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飛向太空的航程 省賽獲獎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飛向太空的航程 省賽獲獎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飛向太空的航程 省賽獲獎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飛向太空的航程 省賽獲獎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飛向太空的航程 省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飛向太空的航程(課時1)課后練習【基礎過關】1.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奇葩(pā)刎頸之交(wěn)翌年(yì)

猝不及防(cù)B.贍養(zhān)

扭轉乾坤(qián)苛刻(kē)

夙興夜寐(sù)C.橫亙(ɡèn)暴殄天物(tiǎn)禪讓(chán)

惴惴不安(zhuì)D.秈稻(xiān)

殘羹冷炙(zhì)醞釀(nànɡ)

殞身不恤(yǔn)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涎水流水賬文過是非征稿啟示B.妨害明信片中流抵柱韋編三絕C.膽怯龍門陣切中時弊削足試履D.圭臬炒魷魚九霄云外驚慌失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①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__________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②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己設計研制的第一枚液體火箭豎立在了上海南匯海灘20米高的發射架上。今天,已經可以__________的一個秘密是,這枚火箭的飛行高度,只有8公里!③然而,由于經濟實力有限等各種原因,中國的飛天夢想只能__________在一張張構思草圖中。④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關橫亙在中國科學家面前:載人飛船上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統和工作環境。盡管有國外可供__________的經驗,但對于中國航天人來說,這一切,幾乎是從零開始。A.誕生

