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二第七單元單元訓練:一、選擇題1.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它反映出蘇俄農民對哪一政策的不滿?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魯曉夫改革2.1918年蘇維埃俄國的一位市民拿100盧布在市場上購買了100斤糧食,以下判斷及理由正確的是A.假的。當時形勢嚴峻、物價上漲,糧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不允許自由買賣的C.真的。國家實行余糧收集制,人們只能去買D.真的。蘇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許自由貿易3.列寧在評價這某一政策時說:“當時所處的戰爭條件下,這種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除了余糧收集制之外,當時我們是沒有別的辦法來實現糧食政策的,……因為戰爭的形勢已經斬釘截鐵地規定了這種公式和條件,我們沒有絲毫的選擇余地……”列寧評價的這一政策A.是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唯一正確途徑B.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得到蘇俄人民熱烈擁護的C.在特定環境下為蘇維埃政權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D.使蘇俄的國民經濟和工業生產迅速恢復4.列寧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主要得益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D.斯大林模式5.1921年列寧說:“當正面攀登受到阻礙、不能前進到山頂時,就要有勇氣走一段困難、危險的下山路,去尋找能夠登上山頂的新路線。”當時蘇聯(俄)“走一段困難、危險的下山路”的具體做法是A.普遍實行工業國有化B.允許國內外私人資本存在C.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D.完全實行市場經濟6.有人說,“對于蘇俄農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陰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陽光燦爛。”這里“陽光燦爛”最有可能是因為 A.農民無償獲得永久屬于自己的土地B.農民納稅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糧食 C.蘇維埃政府免去了農民的賦稅D.農民享有優先處理農產品的權利7.列寧在1922年紀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會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國,單靠農業的豐收還不夠,而且單靠供給農民消費品的輕工業的情況良好也還不夠,我們還要有重工業……不挽救重工業,不恢復重工業,我們就不能建成任何工業,而沒有工業我們就會滅亡而不成其為獨立國家。”到20世紀30年代,蘇聯迅速實現了以重工業為中心的現代化,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C.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D.農業集體化運動8.有一段時期,明斯克生產的一粒紐扣在當地售價是1盧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價也是1盧布,而在萬里之外的海參崴售價仍是1盧布。這一時期應該是A.沙皇統治時期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C.新經濟政策時期D.斯大林體制時期9.1931年初,蘇聯接受外國技術援助的項目已達124項,大部分是美、德兩國提供的,同年,蘇聯向外國購買的機器設備約占世界設備總出口量的1/3。當時蘇聯大量得到西方設備的有利外部條件是A.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B.西方放棄了對社會主義的敵視政策C.蘇聯制定社會主義工業化路線D.西方國家普遍采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10.1941年,希特勒發動襲擊后,蘇聯只用了8天時間就征集了530萬人入伍,僅用4個月就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工業基地。這主要表明A.蘇聯對德國的侵略有充分準備B.蘇聯人民萬眾一心抗擊侵略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動員能力和組織效率D.斯大林模式產生于戰爭環境中11.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辭職演講中說:“我們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氣、其他自然資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錯。我們的生活卻比發達國家差的多,越來越落在他們的后面。……”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與美國軍備競賽的拖累C.東歐劇變的影響D.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12.1958年如果中國的官員去蘇聯參觀訪問,雙方就當年的農業建設交流經驗教訓,中蘇雙方談論的主要話題可能是①中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②蘇聯的大規模種植玉米運動③中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④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在慶祝十月革命40周年時,赫魯曉夫提出15年內在人均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美國。1961年他又聲稱蘇聯將在“20年內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有①赫魯曉夫缺乏實事求是的作風②在經濟建設上急于冒進③提出的目標不切合實際④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4.有學者提出:“從一定意義上說,赫魯曉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終還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魯曉夫A.揭露了斯大林的個人崇拜,但不夠實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確指導思想C.改革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從根本上擺脫斯大林模式的束縛D.堅持斯大林模式,不愿進行改革15.1953—1983年蘇聯與世界實際GDP平均增長率對比(%)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在上臺后都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從上圖看這些改革對蘇聯經濟建設的作用是①兩者的改革在一段時間內收到了一定成效②從長期而言,都以失敗而告終③都沒有解決蘇聯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④兩者的改革導致蘇聯解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6.1931年美國工人很羨慕蘇聯工人,60年后蘇聯工人反過來羨慕美國工人,他們各自羨慕對方的是A.蘇聯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國工人的民主自由B.蘇聯工人生活富足,美國工人生活水平高C.蘇聯工人不用擔心失業,美國工人生活水平高D.蘇聯工人當家作主,美國工人民主與自由17.觀察以下兩幅漫畫,根據圖一反映的政治主題,判斷圖二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頭的人是A.赫魯曉夫B.勃列日涅夫C.戈爾巴喬夫D.葉利欽18.就蘇聯改革,有人評述說:“赫魯曉夫把蘇聯改亂了,勃列日涅夫把蘇聯改死了,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說“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的主要論據可能涉及戈氏A.沒有在經濟領域進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B.與美國進行激烈的軍備競賽加劇了國內的經濟危機C.