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第一節基礎鞏固1.有a、b、c、d四個金屬電極,有關的實驗裝置及部分實驗現象如下:實驗裝置部分實驗現象a極質量減小,b極質量增加b極有氣體產生,c極無變化d極溶解,c極有氣體產生電流從a極流向d極由此可判斷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eq\x(導學號68732670)(C)A.a>b>c>d B.b>c>d>aC.d>a>b>c D.a>b>d>c解析:由第一個裝置可知a極溶解,故a極是負極,可知金屬活動性a>b;第二個裝置依據氧化性,還原性的規律可知金屬活動性b>c;由第三個裝置得金屬活動性d>c;第四個裝置電子從d→a;故金屬活動性d>a。2.理論上不能設計為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是eq\x(導學號68732671)(B)A.CH4(g)+2O2(g)eq\o(=,\s\up7(點燃))CO2(g)+2H2O(l)Δ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aq)ΔH<0C.2H2(g)+O2(g)eq\o(=,\s\up7(點燃))2H2O(l)ΔH<0D.2FeCl3(l)+Fe(s)=3FeCl2(l)ΔH<0解析:原電池反應均是氧化還原反應,A、C、D均屬氧化還原反應,理論上可以設計成原電池,而B是非氧化還原反應,不能設計成原電池。3.100mL2mol·L-1的鹽酸跟過量的鋅片反應,為加快反應速率,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采用的方法是eq\x(導學號68732672)(B)A.加入適量的6mol/L的鹽酸 B.加入數滴氯化銅溶液C.加入適量蒸餾水 D.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解析:A項,加入6mol·L-1的鹽酸,會使產生的H2總量增加;B項,加入CuCl2溶液后,Zn置換出Cu,Cu附著在Zn上,形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C、D兩項,蒸餾水和NaCl溶液都會稀釋原鹽酸溶液,使反應速率減慢。4.如圖所示裝置中觀察到電流計指針偏轉,M棒變粗,N棒變細,由此判斷下表中所列M、N、P物質,其中可以成立的是eq\x(導學號68732673)(C)MNPA鋅銅稀硫酸溶液B銅鐵稀鹽酸溶液C銀鋅硝酸銀溶液D鋅鐵硝酸鐵溶液解析:N棒變細,說明被腐蝕,N極活潑性大于M極,A、D均不合題意。M棒變粗,說明有金屬單質析出,B不合題意。5.(雙選)某小組為研究原電池原理,設計如圖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674)(CD)A.裝置Ⅰ,銅片上有O2逸出B.裝置Ⅰ,鋅片溶解,發生還原反應C.裝置Ⅱ,電池反應為Zn+Cu2+=Zn2++CuD.裝置Ⅱ,外電路中,電子從鋅電極流向銅電極解析:裝置Ⅰ,銅片為正極,發生反應:2H++2e-=H2↑,逸出H2,A項錯誤;裝置Ⅰ,鋅片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B項錯誤;裝置Ⅱ的電池反應實質為Zn和CuSO4的置換反應,C項正確;裝置Ⅱ,Zn為負極,Cu為正極,電子從鋅電極流出經導線流向銅電極,D項正確。6.如圖所示的裝置,在鐵圈和銀圈的焊接處,用一根棉線將其懸吊在盛水的燒杯中,使之平衡。小心地向燒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觀察到的現象是eq\x(導學號68732675)(D)A.鐵圈和銀圈左右搖擺不定 B.保持平衡狀況C.鐵圈向下傾斜 D.銀圈向下傾斜解析:滴入CuSO4溶液后,形成原電池,Fe作負極,Ag作正極,在鐵圈上:Fe-2e-=Fe2+,使鐵圈質量減少;在Ag圈上:Cu2++2e-=Cu,生成的Cu附著在Ag上,使Ag圈質量增多,所以銀圈向下傾斜。7.依據氧化還原反應:2Ag+(aq)+Cu(s)=Cu2+(aq)+2Ag(s)設計原電池如圖所示,其中鹽橋為瓊脂—飽和KNO3鹽橋。請回答下列問題:eq\x(導學號68732676)(1)電極X的材料是__Cu__;電解質溶液Y是__AgNO3溶液__。(2)銀電極為電池的__正__極,寫出兩電極的電極反應式:銀電極:__2Ag++2e-=2Ag__;X電極:__Cu-2e-=Cu2+__。(3)外電路中電子是從__Cu__電極流向__Ag__電極。(4)鹽橋中向CuSO4溶液遷移的離子是__B__(填序號)。A.K+ B.NOeq\o\al(-,3)C.Ag+ D.SOeq\o\al(2-,4)解析:由方程式可知銅的價態升高發生氧化反應,應該是原電池的負極,所以X是銅,電極反應式為:Cu-2e-=Cu2+;2Ag++2e-=2Ag價態降低,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2Ag+2e-=2Ag;外電路的電子由銅片流向銀片。鹽橋中的K+移向正極(Ag極),NOeq\o\al(-,3)移向負極(Cu極)。8.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欲設計實驗驗證Fe、Cu的金屬活動性,他們提出了以下兩種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有關實驗項目:eq\x(導學號68732677)方案Ⅰ:有人提出將大小相等的鐵片和銅片,分別同時放入稀硫酸(或稀鹽酸)中,觀察產生氣泡的快慢,據此確定它們的活動性。該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__Fe+2H+=Fe2++H2↑__。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電極設計成原電池,以確定它們的活動性。