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WS/T 197-2001 急性鈾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是一項關于急性鈾中毒的專業技術規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該標準詳細規定了急性鈾中毒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指標以及診斷依據,并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和治療建議。

根據該標準,急性鈾中毒主要通過吸入或食入途徑導致人體內鈾含量急劇增加而引發的一系列健康損害。臨床表現多樣,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刺激癥狀(如咳嗽、呼吸困難)、消化系統不適(惡心、嘔吐)以及腎臟功能損傷等。此外,還可能出現血液學異常變化和其他非特異性全身反應。

在診斷方面,《WS/T 197-2001》強調了病史詢問的重要性,特別是接觸史;同時指出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進行綜合判斷。實驗室檢測是確診的關鍵環節之一,主要包括尿液中鈾及其代謝產物水平測定、血常規檢查以及其他生化指標監測等。

對于急性鈾中毒患者的處理,《WS/T 197-2001》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立即停止暴露源、給予支持性治療(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必要時使用螯合劑促進鈾排出體外等。此外,還特別強調了對癥治療的重要性,比如針對腎功能不全采取相應干預措施。

此標準為醫療機構提供了科學合理的指導框架,有助于提高急性鈾中毒診治工作的規范化程度。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
  • 2001-07-20 頒布
  • 2002-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WS/T 197-2001急性鈾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1頁
WS/T 197-2001急性鈾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2頁
WS/T 197-2001急性鈾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WS/T 197-2001急性鈾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犆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犠犛/犜197—2001

急性鈾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犇犻犪犵狀狅狊狋犻犮犮狉犻狋犲狉犻犪犪狀犱狆狉犻狀犮犻狆犾犲狊狅犳

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犳狅狉犪犮狌狋犲狌狉犪狀犻狌犿犻狀狋狅狓犻犮犪狋犻狅狀

20010720發布200201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

犠犛/犜197—2001

前言

對急性鈾中毒的診斷目前沒有可以借鑒的國際標準。本標準是根據現有文獻資料和既往實踐經驗

編制的,其中鈾的劑量估算部分引用了有關的國家標準(GB/T16148—1995)。考慮到急性鈾中毒以急

性中毒性腎病為主證,國內將發布中毒性腎病的診斷標準,另外還將編制與發布直接針對鈾的劑量估算

標準,因此本標準的使用者應關心和參考日后將發布的上述兩個標準。

本標準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的附錄A是提示的附錄。

本標準由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

本標準起草人:孫世荃。

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負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急性鈾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犠犛/犜197—2001

犇犻犪犵狀狅狊狋犻犮犮狉犻狋犲狉犻犪犪狀犱狆狉犻狀犮犻狆犾犲狊狅犳

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犳狅狉犪犮狌狋犲狌狉犪狀犻狌犿犻狀狋狅狓犻犮犪狋犻狅狀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急性鈾中毒的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本標準適用于天然鈾化合物職業性急性暴露后發生的急性鈾中毒。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

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6148—1995放射性核素攝入量及內照射劑量估算規范

3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急性鈾中毒acuteuraniumintoxication

急性鈾中毒是短時間內經不同途徑攝入過量天然鈾化合物因化學損傷引起的以急性中毒性腎病為

主證的全身性疾病。

4診斷原則

根據鈾化合物急性暴露史,鈾化合物種類,攝入途徑,估算的腎內最大鈾含量,以及臨床表現與實驗

室檢驗結果進行診斷。

5診斷指標

5.1腎內鈾含量

5.1.1考慮可能已經發生鈾化合物急性暴露時應盡早開始收集每日尿樣,測定尿內鈾含量,給出每升

尿內鈾含量(mg/L)和/或24小時尿內鈾含量(mg/24h),2周后可減少收集和測定次數。如合并體表面

鈾污染應測定體表面污染的水平與面積。

5.1.2按GB/T16148附錄B,根據暴露的鈾化合物種類,攝入途徑,氣溶膠粒子的粒徑和暴露不同時

間后的尿鈾值估算鈾的攝入量、吸收量和腎內最大鈾含量(mg)。必要時應估算出不同靶器官在一定時

間后的待積當量劑量與待積有效劑量。

5.2腎臟早期損害的檢驗指標及其結果

尿常規檢查異常;尿蛋白含量增加特別是低分子量蛋白增加;尿氨基酸氮肌酐比值增加;尿過氧化

氫酶增加;尿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或其他反映腎臟損傷的尿酶增加。

5.3腎臟功能障礙的檢驗指標及其結果

血液非蛋白氮、尿素氮和肌酐氮增加;血液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和/或低血鈉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