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金融機構與體系_第1頁
第四講金融機構與體系_第2頁
第四講金融機構與體系_第3頁
第四講金融機構與體系_第4頁
第四講金融機構與體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講金融機構與體系

第一節金融機構概述一、金融機構的概念凡專門從事各種金融活動,實現資金融通服務的組織或經濟實體。二、金融機構的功能1.信用中介功能2.支付中介功能3.信用創造功能4.金融服務功能5.調節經濟功能

第一節金融機構概述三、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1.業務發展趨于綜合化2.兼并成為全能銀行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3.金融機構國際化和網絡化4.銀行電子和信息化第二節金融機構的分類結構一、金融機構的分類(主要分兩大類)1.銀行金融機構2.非銀行金融機構(一)中央銀行(一)保險公司(二)商業銀行(二)信用合作社(三)專業銀行(三)證券公司(四)政策銀行(四)財務公司(五)信托與租賃公司(六)養老或退休基金(七)投資基金第二節金融機構的分類結構二、銀行金融機構(一)中央銀行(二)商業銀行(三)專業銀行(四)政策銀行

第二節金融機構的分類結構三、非銀行金融機構(一)保險公司(二)信用合作社(三)證券公司(四)財務公司(五)信托與租賃公司(六)養老或退休基金(七)投資基金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一、我囯金融機構的一般界說1.什么是金融機構:凡專門從事各種金融活動的組織。2.分類(1)間接融資領域的金融機構:媒介體商業銀行和專業銀行(2)直接融資領域的金融機構:牽線搭橋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證券交易所等(3)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投資公司、信托、保險等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3.主要區別①間:在借貸雙方之間進行資產負債的業務經營活動。②直:促使借貸雙方接上關系。③非:有過橋類直接借貨聯系。4.金融服務業與一般產業的異同(1)金融資產與實物資產比例(2)它所支配、營運的資本規模與各自權益資本(3)金融資產極高的持率,權益資本極低保有率(4)政府監管較嚴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二、我國金融機構體系(一)特征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領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二)構成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二、我國金融機構介紹(一)中國人民銀行我國的中央銀行、國家機關。1、特征通貨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2、改革按經濟區劃、金融分布總量分為九大區行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西安分行陜、甘、寧、青、新成都分行貴、云、川、藏廣州分行粵、桂、瓊武漢分行湘、鄂、贛濟南分行魯、豫南京分行蘇、皖上海分行滬、浙、閩沈陽分行黑、吉、遼天津分行津、冀、晉、內蒙古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二)政策性銀行由政府投資設立、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的銀行。1、政策性銀行介紹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經營原則不與商業性機構競爭、自主經營、保本微利。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三)國有控股商業銀行1、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現狀(1)資產規模具有絕對優勢。(2)資產規模呈明顯下降趨勢。(3)組織機構較臃腫,人員過多。(4)內部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效率也有待提高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2、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介紹(1)中國工商銀行我國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09年,總資產超過10萬億人民幣;按一級資本排序,居世界大銀行第1位。(2012下跌至5位,富國第一)(2)中國農業銀行2002年居世界大銀行第23位。(3)中國銀行2009年居世界大銀行第11位。(4)中國建設銀行2009年居世界大銀行第2位(5)交通銀行2002年居世界大銀行第85位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四)其他商業銀行1.股份制商業銀行特點:①在籌建之初,絕大多數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集團(公司)集體或合作組織出資創建,先后實行了股份制改造。②從活動地域看,初建時明確有全國性、區域性商業銀行之分,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化,其中一些區域性銀行的經營地界向其他城市或地域擴展。③依照國際通行規則和市場原則開展各項銀行業務活動和進行自身經營管理。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2.城市商業銀行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五)農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1.農村信用合作社①特點:②改革:2.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集體金融組織向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六)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1.信托投資公司全國性的信托投資公司:中信、光大信托地方性信托投資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的業務:(1)信托業務(2)委托業務(3)代理業務(4)咨詢業務(5)兼營業務(6)外匯業務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2.證券公司注冊:經紀類證券公司(5000萬人民幣)綜合類證券公司(5億人民幣)期貨經紀公司注冊:經紀類證券公司(5000萬人民幣)3.金融資產管理公司1999年先后建立了四家由國家投資的特定政策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分別收購、管理和處置從工、農、中、建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資產。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4.財務公司由企業集團內部集資組建的,為本企業集團內部各企業籌資和融通資金,促進其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5.金融租賃公司6.郵政儲蓄機構郵政儲蓄存款吸收后全部上存到中國人民銀行統一使用。7.投資基金公司8.匯金公司、中國投資公司(主權投資公司)第三節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9.保險公司(1)列為金融機構的原因:由于經辦保險業務的大量保費收入用于各項金融投資。(2)業務:財產保險業務、人身保險業務(3)保險市場狀況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主體,多種保險形式并存,多家保險公司競爭,共同發展的保險體系。10.在華外資金融機構(1)代表處(2)營業性分支機構第四節我國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一、建國前舊中國的金融體系(一)國民黨統治區的金融體系1.官僚資本“四行二局一庫”占壟斷地位2.官僚資本的銀行與由地方官辦的地方銀行并存3.民族資本主義銀行出現4.外國銀行出現5.農村是高利貸的天下(二)解放區的金融體系1.各解放區自成體系2.建立了發行貨幣的中央銀行3.主要發放農業貸款業務第四節我國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二)新中國金融體系的建立1948-19531.建立中國人民銀行2.接管官僚資本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3.改造民族資本銀行和錢莊4.建立和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社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和骨干,保存幾家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體系格局。第四節我國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二、大一統模式的金融體系(1953年—1978年)1.大一統模式概念:高度計劃集中的國家銀行體系2.基本情況中國銀行一直保持獨立存在的形式。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是在財政部領導下專門對基本建設的財政撥款進行管理和監督的機構。中國農業銀行兩度成立兩度合并。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農村信用社第四節我國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3.特征①中國人民銀行實際上是我國唯一的一家銀行;②各級分支機構按總行統一指令和計劃辦事;③作為政權機構和金融企業的混合體而存在;④它的信貸、結算、現金出納等制度設計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嚴格監督和保證中央高度集中的計劃任務的執行和實現。4.評價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必然產物。第四節我國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三、1979年以來的我國金融體系的改革(一)建立中央銀行體制階段(1979—1993年)1.建立獨立經營、實行企業化管理的專業銀行2.成立投資信托類的金融機構3.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變化和城市信用合作社的發展4.外資金融機構出現5.“大一統”的銀行體制轉化為中央銀行體制6.其他商業銀行建立第四節我國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二)建立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金融管理體系(1994年-至今)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以中央銀行為領導,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相離,國有獨資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現代金融體系。1、組建政策性銀行,實現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的戰略性轉變2、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進一步發展第四節我國金融體系的建立與改革

