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系故障診斷分析課件_第1頁
制動系故障診斷分析課件_第2頁
制動系故障診斷分析課件_第3頁
制動系故障診斷分析課件_第4頁
制動系故障診斷分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制動系故障診斷分析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第二節ABS的故障診斷分析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第四節駐車制動故障診斷分析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一、液壓制動不良故障1故障現象①制動時不能迅速減速或停車;②踏下第一腳制動踏板時制動不靈;連續踩踏制動踏板,踏板逐漸升高,但感到軟弱,并且制動效果不佳。2故障原因(1)油路故障油液不足、變質,管路漏油或漏氣。下一頁返回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制動總泵(主缸)、分泵(輪缸)故障①液壓制動總泵和分泵橡膠碗、橡膠圈老化、發脹或磨損、變形,活塞與缸壁磨損過大;②液壓制動總泵分泵回位閥彈簧過軟、折斷、自由長度不足;③出油閥、回油閥密封不嚴,貯液室內制動液不足。(3)制動踏板自由行程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大,制動主缸和工作缸推桿調整不當或松動。踏板傳動機構松曠。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3故障診斷液壓制動不良故障診斷流程見圖13-1。二、液壓制動失效故障1故障現象汽車行駛中,將制動踏板踩到底,制動裝置根本不起作用,或在使用一次或幾次制動后,制動裝置突然不起作用。制動失效故障又分為整車制動失效和個別車輪制動失效兩種。制動失效故障突發性強,往往造成嚴重后果,屬于惡性故障。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1返回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故障原因(1)液壓制動總泵(主缸)故障①制動總泵內制動液嚴重不足;②制動總泵橡膠皮碗、橡膠圈嚴重磨損,或橡膠皮碗被踏翻;③制動總泵至制動分泵的管路斷裂,或接頭松脫,嚴重漏油;④制動踏板傳動機構脫落,斷裂。(2)液壓制動分泵(輪缸)故障①制動分泵橡膠皮碗嚴重破損,或橡膠皮碗被頂翻;②制動分泵活塞在缸筒內卡死;③制動分泵進油管被壓扁、堵死;④制動分泵排空氣螺釘松脫、丟失。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2返回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故障原因(1)液壓制動總泵(主缸)故障①制動踏板沒有自由行程,或踏板回位彈簧松脫、折斷、太軟;②制動踏板軸銹蝕,磨損發卡,回位彈簧不能使其回位;③制動液太臟或黏度太大,使得回油困難;④制動總泵回油孔、旁通孔被臟物堵塞;⑤制動總泵活塞發卡、橡膠皮碗發脹使其回位不靈活,堵住總泵回油孔;⑥制動總泵活塞回位彈簧過軟,或折斷;⑦制動總泵回油閥彈簧過硬。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液壓制動分泵(輪缸)故障①制動分泵橡膠皮碗發脹、卡住或橡膠皮碗被黏住;②制動分泵活塞變形、磨損、卡住;③制動油管被壓扁或制動軟管老化,內壁脫落堵塞導致回油不暢。(3)車輪制動器故障①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盤)間隙過小;②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盤)燒結、黏住;③制動蹄摩擦片脫落,其碎片夾在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盤)之間;④制動蹄回位彈簧脫落、折斷,或彈力過小;⑤制動蹄軸與襯套配合間隙過緊、潤滑不良、銹蝕,引起回位轉動困難;⑥制動鼓失圓,制動盤翹曲變形。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3故障診斷制動拖滯故障診斷流程見圖13-3。四、液壓制動跑偏1故障現象汽車制動時自動向一側偏駛,即為制動跑偏。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3返回第一節液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故障原因①某輪缸的進油管被壓扁、堵塞,或進油軟管老化、發脹造成進油不暢、進油管接頭松動漏油;②某輪缸的缸筒、活塞、橡膠碗磨損漏油,導致壓力下降;③制動系統某個支路或輪缸內有空氣未排出;④各車輪制動器的制動間隙不一致;⑤各車輪制動器的制動鼓的圓度、圓柱度、盤式制動器的制動盤厚度超差;⑥各車輪制動器的制動蹄回位彈簧彈力相差過大。3故障診斷液壓制動跑偏的故障診斷流程見圖13-4。