泄露

密封

借鑒B.誕生

透露

塵封

借鑒C.降生

泄露

塵封

利用D.降生

透露

密封

利用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我國現階段經濟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都要不斷鞏固和提高經濟發展的成果,爭取在2023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并使之再上一個新臺階。B.工業生產捷報頻傳,今年一季度各項經濟指標再攀新高,靠的是不斷更新觀念,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努力提高服務水平的結果。C.貴州省多名政協委員在提案發言中,對城市綠化中存在的問題作了具體分析,同時也簡單介紹了城市綠化的基本知識,人們對城市綠化引起了重視。D.星球探測工程是我國進行深空探測所邁出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繼人造衛星、載人航天之后的第三個里程碑。5.選出填入下文空白處最妥當的一項1957年10月4日,哈薩克大荒原一個小小的角落里,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枚頂端載著一個直徑58厘米鋁制圓球的火箭,夢幻般地升上了星空。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震動了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國人。______面對天疆的呼喚,翌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揮動了他那扭轉乾坤的大手:“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A.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B.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中國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C.中國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D.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閱讀拓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新華社酒泉10月16日電2023年10月15日清晨,朝陽輝映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聳入云天的發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號飛船內,楊利偉——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正靜候著一個舉國關注的時刻。上午9時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巨型運載火箭噴射出一團橘紅色的烈焰,托舉著載人飛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這是人類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響的發射,它標志著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為了這個飛天夢想,一個古老的民族已經等待了幾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經努力了近半個世紀。1957年10月4日,哈薩克大荒原一個小小的角落里,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枚頂端載著一個直徑58厘米鋁制圓球的火箭,夢幻般地升上了星空。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震動了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國人。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面對天疆的呼喚,翌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揮動了他那扭轉乾坤的大手:“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1.文章第一段,除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新聞要素外,還有什么作用?2.第四段中畫線的語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文章描寫火箭發射時的情景用了一連串動詞,找出這些動詞,簡要說明這些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4.請以節選的部分文字為例,談談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問題。①2023年10月15清晨,朝陽輝映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聳入云天的發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號飛船內,楊利偉——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正靜候著一個舉國關注的時刻。②上午9時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巨型運載火箭噴射出一團橘紅色的烈焰,托舉著載人飛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③這是人類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響的發射,它標志著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④為了這個飛天夢想,一個古老的民族已經等待了幾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經努力了近半個世紀。⑤1957年10月4日,哈薩克大荒原一個小小的角落里,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枚頂端載著一個直徑58厘米鋁制圓球的火箭,夢幻般地升上了星空。⑥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震動了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國人。中國是嫦娥的故鄉,火箭的發源地,是誕生了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的國度。在航天時代到來之際,中國,不能再一次落伍。⑦面對天疆的呼喚,翌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揮動了他那扭轉乾坤的大手:“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⑧進入新的一年,整個中國都在期盼著這一時刻的早日來臨。⑨在這個金色的秋日,這一刻終于到來了。在萬戶的飛天嘗試過了六百多年后,又一個勇敢的中國人——楊利偉,向太空飛去……⑩9時10分許,“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飛天勇士楊利偉順利進入太空。?一個民族迎來了飛天夢圓的輝煌時刻!5.選文的導語部分是哪幾段?用一句話概括導語的主要內容。6.第④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第⑤段描寫了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一事,這有什么作用?8.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意?【表達交流】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新華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白瑞雪趙薇任珂)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20日上午成功舉行,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的物理現象。太空授課的主講人為女航天員王亞平。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在大約40分鐘的授課中,航天員通過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他們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過視頻通話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互動交流。地面課堂設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包括少數民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港澳臺地區學生代表在內的330余名中小學生參加了地面課堂活動,全國8萬余所中學6000余萬名師生通過電視直播同步收看。這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教育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有關專家說,太空授課活動是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中首次開展的教育類應用任務,體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必將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航天、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夢想。(摘自2023年6月20日新華網)(1)給這則新聞擬一個簡明的標題。(限20字以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是當時電視機前的一名學生,看完太空授課后想寫一寫聽課感言,你將怎樣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這幅圖展示的是我國航天員翟志剛打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艙門,首度實施空間出艙活動時的精彩情景。請從比喻、排比、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中任選兩種,對畫面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不超過70字。飛向太空的航程(課時1)課后練習·詳細答案【基礎過關】1.A【解析】B.“贍”應讀shàn;C.“禪”應讀shàn;D.“釀”應讀niànɡ。【備注】無2.D【解析】A.是—飾,示—事。B.抵—砥。C.試—適。【備注】無3.B【解析】本題考查近義詞的辨析,根據語境和搭配,可以得出B項最恰當。【備注】無4.D【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提高”和“成果”不搭配。B.“靠的是……的結果”,句式雜糅。C.“人們……引起重視”不搭配。【備注】無5.D【解析】略【備注】無【閱讀拓展】1.寫“輝映的朝陽”“聳入云天的發射架”“乳白色的飛船”和“靜候著一個舉國關注的時刻的航天員——楊利偉”,寥寥數語,勾勒了一幅靜謐的畫面,渲染了發射前緊張而激動的場面,引人聯想。【解析】關于這段文字的作用,可以從描述的場景和渲染的氣氛角度思考。2.過渡(承上啟下),說明下文要寫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探索努力的過程。【解析】本段是過渡段,寫了中國航天人的奮斗歷程,前三段是新聞的導語。圍繞“過渡”來分析作用即可。3.這些動詞有“噴射”“托舉”“拔地而起”“直刺九霄”等。這些詞語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神舟”五號發射時驚心動魄的瞬間,表達了作為中國人看到“神舟”五號順利升空的自豪感。【解析】文章描寫火箭發射情景的文字集中在第二段,從中很容易找到這些動詞,作用可從寫景抒情的角度思考。4.作者的語言飽含激情,等待時氣氛的安靜,要描寫自然景物時有著一種必勝的信心。升空剎那,“驚天動地的巨響”“噴射出一團橘紅色的烈焰”“載人飛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是飛船發射的特寫鏡頭,作者懷著崇敬和必勝的信心寫出了飛船成功發射的過程,語言優美,極有力量。【解析】本文的語言飽含激情,有鼓舞人心的力量。理解時注意結合“神舟”五號在中國航天史上的意義體會。【備注】無5.①②③段為導語部分。202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射,意義重大。【解析】無6.這是一個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對中國飛向太空的航程的敘述。【解析】無7.這樣寫就把中國飛向太空的航天歷程放到了世界航天歷程的大背景中,是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震動了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國人,中國由此開始太空探索,同時在對比烘托中也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解析】無8.說明“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回收是一批又一批航天人勇于獻身、勇攀高峰的結果,是全國人民堅持不懈地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的結果,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讓我們感受到了祖國的日益強大,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