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題。鄉儒們的理想家園費振鐘①有一小批特殊的人群,他們被叫做鄉儒。鄉儒們生活在他們的理想中,他們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了一個理想家園。②鄉儒們的理想家園,是依托著--條古老的江。在江水緩緩流過的山彎,有一座村落,村落隱蔽在高高的寨墻和參天古木之中,村落外面是平展肥沃的土地,土地上夏天是金黃色的麥子,秋天是金黃色的稻谷,再遠處是綿綿不斷的青山,青山把土地和村落都親密地擁在他的懷抱里。③鄉儒們的理想家園,是村落里一條長長的青石街。青石街上家家是精工細作的門樓,門樓通向深深的庭院,庭院是精心設計過的,漏墻、花窗、回廊、畫棟與飛檐,古典而華麗。正午的陽光,從高處照落,庭院靜謐無聲,只有掛在廊檐下籠子里的黃鶯一聲曝亮的長啼,穿破庭院,驚醒了它沉靜的午夢。④鄉儒們的理想家園,是一座小庭院里一間寬敞的書房。書房的窗前是一池清水幾片山石,倚著山石的是兩三叢芭蕉,芭蕉的長葉掩映著磚砌的小徑,小徑上是斑斑點點的苔痕。書房里的匾額題寫著“耕為本務讀可榮身”八個字。八個字記錄了幾十代人不變的信仰,信仰就像書房外的芭蕉葉,永遠庇護著一片精神的綠陰。⑤鄉儒們的理想家園,就在這片綠陰之下,朝夕面朝書架上一匣一匣古書,讀經、讀史、讀詩賦。他們的吟誦之聲,傳遍鄉村的每一個角落,鄉村的每一個角落都因為這讀書聲而儒風飄飄。⑥鄉儒們就是在這樣的理想家園里生存的人。可你不要簡單地以為他們是什么文人,他們身為農家,前幾天還在土地上耕種,剛剛放下犁耙和鋤柄,手上的老繭依舊。但是他們現在卻坐在書房里,打開發黃的書本,沉浸到詩云子曰中。顯然,這些從土地回到書房的鄉儒們,在讀書利種莊稼之間取得了一種平衡。他們通過土地上耐心而勤勉的勞作自給自足,但他們是一些有理想的農夫,他們知道溫飽富足,知道這是生存的根本,他們更知道溫飽富足之后,讀書能夠給予生活另外一種趣味。什么是“榮身”?鄉儒們會告訴他們自己,“榮身”,并非僅僅讓自己榮耀,而是要在平常的日子上開放出一朵生活之花,從而活得有光彩有精神。這些在鄉村里一邊種地一邊讀書的鄉儒,就是用這樣的理念,使自己既不同于一般農夫,也不同于一般文人。⑦那么鄉儒們的理念究竟源于什么時候來自哪兒?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追問這些居住在千年村落里的鄉儒的來歷。要說千年之前,他們的身份正是文人。那時他們住北方,以讀書為務,除了讀書之外,不關心其他,可是有一天北方爆發了戰亂,鐵蹄之下,赤地千里,餓殍遍野。這些一無所能的文人,面對死亡和饑餓,想不出任何自救的辦法,最后選擇了向南方遷徙。他們一路逃跑,飽嘗饑餓的痛苦,這才明白,原來讀書并不能當飽,他們比種田人更加缺乏生存的能力。后來,他們在南方找到一處有山有水有土地的地方安身下來,于是下決心當農民養活自己。這樣,他們終于脫下長衫,改換了單純的文人角色,用另一種面目過另一種生活工江南真是好地方,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這批新式農夫很快就豐衣足食起來。雖然米要自己舂、面要自己磨,布要自己織,衣要自己縫,各種生活器具都要自己制作,但他們為生存的幸運而心滿意足。當然,接下來,他們又開始在自己的庭院里,緊挨著存放各種農具的屋子,重建書房。他們認真安排了書案和筆硯,他們的書架和書匣是用紅木、杉木這些木材做成的,為的是可以留傳后代;他們步行幾百里走出山谷到城市購買書籍,然后用這些書籍來安頓他們日常中所有的閑余時間。⑧一切都準備好了。秋天的糧食已經歸倉,打谷場上收拾得干干凈凈,土地犁過了,麥子播種了,牛也進了牛棚安閑咀嚼著草料等待冬天,這時候,讀書的季節來到了。鄉儒們要在這個季節里舉行一年一度的秋后詩書聚會。夜晚,月也明,風也清,鄉儒們手執書卷,相約來到村莊里的某座大書齋。書齋里燈火明亮,茶泡好了,紙、筆備好了,他們在這里談詩論文,每個人都斯斯文文,每個人都像飽學之士,每個人都自由地發表自己關于詩書的看法,然后每個人都以同樣的神情表達他們對詩書共同的虔信。鄉儒們秋天的書會,也許會持續好兒個晚上,這是屬于他們自己的快樂的夜晚,他們用這種形式慶祝勞作結束并開始一年之中的精神生活。由于這樣的書會沒有功利目的,完全是鄉儒們的自然需求,因而他們的快樂是真誠的,他們將以如此真誠的快樂度過一個冬天的書房的生活。然后,趕著他們的耕牛,再次走向春天的土地。⑨鄉儒們的理想家園,是曾經收藏起來的江南舊影。假如你還能夠在那條古老的江邊,在江邊的那個村莊外的青草地,看到一個放牛的孩子躺在牛背上,而牛角上掛著一卷書,那么你就跟著牧童慢慢走去,或許你就可以找到它的蹤影了。(1)下列對文中劃線的句子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A.