上一頁返回第二節ABS的故障診斷分析不同的車型安裝不同ABS防抱死系統,所出現的故障形式也不同,但診斷排除故障的方法基本相同。一般的ABS系統存在兩種類型的故障:一種是不產生故障碼故障(包括偶發性故障),另一種是產生ABS故障碼故障(通過讀取故障碼診斷故障)。一、產生故障碼的ABS系統故障診斷流程產生故障碼的ABS系統故障診斷流程見表13-1。下一頁返回表13-1返回

步驟

執行程序

是否1①車主描述故障現象②查看和重現故障現象

基本檢查

執行第2步

執行第4步

2

通用閃碼讀取故障碼或故障診斷儀診斷

執行第3步

執行第5步

3①根據故障碼確定故障部件②維修故障部位③消除故障碼④打開點火開關,檢查ABS警報燈⑤駕駛檢查

故障是否重現

如故障碼或故障癥狀重復出現,執行第1步

執行第5步

4檢查故障碼是否存儲

執行第3步

如無故障碼存儲以故障現象為基礎進行診斷執行第3步

5①重新連接各部件,確保所有部件正確安裝②消除故障碼

這步是否完成

完成

執行第5步

第二節ABS的故障診斷分析二、不產生故障碼的ABS系統故障診斷流程以紅旗轎車為例予以說明。紅旗轎車ABS系統不產生故障碼的故障現象有:①啟動發動機后,黃色ABS警報燈不亮。②ABS工作頻繁,但汽車不減速。③ABS工作時兩側制動不平衡。④制動時車輪抱死。⑤ABS工作時制動踏板感覺異常。⑥不制動時EHCU(液壓控制單元)有異響。以上故障現象的原因很難確定,有的現象可能是偶發的,其診斷與排除流程見表13-2~表13-7。上一頁返回表13-3序號執行程序是否1前后制動力分配是否合理

執行第2步

修理制動部件,調整制動器間隙執行第6步

2前后軸上部件安裝是否正確

執行第3步

正確安裝執行第6步

3車輪傳感器間隙是否正常(前輪:0.4~0.6mm,后輪0.15~0.85mm)

