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高考講座_第1頁
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高考講座_第2頁
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高考講座_第3頁
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高考講座_第4頁
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高考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學習本單元,一要把握兩條基本線索: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中國各階層勢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中華民族奮起。二要突出五個重點: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抗日戰爭。三要理解兩個觀點:落后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堅貞不屈,最終勝利一定屬于中國。

侵華史抗爭史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南京靜海寺警世鐘一國門洞開1兩次鴉片戰爭戰前中英對比鴉片戰爭爆發?中國英國政治統治封建社會,腐敗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基礎自然經濟占統治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發展軍事力量裝備陳舊,軍紀敗壞船堅炮利,戰斗力強外交政策閉關自守

殖民擴張思想觀念閉目塞聽、文化專制思想開放中英貿易正當貿易,中國出超,英國入超綜合國力日趨衰落

世界強國1、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英國要把中國變為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中國的禁煙運動;

2、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南京廣州廈門雞籠寧波定海鎮江吳淞上海鎮海封鎖珠江口進犯廣東1840年1841年擴大戰爭攻占廣州侵占香港島1842年8月進抵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求和天津封鎖珠江口

鴉片戰爭爆發8月進抵南京下關

清政府屈服求和看一看中英南京條約

⒈簽訂時間:1842年8月29日

⒉主要內容

①賠款2100萬銀元

②割讓香港島

③五口通商

④協定關稅

⑤附件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間(1842)*

開創了列強勒索賠款的先例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領土主權被破壞,香港成為英國進一步侵略的基地

東南門戶被打開,便利了列強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關稅主權被破壞中國成為關稅最低的國家為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掠奪提供了便利條件2)《南京條約》附件(1843年)①名稱:《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

②內容:

A、領事裁判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4、中英《南京條約》;——司法主權;——貿易主權;——建立租界的借口;

領事裁判權:

國際法術語,指領事有權利按照本國法律審理在駐在國犯罪的本國公民,不受駐在國法律的干涉。對駐在國來說又稱“治外法權”,它破壞該國的司法主權。

最惠國待遇:外交特權之一,又稱“一體均沾”。指正常交往的兩個國家中,一方給予第三國的權益,另一方也可以享受。一般來說,應該是雙方互相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否則即為“片面最惠國待遇”。

1)性質:是資本主義英國用武力打開封建中國大門的一場侵略戰爭。

2)影響:

①社會性質變化;②主要矛盾變化;③革命任務變化;④經濟結構變化;⑤中國思想領域的變化;

5、鴉片戰爭的影響;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探究活動】何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能否理解為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經濟上是封建的)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內涵。

1)“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獨立自主權;

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是歷史的沉淪;

2)“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長,從一定程度上看是歷史的進步。廣州澳門(萄占)九龍司香港(英占)瓊州淡水臺灣廈門福州定海上海鎮江南京九江漢口煙臺北京營口黃海東海黃河運河長江汕頭天津寧波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1856年英國侵略者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1860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鴉片戰爭結束1860年英法聯軍侵犯北京《天津條約》《北京條約》;1)天津條約(1858.6)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逐漸影響和操縱清政府的內政和外交。②十口通商──使外國侵略勢力擴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內地(長江中下游)。③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僅使列強取得了中國內河航行權,且便于外國商品向長江內地傾銷,也有利于列強的軍事侵略。④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資本主義經濟文化進一步滲入中國社會。⑤向英法兩國賠款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200萬兩白銀──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天津條約》《北京條約》;2)《北京條約》(1860.10)

①《天津條約》有效。②增開天津為商埠──天津成為外國經濟勢力在中國北方的重要活動基地。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使英在香港地區的侵略勢力擴大。④準許華工出國──掠賣中國人口。⑤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800萬兩白銀──進一步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1)背景:①明治維新后,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②為了滿足資產階級的貪欲和轉移人民的斗爭視線,日本統治者制定了“征韓侵華”的大陸政策,積極準備發動侵略戰爭。③1894年,日本利用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乘機把軍隊開進朝鮮,進而挑起戰爭。④西方列強對日本的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⑤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國的“調停”。