試在下面的方框內畫出原電池裝置圖,標出原電池的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并寫出電極反應式。正極反應式:__2H++2e-=H2↑__;負極反應式:__Fe-2e-=Fe2+__。方案Ⅲ: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幫助他們再設計一個驗證Fe、Cu活動性的簡單實驗方案(與方案I、Ⅱ不能雷同):__把鐵片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鐵片表面是否生成紅色物質(合理即可)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反應原理:__Fe+Cu2+=Cu+Fe2+__。素能拓展1.如圖,在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放入用導線連接的電極X、Y,外電路中電子流向如圖所示,關于該裝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678)(D)A.外電路的電流方向為:X→外電路→YB.若兩電極分別為Fe和碳棒,則X為碳棒,Y為FeC.X極上發生的是還原反應,Y極上發生的是氧化反應D.若兩電極都是金屬,則它們的活動性順序為X>Y解析:由圖示電子流向知X為負極,Y為正極,則電流方向為Y→外電路→X,故A錯;若兩電極分別為Fe和碳棒,則X為Fe,Y為碳棒,B錯;負極上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正極上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C錯;若兩電極均為金屬,活潑金屬作負極,故有活動性X>Y。2.某同學根據離子反應方程式2Fe3++Fe=3Fe2+來設計原電池。下列設計方案中可行的是eq\x(導學號68732679)(B)A.電極材料為Fe和Zn,電解質溶液為FeCl3溶液B.電極材料為Fe和石墨,電解質溶液為Fe(NO3)3溶液C.電極材料為Fe和石墨,電解質溶液為FeCl2溶液D.電極材料為石墨,電解質溶液為FeCl3溶液解析:據反應2Fe3++Fe=3Fe2+知,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的是Fe-2e-=Fe2+,因此Fe作負極,正極應是活潑性比Fe弱的金屬或碳棒,電解質溶液應是可溶性鐵鹽,B合適。3.下圖是鋅、銅和稀硫酸形成的原電池,某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做完實驗后,在讀書卡片上記錄如下:eq\x(\a\al(卡片:時間:實驗后的記錄:,①Zn為正極,Cu為負極,②H+向負極移動,③電子流動方向為Zn→Cu,④Cu極有H2產生,⑤若有1mol電子流過導線,則產生的H2為mol,⑥正極反應式:Zn-2e-=Zn2+))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eq\x(導學號68732680)(B)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⑤⑥ D.②③④解析:構成原電池的正極是Cu,負極是Zn,故①錯誤;電子從負極Zn流出,流向正極Cu,H+向正極移動,在Cu上得電子:2H++2e-=H2↑,故②錯誤,③、④正確;此原電池負極上發生的反應是Zn-2e-=Zn2+,⑥錯誤;總反應方程式:Zn+2H+=Zn2++H2↑,當有1mol電子通過時,產生H2為mol。故⑤正確。4.按下圖裝置實驗,若x軸表示負極流出的電子的物質的量,則y軸應表示eq\x(導學號68732681)(D)①c(Ag+)②c(NOeq\o\al(-,3))③a棒的質量④b棒的質量⑤溶液的質量A.①③ B.③④C.①②④ D.②解析:在這個原電池中,負極:Fe-2e-=Fe2+,正極:Ag++e-=Ag,使b棒增重,溶液中c(NOeq\o\al(-,3))不變。5.鋅銅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其中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682)(C)A.銅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B.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甲池的c(SOeq\o\al(2-,4))減小C.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乙池溶液的總質量增加D.陰陽離子分別通過交換膜向負極和正極移動,保持溶液中電荷平衡解析:題中所述鋅銅原電池中,Zn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Cu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發生還原反應。Zn2+通過陽離子交換膜向正極移動;乙池溶液中消耗的Cu2+與由甲池遷移過來的Zn2+的物質的量相同,則乙池溶液質量增加。溶液中的陰離子無法通過陽離子交換膜。故選C。6.某小組為研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右圖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683)(D)A.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金屬銅析出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上發生的反應為:Cu2++2e-=CuC.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溶解,溶液均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D.a和b用導線連接時,SOeq\o\al(2-,4)向銅電極移動解析:a和b不連接時,不能構成原電池。