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35.3.1中繼距離受損耗的限對數字光纖通信系統而言,系統設計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用戶對傳輸距離和傳輸容量(話路數或比特率)及其分布的要求,按照國家相關的技術標準和當前設備的技術水平,經過綜合考慮和反復計算。選擇最佳路由和局站設置、傳輸體制和傳輸速率以及光纖光纜和的基本參數和性能指標,以使系統的實施達到最佳的性能價格比。在技術上,系統設計的主要問題是確定中繼距離,尤其對長途光纖通信系統,中繼距離設計是否合理,對系統的性能和經濟效益影響很大。中繼距離的設計有三種方法?情況法(參數完全已知統計法(所有參數都是統計定義半統計法(只有某些參數是統計定義這里我們采用情況設計法,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結果,設計的可靠性為100%,但要犧牲可能達到的最大長度中繼距離受光纖線路損耗和色散(帶寬)的限制,明顯隨傳輸速率的增加而減小。中繼距離和傳輸速率反映著光纖通信系統的技術水平。圖5.17示出了無中繼器和中間有一個中繼器的數字光纖線路系統的示意圖,圖中符號T′,T:和數字復接分接設備的接口Tx:光發射機或中繼器發射端Rx:光或中繼器接收端CC纖連接器S近Tx連接器C1接收端R近Rx連接器C2發射端SR纖線路,包括接頭如果系統傳輸速率較低,光纖損耗系數較大,中繼距離主要受光纖線路損耗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要求S和R兩點之間光纖線路總損耗必須不超過系統的總功率衰減,即或式中,P為平均發射光功率(dB),P為接收靈敏度(dB),α為連接器損耗(dB/M為系統余量(d),α為光纖損耗系數(dB/km),α為每km纖平均接頭損耗(dB/km),α為每km纖線路損耗余量(dB/km),L中繼距離(km)。平均發射光功率Pt取決于所用光源,對單模光纖通信系統,LD的平均發射光功率一般為-3~-9dBm,LD平均發射光功率一般為-20~-5dBm。光靈敏度P取決于光檢測器和前置放大器的類型,并受誤碼率的限制,隨傳輸速率而變化。表5.10示出長途光纖通信系統BER≤1×0時的接收靈敏度P。連接器損耗一般為0.3~1dB/對。設備余量M包括由于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引起的發射光功率和接收靈敏度下降及設備內光纖連接器性能劣化,M一般不小于3dB。光纖損耗系數α取決于光纖類型和工作波長,例如單模光纖在1310nmα0.4~0.45dB/km1550nmα0.25dB/km光纖損耗余量α一般為0.1~0.2dB/km一個中繼段總余量不超過5dB均接頭損耗可取0.05dB/個,每千米光纖平均接頭損耗α可根據光纜生產長度計算得到。根據ITU-T(CCIT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鼻腔感染性內病變中醫治療
- 企業內部醫療器械合規文化培育
- 《電磁波理論與應用課件》講義
- 辦公效率提升的利器基于區塊鏈的數據管理平臺
- 醫保市場發展中的商業模式優化
- 辦公空間中的智能化情感交互系統設計
- 霧化吸入治療中深呼吸對藥物沉積效果的影響分析
- 從技術前沿看區塊鏈在IP版權保護的應用和前景
- 2025年私人借款合同協議
- 紡織機械操作基礎知識試題與答案2024
- 2025-2030串番茄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安徽省滁州市皖南八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化學試題(含答案)
- 遼寧沈陽國有資產托管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哮病中醫特色護理查房
- 2025-2030中國浮吊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研究報告
-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所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31校聯考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浙江省紹興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數學 含解析
- 高二期末家長會-家校攜手凝共識齊心協力創輝煌
-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全面剖析
- 職場人士健身與鍛煉技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