3.組建城市商業銀行4.全面推進銀行.證券.保險的分業經營監管體系1992年,證監會進成立;1998年,保監會成立;2003年,銀監會成立。5、取消對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限額限制,推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6.對各類利率進行市場化的改革探索第五節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一、西方國家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1.基本分類特征:眾多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并存的格局,其中銀行機構居支配地位。1)銀行機構分為中央銀行、存款貨幣銀行、各式專業銀行2)非銀行機構分為保險公司、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組織、基金組織、消費信貸機構、租賃公司等。第五節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2.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劃分標準1)銀行主要從事存款、放款、匯兌業務的經營2)非銀行金融機構初始(基礎)不經營存款業務二、西方各金融機構介紹(一)中央銀行負責貨幣發行、監管等第五節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二)存款貨幣銀行以經營工商業存放款為主要業務,并為顧客提供多種服務。習慣稱商業銀行。(三)專業銀行1.投資銀行:專門對工商企業辦理投資和長期信貸業務的銀行。1)與商業銀行的區別: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發行自己的股票和債券來籌集。2)投資銀行的業務:主要為企業的籌資業務,即IPO,再融資第五節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2.儲蓄銀行辦理居民儲蓄并以吸收儲蓄存款為主要資金來源的銀行。資金運用主要是長期投資。3.農業銀行向農業提供信貸的專業銀行。4.抵押銀行專門經營以土地、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為抵押的長期貸款的專業銀行。資金來源為發行不動產抵押證券。5.進出口銀行通過金融渠道支持本國對外貿易的專業銀行。第五節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四)非銀行金融機構1.保險公司:各國最重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2.信用合作社:互助合作性金融組織3.養老或退休基金會:向參加養老金計劃者以年金形式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機構。4.投資基金: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專家理財、規模經濟。第五節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三、西方國家銀行歷史發展過程西方的金融歷史發展至今,主要是通過歷次的購并重組的而形成現在的發展結果。1.購并原因:為解決分散無序、監管困難、經營風險等2.購并結果①銀行數目普遍減少②少數幾家銀行壟斷本國銀行業的市場份額3.評價①贊同者②反對者第六節國際金融機構一、國際金融機構的發展1.政府間國際金融機構,其發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爾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了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并相應地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簡稱世界銀行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3、從上世紀50年代起,又先后建立起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如泛美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第六節國際金融機構二、主要的國際金融機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立與組成簡稱IMF是根據聯合國國際貨幣全融會議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建立的。1945年12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會員國在基金組織內的投票權的大小,由他們所代表的國家擁有票數多少來決定。目前的投票權為美國20%,英國、德國、法國、沙特、意大利和中國5%。(2011年開始)第六節國際金融機構(二)世界銀行集團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和國際金融公司,與IMF同時成立于(布雷頓森林會議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