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境(A)(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分,共50分)1.下列能源,符合下圖陰影部分含義的是()①海浪所發電能②柴草③地熱④核電⑤人工沼氣A.①②B.①⑤C.②④D.③④讀“世界幾種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長比例(1990~2000年)圖”,回答2~4題。2.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前三位國家為德國、美國和丹麥,乙能源為非可再生能源兩種能源分別代表()A.水能、沼氣B.地熱、朝汐C.風能、煤炭D.水能、石油3.在我國,甲能源豐富區主要分布在()A.江南丘陵B.內蒙古高原C.橫斷山區D.長江三峽4.使用乙能源容易產生的環境問題是()A.臭氧層空洞B.光化學煙霧C.酸雨D.沙塵暴在2023年金融風暴中,冰島總理說:“我們擁有絕佳的資源,大量的綠色能源,現在我們應該多多利用這些資源……”他還建議“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讀圖,完成5~6題。5.材料中冰島總理提到的“大量的綠色能源”指的是()A.太陽能B.地熱能C.潮汐能D.沼氣能6.冰島總理建議“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的理由是()A.冰島人口增長快,糧食短缺B.冰島沿海有漁場分布C.火山大量噴發,火山灰淹沒大量農田D.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減少下圖為“2023年6月我國各地區水資源、人口總數、耕地資源統計圖”(圖中數據單位:%)。讀圖回答7~9題。7.結合相關信息判斷,①②③④所對應的地區分別是()A.東南、西南、華北、西北B.西南、東南、華北、西北C.東南、西南、西北、華北D.西南、東南、西北、華北8.據圖中信息判斷,在①②③④所對應的地區中人均耕地資源最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9.針對我國水資源問題的現狀和特點,為了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除了跨流域調水、治理水污染外,還應從哪些方面采取相應對策()①節約用水,合理用水,減少浪費②修建水庫③控制城市規模④加強法治,規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資源的意識⑤優先發展工業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下圖為“1951~2023年我國氣溫增溫速率分布圖”。讀圖回答10~11題。10.下列有關我國1951~2023年各地增溫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全國各地的增溫速率、幅度有大有小②我國北方地區增溫幅度自東向西遞增③增溫幅度最大地區年增溫可達0.8°C④增溫幅度最大地區的增溫值可達4°C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氣溫升高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可能是()A.水稻種植的北界北移B.南方與北方溫差變大C.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D.大陸沿海海平面下降讀“我國旱澇災害分布示意圖”,回答12~14題。12.圖中甲地和乙地常常出現此旱彼澇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A.夏季風的進退B.海陸位置不同C.臺風影響順序D.用水季節變化13.圖中我國旱澇災害都十分嚴重的地區,其共同的特點是()①人口密度小②經濟落后③以平原地形為主④降水集中且變率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14.能起到旱澇兼治的工程措施是()A.加強監測預報B.改變水循環模式C.疏散重災區人口D.興修水利工程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15~16題。15.圖中圓圈所示地區洪災嚴重,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于秋季,且陰雨連綿B.植被稀少C.地勢低洼,入海河道少D.地下水水位高16.造成圓圈所示地區水資源緊張的人為原因有()A.夏季風影響時間短B.人口稠密,工農業生產規模大C.雖節約用水,但水資源仍很緊張D.降水總量少,季節變化大仙女木是分布在北半球溫帶高山及寒帶地區的植物,在北歐的地層中先后發現仙女木的殘骸。新仙女木事件是指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該事件之后氣候變暖。圖甲是“地球50萬年前至今的氣溫變化模擬曲線圖”,圖乙是“地球2萬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擬變化圖”,據此回答17~18題。17.圖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①B.②C.③D.④1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氣溫變化與海平面變化的趨勢不一致B.近2萬年來氣溫相對保持平穩C.近2萬年來氣溫與海平面始終保持上升的趨勢D.50萬年前至今氣候呈冷暖交替變化內蒙古烏蘭布和地區地勢低平,引黃灌溉率為60%以上,經過近20年來的土地開發,耕地面積增加近一倍,讀圖分析回答19~20題。19.本區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A.沙漠化、水土流失B.鹽堿化、水土流失C.沙漠化、鹽堿化D.水源短缺、植被破壞20.欲對此地區近20年來的土地利用變更狀況進行快速、準確地分析和測評,可用RS技術,下列有關RS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它工作的原理是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不同B.它具有探測范圍大、獲取資料快、獲得信息量大的特點C.它不受任何地面條件的限制D.其運載工具飛得越高,其探測的范圍越大,獲得資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綜合題(共50分)21.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世界耕地在20世紀中葉以后發生了什么明顯的變化?試分析其原因。(2)如果進一步開墾土地或使現有農業生產水平翻一番、翻兩番,世界土地資源供求關系的前景將怎樣變化?(3)耕地供求矛盾的實質是____________,解決此矛盾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22.讀“世界各大洲工業CO2排放量示意圖”和“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國柱狀圖”及有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京都議定書》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的。該議定書規定,在2023年至2023年期間,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削減%,其中美國削減7%,歐盟8%,日本6%。(1)圖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個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圖所示十國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少的亞洲國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國家是________,其能源消費結構以________為主。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煤炭是我國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煤炭的需求量也將保持快速增長。材料二我國煤炭資源的分布圖(1)我國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特點是:①以昆侖山—秦嶺一線為界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國能源消費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隱患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在今后的發展中如何解決?24.