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人教版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單元測試 公開課獎_第1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單元測試 公開課獎_第2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單元測試 公開課獎_第3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單元測試 公開課獎_第4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單元測試 公開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時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課時訓練11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基礎夯實1.下列反應不屬于可逆反應的是()溶于水和H2SO3分解與I2化合成HI和HI分解與O2化合成SO3和SO3分解與HCl化合生成NH4Cl和NH4Cl受熱分解生成NH3和HCl解析:可逆反應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同時向正反兩個方向進行的反應,而D項中兩個反應的條件不同。答案:D2.對于可逆反應:M+NQ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N、Q三種物質的濃度一定相等、N全部變成了QC.反應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百分組成不再變化D.反應已經(jīng)停止解析: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v(正)=v(逆)>0,反應仍在進行,M、N、Q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但它們不一定相等。答案:C3.工業(yè)煉鐵是在高爐中進行的,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是:①2C+O22CO;②Fe2O3+3CO2Fe+3CO2。該煉鐵工藝中,焦炭的實際用量遠遠高于按照化學方程式計算所需要的量。其主要原因是()過量與鐵礦石接觸不充分C.煉鐵高爐的高度不夠D.反應①②都有一定限度解析:研究表明,反應①②都是可逆反應,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反應①中的碳和反應②中的CO不能完全轉化,致使焦炭的實際用量遠遠高于按照化學方程式計算所需要的量。答案:D4.一定溫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建立化學平衡:C(s)+H2O(g)CO(g)+H2(g)。下列敘述中不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體系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正(CO)=v逆(H2O)C.生成nmolCO的同時生成nmolH2molH—H鍵斷裂的同時斷裂2molH—O鍵解析:A項,由于該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分子總數(shù)不相等的反應,當體系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B項,根據(jù)v正(CO)=v逆(H2O),可知CO的正反應速率等于其逆反應速率,說明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C項,生成CO、H2均表示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沒有表示出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D項,H—H鍵斷裂和H—O鍵斷裂是兩個相反的反應方向,1molH—H鍵斷裂的同時斷裂2molH—O鍵,即消耗1molH2的同時消耗了1molH2O,可知H2的消耗量等于其生成量,說明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答案:C5.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2SO3(g),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mol·L-1、mol·L-1、mol·L-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shù)據(jù)是()為mol·L-1、O2為mol·L-1為mol·L-1、SO3均為mol·L-1為mol·L-1解析:假設該時刻的SO3全部轉化為SO2和O2,則SO2、O2的濃度將分別達到mol·L-1、mol·L-1;而假設該時刻的SO2和O2全部化合生成SO3,則SO3的濃度將達到mol·L-1。因為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三種物質必將同時存在(即可逆反應中的物質均不可能100%轉化),很顯然,A、D兩項是不可能的。要得到C項中的數(shù)據(jù)必須是SO2和SO3同時消耗而減少,這不符合S原子守恒,也是不可能的。答案:B6.在恒溫、恒容條件下,不能表示H2(g)+I2(g)2HI(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單位時間內消耗amolH2的同時消耗2amolHIB.容器內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變化C.容器內H2、I2不再減少,HI不再增加D.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發(fā)生變化解析:化學反應H2(g)+I2(g)2HI(g),反應前后氣體分子總數(shù)沒有發(fā)生變化,不管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容器內的總壓強始終不隨時間變化,B項不能表示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答案:B7.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視為一個國家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一種標志。目前硫酸的重要生產方法是“接觸法”,有關接觸氧化反應2SO2+O22SO3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故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氣不可能全部轉化為三氧化硫B.達到平衡后,反應就停止了,故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均為0C.一定條件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則從反應開始到達平衡的過程中,正反應速率不斷減小,逆反應速率不斷增大,某一時刻,正、逆反應速率相等D.在利用上述反應生產三氧化硫時,要同時考慮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和化學反應速率兩方面的問題解析:對于可逆反應來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物不可能全部轉化為產物,反應只能進行到一定限度。在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正反應速率不斷減小,逆反應速率不斷增大,最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達到平衡,此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都不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反應并沒有停止,正、逆反應都依然進行著。答案:B8.在合成氨反應中,下列說法可以確定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當有1mol鍵斷裂的同時,有3molH—H鍵斷裂B.當有1mol鍵斷裂的同時,有6molN—H鍵形成C.當有1mol鍵斷裂的同時,有6molH—H鍵形成D.當有1mol鍵斷裂的同時,有6molN—H鍵斷裂解析:化學反應可看作反應物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化學鍵的形成過程。N2+3H22NH3,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有v(正)=v(逆),也就是當有1molN2參加反應的同時有2molNH3分解,即1mol鍵斷裂的同時,有6molN—H鍵斷裂,D項正確。答案:D9.在2L的密閉容器中有3種物質進行反應,X、Y、Z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反應在t1min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0~t1min內,Y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3)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min時,該反應已停止min之前,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min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min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因為此時反應物的總物質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相等解析:(1)由題給圖像知,0~t1min內,n(X)減小,n(Y)、n(Z)增大,可以確定X為反應物,Y、Z為生成物,從反應開始至t1min時,X、Y、Z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為Δn(X)∶Δn(Y)∶Δn(Z)=∶∶=2∶3∶1,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X3Y+Z。(2)v(Y)=mol·L-1·min-1。(3)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A項錯誤;t1min之前,可逆反應尚未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此時物質X的正、逆反應速率大小關系為v(正)>v(逆),B項正確;t1min時,可逆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C項正確;t1min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因為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不再隨時間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D項錯誤。答案:(1)2X3Y+Z(2)mol·L-1·min-1(3)BC10.往2L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合成氨反應,2min時達到平衡。測得平衡混合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為25%,則:(1)0~2min內,v(NH3)=。

