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1801.1-2022 信息技術 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 第1部分:基本要求》這一標準旨在為基于卡片的生物特征識別系統提供一套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指導原則。該文件詳細規定了此類系統在設計、開發及應用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框架和技術條件,確保不同廠商的產品能夠達到一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

標準中明確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應用于卡片時需要考慮的關鍵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數據安全保護機制、用戶隱私權保障措施以及系統性能指標等。對于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紋、面部圖像)如何被正確采集、處理、存儲與驗證進行了具體說明,并強調在整個流程中必須采取有效手段防止未授權訪問或泄露敏感個人信息。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22-10-12 頒布
  • 2023-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41801.1-2022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1頁
GB/T 41801.1-2022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2頁
GB/T 41801.1-2022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3頁
GB/T 41801.1-2022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4頁
GB/T 41801.1-2022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41801.1-2022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第1部分:基本要求-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3524015

CCSL.7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418011—2022

.

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

第1部分基本要求

:

Informationtechnology—BiometricSystem-on-Card—

Part1Corereuirements

:q

ISO/IEC17839-12014MOD

(:,)

2022-10-12發布2023-05-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418011—2022

.

目次

前言

…………………………Ⅰ

引言

…………………………Ⅱ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2

縮略語

4……………………2

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功能體系結構

5………………2

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比對

5.1………………………2

型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

5.2S1………………………3

型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

5.3S2………………………3

傳感器類型

5.4…………………………3

供電

6………………………4

概述

6.1…………………4

接觸式供電

6.2…………………………4

非接觸式供電

6.3………………………4

內部供電

6.4……………4

基礎設施

7…………………4

附錄資料性規范類型的動因

A()S2……………………5

參考文獻

………………………6

圖采用卡上系統比對方式的生物特征鑒別通用體系結構

1……………3

GB/T418011—2022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第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是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第部分已經發布

GB/T41801《》1。GB/T41801

了以下部分

:

第部分基本要求

———1:;

第部分物理特性

———2:;

第部分邏輯信息交換機制

———3:。

本文件修改采用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第部分基本

ISO/IEC17839-1:2014《1:

要求

》。

本文件與的技術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ISO/IEC17839-1:2014:

根據本文件實際未引用情況刪除了國際標準原文在第章術語和定義中規范性引用的

———,3“”

ISO/IEC2382-37;

為便于理解增加了術語生物特征樣本見

———,“”(3.4);

使用國家標準代替國際標準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用代替了

———,:GB/T30266ISO/IEC24787

見用代替了見用代替了

(5.1),GB/T14916ISO/IEC7810(5.2、5.3),GB/T16649.1

見用代替了見用

ISO/IEC7816-1(5.2、5.3),GB/T16649.3ISO/IEC7816-3(5.2、6.2),

代替了見用代替了

GB/T16649.12ISO/IEC7816-12(5.2、6.2),GB/T41801.2

見用和代替了見

ISO/IEC17839.2(5.3),GB/T16649.3GB/T16649.12ISO/IEC7816(6.1);

因引言中已有相關說明故刪除了國際標準原文中關于本國際標準定義了兩種不同類型

———,5.2“

的卡型和型的描述

:S1S2?!薄?/p>

本文件做了下列編輯性改動

:

第章標題由符號和縮略語改為縮略語

———4“”“”;

資料性附錄中用代替了國際標準原文中的

———AGB/T16649.1ISO/IEC7816。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

本文件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SAC/TC28)。

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寶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賽西科技發展有

:、、

限公司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楚天龍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賽西信

、、、、

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握奇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飛天誠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電智能卡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東信和平科

、、、

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邦達有限公司北京芯可鑒科技有限公司恒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密特印制有限公

、、、、

司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國順楊春林李廣壘趙東艷陳燕寧宋方方原愛陽蔣曲明周斌鄭江東

:、、、、、、、、、、

張樹蕊盛敬剛朱鵬飛張剛邵興余恒亦張曉川程文杰董廣智趙松德徐平江劉曉晨李丹

、、、、、、、、、、、、、

陶然之

GB/T418011—2022

.

引言

在本文件的范圍內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是指一個便攜式的卡尺寸大小的裝置包括以下單元

,,:

生物特征采集數據處理存儲比對決策從物理和邏輯上將傳感器和信號處理集成到卡上是卡上

、、、、。,

生物特征比對的功能擴展

。

和包含了關于卡上生物

GB/T16649.11—2019、ISO/IEC19785-3、ISO/IEC19795-7GB/T30266

特征比對的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依然未被充分覆蓋行業需要一個新的關于完全獨立的卡上

。。

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標準可實現互操作并規定最低質量標準以使得這樣一個系統能可靠運行

,。

將生物特征識別傳感器集成在的卡中并對其進行扭曲性質和彎曲性質測試是一項

GB/T14916,,

技術挑戰本文件描述了兩種類型的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型是具有良好彎曲韌性的卡完全符

。。S1,

合的規定而型在卡的尺寸和柔韌性方面的要求不同其他要求保持不變包括無觸點

GB/T14916;S2,,

的接口的使用

ICC。

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擬由三個部分構成

GB/T41801《》。

第部分基本要求目的在于規定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功能體系結構兩種類型的卡上

———1:。、

生物特征識別系統實現的定義以及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傳感器供電等方面的相關內容

、。

第部分物理特性目的在于規定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物理特性包括生物特征識別卡

———2:。,

的尺寸生物特征采集裝置的位置和尺寸機械持久性等

、、。

第部分邏輯信息交換機制目的在于確立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邏輯數據結構注冊程

———3:。、

序發現服務操作程序和生物特征采集過程中的反饋機制

、、。

GB/T418011—2022

.

信息技術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

第1部分基本要求

: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以下內容

:

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功能體系結構

———;

型完全符合和型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實現的定義

———S1(GB/T14916)S2;

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傳感器類型

———;

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關于下列內容的最低要求

———:

辨別力如生物特征識別的精度標準

●(:);

接口

●;

電源選項

●。

以下幾方面不在本文件范圍內

:

卡上存儲且卡外生物特征比對

———;

工作負載協同實現

———;

獨立部件的詳細說明和結構

———。

本文件給出了卡上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功能體系結構描述以及描述了如何利用來自其他標準的

,

現有的命令與數據結構進行接口映射

。

本文件適用于生物特征識別卡的設計生產檢測和使用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

,;,()

本文件

。

識別卡物理特性

GB/T14916(GB/T14916—2006,ISO/IEC7810:2003,IDT)

識別卡帶觸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