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Z 6413.1-2003 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 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 第1部分:閃溫法》與《GB/T 6413-1986》相比,在內容和技術要求上進行了更新和完善。具體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GB/Z 6413.1-2003》引入了更為先進的理論基礎,特別是關于齒輪膠合失效機理的理解有了進一步深化,這使得新標準能夠提供更加準確的計算模型來預測齒輪在工作條件下的膠合風險。

其次,在計算方法上,《GB/Z 6413.1-2003》采用了“閃溫法”作為主要技術手段,這種方法基于瞬時溫度上升導致材料性能變化進而影響接觸區域摩擦狀態的變化來進行分析,相比于舊版標準中可能采用的方法,它能更精確地反映實際工況下齒輪表面的熱效應及其對膠合過程的影響。

此外,《GB/Z 6413.1-2003》還增加了對于不同類型齒輪(如圓柱齒輪、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適用性的說明,并且提供了針對每種類型的具體指導原則,增強了標準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3-11-25 頒布
  • 2004-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Z 6413.1-2003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_第1頁
GB/Z 6413.1-2003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_第2頁
GB/Z 6413.1-2003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_第3頁
GB/Z 6413.1-2003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_第4頁
GB/Z 6413.1-2003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_第5頁

文檔簡介

ICS21.200J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Z6413.1-2003/ISO/TR13989-1:2000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Calculationofscuffingloadcapacityofcylindrical,bevelandhypoidgears-Part1:Flashtemperaturemethod(ISO/TR13989-1:2000.IDT)2003-11-25發布2004-06-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GB/Z6413.1-2003/ISO/TR13989-1:2000次前言引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定義、代號和單位3.1術語和定義3.2代號和單位4膠合和磨損4.1膠合和磨損的產生4.2轉換圖·…·……·…··……………4.3初始膠合時的摩擦5基本公式5.1接觸溫度5.2閃溫公式5.3端面單位載荷5.4本體溫度的分布·5.5本體溫度的粗略近似….6摩擦因數……106.1平均摩擦因數,A法116.2平均摩擦因數,B法116.3平均摩擦因數.C法11了嚙合線上的參數……嚙人系數……………813載荷分擔系數?……….·9149.1支撐系數…..149.2齒席未修形的直齒輪15齒席修形的直齒輪….9.315齒廊未修形的窄斜齒輪9.49.5齒廊修形的窄斜齒輪…17齒廊未修形的寬斜齒輪9.6179.7齒廊修形的寬斜齒輪·9.8錐齒輪…………….199.9寬錐齒輪19校合溫度和安全性102010.1膠合溫度3010.2織系數20

GB/Z6413.1-2003/ISO/TR13989-1:200010.3瞬時接觸時間2110.4齒輪試驗的膠合溫度2110.5安全范圍22附錄A(資料性附錄)溫公式提示23附錄B(資料性附錄)最佳齒席修形28文獻目錄30

GB/Z6413.1-2003/ISO/TR13989-1:2000前GB/Z6413—2003《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分為兩部分:第1部分:閃溫法:-第2部分:積分溫度法本部分為GB/Z6413的第1部分.對應于ISO/TR13989:2000《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英文版)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R13989-1:2000。為方便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編輯性修改:按照漢語習慣對一些編排格式進行修改;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退號·.;-刪除了ISO/TR13989-1的前言和引言。GB/Z6413共分兩部分。下面列出這兩部分對應的ISO/TR以及將代替的國家標準:-第1部分:閃溫法(對應ISO/TR13989-1);第第2部分:積分溫度法(對應ISO/TR13989-2,代替:GB/T6413—1986、GB/T113671989)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鄭州機械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琦、張元國、王長路、陳愛閩、楊星原

GB/Z6413.1-2003/ISO/TR13989-1:2000多年來.對于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國際上一直并存著兩種計算方法·即閃溫法和積分溫度法。2000年ISO以ISO/TR(ISO/TR13989-1、2)的形式將兩種計算方法同時發布閃溫法是基于沿嚙合線的接觸溫度變化·積分溫度法是基于沿嚙合線的接觸溫度的加權均值GB/Z6413的本部分(閃溫法)與GB/Z6413.2(積分溫度法)對齒輪膠合危險性的評價結果大致相同。這兩種方法相比較,積分溫度法對存在局部溫度峰值的情況不太敏感。在齒輪裝置中·局部溫度峰值通常存在于重合度較小或在基圓附近接觸或其他有敏感的幾何參數的情況下。

GB/Z6413.1-2003/ISO/TR13989-1:2000圓柱齒輪、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膠合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閃溫法1范圍GB/Z6413本部分根據布洛克接觸溫度的概念規定了評價膠合危險的方法和公式。布洛克的基本概念應用于具有移動接觸區的所有機械零件。閃溫公式對于帶狀或近似帶狀的赫茲接觸區與足夠高的佩克萊特(Peclet)數為特征的工作條件下是有效的。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Z6413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引用文件,其隨后的修改單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GB/T3374-1992齒輪基本術語(neqISO/R1122-1:1983)GB/T3480—1997漸開線圓柱齒輪承載能力計算方法(eqvISO6336-1~6336-3:1996)GB/T3481-1997齒輪輪齒磨損和損傷術語(idtISO10825:1995)GB/T10062.1—2003錐齒輪承載能力計算方法第1部分:概述和通用影響系數(ISO103001:2001.IDT)3術語、定義、代號和單位31術語和定義GB/T3374和GB/T3481中給出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3.2代號和單位本部分所使用的代號見表1。根據通常做法,長度單位選用米、毫米和微米。為了整個體系的協調性.Bu、c,和Xu的單位適合于米和毫米或毫米和微米的混合使用表1代號和單位公式圖)號中心距式(A.5)齒寬,取大輪和小輪中的較小值mm式(11)有效齒寬mn式(12)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