執行第4步

調整傳感器的安裝執行第6步

4齒圈、傳感器頭是否損壞或粘有鐵屑、異物

執行第5步

更換齒圈或傳感器執行第6

5車輪速度傳感器輸出是否正常

執行第6步

更換傳感器或維修線束執行第6步

6重新連接各部件,并確保正確安裝此步驟是否完成

重新試車,確保故障是否消除

返回第6步

上一頁下一頁返回表13-4序號執行程序是否1每個傳感器外形有無損壞執行第2步

更換執行第5步

2傳感器或齒圈是否損壞或表面粘有鐵屑或異物

執行第3步

修理執行第5步

3每個傳感器輸出是否正常檢

測傳感器

執行第4步

更接傳感器或維修線束;執行第5步

4制動管連接位置是否正確

更換EHCU(液壓控制單元)執行第5步

重新正確連接制動管

執行第5步

5重新連接各部件、確保所有部件正確安裝以上所有步

驟是否完成

重新試車,查看故障是否消除

執行第5步

上一頁下一頁返回表13-5序號執行程序是否1ABS是否工作

執行第2步

執行第4步

2車輪速度是否高于10k心h執行第3步

正常

3傳感器輸出是否正常

執行第4步

執行第5步

4EHCU(液壓控制單元)連接頭端子16和19接地是否正常

更換HHCU(液壓控制單元)執行第5步

執行第5步

5重新連接各部件,確保所有部件正確安裝以上所有步驟是否完成

重新試車,查看故障是否消除

執行第5步

上一頁下一頁返回表13-7序號執行程序是否1

發動機啟動后ABS發出的第一個聲音

ABS自檢測聲正常

執行第1步

2車輛速度低于10km/hABS自檢測聲正常

執行第3步

3檢測下列條件①是否在減擋或踩離合器時②在低附著系數路面(如冰雪面)駕駛或粗糙路面駕駛③高速轉向時④是否通過路邊⑤是否操作電子設備開關⑥

是否發動機超速運轉(5000r/min以上)是否發生在以上所列中的任何一種

即使未踩制動踏板ABS可能在某時自行執行

執行第4步

4檢查每個傳感器和齒圈間隙是否正常

執行第5步

調整傳感器安裝執行第7步

5每個傳感器和齒圈是否損壞或粘有鐵屑、異物

執行第6步

維修執行第7步

6傳感器輸出是否正常

檢查線束或插接件,如連接完好,更換EHCU(液壓控制單元)執行第7步

維修執行第7步

7重新連接各部件,確保所有部件正確安裝以上所有步驟是否完成

重新試車,查看故障是否消除

執行第7步

上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一、氣壓制動不良故障1故障現象同液壓制動不良故障現象。2故障原因(1)空氣壓縮機故障①皮帶斷了或打滑;②活塞與缸筒磨損嚴重;③卸荷閥關閉不嚴;④氣壓調節閥調整過低。(2)貯氣筒上的安全閥失效導致氣壓過低(3)制動閥故障①進、排氣閥關閉不嚴;③膜片破裂;④活塞的密封圈不良;⑤排氣間隙過大。下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二、氣壓制動失效故障1故障現象同液壓制動失效故障現象。2故障原因(1)貯氣筒無氣或充氣量不足①空氣壓縮機傳動帶折斷或打滑;②空氣壓縮機向儲氣筒的供氣管道破損、堵塞,或管道接頭松脫、漏氣嚴重;③卸荷閥卡死;④掛車制動分離開關末關或關閉不嚴;⑤貯氣簡破裂,貯氣筒各功能閥失效、漏氣。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制動閥故障①制動閥進氣閥卡住或關閉不嚴,進氣閥不能打開,壓縮空氣從排氣口排出;②制動踏板傳動機構折斷;③制動管路折斷,接頭松脫,或管道堵塞,氣阻。(3)制動氣室故障①制動氣室膜片破裂、殼體破損、接合面松動或推桿在殼體孔中卡死不能移動;②調整臂調整不當導致制動氣室推桿行程過小。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4)車輪制動器故障

①制動凸輪軸與支架襯套卡死,不能轉動,或轉角過小;②制動蹄摩擦片、制動鼓磨損后間隙過大;③制動蹄摩擦片大面積脫落,或嚴重燒蝕;④制動鼓開裂、破碎;⑤制動器過熱或浸水。3故障診斷氣壓制動失效故障診斷流程見圖13-6。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6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三、氣壓制動跑偏故障1故障現象同液壓制動跑偏故障現象2故障原因(1)車輪制動器故障①各車輪制動促動凸輪軸轉角相差過大,或制動促動凸輪軸與支架配合、磨損程度不一致,某制動促動凸輪軸轉動不靈活;②各車輪制動器的制動間隙、制動蹄摩擦片的質量,以及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的接觸貼合狀況相差過大;③各車輪的制動鼓直徑、圓度、圓柱度等技術指標相差過大,各制動鼓工作表面狀況相差過大;④車輪制動器的蹄片回位彈簧彈力相差過大,制動蹄軸與襯套配合、磨損程度不一致。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制動器氣室故障①某車輪制動器的制動氣室進氣管被壓扁、銹蝕堵塞,或進氣軟管老化發脹、進氣管接頭松動、漏氣;②某制動氣室殼體連接螺栓松動引起漏氣,或制動氣室的膜片老化、破裂;③各車輪制動器的制動氣室推桿行程不一致,或某制動氣室推桿有卡滯現象。(3)其他故障①車輛嚴重偏載,使車身偏斜;②車輛左右輪胎氣壓不一致;③車輛左右輪胎規格不一致,輪胎花紋磨損程度相差過大;④車輛兩側懸架彈簧的彈力不一致;⑤車架變形,車橋移位;⑥前輪定位失準,或轉向系松曠;⑦路面兩側附著系數相差大,路面向一側傾斜。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3故障診斷氣壓制動跑偏故障診斷流程見圖13-7。四、氣壓制動拖滯故障1故障現象抬起制動踏板,制動閥排氣緩慢或不排氣,不能迅速解除制動,致使車輛起步困難、行駛無力。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7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2故障原因(1)制動閥故障①制動閥排氣間隙太小;②制動閥排氣閥座橡膠發脹,堵塞排氣口;③排氣閥導向座銹蝕、發卡。(2)傳動機構故障①踏板傳動機構卡住不回;②制動踏板無自由行程或自由行程太小。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3)車輪制動器故障①制動器氣室推桿卡住不回;②制動凸輪軸支架團定螺栓松動,引起凸輪軸不同心而轉動不靈活;③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大;④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小;⑤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燒結、黏住、脫落、回位彈簧脫落,折斷或彈力過小;⑥制動蹄軸與襯套配合間隙過小、銹蝕、潤滑不良引起轉動困難。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三節氣壓制動系的故障診斷分析(4)其他故障①半軸套管與輪轂軸承配合松曠導致制動鼓偏斜;②輪轂軸承外圈與輪轂配合松曠導致制動鼓偏斜;②制動氣室膜片老化、膨脹、變形;制動軟管老化、發脹、堵塞;③制動踏板軸發卡、踏板回位彈簧脫落、折斷引起踏板不回位。3故障診斷氣壓制動拖滯故障流程見圖13-8。

