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省賽獲獎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省賽獲獎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省賽獲獎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省賽獲獎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省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班級姓名學號★課前預習案★【考綱呈現】城市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考綱解讀】了解城市地域形態的特點及形成原因,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基本單位。理解和運用實例分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解釋其成因。【自主預習】(記住是關鍵)〖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城市區位(補充材料)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1.城市土地利用類型有哪些?(課本18頁)2.功能分區(1)形成:不同類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間上的________。(2)特點:無明確的________,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的用地。(3)城市三大功能分區的形態、特征等(自主學習課程91頁)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1.城市地域結構模式有哪三種?(課本21頁)2.形成因素(自主學習課程92頁)自主學習課程93頁【方法點津】3.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著城市發展而形成和變化的。(課本24頁)4.居住區與工業區如何布局?(課本24頁活動)三、城市的區位分析(補充材料)【預習檢測】下圖為我國西部某城市城區的空間分布圖。讀圖回答1~2題。1.形成該城市空間布局形態的主導因素是()A.河流B.資源C.地形D.交通2.①②兩城市建成區較其他建成區面積大的共同原因是()A.河流沿岸,水運條件優越B.河流沉積岸,地形平坦開闊C.水能豐富,發展水電D.技術密集型工業遷入(2023·北京模擬)讀新疆十二五城鎮發展格局示意圖,回答3~4題。3.有關新疆城鎮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形是決定城鎮分布的主要因素B.城鎮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帶的綠洲C.城鎮集群帶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D.城鎮發展軸主要沿河流規劃建設4.新疆城鎮體系中()A.伊寧和喀什是同級別的地區級中心B.阿勒泰也具備烏魯木齊的城市功能C.庫爾勒服務范圍能完全覆蓋阿克蘇D.不同等級城市應保持均衡發展態勢下圖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圖。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間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題。5.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的變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務區地價高于工業區B.中心商務區工業用地減少C.住宅區與中心商務區分離D.工業區與中心商務區分離6.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的必備條件是()A.城市服務等級提高B.城市交通條件改善C.城市流動人口增加D.城市生態環境優化【研學】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積空間變化圖”。完成7~8題。7.該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區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A.商業及公共服務區、住宅區、工業區B.住宅區、商業及公共服務區、工業區C.商業及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住宅區D.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及公共服務區8.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是()A.政策、勞動力B.市場、勞動力C.地價、市場D.政策、地價★課內探究案★探究點一城市區位因素分析補充材料【例1】下圖中甲地所在的國家,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貨物過境和港口服務業。據此完成(1)~(2)題。(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導區位因素是()A.地形B.氣候C.公路交通樞紐D.港口(2)該城市發展成為該國首都的優勢條件是()A.位置適中B.資源豐富C.氣候宜人D.經濟中心探究點二城市三大功能分區的形態、特征、位置、原因(自主學習課程91頁)【例2】圖3反映我國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時和10:00時的人口集聚狀況,該圖由于手機定位功能獲取的人口移動數據制作而成。讀圖回答5~6題。

圖35.按城市功能分區,甲地帶應為

A.行政區

B.商務區

C.住宅區

D.工業區

6.根據城市地域結構特點推斷,該城市位于

A.丘陵地區

B.平原地區

C.山地地區

D.溝谷地區探究點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1.經濟因素地租曲線圖及其判讀方法(自主學習課程93頁,補充材料)2.交通通達度及其他因素【例3】(2023·長郡模擬)圖1是某大城市外緣甲、乙兩個規劃區。圖2示意MN之間的地價分布。讀圖完成(1)~(2)題。(1)該城市主城區位于O地()A.東面B.西面C.南面D.北面(2)甲、乙兩個規劃區分別是()A.住宅區和工業區 B.住宅區和商業區C.工業區和商業區 D.工業區和住宅區【當堂檢測】下圖為我國華北某城市房價等值線圖。回答完成1~2題。1.圖中房價最可能相等的地點是()、M 、M 、N 、E2.如單純考慮該城市的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因素,選擇購房的地點最適宜在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為防止城市“攤大餅”式向外擴張帶來的問題,在1947年提出“手指規劃”方案,該規劃方案至今仍然對哥本哈根的城市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讀手指規劃示意圖,完成3~4題。3.哥本哈根城市規劃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響因素是()A.交通B.地形C.市場D.水源4.“手指規劃”示意圖中“手指”之間的區域應該規劃為()A.工業區,因為地價低廉B.別墅區,因為環境優美C.商業區,方面居民購D.綠化區,優化城市環境讀圖,完成5~6題。5.該城市功能區最有可能是()A.中心商務區B.住宅區C.行政區D.工業區6.下圖中,能較準確地表示該功能區主干道形態的是()★課后拓展案★(2023·南通模擬)讀我國某城市等地租線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7.沿圖中四條線,交通通達度最好的是() 處最可能是()A.工業區 B.商業區 C.住宅區 D.文化區9.圖中甲、乙、丙、丁四處地理事物,分布比較合理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0.下圖中城市歷史悠久,人口超過300萬。讀圖回答下列問題。說出該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區位優勢是什么?(2)判斷該城市中火車站和鐵路線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研學】(3)P、Q都是住宅區,試分析其差別。11.讀某城市建成區用地面積變化圖(圖甲)與該市土地利用結構比例圖(圖乙),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該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說明50年代以來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趨勢。(10分)【研學】(2)說出該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區類型,指出形成這種功能分區的最主要因素。(8分)【研學】(3)分析高新技術企業布局在該市中心城區外圍的原因。(10分)第二章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參考答案【自主預習檢測】解析:第1題,結合圖例,該城市位于河流沿岸,其城市空間形態深受河流影響。第2題,①②兩城市建成區均位于河流凸岸,河流沉積作用明顯,地形平坦開闊。解析:第3題,新疆地處內陸干旱地區,城鎮主要分布在水源較為豐富的山麓地帶綠洲地區。第4題,根據中心地理論知識分析,伊寧和喀什同屬地級市,屬于同一級別的地區級城市,A對;阿勒泰地級市比中心城市烏魯木齊(省會城市)級別低,不可能具備烏魯木齊全部的城市功能,所以B錯;庫爾勒與阿克蘇屬于同一級別的城市,故庫爾勒服務范圍不能完全覆蓋阿克蘇,C錯;不同等級城市要有發展特色,不應保持均衡發展態勢,D錯。5.選C,6.選B。【解析】該題以“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與夜間人口密度變化圖”為背景,考查CBD布局及其特點。能靈活運用所學規律和原理解決實際問題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之間中心商務區白天人口和夜間人口密度變化越來越大,即人口白天到中心商務區工作,夜間到住宅區休息,體現出住宅區和中心商務區的分離。第6題,只有城市交通改善,使人們上下班更為快速便捷,才更有利于兩者的分離。7.A8.B【例1】1.從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該國“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貨物過境和港口服務業”,可知該國主要發展海洋運輸業和港口貿易。2.從圖表中獲取信息答案:(1)D(2)D【例2】【答案】5、C

