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笛卡爾的思辨哲學之“我思故我在”教育學原理齊振2140402001高等教育研究所徐新海2147602001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在中世紀末期,西歐社會發生了兩場重大的文化變革活動,一場是意大利和南部歐洲拉丁語世界中的文藝復興運動,另一場則是北部歐洲日耳曼語世界中的宗教改革運動。文藝復興時期(14-16世紀)的作品,當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禁欲主義和宗教觀;提倡科學文化,反對蒙昧主義,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肯定人權,反對神權,屏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文化意義在于,它克服了中世紀基督教在靈魂與肉體、天國與人間、理想與現實之間造成的二元對立,以及由這種對立而導致的虛假信仰和偽善道德,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與平凡的現實生活和諧地統一起來。
笛卡爾生平簡介1596年:出生于法國1606~1616年:就讀于皇家大亨利學院1616~1618:于普瓦捷大學學習法律與醫學1618~1621:加入荷蘭軍隊服役1622~1628:游歷歐洲1628~1648:移居荷蘭1649年:擔任瑞典女王私人教師1650年:因肺炎去世,終生未婚歷史地位與評價羅素稱他為“近代哲學的始祖”,認為“他是第一個具有高超哲學稟賦,同時在新物理學、新天文學饒富卓見的人。他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礎,而另起爐灶,努力締造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他的著作煥發著一股從柏拉圖到當時的任何哲學名家作品中全然找不到的清新氣息。”黑格爾稱他為:“近代哲學真正的創始人”。黑格爾認為,近代哲學是以思維為原則的,它與神學分開了。“思維是一個新的基礎,而笛卡爾是一個徹底從頭做起、帶頭重建哲學的基礎的英雄人物,哲學在奔波了1000年之后,現在才回到這個基礎上面。”。綜合性著作物理學數學哲學著作《論世界》,書中總結了他在哲學、數學和許多自然科學問題上的一些看法。《幾何學》,標志著解析幾何學的誕生兩篇論文:《折光學》、《氣象學》著作《論光》《第一哲學沉思錄》《方法談》《哲學原理》《論靈魂的激情》《指導心智的原則》主要著作(一)二元論、形而上學(二)“我思故我在”(三)關于上帝存在的證明(四)關于外部事物存在的證明主要哲學思想二元論是一種主張世界有意識和物質兩個獨立本原的哲學學說,強調物質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意識和物質兩個實體。二元論實質上堅持意識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它和一元論相對立。代表人物17世紀法國哲學家R.笛卡爾。二元論中的“意識”不是人類出現后的“意識”,而是指自然法則。笛卡爾認為,意識和物質是兩種絕對不同的實體,意識的本質在于思想,物質的本質在于廣袤;物質不能思想,意識不會廣袤;二者彼此完全獨立,不能由一個決定或派生另一個。形而上學(μετ?φυσικ?)黑格爾把形而上學作為與“辯證法”相對立的一種機械教條的研究方法來批判,因此形而上學也可以表示教條主義,指用孤立、靜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遠不變的。馬克思沿用了黑格爾的這種定義。吉林大學孫正聿的《哲學通論》敘述如下:人們通常是在兩種不同的意義上使用“形而上學”這個概念:其一,是在近似于“哲學”的意義使用這個概念。在這個意義上,“形而上學”是一種追求和論證超驗的“存在”,即超越經驗的關于世界的統一性原理的理論。
其二,是在與“辯證法”相對立的意義上使用“形而上學”這個概念。在這個意義上,“形而上學”是指一種以否認矛盾的觀點看待世界的哲學理論,是指一種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的思維方式。笛卡爾以前的形而上學(包括神學)是存在論的形而上學,即為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尋找超自然、超社會的最終根據、本原的理論。如:古希臘羅馬哲學和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笛卡爾實現了形而上學的轉向:從存在論轉向了知識論,他為意識現象、認識現象尋找到了最終根據或本原:我思。