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孟子主張性善論,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樂業。孟子以辯才出名,其民本思想表現為主張民貴君輕、與民同樂。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把孔子的“仁”學發展為“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孔子仁學的發展,其核心是以民為本,統治者必須施仁政,取得民心。這一思想在文藝領域里,就是要求君王“與民同樂”。eq\a\vs4\al(美字體)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賞美文走進孟子佚名我追尋著孟子的足跡,帶著一顆尊敬的心,又一次走進了孟子的精神世界,在他的仁、義、禮、智中流連,跨越歷史的長河,品味著《孟子》一書的精華,不覺間仿佛已走過千年:雖然他沒有蘇秦姍姍來往于六國之間的顯赫與威風,也沒有莊子淡漠一切而又熱愛一切的灑脫與激情,但擁有的是一腔熱血和“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遠大抱負,還有那“舍生取義”的氣節。他那獨具慧眼的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他那機智的辯論藝術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無一不給后人以啟迪,給后人以震撼。這是一個滿懷智慧、為民呼號的孟子。生于亂世之中,卻背著“民貴君輕”的行囊,積極奔走于游說之路上,不是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也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只是為那些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的百姓們爭得一份“衣帛食肉”的權利和一片安靜祥和的土地。他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生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矢志不渝。他豈能不知人心險惡,自己的主張會招來殺身之禍,但是孟子認為大丈夫正義在胸,便能無所畏懼,鋒芒畢露;為了道義,即便被殺頭也在所不惜,因為這崇高的理想給他帶來的是一種生命的洗禮,如同鳳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這是一個秉持憂患、心懷天下的孟子。在這一戰亂頻繁,強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年代,他長途跋涉,奔走于列國之間;真誠而執著。他主張仁政,反對暴力治國,倡導以德服人,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但是那成王敗寇的時代有誰會聽從他的意見呢?在多次碰壁之后,他發現自己的理想不會實現了,于是便退而求其次,把自己的滿腔抱負與才華刻在竹簡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人皆可以為堯舜”。20多年的游說生涯,他不辭勞苦,凝結成精華,他為后人留下《孟子》這一傳世之作,也為后人留下了經久的感動。這是一個才學淵博、文采飛揚的孟子。一篇篇優美的文章,一句句經典的話語,無不彰顯了孟子敏銳的論辯藝術。“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縝密的構思,那些精煉的語句,構成了孟子作品特別的氣象。孟子的作品堪稱中華五千年來文明寶庫中的一枝奇葩!穿越時間的長河,他依然被人敬仰,兩千多年亦不曾改變。縱觀歷史的長廊,到處閃耀著他思想智慧的光芒。這就是孟子,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位站在歷史上的巨人,“亞圣”之名當之無愧,他的思想會繼續傳承下去,激勵著后人,鼓舞著后人,顯示它獨特的光輝!【課內挖掘】課內素材孟子的憂樂情懷孟子繼承孔子學說,在戰亂頻繁生靈涂炭的戰國時代,以天下安寧為己任,游說諸侯,闡述仁義治國,保民而王。為理想不改變自己氣節,不為高官厚祿所動搖,不因諷刺和責難而退縮,以其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以其智慧灑脫的雄辯之才,演繹出酣暢淋漓的亞圣風采,他的精神和氣度,撐起了中華民族浩然之氣的精神脊梁!孟子仁政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施仁政以樂民。在《孟子》一書中,多次提到王者與民同憂樂的問題。孟子對君王與民同憂樂的情景作了繪聲繪色的描述:“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孟子希望君主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方法來治理民眾。孟子認為,統治者若能與百姓同憂樂,才是真樂,才能真正稱王于天下。這種王者與民同憂樂的境界正是孟子所追求的最高政治境界。孟子倡導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想,成為幾千年來中國知識分子不斷傳承的思想傳統,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信念皆源于孟子的這種憂樂天下的思想,它激勵著一代代知識分子以國家民族事業為己任,奏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樂章。