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走向民主的歷史步伐 專題綜合檢測(二)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走向民主的歷史步伐 專題綜合檢測(二)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走向民主的歷史步伐 專題綜合檢測(二)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走向民主的歷史步伐 專題綜合檢測(二)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走向民主的歷史步伐 專題綜合檢測(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綜合檢測(二)(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10題,50分)1.馬克思說:“專制制度的唯一原則就是輕視人類,使人不成其為人……專制君主總把人看得很下賤。”下列最能體現反封建專制、要求人權的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1787年憲法解析:A項旨在限制王權、提高議會權力;B、D兩項都是美國的法律文獻,但美國沒有經過封建社會,B、D兩項與題干要求不符。答案:C2.有人說17世紀末的英國國王開始被套上“緊箍咒”。這里的“緊箍咒”主要指()A.“光榮革命”的勝利B.《權利法案》的頒布C.責任內閣制的形成D.進行議會改革解析:1689年英國頒布的《權利法案》從諸多方面對王權進行限制,使國王逐步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也就是給其套上了“緊箍咒”。答案:B3.1886年落成、位于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像(見下圖)是法國人民贈給美國人民的禮物。女神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緊抱一個巨大的書板,上面刻有“1776.7.4”字樣。自由女神像左手緊抱的書是()A.《獨立宣言》 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 D.《權利法案》解析:1776年7月4日,第二屆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權利法案》頒布于1689年,《人權宣言》發表于1789年。答案:A4.“在英國,1830年的資產階級,同前一世紀的資產階級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貴族手中并且被貴族用來抵制新工業資產階級的野心的政治權力,已經同新的經濟利益不能相容了。”材料中這一矛盾產生的根源是()A.專制王權阻礙了社會發展B.責任內閣制的確立C.工業革命的推動D.議會改革的結果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工業革命推動下,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增強,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推動了1832年議會改革,故選C項。答案:C5.奧巴馬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后,提出了新醫療改革方案,該醫改方案分別于2009年11月7日和12月24日在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獲得通過。奧巴馬總統的醫改方案需要國會通過說明()A.美國實行聯邦制B.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度C.美國實行兩黨制D.利益集團操控美國政治解析: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美國總統的權力要受到國會的限制和監督,這體現了美國憲法分權制衡的原則,因此正確答案應為B項。答案:B6.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民主與專制經歷了反復的較量,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曲折而又復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A.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脫離人民群眾B.英國有長期的專制統治的傳統C.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D.舊勢力不甘心失敗而瘋狂反撲解析:根本原因應從經濟角度分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排除B、D兩項。由于資本主義尚處于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便決定了以資產階級為首的民主力量不夠強大,A項只是進一步削弱了民主力量,也不是根本原因。故選C項。答案:C7.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眾議員名額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一規定違背了《獨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權在民原則 B.天賦人權原則C.各州自治原則 D.各州平等原則解析:結合1787年憲法可知,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說明1787年憲法沒有給予印第安人、黑人同白人同等的權利,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這違反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故B項正確;A、C、D三項與題干信息無關,故A、C、D三項錯誤。答案:B8.史學界認為,法國的《人權宣言》推動了其他很多國家民主思想的發展,推動了世界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進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它將啟蒙思想發揚光大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②它為美國《獨立宣言》的制定奠定了基礎③它對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產生廣泛影響④它推動了其他國家民主思想的發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美國《獨立宣言》是1776年頒布的,要早于1789年法國頒布的《人權宣言》,故②說法錯誤,排除含②的選項。答案:D9.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是()A.《欽定憲法大綱》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中華民國約法》 D.《中華民國憲法》解析:《欽定憲法大綱》是清政府制定,與“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不符,故A項錯誤;1912年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故B項正確;《中華民國約法》與袁世凱復辟有關,與“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不符,故C項錯誤;《中華民國憲法》與“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B10.陳旭麓先生說:“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是‘揖美追歐’的結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幾代人的奮斗而取得的最富深遠意義的結果。”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這是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影響的結果B.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力支持的結果C.在中國建立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D.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解析: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所以D項錯誤,B項不符合歷史事實,C項沒有抓住題干關鍵信息:“揖美追歐”,所以A項符合題意。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2個小題,50分)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4分)材料一法國《1791年憲法》在正文中規定:“主權屬于國民”“立法權委托給由人民自由選出的暫時性的代表們所組成的國民議會”“行政權委托給國王”“司法權委托給由人民按時選出的審判官行使之”。材料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國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國民依法享有人身、財產、言論、出版、集會、信仰等自由”“參議院由各地選派的參議員組成,行使立法權”“由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委員行使行政權”“法院由臨時大總統及司法總長任命的法官組成,行使司法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法國《1791年憲法》和《人權宣言》的關系。(8分)(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比較法國《1791年憲法》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異同。(16分)答案:(1)關系:《1791年憲法》將《人權宣言》作為序言。(8分)(2)同:都體現了“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等資產階級民主原則。(8分)異:法國《1791年憲法》規定實行君主立憲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實行民主共和制。(8分)12.民主政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國由于國情的不同民主政治又各具特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6分)材料一英美民主政治建立發展簡要進程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通過妥協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在繼承《大憲章》限制王權的基礎上,明確了議會主權,國家主權的重心從國王轉到議會。1701年《王位繼承法》進一步限制王權。18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形成。英王統而不治。1832年、1867年和1884年英國三次議會改革。民主制日趨完善。美國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1787年制定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體現了“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思想。1791年10條憲法修正案,規定人民享有言論自由等權利。美國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目的有兩個——限制政府的權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材料二以南京臨時國會為中心舞臺,惜陰堂為幕后磋商場所,南北通過談判、妥協與法制程序,終于完成了清朝政權向民國的和平轉移。有學者將此稱之為中國版的“光榮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們看到,辛亥革命政權轉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議題,都經過了國會。沒有打大仗,減少了流血,這是值得高度評價的。——袁剛《國會與辛亥革命》(1)概括材料一英美兩國在代議制民主政治確立過程中各自呈現出的特點。(14分)(2)革命需要勇氣,政治講究策略。根據材料二回答:為什么把辛亥革命稱為中國版的“光榮革命”?(6分)(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有人認為:“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據此,請你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評價辛亥革命對中國民主政治的推動。(6分)解析:第(1)問,“英國特點”從材料一中“1688年光榮革命,通過妥協不流血的和平手段”“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在繼承《大憲章》限制王權的基礎上,明確了議會主權,國家主權的重心從國王轉到議會”“1701年《王位繼承法》進一步限制王權。18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形成。英王統而不治”“1832年、1867年和1884年英國三次議會改革,民主制日趨完善”,可分析出英國是通過漸進式改革,逐漸確立君主立憲制,使國家主權的重心向議會過渡,并不斷完善的特點。“美國特點”可從材料一中“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思想”“限制政府的權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可分析出美國民主政治的特點是通過獨立戰爭和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確立了權力制約與平衡的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第(2)問,“光榮革命”是指不流血的宮廷政變,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分析出辛亥革命是以“南京臨時國會為中心舞臺”“南北通過談判、妥協與法制程序,終于完成了清朝政權向民國的和平轉移”。第(3)問,結合辛亥革命對中國民主政治的影響進行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特點:(英國)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發展是基于傳統政治制度之上和平漸進變革;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王“統而不治”,以議會內閣制為核心;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民主政治逐步完善。(美國)民主政治建立發展是通過獨立戰爭實現民族獨立,進行制度創新;通過“三權分立”,進行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美國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14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