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八)(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海枯石爛:通過用海水干涸、石頭腐爛來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結合上面的成語解釋,回答1~2題。1.引起材料中“海枯”發生的作用力是()A.內力作用 B.外力作用C.巖漿活動 D.變質作用2.導致“石爛”的作用力是()【導學號:63380070】A.地殼運動 B.冰川侵蝕C.風化作用 D.搬運作用【解析】第1題,“海枯”是內力作用中的地殼運動導致的,如喜馬拉雅山就是海枯后形成的山脈。第2題,“石爛”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風化作用導致的。【答案】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橋”。讀圖回答3~4題。3.上圖中丙地貌大量發育的地區,其主要的巖石類型是()A.變質巖 B.花崗巖C.玄武巖 D.石灰巖4.關于上圖中“天生橋”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主要是風力的堆積作用形成的B.乙圖主要是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C.丙圖的地貌類型在我國華北地區廣布D.丁圖在干旱和沙漠地區比較常見【解析】第3題,丙圖地貌景觀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區,主要的巖石類型為石灰巖。第4題,黃土“橋”是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海蝕“橋”是由海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溶蝕“橋”地貌在我國西南地區較多;風力侵蝕作用主要發生在干旱和沙漠地區。【答案】下圖為一典型褶曲剖面。讀圖回答5~6題。5.圖示褶曲中,巖層的新老關系為()A.自西向東由老到新B.自東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兩側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兩側由新到老6.圖示山嶺是()【導學號:63380071】A.沿頂部裂隙侵蝕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的向斜山C.因頂部堅實抗侵蝕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蝕而成的向斜山【解析】根據剖面圖中未變形部分的巖層可判斷侏羅紀早、巖層老;第三紀巖層晚、巖層新。所以巖層由中心向兩側由新變老,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擠壓不易被侵蝕。【答案】下圖為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讀圖完成7~8題。7.下列地點中能夠露天開采煤礦且比較安全的是()A.甲處 B.乙處C.丙處 D.丁處8.從礦難成因上看,圖中a、b兩處最容易發生的礦難事故分別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噴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噴事故【解析】第7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乙處為背斜,且煤層出露地表,能夠露天開采,而且巖層不易滑落塌陷,比較安全。第8題,由圖可知,a處為背斜,氣體容易聚集,容易發生瓦斯爆炸;b處為向斜,容易儲水,發生透水事故。【答案】9.讀某地的地質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示地質構造類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2)該地地殼受到了________(南北、東西)方向力的作用,此力屬于________(“拉張”或“擠壓”)力。當時的地殼運動表現為________運動和________運動,起主導作用的是________運動。(3)在地貌上,甲構造頂部巖層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皺構造上覆巖石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導學號:63380072】(4)如果在這里修建一條東西向地下隧道,應該選擇在________(“甲”或“乙”)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應選擇在________地;鉆探石油應選擇在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題,甲處巖層向上拱起,為背斜;乙處巖層向下彎曲,為向斜;丙處巖層斷裂錯位為斷層。第(2)題,巖層沿著南北方向彎曲變形,形成褶皺,受到南北方向力的作用,屬于擠壓力;從巖層分布看,地殼運動表現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褶皺分布規模大,以水平運動為主。第(3)題,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褶皺形成并遭到侵蝕后,地殼下沉,地勢變低,堆積形成上覆巖石。第(4)題,背斜處巖層向上拱起,比較穩定,地下水向兩側分流,不易出現透水事故,適于建隧道;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造,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答案】(1)背斜向斜斷層(2)南北擠壓水平垂直水平(3)背斜頂部受張力,巖層破碎易侵蝕堆積(4)甲背斜向上拱起,且有較強的穩定性,地下水沿巖層兩側滲流,保持隧道干燥乙甲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能力提升]野外考察是發現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方法。下圖是某地理興趣小組在野外考察中拍攝的照片。讀圖,完成10~12題。10.圖中礫石灘常見于大河的()A.河源 B.凸岸C.凹岸 D.入海口11.下列地貌形態的形成作用中,有與圖中使礫石變圓的作用類似的是()A.石筍 B.冰斗C.風蝕蘑菇 D.花崗巖風化球12.粒徑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積物特性的重要指標。同學們繪制了四幅直徑2cm以上的礫石粒徑統計圖,其中能反映圖中粒徑分布特征的是()【導學號:63380073】【解析】圖中顯示的是礫石堆積地貌。第10題,圖中礫石直徑較大且較圓滑,而河流源頭的石塊多具有棱角;河流凸岸以沉積作用為主,凹岸以侵蝕作用為主;入海口處河流流速較慢,沉積物顆粒很小。故B項正確。第11題,圖中礫石是在流水搬運過程中不斷受到擠壓、摩擦、碰撞而形成的。石筍是含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氫鈣分解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形成的,A項錯誤;冰斗是典型的冰蝕地貌,是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B項錯誤;風蝕蘑菇是由于近地面的氣流含沙量大,突兀的巖石下部受到風沙的磨蝕較上部嚴重,下部變得愈來愈細,最后變成上大下小的蘑菇狀巖石,C項正確;花崗巖風化球屬于風化地貌,D項錯誤。第1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礫石有大有小,且直徑在9cm左右的礫石較多,所占比重最大,而比其直徑大一倍左右即直徑在17cm以上的礫石所占比重很小,D項正確。【答案】13.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地貌類型主要分布于我國的________地區,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導學號:63380074】(2)圖中F為流動沙丘,則該地盛行________風。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3)圖中斷層左側地殼垂直運動的情況是________。(4)D巖石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解析】第(1)題,A為風蝕蘑菇,是風力侵蝕形成的,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內陸地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方文論】第5講 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學習資料
- 統編版(2024)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意見不同怎么辦教案
- 光的魅力(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2012)美術四年級下冊
- 項目安全管理情況匯報
-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3課 盛唐氣象教學設計設計(pdf) 新人教版
-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 第8課《百家爭鳴》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夏日的雷雨(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蘇少版(2012)音樂二年級下冊001
- 四年級上科學教學設計-熱空氣-蘇教版
- 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2.1《電和我們的生活》教科版(含活動手冊)
- 7.2類比推理及其方法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4年2個娃兒的離婚協議書模板
- 《PLC應用技術(西門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學課件
- 專題17導數中的三角函數問題(原卷版+解析)
- 青島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含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 iso220002024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
- 《基礎會計》教學課件-整套教程電子講義
- 江蘇省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二模)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英語試卷附答案
- 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
- 前程無憂國企招聘筆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