他在<哲學原理>的法文版序言中說:當一個人獲得了某種技巧,能在這些問題上發現真理時,他就應當開始認真地研究真正的哲學,它的第一部分是形而上學,包括知識原理,其中要解釋上帝的主要屬性,解釋靈魂的非物質性,解釋我們心中所有的清楚、簡單的觀念;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在其中當發現了物質事物的真正原理后,我們要一般地考察整個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接下來,我們尤其要考察地球的性質,考察所有物體,它們絕大多數是在地球上發現的性質,如空氣、水、火、天然磁石和其他各種礦物的性質。然后,還須簡要地考察植物、動物尤其是人的性質,這樣才能發現那些對我們有益處的其他學問。于是,所有哲學就像一棵樹,形而上學是根,物理學是樹干,所有其他的科學是從樹干上長出來的樹枝,這些科學可以歸結為主要的三種,即醫學、機械學和倫理學。所有哲學形而上學物理學其他科學“我思故我在”提出的背景笛卡爾生活的時代是經院哲學日漸衰落,自然科學日漸興盛的時代。所以,他關注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在經院哲學的廢墟上重新樹立起理性的權威。因此,笛卡爾以普遍懷疑為開端,他認為世界上一切知識都是不確定的、令人懷疑的。假定一個妖怪試圖欺騙我,使我懷疑自己的存在,即便這樣,我也不能懷疑自己的存在。因為,為了能夠被妖怪所欺騙,我也不得不存在(不然妖怪就沒有欺騙的對象了)。其結果是,即使妖怪的存在是可能的,也不能成為使我懷疑自身存在的原因(即使妖怪是真的,我也不能懷疑自己本身的存在)。所以,我不能懷疑自己的存在。當普遍懷疑達到極點,當思維再也無法確定任何外在對象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到那個正在思維的“我”“必然應當是某種東西”。在這個結論上,笛卡爾推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題。我思故我在——來源“我思故我在”出自《方法論》。笛卡爾本想在一本題為《世界》的書中介紹他的科研成果,但是當該書在1633年快要完稿時,他獲悉意大利教會的權威伽利略有罪,因為他擁護哥白尼的日心說。雖然笛卡兒在荷蘭未受到天主教權威的迫害,但是他還是決定謹慎從事,放棄了該書的出版,因為在書中他同樣捍衛了哥白尼的學說。最后在1637年他發表了的《正確思維和發現科學真理的方法論》,通常簡稱為《方法論》。因為書中的很多觀點不容當時的耶穌會接受,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
字面意義“當我懷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時,我卻不用懷疑我本身的思想,因為此時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爾認為當“我”在懷疑一切時,卻不能懷疑那個正在懷疑著的“我”的存在。因為這個“懷疑”的本身是一種思想活動。而這個正在思想著、懷疑著的“我”的本質也是一種思想活動。注意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結合的我,而是指獨立存在的心靈。深沉意義笛卡兒的哲學命題,采用所謂“懷疑的方法”,是在求證“知識”的來源是否可靠。我們可以懷疑身邊的一切,只有一件事是我們無法懷疑的,那就是:懷疑那個正在懷疑著的“我”的存在。換句話說,我們不能懷疑“我們的懷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肯定我們的“懷疑”。笛卡兒也就是從他的“我思故我在”來證明“上帝的存在”。因為“我”這個思想的主體不能被“懷疑”,那么就有一個使“我”存在的更高“存在體”。換句話說,因為我存在,所以必須有一個使我存在的“存在者”,而那個使我存在的“存在者”,也必定是使萬物存在的“存在者”。因此,能夠使萬物存在的“存在者”,就必然只有上帝才有可能了。“我思故我在”的解讀與本意西方近代哲學開創之初就存在著兩種哲學派別,一是始于培根的經驗論主義哲學;二是源于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哲學。而至今哲學界對于這一命題的理解多數仍停留在近代經驗論的哲學立場之上。在“我思”和“我在”之中,對“我在”的理解最能夠反映出這種經驗論的特質。按照這種理解,“我在”就是經驗論的客觀存在,結果這一命題的含義自然就成為“由于我能思考所以我才存在”。實際上,“我思故我在”的本意是“我思故我是”。“我思”指的是人具有思維的先天認識能力,是先天地存在于人們頭腦中的“思維規定性”,而不是經驗意義上的“我在思考”或“我能思考”。“我在”指“人的本質存在”。“Ithing,therefore,Iam”中的”am”指的是本體論意義上的“是”或“本質”而不是經驗哲學家眼中的客觀存在。從西方哲學史上看,柏拉圖將這個“存在”歸結為“理念”,而亞里士多德則視為事物的“形式”。因此,“我思故我在”要表達的內涵就是:人的頭腦中先天存在著某些思維規定,“我存在著先天的認識形式,才決定了我的存在”。