實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識形態多元化將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豐富的從政經驗、靈活的應對政策,個人獨斷專行19.蘇聯國旗降下已經18年了,當年蘇聯最后一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為了擺脫困境進行了改革,這與1978年后的中國改革相比,其共同點在于A.都首先從經濟領域開始B.都在經濟領域取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馬克思主義方向D.都適應了各自的國情20.在中國歷史上,曾推動秦國走向強盛的重農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卻成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中外歷史上與此類似的經濟政策還包括①美國實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列寧提出并實施的新經濟政策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④中國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40分,21題14分,22題12分,23題14分)21.(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證明我們犯了錯誤。——《列寧選集》材料二“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市場,實際上就等于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三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挽救了市場經濟。就是說,市場經濟不是沒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時候,他引進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場經濟又回到了一個比較健康發展的軌道。……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聯合起來,共同影響經濟,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曾說到“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分析說明“現實生活證明我們犯了錯誤”指的是什么?列寧的初衷與現實發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說的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得益于什么政策?為什么說它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突破?(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誰?他所開創的市場經濟新模式與以往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什么?(3分)(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吸取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采取的重大舉措。(3分)(5)材料二、三、四,從本質上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現代化模式,簡要指出它們的相同之處及本質區別。(2分)23.(14分)實現工業化是世界近路和必然趨勢近代以來工不同的類型一種是資本主義工業化另一種是社會主義工業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概括說明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現工業化的基本特點。(4分)(2)20世紀30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有何突出特點?(2分)(3)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為實現工業化采取了哪些切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3分)出現了什么失誤?(2分)(4)在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兩種工業化道路對我國經濟建設有何啟示?(3分)22.(12分)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爾巴喬夫改革是蘇聯歷史上試圖改變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嘗試,但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2分)(2)三次改革在經濟方面的側重點各是什么?(3分)(3)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4)三次改革和蘇聯解體有何聯系?(3分)它給了我們哪些啟示?(2分)參考答案1—5ABCBB6—10BCDAC11—15ABCCD16—20CCCAA21.(1)錯誤: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或希望通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根源:生產關系超過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蘇俄是一個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國家。)(3分)(2)新經濟政策。利用商品、貨幣、市場來建設社會主義。(3分)(3)羅斯福。國家干預經濟(或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同時發揮)。(3分)(4)改革開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國有企業改革;設立經濟特區;開發開放浦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答任意三點,3分)(5)同:都把市場和國家宏觀調控相結合。(1分)區別:社會制度不同(或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不同)(1分)22.(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企業沒有自主權;片面強調重工業,農、輕、重比例失調,忽視經濟規律。(2分)(2)赫魯曉夫改革側重于農業方面;勃列日涅夫側重于工業方面;戈爾巴喬夫改革在經濟方面制定經濟發展的“加快發展戰略”,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3分)(3)沒有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縛,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食品工廠設計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環保造紙原料的選擇考核試卷
- 液力元件在港口起重機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現代金屬工藝品設計創新與實踐考核試卷
- 水產加工品安全監管與質量控制措施考核試卷
- 電聲器件在安防報警系統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子電路的智能穿戴設備電池管理考核試卷
- 電吹風風力減弱修理考核試卷
- 電機制造中的嵌入式系統設計考核試卷
- 2025年-海南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托育服務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春檢工作安全措施(標準版)
- 2025版《南方鳳凰臺·5A教案·基礎版·化學》導學案
- TPX6111B數顯臥式銑鏜床使用手冊3
- 法莫替丁注射液-外科
- 【采購管理優化探究文獻綜述3000字】
-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高清版)WST 830-2024 外照射放射防護劑量轉換系數標準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術規范
- CHT 9016-2012 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生產規范(正式版)
- 經濟學說史考試重點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