,親代群體才可能只含有雜合體C.p=a時,顯性純合體在F1中所占的比例為1/9D.p=c時,F1自交一代,子代中純合體比例為5/9D[根據題干給出信息:種群足夠大,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無突變、無自然選擇、無遷入和遷出),每個群體內個體間隨機交配,那么種群的親子代之間基因的傳遞遵循遺傳平衡定律。A項,子代H基因頻率為p(0<p<1)時,由于親子代之間遵循遺傳平衡定律,那么親代H基因頻率也為p;當親代種群中HH基因型頻率為p,hh基因型頻率為(1-p)時,那么親代H基因頻率為p,此時,親代都為純合體。B項,p=b時,Hh基因型頻率為1/2,hh和HH基因型頻率相等,均為1/4,計算出p=0.5,那么親代H基因頻率也為0.5,在這種情況下,親代群體才可能只含有雜合體。C項,p=a時,Hh基因型頻率=hh基因型頻率,可推知2p(1-p)=(1-p)2,即p=1/3,進而推知HH基因型頻率為1/9。D項,p=c時,Hh基因型頻率=HH基因型頻率,可推知2p(1-p)=p2,即p=2/3,進而推知HH基因型頻率為4/9,Hh基因型頻率為4/9,hh基因型頻率為1/9。自交一代后純合體比例=1-雜合體比例=1-(4/9×1/2)=7/9。]14.答復以下有關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問題: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不斷開展,物種形成、生物多樣性開展機制的理論探索也在不斷的開展與完善。如圖是科學家利用果蠅所做的進化實驗,兩組實驗僅喂養食物不同,其他環境條件一致。(1)第一期時,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蠅屬于兩個____________________。(2)經過八代或更長時間之后,甲箱果蠅體色變淺,乙箱果蠅體色變深。再混養時,果蠅的交配擇偶出現嚴重的同體色選擇偏好,以此推斷,甲、乙品系果蠅之間的差異可能表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樣性,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經過八代或更長時間后,兩箱中的果蠅體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請用現代進化理論解釋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兩箱分養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兩箱中果蠅發生變異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化,形成兩個群體體色的很大差異。(4)下表是甲、乙兩箱中果蠅局部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顯性基因頻率統計的數據:世代甲箱乙箱果蠅數AT1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