甲午戰爭(1894--1895

①日本要解決資本主義發展中的矛盾,擺脫國內危機;(為什么要打?)②一衣帶水;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市場廣闊;蓄意侵華;(為什么打中朝?)③西方列強的支持(默許或縱容);朝鮮東學黨起義(提供契機);清朝統治腐敗無能(希望“調停”);

(為什么此時打?)【讀史感悟】為什么要打?為什么打中朝?為什么此時打?清政府慘敗投降,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割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賠償二億兩。增開重慶等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國土進一步淪喪,刺激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舉借外債,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內容影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與以前的條約相比,有何不同?香港島九龍司一區遼澎臺2100萬銀元600萬兩白銀1800萬兩白銀二億兩白銀五口通商十口通商天津重慶沙市蘇州杭州開設工廠3000萬兩內容《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開口其它增多增加深入新增不同點協定關稅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準許華工出國【探究活動】

比較《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內容方面的異同點。從中得出什么結論?(主要從不同點中比較得出)

1)同:都有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的內容.

2)異:《南京條約》中協定關稅;《馬關條約》中設廠的規定。

結論:《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國家對外資本輸出的新要求。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是近代列強參與國最多的侵華戰爭,為鎮壓中國人民反抗斗爭,瓜分中國,帝國主義國家勾結起來,1900年共同侵華。1、中國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3、嚴禁中國人民反帝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①巨額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勒索。②以武力為后盾的“使館”成了清朝的太上政府,嚴重侵犯和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是對中華民族的莫大侮辱;③清王朝在京畿戰略要地的警備被解除,使北京的大門洞開,方便了帝國主義強盜自由進出;

列強駐兵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使清政府完全處于外國軍隊控制之下,也便于列強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④尤其是其中的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斗爭,

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二瓜分狂朝與民族危機列強形成宰割中國的同盟19世紀90年代美國成為工業強國忙于美西戰爭出于分享權利的需要2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門戶開放政策影響:(提示)

①對中國:

②對列強:

③對美國:名義上尊重中國領土主權與完整,實際是列強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國;中國面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承認了列強在華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

表明美國在侵華問題上從此有了自己獨立的政策,美國的對華侵略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列強侵略中國概括地講,列強侵略中國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即軍事侵略,政治控制,經濟掠奪和文化滲透

(一)軍事侵略

1、發動侵略戰爭,屠殺中國人民

五次大規模的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強迫簽不平等條約,破壞中國領土完整

3、勒索賠款,搶掠財富

在幾百個不平等的條約、條款、條規、協定、章程、合同中,最主要的有: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1858年清政府與俄國簽訂的《璦琿條約》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分別簽訂的《天津條約》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俄分別簽訂的《北京條約》1864年清政府與俄國簽訂的《勘分西北界約記》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1901年清政府與英國等11個國家簽訂的《辛丑條約》

通過不平等條約,西方列強直接占領中國領土、駐兵、設立租界、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南京條約》對英國賠款2100萬元《北京條約》對英、法賠款各800萬兩白銀《臺事專條》對日本賠款50萬兩白銀《馬關條約》對日本賠款23150萬兩白銀

《辛丑條約》對英、法、德11國賠款4.5億兩白銀(年息4厘,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近10億兩)

據統計,清政府垮臺前,對外賠款達13億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災難性的。

(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國內政外交:

如外國公使常駐北京

享有領事裁判權把持中國海關2、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買代理人(三)經濟掠奪1、控制中國通商口岸2、剝奪中國關稅自主權3、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4、操縱中國經濟命脈

1842年《南京條約》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個港口城市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條約》又規定,開放牛莊(后改營口)、登州(后改煙臺)、臺灣(后定為臺南)、淡水、潮州(后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等10個口岸。1860年《北京條約》又規定增加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1、控制中國通商口岸

2、剝奪中國關稅自主權列強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始于鴉片戰爭后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它規定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的稅率由中英兩國“秉公議定則例”,開了所謂協定關稅的惡例。之后,《虎門條約》所附的《海關稅則》規定的進出口貨物稅率“值百抽五”,即5%。關稅自主權是國家的重要主權,進出口稅率的降低有利于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