運用角度【課外應用】孟子是中國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被尊為“亞圣”,儒家文化亦被稱為“孟子之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提出的治國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提出的處世原則;“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是孟子提出的憂患意識。孟子目光如炬,他看到了人與社會發展的規律,他以向社會、向時代、向歷史贈言的方式,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孟子的偉大,或許就在于此。一個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是讓人民供在神壇上的圣人;一個反對戰爭的人,是具有博大胸懷的善人;一個熱誠的,優游自在的,無所恐懼的人,是最能夠享受人生具有理想性格的偉人。一、基礎達標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語暴以好樂 語:告訴B.王變乎色曰 色:臉色C.遵海而南 遵:沿著D.秋省斂而助不給 省:節省解析:D項,省:視察。答案:D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豫:猶豫B.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度:法度,標準C.從獸無厭謂之荒 厭:厭煩D.景公說,大戒于國 戒:警戒解析:A項,豫:游樂。C項,厭:滿足。D項,戒:做準備。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今王鼓樂于此 B.吾王庶幾無疾病與C.出舍于郊 D.庶民子來解析:D項,名詞作狀語,像兒子一樣。A、B、C三項皆為名詞作動詞。答案:D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代“民”自己B.而民歡樂之代文王C.樂其有麋鹿魚鱉代“靈臺”“靈沼”D.民欲與之偕亡代文王解析:A項,代“樂民之樂者”;B項,代“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D項,代“夏桀”。答案:C二、閱讀鑒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孟軻,鄒人也。受業于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鄒子之屬。齊有三鄒子。其前鄒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國政,封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鄒衍,后孟子。鄒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圣》之篇十余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其術皆此類也。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后不能行之。是以鄒子重于齊。適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行撇席。如燕,昭王擁彗①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筑碣石宮,身親往師之。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于齊、梁同乎哉!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于齊。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炙轂過②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節選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注:①彗:掃帚。②炙轂過:過,古時車上盛貯油膏的器具。過烘熱后流油,潤滑車軸。比喻言語流暢風趣。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其術皆此類也B.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其術/皆此類也C.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其術/皆此類也D.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其術皆此類也解析:根據文句中動詞及大意斷句即可。答案:A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戰國時期,秦相張儀游說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向秦國俯首稱臣,其外交策略稱為“合從”;為阻止秦國的吞并,蘇秦到六國去游說他們聯合起來對抗秦國的進攻的策略,為“連衡”。B.《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孟子的言行,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C.所謂“郊迎”,是一種非常高的禮遇。在中國古代,“郊迎”就是具有重要政治地位的主人親自到城外迎接來訪者,表達主人對來訪者的尊重。D.“列大夫”為秦漢時爵位名,列第七級,亦稱七大夫或公大夫。解析:秦國的外交策略稱為“連衡”,六國的稱為“合從”。答案:A7.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以武力征伐為主導的時代,所以孟子想通過寫書來引起諸侯的重視,實現理想。B.鄒衍雖然一開始能夠受到各國君王的熱情接待,甚至享有很高的禮遇,但是他的思想卻很難施行。