(2)H2在平衡混合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

(3)平衡時容器的壓強與起始時的壓強之比為。

解析:設0~2min內,消耗的N2的物質的量為x,則N2+3H22NH3起始物質的量/mol 1 3 0變化物質的量/mol x 3x 2x平衡時物質的量/mol 1-x 3-3x 2x則有=25%,解得x=mol,v(NH3)==mol·L-1·min-1,H2在平衡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100%=%,平衡時容器的壓強與起始時的壓強之比為∶4=4∶5。答案:(1)mol·L-1·min-1(2)%(3)4∶5能力提升1.對可逆反應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O2、NO、H2O(g)同時存在時,則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B.單位時間內生成xmolNO,同時消耗xmolNH3時,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C.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若增大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3v正(NH3)=2v正(H2O)解析:四種氣體同時存在時,不能說明可逆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A項錯誤;NO的生成與NH3的消耗均表示正反應,B項錯誤;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增大容器體積,反應物、生成物濃度同時減小,正、逆反應速率同時減小,C項錯誤;在反應的任意狀態(tài)總有v正(NH3)∶v正(H2O)=4∶6,即3v正(NH3)=2v正(H2O),D項正確。答案:D2.導學號52090066(2023河南南陽測試)如圖曲線a表示釋放能量的反應X(g)+Y(g)Z(g)+M(g)+N(s)進行過程中X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若改變起始條件,使反應過程按b曲線進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溫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劑D.增大體積解析:由圖可知:a曲線換為b曲線,只是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即加快了反應速率而平衡沒有移動,加入催化劑能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應速率,而平衡不移動,故C對,而A、B、D中的措施都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答案:C3.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容器中,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表明反應A(g)+2B(g)C(g)+D(g)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①混合氣體的壓強②混合氣體的密度③B的物質的量濃度④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⑥混合氣體的總質量⑦混合氣體的總體積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⑦D.②⑥⑦解析:由于反應物、生成物全部是氣體,且反應在恒容容器中進行,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不變,故反應過程中氣體的密度一直保持不變,故②⑥⑦不符合題意。答案:B4.導學號52090067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從反應開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mol·L-1·s-1B.從反應開始到10s,X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mol·L-1C.從反應開始到10s時,Y的轉化率為%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Y(g)Z(g)解析:從反應開始到10s時,X的量減少了mol=mol,Y的量減少了mol=mol,Z增加了mol,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Y(g)2Z(g),D項錯誤。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mol·L-1·s-1,A項錯誤。X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mol·L-1,B項錯誤。答案:C5.在一密閉容器中通入A、B、C三種氣體,保持一定溫度,在t1~t4s時測得各物質的濃度如表,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測定時刻/s濃度t1t2t3t4c(A)/(mol·L-1)6322c(B)/(mol·L-1)533c(C)/(mol·L-1)133A.在t3s時反應已經(jīng)停止~t4s內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C.在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為A(g)+B(g)C(g)D.在t2~t3s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mol·L-1·s-1解析:由題給數(shù)據(jù)可知,t3s時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此時,v(正)=v(逆)≠0,A項錯誤;t3~t4s內,A、B、C的濃度沒有發(fā)生變化,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正、逆反應速率相等,B項錯誤;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A、B、C的濃度變化量之比為4∶2∶2=2∶1∶1,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g)+B(g)C(g),C項錯誤;t2~t3s內,Δc(A)=1mol·L-1,故用A表示的該時間段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為mol·L-1·s-1,D項正確。答案:D6.在一定條件下,將3molA和1molB兩種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xC(g)+2D(s)。2min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了molD,并測得C的濃度為mol·L-1。下列判斷錯誤的是()=1B.平衡時B與C的濃度之比為3∶2C.平衡時A與B的轉化率相等,均為40%D.平衡時加入少量D可提高該反應的反應速率解析:生成C的物質的量為mol·L-1×2L=mol,濃度變化的量與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故x=1,A項正確;B減少的量為mol,平衡時濃度為(1mol)÷2L=mol·L-1,B項正確;B的轉化率為×100%=40%,同樣可計算出A的轉化率也為40%,C項正確;因D為固體,平衡時加入少量D,各物質的濃度沒有改變,故反應速率不變,D項錯誤。答案:D7.在2L密閉容器中,800℃時反應2NO(g)+O2(g)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時間/s012345n(NO)/mol(1)上述反應(填“是”或“不是”)可逆反應。

(2)如圖所示,表示NO2變化曲線的是。用O2表示從0~2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序號)。

(NO2)=2v(O2)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逆(NO)=2v正(O2)D.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解析:(1)該反應是可逆反應。(2)由平衡體系2NO(g)+O2(g)2NO2(g)知,NO2為生成物,n(NO2)=Δn(NO)=mol=molc(NO2)==5mol·L-1故表示NO2變化曲線的為b。v(NO)===mol·L-1·s-1,則v(O2)=v(NO)=5mol·L-1·s-1。(3)A項中未指明正、逆反應速率,故無法說明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由于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相等的反應,當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時,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