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短歌行》導學案一、導學目標1、學習目標①、貫徹兩個思想:誦讀是基礎,盡量讓學生自己討論分析。②、本詩的思想感情還是較明顯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卻是個難點;應該通過分析曹操的生平、為人及寫作背景來評析,給學生一些相關的補充閱讀材料是必要的。③、全課教學分為三塊:初步體味(熟悉內容),深入體味(討論分析其思想感情),鞏固體味(誦讀、聽音樂)。深入體味部分用三個問題來結構(你對詩中哪個句子有感觸?“憂”、“求賢”各為了什么?曹操何許人也?)。2、重點難點①教學重點在于:注重古體詩對學生的文化熏陶。讓學生在查找資料、進行綜合、展示表達中學體驗古體詩的情感魅力和藝術趣味;讓學生在遷移閱讀名著《三國演義》中了解個性獨特的詩人曹操。②教師指導學生找到資料后要盡量多分析,篩選出自己需要的資料,然后圍繞主題進行綜合,在上課的時候按照什么思路來展示自己的收獲。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3、學法吟誦分析法4、知識鏈接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羅貫中《三國演義》將其刻畫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臉譜也將曹操勾成白臉,這與歷史的真實面目頗有出入。實際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對歷史的發展有不可泯滅的功勛。作為政治家:曹操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后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為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成為北方勢力最強的軍閥,并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幾次下《求賢令》,打破當時以德行和家世為用人標準的慣例,任人唯賢,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當時四方知名的文士幾乎網羅無遺,而具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更是濟濟一堂。作為軍事家:實踐方面,指揮了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理論上,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作為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詩歌內容其詩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招集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鄴下,公讌倡和,形成一個文學集團。曹操自己的文學路線和寫作態度對于其他作家起著更具體的領導和倡導作用,促進了建安文學的繁榮。二、導學過程1、字音衿jīn
呦yōu
掇duō
陌mò
阡qiān
讌yàn
匝zā
哺bǚ2、詩歌鑒賞第一節:作者把人生短暫以“朝露”來比,“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有特定的含義,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討論:憂人生短暫,因而作者借酒澆愁。這樣一來,全詩的基調是不是消極的、低沉的?明確:不然。作者的這種憂思,源于內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暫,才更渴望招納賢才、為已所用,建功立業。第二節:這一節八句中只有兩句是作者自己寫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一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將之嫁接到這里,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地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四句選自《詩經?小雅?鹿鳴》。“雅”是宮廷樂曲歌辭,《小雅?鹿鳴》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選句意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蘋。我有高貴佳賓客,吹笙鼓瑟悅賓朋。”這四句詩信手拈來,卻與全詩融為一體,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已,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第三節:-“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字面意為“天上那明亮皎潔的月亮,什么時候才可以摘取呢?”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哈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應第二節,仍是想象賢才歸已時的歡快場面。第四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環境描寫。相傳這首詩寫于曹操與孫權對戰前夕,曹操在長江邊宴請諸將,其實月近中天,使詩人豪興大發。同時這也是社會環境描寫。可理解為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也可理解為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似乎后者更貼切一些,因為詩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詩人的心志:“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話,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的一個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歷史上素有禮賢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總結:此詩氣格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詩中,詩人以感人的真誠和慷慨悲涼的情感詠嘆了生命的憂患、生命的悲劇。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為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詩以感慨開始,繼之以慷慨、沉吟,再繼之以憂愁、開朗。一憂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傾訴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懷。3、思考問題①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②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③全詩反復出現一個“憂”字,詩人“憂”什么?
④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4、拓展練習蒿里行曹操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注釋:義士:指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將領。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婿牛輔,其部將李傕、郭汜等惡人。會盟津:也稱孟津,在今河南省孟縣南。相傳周武王起兵伐紂時,中途曾和聯盟反紂的八百諸侯會合于此地。這里用“會盟津”代指各路討董卓軍隊的結成聯盟。乃心在咸陽:指各種義軍心向漢王室。雁行:鴻雁的行列,比喻諸軍列陣后觀望不前的樣子。以上二句是說,各路會師后,在敵人面前卻表現了各懷鬼胎,一個個互相觀望,畏縮不前。嗣還:隨即。還,同旋。戕:殘害。東方各路軍閥退兵后,隨即互相殘殺起來。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⑵“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矩陣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農業大學《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獸醫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創業課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形體訓練(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師范大學《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場地和房屋租賃合同
- 大件物品運輸合同書
- 產品經銷與經銷商合作合同條件概要
- 建筑工程公司合同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鉆敷設電力管線技術規定
- AQ 1011-2005 煤礦在用主通風機系統安全檢測檢驗規范(正式版)
- 一年級數學下冊100以內加減法口算練習題一
- 蜜雪冰城員工管理制度
- (高清版)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設計規范 第一冊 土建工程
- 2024年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消化內鏡進修總結匯報
-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測試歷史試題
- MOOC 大地測量學基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運輸安保工作方案
- 《早期教育概論》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