鐵與銅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的銅附著在鐵片上,A項正確;a和b用導線連接,構成原電池,溶液中的Cu2+得到電子生成銅在銅片上析出,B項正確;無論a和b是否連接,都是鐵片不斷溶解生成Fe2+,溶液中的Cu2+不斷得到電子生成Cu,溶液顏色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C項正確;a和b連接時,構成原電池,陰離子向負極移動,D項錯誤。7.Mg-H2O2電池可用于驅動無人駕駛的潛航器。該電池以海水為電解質溶液,示意圖如下。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eq\x(導學號68732684)(C)A.Mg電極是該電池的正極B.H2O2在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C.石墨電極附近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極移動解析:在原電池中活潑金屬做負極,A錯;H2O2具有強氧化性,在反應過程中發生還原反應,B錯;石墨電極為電解池的正極,電極反應式為H2O2+2e-+2H+=2H2O,電極附近溶液pH增大,C正確;原電池電解質溶液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D錯。8.某探究活動小組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測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有甲、乙兩位同學均使用鎂片與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電極放入6mol·L-1稀H2SO4中,乙同學將電極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圖所示。eq\x(導學號68732685)(1)寫出甲池中發生的有關電極反應式:負極__Mg-2e-=Mg2+,正極__2H++2e-=H2↑。(2)乙池中負極為__Al__。正極發生__還原__反應,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__2Al+2OH-+2H2O=2AlOeq\o\al(-,2)+3H2↑__。(3)如果甲與乙兩位同學均認為“構成原電池的電極材料若是金屬,則構成負極材料的金屬應比構成正極材料的金屬活潑”,則甲會判斷出__Mg__活動性更強,而乙會判斷出__Al__活動性更強(填寫元素符號)。(4)由此實驗,可得到如下哪些結論?__A、D__。A.利用原電池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應注意選擇合適的介質B.鎂的金屬性不一定比鋁的金屬性強C.該實驗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已過時,已沒有實用價值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對象復雜,反應條件多變,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5)上述實驗也反過來證明了“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直接判斷原電池中正負極”,這種做法__不可靠_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則請你提出另一個判斷原電池正負極可行的實驗方案__將兩種金屬電極連上電流表而構成原電池,利用電流表檢測電流的方向,從而判斷電子的流動方向,再來確定原電池的正、負極__。解析:(1)甲池中電池總反應方程式為Mg+H2SO4=MgSO4+H2↑;Mg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矩陣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農業大學《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獸醫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創業課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形體訓練(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師范大學《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場地和房屋租賃合同
- 大件物品運輸合同書
- 產品經銷與經銷商合作合同條件概要
- 建筑工程公司合同
- 2025年中國電船制造行業市場全景監測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初三歷史教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 2025婚禮策劃服務的合同范本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學試卷【含解析】
- 推動學校數字化轉型的創新策略與實踐路徑
- 探秘京劇臉譜(課件)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遼師大版
- 靜脈采血操作課件
- (一模)2025年廣東省高三高考模擬測試 (一) 政治試卷(含官方答案)
- 現代物流校考題目及答案
- 2025年投資專員面試試題及答案
- DB11∕T1103-2024泡沫玻璃板建筑保溫工程施工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