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JJF 1105-2018 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相較于《JJF 1105-2003 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補充:

  1. 術語定義:新版本對一些專業術語進行了更準確的定義或更新,以適應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例如,“觸針”、“測量力”等關鍵術語得到了更加詳細的描述,確保了行業內對于這些概念的理解一致性。

  2. 環境條件:對于進行校準時所需的環境條件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比如溫度、濕度范圍以及穩定性要求都有所提高,旨在減少外部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從而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3. 校準項目及方法:增加了新的校準項目,并細化了部分原有項目的校準流程。新增內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傳感器靈敏度測試、噪聲水平評估等方面。同時,針對不同型號規格的儀器,給出了更加個性化的校準指導建議。

  4. 不確定度評定:強化了關于測量不確定度分析的內容。新版規范中詳細介紹了如何計算各類不確定度分量,并提供了示例幫助理解和應用。此外,還強調了在整個校準過程中持續監控并記錄所有可能導致誤差的因素的重要性。

  5. 記錄與報告格式:規定了更加標準化的數據記錄方式及最終報告模板。這有助于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同時也便于后續審核與追溯工作。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8-02-27 頒布
  • 2018-08-27 實施
?正版授權
JJF 1105-2018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_第1頁
JJF 1105-2018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_第2頁
JJF 1105-2018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_第3頁
JJF 1105-2018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_第4頁
JJF 1105-2018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JJF 1105-2018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技術規范

JJF1105—2018

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

CalibrationSecificationforContactStlusInstrumentsof

p(y)

SurfaceRoughnessMeasurementbyProfileMethod

2018-02-27發布2018-08-27實施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JJF1105—2018

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

??

校準規范???????????????

?JJF1105—2018?

??

?????????????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Contact代?替JJF1105—2003?

??

StlusInstrumentsofSurfaceRouhness

(y)g

MeasurementbyProfileMethod

歸口單位全國幾何量工程參量計量技術委員會

:

主要起草單位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

參加起草單位泰勒霍普森有限公司中國分公司

:

本規范委托全國幾何量工程參量計量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JJF1105—2018

本規范主要起草人

:

王昕歌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

袁怡寶上海交通大學

()

施玉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

吳迅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

()

參加起草人

:

蔡瀟雨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

姜志華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

湯海翔泰勒霍普森有限公司中國分公司

()

JJF1105—2018

目錄

引言

………………………(Ⅱ)

范圍

1……………………(1)

引用文件

2………………(1)

概述

3……………………(1)

計量特性

4………………(3)

傳感器觸針

4.1…………(3)

傳感器滑行軌跡的直線度

4.2…………(3)

殘余輪廓

4.3……………(3)

示值誤差

4.4……………(3)

示值重復性

4.5…………(3)

示值穩定性

4.6…………(3)

校準條件

5………………(4)

環境條件

5.1……………(4)

校準項目和校準用標準器及其他設備

5.2……………(4)

校準方法

6………………(4)

傳感器觸針針尖圓弧半徑及角度

6.1…………………(4)

傳感器滑行軌跡的直線度

6.2…………(4)

殘余輪廓

6.3……………(4)

示值誤差

6.4……………(4)

示值重復性

6.5…………(5)

示值穩定性

6.6…………(6)

校準結果表達

7…………(6)

復校時間間隔

8…………(6)

附錄觸針式粗糙度儀示值誤差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示例

A()……………(7)

附錄傳感器觸針靜態測力和傳感器導頭的計量特性的校準

B……(11)

附錄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指示表與記錄器計量特性的校準

C………………(13)

附錄λ和λ波段傳輸特性

Dcs…………(15)

附錄校準證書內頁信息及格式

E……………………(17)

JJF1105—2018

引言

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通用計量術語及

JJF1071—2010《》、JJF1001—2011《

定義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本規范修訂工作的基

》、JJF1059.1—2012《》

礎性系列計量技術法規

本規范是對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以下簡稱原規

JJF1105—2003《》(

范的修訂與原規范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變化如下

)。,,:

增加了引言部分

———。

將引用文件替換至現行有效版本

———。

增加了臺式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和便攜式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的結構

———

示意圖修改了觸針式儀器的典型框圖

,。

修改了有關傳感器觸針計量特性的要求根據產品幾何

———。GB/T6062—2009《

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接觸觸針式儀器的標稱特性將原規范傳感

(GPS)()》,“

器觸針靜態測量力修改為傳感器觸針靜態測力并在附錄中表述其計量特性校

”“”,、

準用標準器及校準方法刪除了對傳感器靜態測力變化率項目的相關校準內容

;“”。

修改了傳感器滑行軌跡直線度的計量特性要求及校準方法

———。

修改了傳感器導頭相關計量特性在附錄中表述

———“”,B。

修改了示值誤差的計量特性要求及表述方法

———。

修改了正文中儀器示值重復性示值穩定性的計量特性要求表述方法

———“”“”、

及校準方法修改了附錄中記錄器的垂直放大率及水平放大率的重復性的表述相

。C,

應計量特性要求也進行了修改

根據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重新評定了觸針式表面

———JJF1059.1—2012《》,

粗糙度測量儀示值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本規范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

:

———JJF1105—2003;

———JJG301—1982。

JJF1105—2018

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

1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的校準

2引用文件

本規范引用下列文件

: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術語定義

GB/T3505—2009(GPS)、

及表面結構參數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接觸觸

GB/T6062—2009(GPS)(

針式儀器的標稱特性

)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評定表面

GB/T10610—2009(GPS)

結構的規則和方法

產品幾何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相位修正

GB/T18777—2009(GPS)

濾波器的計量特性

產品幾何量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測量

GB/T19067.1—2003(GPS)

標準第部分實物測量標準

1:

產品幾何量技術規范表面結構輪廓法接觸

GB/T19600—2004(GPS)

觸針式儀器的校準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范

,()。

3概述

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以下簡稱觸針式粗糙度儀一般由傳感器驅動器電

()、、

子信號處理裝置計算機打印機等組成部分模擬式的觸針式粗糙度儀帶有指示表和

、、。

記錄器其工作原理是儀器的驅動器帶動傳感器沿被測表面作勻速滑行傳感器通過

。:,

銳利觸針感受被測表面的幾何形狀變化并轉換成電信號該信號經放大和處理再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