上一頁返回圖13-8返回第四節駐車制動故障診斷分析一、駐車制動失效故障1故障現象在坡道上停車,拉緊駐車制動器,不起制動作用,用二擋起步,發動機運轉不受影響,并能起步。2故障原因(1)操縱機構①拉桿調整過長;②操縱桿操縱行程過大;③纜線滑動不良、卡死。(2)盤式駐車制動系①摩擦片與手制動盤間隙過大;②摩擦片或制動盤油污;③摩擦片脫落或磨損過甚、鉚釘外露或硬化;④駐車制動器各銷軸磨損過甚,配合松曠;⑤駐車制動盤表面不平。下一頁返回第四節駐車制動故障診斷分析(3)鼓式駐車制動系①拉桿調整過長;②搖臂與凸輪軸的配合位置發生變化;③支承銷軸配合松曠;④摩擦片與鼓存在如同車輪制動器的故障。3故障診斷駐車制動失效故障診斷流程見圖13-9。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9返回第四節駐車制動故障診斷分析二、駐車制動手柄不能定位1故障現象拉緊駐車制動手柄使其制動,不能固定在制動位置,松開手柄后,手柄自動回到原位。2故障原因①棘爪彎曲或損壞;②彈簧折斷或失效、棘齒桿彎曲、襯套磨損或脫落。3故障診斷駐車制動手柄不能定位故障診斷流程見圖13-10。

上一頁返回圖13-10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一、液壓制動系統的檢查與調整1制動踏板機構的檢查與調整(1)制動踏板自由行程的調整制動踏板自由行程是指制動踏板下移至主缸活塞開始工作以前所移動過的一段距離或這段距離在制動踏板上的反映。NJ1041型汽車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用改變制動主缸推桿長度的方法調整的。調整方法(見圖13-11):松開制動主缸控制閥桿傳力叉鎖緊螺母4,旋轉推桿3,使其伸長,踏板自由行程縮小,反之則增大。應調整使制動踏板自由行程制動主缸活塞與推桿之間必須留有一定間隙,其數值為(2±0.5)mm,否則會造成制動不靈或不能完全分離。下一頁返回圖13-11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2)制動踏板高度的調整在保證制動踏板自由行程的條件下,制動踏板的高低位置是通過調整制動燈開關總成來實現的。調整方法(見圖13-12),松開制動燈開關總成的緊固螺母,順時針旋轉開關,螺桿伸長,踏板降低。反之則升高。應調整使制動踏板中心面至駕駛室地板的高度為190mm(NJ1041),其他車型見表13-8。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12返回表13-8