據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5分)材料一不同植物類型由于組織結構不同、季節不同、生態條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譜特征、形態特征和環境特征,在遙感影像中可以表現出來,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頂部和部分側面的形狀、陰影與群落結構等。材料二根據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繪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區植被的垂直分布圖”(1)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對植被分布的調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__特征,并由此區分________________。(2)利用遙感技術進行農作物分布的調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優點?(3)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區自然植被的分布體現了自然帶的______________規律。影響這一自然帶分布規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區農作物的分布特征分析該地區的農業生產類型可以稱之為__________,試分析發展這一農業模式的好處。答案1.B[柴草不屬于新能源,地熱和核電不是二次能源。]2.C[甲為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增長最快,乙為非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呈負增長,可推斷乙為煤炭。德、美、丹麥風力資源豐富(受西風帶影響)且技術力量雄厚,有風能開發利用的條件,故選C。]3.B[結合上題知甲能源是風能,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三北”地區,特別是新疆和內蒙古,風能資源極為豐富。故選B。]4.C[使用煤炭作為能源產生大量硫氧化合物,易形成酸雨。]5.B[冰島位于板塊交界處,地熱資源豐富。冰島附近海域處于寒暖流交匯處,有漁場分布。]7.B[我國西南、東南為濕潤地區,水資源豐富。華北為半濕潤平原地區,耕地資源豐富,人口總數多,水資源欠缺。西北為干旱地區,水資源、耕地資源、人口總數均少。東南地區人口總數多,人均耕地資源最少。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要開源節流,開源指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節流指節約用水、合理用水、減少浪費等;此外加強法治、規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資源的意識、治理水污染等也是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措施。]10.C[結合圖例可知全國各地的增溫速率、幅度有大有小,每10年增溫最大幅度為0.8℃,1951~2023年的增溫50年最大值為4℃12.A[我國旱澇災害的成因和夏季風的進退有關。圖中我國旱澇災害都十分嚴重的地區有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東部季風區,降水集中且變率大。興修水利工程是旱澇兼治的工程措施。]15.C[圖示區域為我國京津唐地區,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地勢低平,降水集中于夏季,入海河道少。此地區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地區,現在人口更為集中,工農業生產發達,因此水資源相當緊張。]17.C[本題組以仙女木的發現為切入點考查氣候的變化。新仙女木事件是最后一次氣溫降低時的事件,所以從圖乙中可知距今最近的一次氣溫降低是發生在③位置;全球的氣溫變化和海平面的升降密切相關,由50萬年前至今的氣溫變化曲線可知氣候呈冷暖交替變化。]19.C[由圖中所示的地理位置可知該區緊鄰沙漠,時刻受到沙漠化的威脅;干旱地區的農田灌溉容易造成土壤鹽堿化。]20.C[遙感受地面條件限制少,但并非一點兒不受限制。]21.(1)20世紀中葉以后,世界可耕地總面積不斷減少,而按現有的生產水平所需耕地面積不斷增加。原因是:①人口急劇增加;②非農業用地不斷增加;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使土地退化。(2)如果進一步開墾耕地或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會使耕地出現供需矛盾的時間延緩,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耕地不足問題。(3)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長解析解答此題關鍵是要讀懂圖。當世界所需耕地和可耕地面積兩條線相交時,供需正好平衡,此后便會出現供需矛盾。如果進一步開墾耕地或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可使出現供需矛盾的時間推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耕地不足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供需矛盾的關鍵是控制人口增長。22.(1)亞洲歐洲北美洲(2)美國印度(3)中國煤炭解析從各洲排放量圖中可知,CO2排放量大于50億噸的有三個洲:北美洲、歐洲、亞洲。從國家排放量圖可知,美國CO2排放總量最多,但人口不多,因此人均值最多,人均值最少的亞洲國家應是印度,因為印度排放總量比亞洲的中國、日本少,但人口又很多。世界排放量居第二位的國家是中國,中國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23.(1)北富南貧分布廣泛,相對集中(或全國絕大部分省區都分布有煤炭資源,而又相對集中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省區)(2)隱患的具體表現:能源消費結構單一,能源的供求配置不平衡。解決措施:大力發展水能、核能、風能和生物能源等,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多元化。解析第(1)題,關鍵是答出北富南貧,另外煤炭資源分布廣泛而又相對集中。第(2)題,關鍵是答出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邁向卓越的基石:成功關鍵因素》課件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東北三省精準教學2025年4月高三聯考 化學 強化卷(含答題卡及解析)
- 廣東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擬測試二地理試卷(含答案)
- 短期財務助理協議
- 決策溝通協議
- 四其他票務事務的處理一車票遺失二無效車票課件
- 鐵路班組管理S班組精細化管理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運輸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課件
- 鐵道概論授課崔桂蘭71課件
- 鐵路集裝箱運輸組織單元鐵路集裝箱運輸辦理條件課件
- 礦井粉塵防治
- 影像醫學科影像質量評價與持續改進工作一年記錄(PDCA)
- 主體工程實體質量實測實量檢查表
- 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一同步練習冊電子版
- 基于JSP的校園網站的設計與實現-畢業設計
- V帶傳動二級圓柱斜齒輪減速器設計說明書
- 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表
- GB/T 20564.4-2022汽車用高強度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第4部分:低合金高強度鋼
- 第6章小區域控制測量
- GRS-化學品管理手冊
- GB/T 23260-2009帶自粘層的防水卷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