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課件 【知識建構+備課精研】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宋帝國的立國精神:抱殘守缺,茍且偷安,過一日算一日,將就一天算一天……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種印象,認為那時的中國社會跟它的宋政府一樣,也是墮落的。其實不然,而且恰恰相反。整個宋帝國時代,起自十一世紀,經過十二世紀,再到十三世紀,二百余年間,它的物質文明,有輝煌成就,不但超過中國過去任何一個時代,并超過同時代的西方世界。最保守的觀察,中國至少比歐洲進步一百年。

——柏楊《中國人史綱》中外歷史剛要(上)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916年—1368年)【課程標準】認識遼宋夏金元在經濟與社會方面的新變化。目

錄CONTENTS王朝存續的基石—農業手工業發展一二百物周流的盛況—商業城市的繁榮三時移默轉的格局—經濟重心的南移四四民階層的匯流—社會關系的變化他們生產出來的多余食糧養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國王、官員、戰士、牧師、藝術家和思想家,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些人的故事。于是,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人在做什么,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一、王朝存續的基石——農業手工業發展(一)農業發展安天下1、耕種制度:2、經濟結構:5、邊疆開發:稻麥復種制,一年多熟固定種經濟作物的農戶種植棉花宋開始元推廣3、生產技術:北宋龍骨翻車普及,高轉筒車盛行4、物種引進:從越南引進占城稻邊疆地區進一步開發任務1:閱讀P64梳理宋元時期農業發展的信息。任務2:閱讀P64-65,說說宋元時期手工業的主要成就。一、王朝存續的基石——農業手工業發展(二)手工業發展流天下1、制瓷業宋:五大名窯,瓷都元:青花瓷、釉里紅宋元:出口,文明象征定窯:河北曲陽,燒制白瓷為主,產品飾有印花,刻花汝窯:河南汝州,燒宮廷用瓷,瓷胎薄而堅細,釉多天青色,青中帶藍鈞窯:河南禹州,產品釉青中帶紅,稱鈞紅,有的釉呈紫色,稱鈞紫官窯:河南開封,專為宮廷燒制瓷器,釉色以粉青為主,蛋白次之。哥窯:浙江龍泉,生產青瓷,冰裂紋2、礦冶業北宋:煤開采量大,燃料西夏:豎式風箱設備冶鐵3、印刷業:活字印刷術一、王朝存續的基石——農業手工業發展(二)手工業發展流天下4、紡織業:絲織:北宋兩浙四川兩大中心棉紡:元黃道婆改進棉紡技術黃道婆二、百物周流的盛況——商業城市的繁榮(一)商業發展富天下1、官方貿易:榷場是指遼宋西夏金政權各在接界地設置的互市市場。場內貿易由官吏主持,除官營外,商人需納稅、交牙錢,領得證明文件方能交易。

朝廷創置榷場以通南北之貨……內足以專課息之源,外足以固鄰國之好。

——《宋會要輯稿》

宋朝在宋遼榷場貿易中每年有四十余萬的收入,以致每年給遼國繳納的歲幣(三十萬)可以從榷場貿易中收回。

——霍賀《淺析宋代的對外貿易》榷場互市和天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百物周流的盛況——商業城市的繁榮(一)商業發展富天下2、民間貿易:紙幣交子先天下北宋交子南宋會子元代交鈔北宋每年鑄造銅錢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約有1.5萬噸,仍舊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現了“錢荒”。——樊樹志《國史概要》原因:a、直接:銅錢、鐵錢攜帶不便

b、根本:宋代商品經濟的繁榮意義:推動商業發展宋代出現,元代推廣二、百物周流的盛況——商業城市的繁榮(一)商業發展富天下3、對外貿易:海路巨艦驚天下外貿稅收成宋元國庫重要財源;手工業品出口,市舶司管外貿,外貿港口廣州、泉州、明州等。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長數丈,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豢豕釀酒其中。——(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與宋朝通商貿易的國家有五十多個,宋高宗曾說,市舶之利動以百萬計。——關履權《宋代廣州的海外貿易》絲織品瓷器茶葉香料珠寶“南海一號”古沉船二、百物周流的盛況——商業城市的繁榮(二)城市興盛容天下

很顯然,以前那種森嚴的坊市界限已蕩然無存,商業機構和商業活動已完全深入居民區,從而成為城市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交易時間上看,交易可以從早到晚,甚至“通曉不絕”,有所謂“夜市”“早市”之稱,商業交易也不再受時間限制。

——薛平拴:《五代宋元時期古都長安商業的興衰演變》

1、城市變化:北宋東京城平面示意圖唐長安城平面示意圖商業打破時空限制二、百物周流的盛況——商業城市的繁榮2、職能轉變:酒樓茶坊外賣冷飲客棧瓦子蹴鞠修車店城市經濟功能增強——農村人口向城市、向工商業人口流動(二)城市興盛容天下北宋東京,南宋臨安;元大都二、百物周流的盛況——商業城市的繁榮3、繁榮城市:當時開封以經商為業的有兩萬多戶,其中640家資本雄厚的商戶,分別屬于160行,囊括米、鹽、茶等各類商品貿易。號稱“正店”的大酒樓有72,……酒樓、茶坊適應商業大潮,與娛樂場所瓦子,都通宵營業。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杭州(臨安)在隋朝已負盛名。南北大運河開創后,它是南端終點。它與開封不同,后者大體上是一座消費城市,購買力操在政府官員及其家屬和隨從手里。南宋的國都――杭州,則是制造業中心。造船業、絲織業、瓷器與紙張的制造在南宋尤其突飛猛進。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臨安)燈市,每逢入夜,大街小巷游人如織,摩肩接踵,各式各樣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

——《武林舊志》(二)城市興盛容天下——人口增加,市民階層興起,催生市民文化

北宋時,南方人在全國統一的科舉考試中優勢明顯,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歷史趣聞】兩宋時期的全國Ⅰ、Ⅱ、Ⅲ卷北宋后期,科舉考試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單獨錄取,以維持南北地區間取士人數之大體均衡。明宣德年間,科舉考試正式實行南北分卷錄取制度: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歸入南卷;順天、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歸入北卷;一些文化較落后、士子登第困難的地區歸入中卷。每錄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三、時移默轉的格局——經濟重心的南移1、南移表現魏晉南北朝(江南開發差距縮小)唐中葉(南方漸超北方)南宋(南移完成)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變唐朝:南方經濟實力漸超北方北宋:戶口南多北少格局定型南宋:北民遷,奠定南方地位2、南移過程3.南移規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江南三、時移默轉的格局——經濟重心的南移4、南移影響使江浙地區成農業中心推動海陸交通運輸進步帶動了文教事業的興盛過度開發,破壞了生態北宋籍貫可考的進士9630人,南方9164人,兩浙、兩江和福建五路7038人,占總數的73%。——劉海峰《中國科舉史》古代最有名的蹴鞠“明星”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札頗工...東坡以屬王晉卿。...(某日,晉卿派高俅送物品給端王)值王在園中蹴踘,俅候報之際,睥睨不已,王呼來前詢曰:“汝亦解此技邪?”俅曰:“能之。”漫令對蹴。遂愜王之意,大喜...由是日見親信。逾月,王登寶位。上俊寵之,眷渥甚厚,不次遷拜。——《揮麈后錄》四、四民階層的匯流——社會關系的變化社會觀念門第觀念衰微;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平民化人身關系租佃契約盛行,契約觀念增強賤民階層減少,奴婢雇傭化。自由化國家管理土地買賣、典當盛行放松對社會流動限制寬松化任務3:閱讀P64梳理宋元時期農業發展的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