部位車型BJ1041

NJ1041BJ1041五十鈴

制動踏板自由行程

1~55~10

8~12

車輪制動器間隙

調整輪轉到底再回退3~5齒

上部0.25下部0.12

調整齒轉到底再回退6~10個齒

調節器擰到底再回退5~9個刻度

制動主缸推桿與活塞間隙

1.5~2.51.0~1.51.0駐車制動操縱桿行程

4~8齒

20~25齒

9~14齒

8~12齒

駐車制動器間隙

調整輪轉到底再回退3~5齒

0.3~0.5調整桿齒輪轉到底再回退25個齒

0.5制動踏板高度

176~184

190

195~205

185~193

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2液壓制動系統放氣如果空氣混入制動系液壓管路中,就會降低制動效果。在制動系維修過程中,拆卸液壓管路,更換零部件及制動液時,必須進行排氣。排氣作業要由兩個人協同進行,一個人負責反復踩下制動踏板,另一個人進行排氣作業,放氣步驟(見圖13-13)如下:①拉緊駐車制動器操縱手柄。②啟動發動機,直到真空度充分升高為止(在發動機不旋轉的狀態進行排氣,會對真空助力器造成不良的影響)。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13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③檢查制動液貯液罐內的液位,根據需要適量補充,以排氣作業完成后貯液罐內仍有制動液為準。④從離主缸最遠的車輪制動輪缸開始,由遠到近按順序進行排氣,順序為右后輪—左后輪—右前輪—左前輪。⑤從放氣螺釘上拆下放氣螺釘護罩,把放氣螺釘端部擦凈。將放氣用軟管接到放氣螺釘上,軟管的另一端故入容器,見圖13-14。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14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⑥反復踩下制動踏板,并保持被踩下的狀態。⑦擰松放氣螺釘,將帶氣泡的制動液排入容器內,并迅速擰緊放氣螺釘。⑧慢慢抬起制動踏板,反復進行上述作業,直到從放氣螺釘內排出的制動液中沒有氣泡為止。排氣過后,重新裝好放氣螺釘護罩。⑨在排氣過程中,要注意貯液罐內的制動液液面高度,并及時補充,以免空氣進入。補充制動液時不可使用排氣放出的制動液。10.對各車輪都進行排氣后,要檢查貯液罐內的液面高度,按要求加足制動液。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3真空助力器的檢驗(1)真空助力器密封性的檢驗①用一根短的軟管和T形接頭將真空表接在助力器止回閥上,見圖13-15。②啟動發動機,怠速運轉1min。③卡緊真空源與止回閥之間的軟管,以關閉真空來源。④使發動機熄火,觀察真空表的變化。⑤如果在15s內真空下降3.38kPa,則表明助力器膜片或止回閥已損壞。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15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2)真空助力器功能的檢查在發動機不運轉的情況下,踩幾下制動踏板,確認踏板高度無變化時,踩住踏板,啟動發動機,此時若踏板稍有下降,則表示真空助力器功能良好。(3)真空助力器在有制動負荷時密封試驗啟動發動機運轉1~2min,在不停機的條件下踩下制動踏板,在保持踏板力不變的條件下,關閉發動機。在30s內踏板的高度若無變化,表明真空助力器密封性好;若踏板升高,則密封性不好。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二、ABS系統的檢查ABS系統的檢查的方法有:直觀檢查、讀取故障代碼、快速檢查、故障警報燈診斷1直觀檢查直觀檢查是在ABS出現故障或感覺系統工作不正常時采用的初步目視檢查方法。具體檢查以下內容:①檢查手制動是否完全釋放。②制動液是否滲漏,制動液面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③檢查所有ABS的保險絲、繼電器是否完好,插接是否牢固。④檢查ABSECU連接器(插頭和插座)連接是否良好。