“我思故我在”的意義“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使他在懷疑中確立自我,用“自我”的理性主義懷疑心外的一切,從而把認識提到了哲學研究的首位,為以后哲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笛卡爾作為近代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者,用“我思故我在”確立了思維對于存在的決定性原則,把人從宗教哲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促進理性的解放。關于上帝存在的證明我們雖然可以通過懷疑來確定“我”的存在,但是這表明“我”的存在是不完滿的,因為懷疑除了確定“我在”之外,不可能確定別的什么,而認識顯然比懷疑具有更大的完滿性,由此可見,“我”是一個不完滿的有缺陷的實體。既然如此,在我的思想中,怎么可能有比我更完滿的觀念例如上帝的觀念呢?我是從哪里得到這個比我自己更完滿的東西的思想呢?在笛卡爾看來,無中不能生有,而且比較完滿的東西不可能源自比較不完滿的東西。所以,我們只能說有一個比我更加完滿的存在將這個觀念放進我的心靈之中,這個完滿的存在就是上帝。由此,笛卡爾完成了對“我”和上帝存在這兩個認識主體的證明。外部事物存在的證明
我們是通過普遍懷疑的方式來確定“我思”的,雖然這種懷疑方法卓有成效,但是也因此而造成了物質世界是否存在這一最大的懷疑。不過當我們證明了上帝的存在之后,這個難題就迎刃而解了,如前所述,上帝是一個最完滿的實體,所以我也就確信上帝是絕不會欺騙我的,絕不會把我引入歧途,陷入謬誤。現在我們知道上帝是完滿的,因而不可能欺騙我們,于是我們最大的懷疑便連根鏟除了。這就是說,由于確定上帝的實在性和完滿性,我現在也確信物質世界的存在。外部事物不可能由“我”這種思維產生外部事物不可能由“上帝”或“事物”之外的實體產生上帝已經讓我相信了外部事物是存在的(這是上帝放到我思維中的)此時如果上帝又把物質事物的觀念送給我,并使我認為這些觀念是來源于物質的。-----說明物質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上帝是騙子。實際上上帝是完滿的,他不會騙我們,所以物質事物是存在的,不是上帝為了欺騙我們而放在那兒的。上帝身(物質)心(思維)參考文獻(法)笛卡爾著,龐景仁譯.第一哲學沉思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英)羅素著,何兆武譯.西方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張桂權,論笛卡爾的形而上學觀[j].世界哲學,200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FRM金融風險管理師考試金融模型與風險管理模擬試卷
- 2025年消防執業資格考試題庫:消防標準化建設消防安全設施操作與安全防護措施執行力度試題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考試模擬卷:語音語調訓練與口語表達技巧試題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學實踐試題(含答案)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核心考點特訓題庫(含答案)之教育文化素養論述題庫
- 猩紅熱病人的護理
- 2025年拍賣師職業資格考試專業題集:拍賣實務與行業規范試題卷
- 2025年古箏演奏技能考核試卷:古箏演奏中的音樂創新與突破試題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考試模擬卷:閱讀理解技巧實戰演練試題
- 2025年消防安全實操考試題庫:實操應用篇-消防員實操技能訓練題庫
-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級英語新目標下冊教學計劃
- 2025年領導干部任前廉政法規知識競賽試題庫及答案(130題)
- 康復科制度及職責
- 玩具工廠訂單合同范文
- 《心理B證論文:淺談小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3100字
- 切口引流管非計劃拔管不良事件根本原因RCA分析
- 徐州工程學院《社會網絡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10月自考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技能大比武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保潔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有哪些
- 消化科口服洗腸患者服務流程改進及效果評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