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3-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1頁
必修三3-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2頁
必修三3-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3頁
必修三3-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4頁
必修三3-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程標準簡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史實,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千年第一思想家愛因斯坦馬克思1999年,先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們發起,就誰是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這一命題進行了校內的征詢、推選。投票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習慣公認第一的愛因斯坦卻屈居第二。隨后,英國BBC廣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征詢投票一個月。匯集全球投票的結果,仍然是馬克思第一,愛因斯坦第二。

2、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主義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1、三大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3、內容:①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隊伍的壯大。②新文化運動為各種思潮的傳入創造了社會環境③知識分子探索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愛國心一、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1、開始傳入(19世紀末20世紀初)十月革命前條件代表人物:梁啟超(改良派):較早介紹馬克思主義,并稱馬克思是社會主義的鼻祖朱執信(革命派):介紹馬、恩的生平和學說。無政府主義者:也曾介紹馬克思的學說和思想特點: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只是初步接觸,所以宣傳并不全面,其中不乏誤解和歪曲,沒有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救國之道,因此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影響并不大。

“麥喀士(馬克思),日爾曼人,社會主義之泰斗也”“今之德國,有最占優勢之二思想,一曰麥喀士之社會主義,二曰居志埃(尼采)之個人主義。麥喀士謂:今日社會之弊,大多數之弱者為少數之強者所壓服。”《新民叢報》1902年

梁啟超朱執信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在1905年創辦同盟會后,鼓勵激進革命青年朱執信寫《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并發表在1906年初的《民報》第2號上。文中在記述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時,第一次介紹了《共產黨宣言》的寫作背景、中心思想和歷史意義,并逐句翻譯了《共產黨宣言》第二章中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十項要求,還作了解釋。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中國產業工人人數(單位:萬人)歸納馬克思主義在當時沒有在中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一,缺乏階級基礎。第二,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第三,缺乏實踐效果。2、十月革命后特別是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1)原因:對資本主義失望的知識分子急切尋求改造中國的新出路,以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通過發表文章、開設課程、組織學會、展開論戰等多種途徑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紹和宣傳,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響。(2)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活動①發表文章進行介紹。1918年7月李大釗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關于十月革命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較觀》,指出這一革命是人類歷史文明的新曙光。中國的先進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事實中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威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齊鵬飛:《毛澤東思想概論》2、正式傳播____十月革命之后(2)人物:材料一民國成立后,不單掛出了共和國的招牌,連議會制、多黨制、普選等這些西方國家的政治組織形式和活動程序一度也被熱熱鬧鬧地搬到了中國來。很多人對這些曾抱有很大的期望。奇怪的是,說起來那么動聽的東西,甚至在西方國家也許取得過一些成效的政治制度,一旦硬搬到當時中國社會這塊土壤上實行起來,卻全然變了樣:普選徒具形式;多黨制成了拉幫結派,黨同伐異;議會里只有一批政客在吵吵嚷嚷……種瓜得豆,這真是創業者始料之所不及的。——金沖及《五四時期的先進青年為什么選擇了社會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破產材料二從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延續達四年之久,……這場空前殘酷的戰爭把資本主義世界固有的內在矛盾,以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尖銳的形式清楚地暴露出來……這不能不使更多的醉心學習西方的中國人感到震驚。西方的社會制度在他們心目中頓時失卻原來那種耀眼的光彩……表明了這個制度并非即是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象征。——金沖及《五四時期的先進青年為什么選擇了社會主義》一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缺陷材料三俄國的十月革命在馬克思主義的故鄉歐洲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亞洲國家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馬克思主義通過社會主義的俄國開始廣泛地傳入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事實中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威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齊鵬飛《毛澤東思想概論》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指導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材料四(五四)運動就像從天降落的狂飆一樣,迅猛地席卷全國,從大城市一起擴展到中小城市以致偏僻鄉鎮。千百萬人從平時的寧靜生活或狹小的圈子中猛然驚醒過來,熱血沸騰地走上街頭或公共集會,為救亡圖存而奔走呼號。“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了!原來處在被統治狀態下的民眾直接行動起來,干預政治,并且帶有如此廣泛的群眾性,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回。……一年內出版的刊物達400種,第二年在全國便有了數目可觀的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青年。——金沖及《五四時期的先進青年為什么選擇了社會主義》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傳播第一,

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階級基礎)。第二,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思想基礎)

第三,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從理論變為活生生的現實。

最根本的是中國革命實踐的客觀需要。

歸納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逐步開始在中國傳播的歷史條件:第四,對西方帝國主義的幻想破滅、五四運動的爆發及對蘇俄的好感。

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成為強大的社會思潮,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發生變化.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科,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進行反袁活動。次年為反對“二十一條”,發表通電,號召國人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國,任《甲寅日刊》編輯,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是把馬克思主義全面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

(2)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活動民主主義勞工主義既然占了勝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們對于這等世界的新潮流,應該有幾個覺悟:第一,須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必經一番苦痛,必冒許多危險……第二,須知這種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是20世紀中世界革命的先聲。……第四,須知今后的世界,變成勞工的世界。我們應該用此潮流為使一切人人變成工人的機會,不該用此潮流為使一切人人變成強盜的機會。凡是不做工吃干飯的人,都是強盜。……我們要想在世界上當一個庶民,應該在世界上當一個工人。諸位呀!快去工作呵!——李大釗《庶民的勝利》閱讀材料:社會主義運動十月革命(2)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活動①發表文章進行介紹。1918年7月李大釗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關于十月革命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較觀》,指出這一革命是人類歷史文明的新曙光。1918年11月,十月革命勝利一周年,他又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一世紀世界革命的先聲”,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介紹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介紹。②利用講壇進行宣傳。李大釗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分別開設了與社會主義有關的課程,利用講壇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思想。③通過論戰擴大影響。1919年針對胡適發表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李大釗發表了《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與胡適展開了問題與主義的論戰,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響。④建立學會組織學習。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組織會員學習馬克思主義,翻譯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經常舉行演講,宣傳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的討論,常常引起我們無限的興味。……隔著窗紗看曉霧,社會主義流派,社會主義意義都是紛亂,不十分清晰的。”