C.荀子在當時的齊國是最年長和有資歷的宗師,正好當時齊國有列大夫的缺額,所以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稷下學宮的祭酒。D.荀子憎惡諸侯王們不遵循王政大道卻被裝神弄鬼的巫祝迷惑,所以推究各家之長,著書立說。解析:孟子序《詩》《書》,作《孟子》七篇不是為了引起諸侯的重視。答案:A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于齊、梁同乎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注意對“乃”“述”“德”“是以”“如”的對應翻譯。(2)注意關鍵詞“見”“菜色”“困”的對應翻譯,“仲尼菜色陳、蔡”為省略句,省略了介詞“于”,與“孟軻困于齊、梁”又同為“介賓短語后置”句式,翻譯時要調序。答案:(1)孟子卻稱述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國家(的需要)。(2)鄒衍周游各國受到如此尊敬和禮遇,這豈能與孔丘在陳國、蔡國因斷糧而面有饑色,孟軻在齊、梁遭到困厄相同呢!參考譯文:孟軻,是鄒國人。他曾跟著子思的弟子學習。在通曉儒家學說之后,(便去)游說侍奉齊宣王,齊宣王沒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國,梁惠王不聽信他的主張,(他的言論)反而被認為是迂曲玄遠而不切實際的。當時(各諸侯國都在實行變革),秦國任用商鞅,使國家富足,兵力強大;楚國、魏國任用吳起,戰勝了一些國家,削弱了強敵;齊威王和宣王任用孫臏和田忌等人,使各諸侯國都東來朝拜齊國。正當各諸侯國致力于“合縱連橫”的攻伐謀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賢能的時候,孟子卻稱述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國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鄉與萬章等人整理《詩經》《尚書》,闡發孔子的思想學說,寫成《孟子》一書,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現了學者鄒子等人。齊國有三個鄒子。在前的是鄒忌,他憑借彈琴的技藝得以拜見齊威王,隨后便參與了國家政事,被封為成侯并接受相印(做了宰相),他生活的時代要早于孟子。第二個叫鄒衍,生在孟子之后。鄒衍目睹了那些掌握一國之權的諸侯們越來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德政。于是就深入觀察萬物的陰陽消長,記述了怪異玄虛的變化,作《終始》《大圣》等篇共十余萬字。他的話宏大廣闊,荒誕不合情理,一定要先從驗證細小的事物開始,然后推廣到大的事物,以至達到無邊無際。鄒衍的學說都是這一類的。然而,總括它的要領,一定都歸結到仁義節儉,并在君臣上下和六親之間施行,(只不過)他開始述說的時候空泛罷了。王公大人初見他的學說,感到驚異而反復思考,受到感化,到后來卻不能實行。因此,鄒衍在齊國受到尊重。到魏國,梁惠王親自到郊外迎接,同他行賓主的禮節。到趙國,平原君側身陪行,親自為他拂拭席位。到燕國,燕昭王拿著掃帚(清除道路)為他做先導,并請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學習,還曾為他修建碣石宮,親自去拜他為老師。鄒衍周游各國受到如此尊敬和禮遇,這豈能與孔丘在陳國、蔡國因斷糧而面有饑色,孟軻在齊、梁遭到困厄相同呢!荀卿,是趙國人。五十歲的時候才到齊國游說講學。鄒衍的學說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論辯;淳于髡與他相處日久,時常學到一些精辟的言論。所以齊國人稱頌他們說:“高談闊論的是鄒衍;智多善辯、語言流暢風趣的是淳于髡。”田駢等人都已在齊襄王時死去,此時荀卿是最年長和有資歷的宗師。當時齊國仍在補充列大夫的缺額,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師的身份)擔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后來,齊國有人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團隊面試題及答案
- 聚焦2025年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專題研究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在食品加工的創新應用試題及答案
- 編程挑戰與解題思路試題及答案
- 營養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的創新案例試題及答案
- 積極探索2025年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藥劑藥品監督管理相關知識題及答案
- 藥劑考試回顧與前瞻試題及答案
- 醫學教育在繼續教育中的應用及實踐案例探討試題及答案
- 侵權責任法各章課件
- 茶葉委托加工協議書
- 談判:如何在博弈中獲得更多
- 社會學知識競賽(58道含答案)
- 中國理念的世界意義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東北師范大學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期中復習
- 2023年深圳市醫療保障局光明分局公開招聘一般類崗位專干1人模擬檢測試卷【共1000題含答案解析】
- 常用消毒劑分類及消毒方法演示文稿
- GB/T 1174-1992鑄造軸承合金
- 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
- 化學反應的限度和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