“門樓通向深深的庭院,庭院是精心設計過的”運用頂真修辭,前后兩句首尾相連,形成了上遞下接、環環相扣的表達效果,凸顯了鄉儒們獨特的生活趣味。B.“那時他們住北方,以讀書為務”,是指鄉儒的祖先原是生活在北方的文人,這些人把讀書當作安身立命的要務,除了讀書,他們不關心農家的春耕秋收。“趕著他們的耕牛,再次走向春天的土地”描繪了一幅詩情畫意的圖景,生動表現了鄉儒們既像文人一樣追求精神生活,又像農夫一樣年復一年勤勉耕作。“或許你就可以找到它的蹤影了”,這句話中“它的蹤影”是指在當代江南農村幾乎消失的景象:村外一個放牛的孩子躺在水牛背上,牛角上掛著一卷書。(2)鄉儒們的理想家園是什么樣的?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3)第四段中,鄉儒們在書房匾額上題寫的“耕為本務讀可榮身”有哪些含義?請結合全文內容簡要分析。答案解析(I)D.“村外一個放牛的孩子躺在水牛背上,牛角上掛著一卷書”,理解有誤。“它的蹤影”結合原文看,是指“鄉儒們的理想家園(2)文章2-6段描畫了鄉儒們理想家園的景象,結合各文段內容,抓住要點,簡要概括即可。第2段是寫村落:遠處青山環抱,江水相伴,村落隱蔽于古木中,村外土地肥沃。第3段是寫庭院:青石街、門樓,庭院里漏墻、花窗、回廊、畫棟與飛檐,古典而華麗,靜謐。第4段是寫書房:寬敞的書房、窗前是清水、山石、芭蕉、小徑、苔痕、匾額:這里是讀書的精神家園。第5段是寫書房生活:古書滿架,讀經、讀史、讀詩賦。吟誦之聲,傳遍鄉村的每一個角落。第6段寫精神追求:在讀書和種莊稼之間取得了一種平衡。勞作自足,讀書體味另外一種趣味。在平常的日子上開放出一朵生活之花,從而活得有光彩有精神。(3)“書房里的匾額題寫著,耕為本務讀可榮身,八個字。八個字記錄了幾十代人不變的信仰,信仰就像書房外的芭蕉葉,永遠庇護著一片精神的綠陰。”這段文字抒寫了對鄉儒精神追求贊頌之情,其中“耕為本務讀可榮身”八字包含三層意思:第一“耕為本”,鄉儒把耕種勞作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靠辛勤勞作做到自給自足,物質上豐衣足食。第二“務讀”,致力于讀書,鄉儒在獲得物質保障基礎上,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可以在日常享受讀書的情趣,也可以靠讀書增添榮耀。第三,這種信仰是鄉儒幾十年精神追求最美好的堅守。答案:(1)D(2)答題要點:①生活在青山綠水之間的小村落,有地可耕,有水可用,遠離塵囂。②村落中的街道、民居樸素、精致、典雅、安靜。③擁有自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樓梯鋼筋綁扎規范
- 2025年秋季學期幼兒園教學工作方案演講稿
- 罕見病科普課件
- 客服圖標技巧培訓課件
- 儀容儀表培訓課件
- 煤礦安全法律法規培訓課件
- 寧夏體育職業學院《遙感原理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計算機軟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浙江臺州中學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2025年初三下學期期末質檢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8.6《林黛玉進賈府》課本劇劇本
- 《文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 mt696-1997煤礦用高倍數泡沫滅火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GB/T 11693-2022船用法蘭焊接座板
- WB/T 1019-2002菱鎂制品用輕燒氧化鎂
- JJG 388-2001純音聽力計
- GB/T 1957-2006光滑極限量規技術條件
- GB/T 18926-2008包裝容器木構件
- GB/T 13350-2008絕熱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 2023年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法院書記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AQT3044-2013氨氣檢測報警儀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