瞿秋白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1、時間:2、條件①

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②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

③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相結合。3、途徑①與其它各種思潮的辯難和論戰②工讀互助團等各種空想實踐的失敗③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繼續宣傳五四運動以后無政府主義:反對一切權力與權威,否認一切國家政權與社會組織形式,主張絕對的個人自由,要求建立無命令、無權利、無服從與無制裁的“無政府”社會。新村主義:不需要實行暴力革命,也不需要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只要在鄉村組織和推廣共同勞動、共同消費,實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新村并普及教育,就能戰勝資產階級,逐步在世界上建成“社會主義天國”。基爾特社會主義:改組工會,擴大工會的范圍,把所有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都包括在內。設想在未來的社會里,應以基爾特為社會單位,按著職業性質不同分成若干基爾特組織,由高度集權的全國基爾特來統一領導,用基爾特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實用主義:強調立足于現實生活,只管行動是否能給個人或集團帶來某種實際的利益和報酬,而不問這種行動是否合乎客觀實際,合乎原則。也就是只管直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對錯。有用即是真理,無用即為謬誤。2、工讀互助團實踐的失敗。

閱讀教材,思考下列問題:(1)失敗原因有哪些?

一是因為經濟上入不敷者出;二是因為內部意見不合和熱情減退,但最根本是因為缺乏存在的社會條件。

(2)工讀互助團實踐的失敗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使許多青年認識到改良主義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于是開始接受科學社會主義,客觀上使馬克思主義得到更進一步傳播。

1、問題與主義之爭“要一個一個地研究問題,一點一滴地解決問題。”1919.7《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必須有一個根本解決,才有把一個一個具體問題都解決了的希望。”

1919.8《再論問題與主義》問題與主義之爭胡適李大釗《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再論問題與主義》一個一個問題研究,一點一滴解決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有把一個個具體問題解決的希望反對從根本上改革腐朽的制度,宣傳資產階級的改良(反對中國人接受馬,走馬道路)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制度,即進行革命要不要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馬克思主義以其先進性、科學性、和革命吸引了更多的知識分子,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標志著新文化運動內部馬克思主義者與改良主義者分裂的開始。李大釗胡適1919年問題與主義之爭要不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問題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關于社會主義問題要不要建立“勞農專政”的國家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關于建立政黨問題要不要建立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1920年(2)相互論戰結果: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響得到進一步擴大3)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繼續傳播馬克思主義。(途徑)(1)組織研究會: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組織“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陳獨秀等人在上海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2)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舉行演講,宣傳馬克思主義.

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進行了分析比較、研究思考、宣傳論戰,經過求索、鑒別、揚棄和實踐,終于認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才能夠解決中國問題,從而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先進知識分子為什么選擇馬克思主義?【課堂探究】

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影響1、使新文化運動的陣營分化,并引發問題與主義之爭;改變了新文化運動方向和性質2、為中共誕生奠定思想、干部和階級基礎。使更多的先進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干部隊伍;提高了中國工人的政治覺悟,促進了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共的成立創造了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是中共誕生的思想基礎。3、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實現了國家民族獨立自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重大勝利,中國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堂探究】

①創辦各類刊物;②翻譯和撰寫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文章;③組建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會和早期共產黨組織;④有組織、有計劃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大力向工人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方式⒊由馬克思主義向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轉變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⒈由學術向社會改造指導思想的轉變⒉由社會改造指導思想向無產階級政黨指導思想的轉變(二)馬克思主義的三次轉變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的必然,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第一,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思想條件);第二,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工人運動的發展以及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階級條件);第三,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組織基礎);第四,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共產國際的幫助(國際條件)。(三)中國共產黨誕生馬克思主義者隊伍: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來知識梳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始傳播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隊伍壯大,并接觸西方各種政治思想。梁啟超:較早提及朱執信介紹部分學說和理論一些無政府主義者不理解科學社會主義,沒有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救國之道正式傳播李大釗主要活動《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開設課程作用提高人們的覺悟,擴大馬克思主義傳播陳、毛等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廣泛傳播問題與主義之爭(略)工讀互助組實踐的失敗原因影響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傳播方式:組織學會;展開論戰影響七十多年馬克思主義走得那樣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這樣快。因為它走得這樣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運動以后,很快就曉得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勢力的口號。在這以前,哪個曉得提這樣的口號呢?——毛澤東(1945.4)思考: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改變了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前后有什么不同?閱讀探究內容性質前期后期“四提倡四反對”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文化運動指導思想民主與科學馬克思主義1.撰文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將是赤旗的世界!”的是()A.陳獨秀B.李大釗C.毛澤東D.周恩來2.下列屬于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活動的是()①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等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②與胡適等反馬克思主義者展開論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③成立“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宣傳馬克思主義④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宣傳馬克思主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BD3.下列關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情況不確切的是()A.朱執信是第一個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人B.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思想基礎

C.十月革命之后,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D.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改變了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A4.一次文物展期間展出了我國1920年8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現藏東營市歷史博物館。下列描述信息不正確的是()A.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B.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新路C.五四運動促進該書出版D.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刊物D5.右圖為1920年出版的刊物,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深入淺出地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這表明,此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處于()A.開始傳入階段B.正式傳播階段C.爭鳴論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