6、B

【解析】5.讀圖,根據圖中人口集聚特點,說明中心的陰影區是中心商務區,B錯。根據城市地租理論,甲地帶與商業區相鄰,距市中心較近,應是住宅區,占城市用地的主要部分,C對。行政區不占城市中心的位置,A錯。工業區占城市的外圍或郊區,D錯。

6.讀圖,根據城市地域結構是團塊狀推斷,該城市位平原地區,B對。丘陵地區、溝谷地區形態多條帶狀,A、D錯。山地區多組團狀,C錯。

考點:城市功能分區,城市地域結構形態。【名師點睛】城市主要功能區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區是住宅區。根據城市地租理論,市中心地價最高,向郊區地價逐漸降低,在交通路口處容易出現地租次高峰。根據各功能區的特征,安排功能區布局,從市中心到郊區依次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所以判斷甲地帶是住宅區。城市地域結構形態受地形、河流影響,平原地區多團塊狀,山區或沿河地區多條帶狀、組團狀分布。【例3】解析:(1)D(2)A由MN之間的地價分布圖可知,地價北部最高,表明市中心位于規劃區(O點)以北;住宅區應靠近市中心,工業區應遠離市中心。【當堂檢測】【解析】1選A,2選A。第1題,E點房價介于5000元~6000元,D點大于6000元,F點小于4000元,N點小于4000元,M點位于河流交匯處,地價會略高,應該介于5000元~6000元。第2題,M點位于河流上游,處于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環境條件較好。解析:第3題,交通線路是城市延伸的重要軸線,圖中顯示城區呈條帶(手指)狀向外延伸,最可能影響因素就是交通。第4題,注意材料中提示:哥本哈根為防止城市“攤大餅”式向外擴張帶來的問題,在1947年提出“手指規劃”方案。圖中手指區域為建成區,則建成區之間規劃為綠化地帶,能優化城市環境,緩解城市化帶來的問題。解析:5.A6.C第5題,中心商務區、行政區、工業區人口流動相似,都是“早進晚出”,但行政區、工業區大量流出人口不會出現在21:00;住宅區人口流動的是“早出晚歸”。第6題,越是主干道,人流量越大。★課后拓展案★【解析】7選A,8選B,9選D。第7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沿OA線等地租線向外凸出最明顯,表明OA線附近地租比兩側高,由此可以判斷沿OA線的交通最便利。第8題,O處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商業對交通和人流量的要求最高,在該區域其付租能力也最高,因而可以判斷O處最可能是商業區。第9題,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可以判斷河流的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甲為印刷廠,污染水源,不應在河流上游;乙為自來水廠,應位于河流上游;丙為鐵路,一般不經過市中心,以免加重市中心的交通擁堵問題。10.【解析】第(1)題,該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區位優勢是位于河流交匯處。第(2)題,從圖中信息可知火車站和鐵路線的布局合理。第(3)題,P為高級住宅區,原因可從河流位置、環境角度分析。第(4)題,A處石化城有嚴重水體污染和大氣污染,應布局在河流下游和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B處交通便捷,可布局高新技術工業城。答案:(1)位于河流交匯處,河流的航運和供水功能強大。(2)合理。鐵路線從城市郊區通過,不會給城市帶來干擾;火車站與城市中心有便捷的交通聯系,方便人們出行。(3)P位于流經城市的河流上游,且鄰近風景區,環境優美,為高級住宅區;Q靠近工業區,環境較差,為低級住宅區。(4)為了分散大城市職能,在A、B兩處分別建設了石油化工城和高新技術工業城兩座衛星城市。請分析兩者布局的合理性。(4)石油化工業污染嚴重,A處位于主城河流下游和與盛行風垂直方向的郊外,在此布局石油化工城可減小對主城的污染;水陸交通便利。B處靠近公路干線和飛機場,有便捷的交通條件。11.解析:第(1)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住宅用地、工業用地、商業用地等,各種土地利用變化趨勢呈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