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⑤檢查有關器件(輪速傳感器、電磁閥體、電動泵、壓力警示開關和壓力控制開關等)的連接器和導線是否連接良好。⑥檢查ABSECU、壓力調節器等的接地(搭鐵)線是否接觸可靠。⑦檢查蓄電池電壓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正、負極柱的導線是否連接可靠。2讀取故障代碼ABS故障代碼的讀取方法大致可歸納下述三種:(1)跨接自診斷啟動電路讀取故障碼ABS系統中設有自診斷插座,可按規定的方法跨接插孔中的相應端子,在根據ABS警示燈、跨接線中的發光二極管(LED)或ABSECU上的發光二極管的閃爍規律,讀取故障代碼。參照故障代碼表,確定故障。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2)專用診斷儀讀取故障碼借助專用診斷儀(有的叫電腦解碼器)與ABS故障診斷通信接口相連,按照一定的操作規程,通過與ABSECU雙向通信,從診斷儀的顯示器或指示燈上顯示故障代碼。目前這類診斷儀較多,如V.A.G1551、V.A.G1552、V.A.S5051、修車王、ADC2000、電眼睛、WU-2000“車博士”、Tech1或Tech2。上述儀器配有隨車電腦診斷系統OBD-Ⅱ插座,就可以讀取很多車型的ABS系統故障碼,進行檢測。(3)利用汽車儀表板上的信息顯示系統讀取故障代碼有的汽車儀表板上具有駕駛員信息系統,即中心計算機系統:檢修人員可以按照一定的自檢操作程序,從信息顯示屏上顯示ABS的故障代碼或故障信息。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3快速檢查快速檢查一般是在自診斷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利用專用儀器或萬用表等,對系統的電路和元器件進行連續測試,以查找故障的方法。根據故障代碼,多數情況下只能了解故障大致范圍和基本情況,為了進一步查清故障,經常采用一些儀器或萬用表等,對ABS的電路懷疑可能有故障元件電參數(如電阻、電壓、波形等)進行深入測試。根據測試儀和儀表顯示的信息,確定故障的部位、性質和原因,特別是借助專用的ABS診斷測試儀,可以得到快速滿意的結果。快速檢查常用的幾種方法有:利用ABS診斷儀進行測試、利用“接線端子盒”進行測試、直接用萬用表進行測試等方法。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4利用故障警示燈診斷通過上述方法,一般都能準確的診斷出故障部位及性質。在實際應用中,還經常利用故障警報燈進行診斷。所謂故障燈診斷是通過儀表板上的ABS警報燈和紅色制動誓報燈的閃亮規律,進行故障診斷的一種快速簡易方法。實用中,駕駛員經常通過這種方法對ABS的故障進行粗略判斷。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通常情況下,在點火開關接通(ON)時,黃褐色ABS警報燈應閃亮(約4s左右),此時如制動液不足(液面過低),紅色制動燈也點亮;蓄能器壓力低于規定值、手制動末釋放時,紅色制動燈也會點亮;當蓄能器壓力、制動液面符合規定且手制動完全釋放時,紅色警示燈應該媳滅。在發動機啟動的瞬間,ABS警報燈和紅色制動警報燈一般都應點亮(手制動在釋放位置)當發動機運轉起來后,兩個警報燈應先后熄滅。汽車行駛過程中,兩個警報燈都不應閃亮,一般可以說明ABS處于正常狀態。否則,說明ABS有故障或液壓系統不正常: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三、制動器的檢查與調整1制動器的檢測(1)鼓式制動器零件的檢測制動蹄摩擦襯片的檢測,見圖13-16。①用卡尺2測量后制動蹄襯片1的厚度,標準值為5mm,使用極限2.5mm。②鉚釘頭3與摩擦片1表面深度應不小于1mm,以免鉚釘頭刮傷制動鼓內表面。后制動鼓磨損與尺寸的檢測,見圖13-17。用卡尺2檢查內孔尺寸,標準值為180mm,使用極限為181mm。用工具4測量制動鼓1內孔的圓度,使用極限不超過0.125mm。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16返回圖13-17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2)盤式制動器檢測制動盤厚度的檢測。在與制動摩擦片的接觸面上,沿圓周方向選六個點,用千分尺進行厚度測量,見圖13-18。厚度的最大差值不超過0.013mm,制動盤厚度標準值為22~25mm。用同樣的方法測量摩擦片的厚度磨損量不超過2mm。2制動器的調整(1)鼓式制動器的調整在使用中,出現制動失靈、制動拖滯或制動跑偏時,均需檢查制動器間隙,即制動蹄片與制動鼓間隙,見圖13-19。檢查時,架起車軸,拆下輪胎,轉動制動鼓總成,通過制動鼓上的檢查孔來檢查制動蹄片與制動鼓間隙,見圖13-20。車輪制動器間隙應符合表13-9規定。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18返回圖13-19返回圖13-20返回表13-9車型凸輪端間隙蹄片軸端間隙CA10910.4~0.70.2~0.5EQ10900.40~0.550.25~0.40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局部調整:在每次對輪胎或輪轂軸承進行維護時,若發現因制動蹄摩擦片磨損而導致制動氣室推桿行程過大(超過40mm)時,應檢查車輪制動器間隙,若不符合規定,則應進行局部調整。局部調整的方法如下:①拆下制動調整臂防塵罩2,見圖13-21。②推進調整臂鎖止套4直至露出蝸桿軸3的六方頭時,用扳手轉動蝸桿軸3,使制動蹄片與制動鼓間隙符合規定范圍。③用鎖止套鎖止蝸桿軸,裝上防塵罩。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注意:局部調整時,不允許用擰動蹄片軸的方法來調整,以免破壞制動蹄片與制動鼓的配合全面調整:一般情況下,對車輪制動器只進行局部調整,但更換制動蹄片或修理制動鼓后,或在修理中因蹄片軸的轉動等破壞了制動蹄片與制動鼓工作面的同心度,必須全面調整制動蹄片與制動鼓間隙,調整方法如下:①松開蹄片軸的緊固螺母和凸輪支承座緊固螺栓的螺母,拆開制動氣室推桿與制動調整臂的連接。②轉動蹄片軸,使兩蹄片軸端面上的刻線標記位于內側最近位置。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③拆下調整臂防塵罩2(圖13-21),推進鎖止套至露出蝸桿軸的六方頭,用扳手轉動蝸桿軸使制動蹄片壓向制動鼓,從制動鼓檢查孔中用塞尺檢查每個制動蹄是否與制動鼓貼緊。若蹄片軸端有間隙,可轉動蹄片軸以消除間隙。④通過反復調整蝸桿軸和蹄片軸,直到制動蹄片與制動鼓緊密貼合后,擰緊蹄片軸的緊固螺母和凸輪支承座緊固螺栓的螺母。⑤連接制動氣室推桿與調整臂并進行調整,蹄鼓間隙調好后反映到制動氣室推桿行程的標志是:為制動氣室推桿應不大于35mm,后制動氣室推桿應不大于40mm。理想的行程應為:前制動氣室20~25mm,后制動氣室25~30mm。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21返回圖13-21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⑥用扳手轉動蝸桿軸使制動蹄片與制動鼓間隙符合表13-9規定范圍。⑦用鎖止套鎖止蝸桿軸,裝上防塵罩。(2)具有蹄鼓間隙自調機構制動器的調整具有間隙自調機構的制動器,制動間隙調整省工省力,且準確,但有時也需進行必要的人工調整。如切諾基越野汽車后輪制動器的調整方法是:①支起汽車使后輪離開地面,放松駐車制動手柄,卸下星形輪調整孔蓋板。下一頁上一頁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②用一專用的調整專用工具2和旋具3先將調整杠桿4撥開,然后轉動星形輪,使調整杠桿伸長,一邊撥動星形輪,一邊按汽車前進方向轉動車輪見圖13-22。直至感到車輪受一穩定阻力矩為止。③用一橡膠錘重敲制動底板幾次,并做幾次腳制動,防止制動蹄和調整部件犯卡。如果后輪可以自由轉動,重復上述過程,直至(達到步驟2)所述要求為止。④按上述相反方向撥動星形輪,車輪剛剛可以自由轉動為止。為防止間隙過小,繼續撥動星形輪4~5個齒。⑤進行幾次倒車制動,蹄鼓間隙即可達到規定值。

下一頁上一頁返回圖13-22返回第五節制動系統檢查與調整3氣壓制動系統的就車試驗(1)系統的密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