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橋南-金陵船廠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1頁
南京市橋南-金陵船廠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2頁
南京市橋南-金陵船廠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3頁
南京市橋南-金陵船廠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4頁
南京市橋南-金陵船廠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市橋南-金陵船廠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

——終期匯報組員:仲偉吉小將2013.121規劃片區簡介目錄1發展現狀2規劃定位和目標3具體規劃內容4總結和評價52該規劃片區位于鼓樓區下關片區,在總體規劃空間布局下的幕府山新興產業區內。下關區作為“南京濱江核心發展區,跨江發展中心輻射區”,其區位優勢明顯,尤其是獅子山至幕府山一帶。至2010年,下關片區總面積28.3平方千米,總人口44.5萬人,共有6個街道、56個社區。規劃片區簡介13經濟發展2006年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服務業增加值、一般預算收入、累計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等年均分別增13.3%、13.1%、20.7%、22.7%、17.9%、21.8%。2010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3.1億元,增長13.1%;幕府山新興產業區(重點發展科技研發與服務外包、商務商貿、文化旅游),東至幕府山區界,西至寶象路,南至緯一路,北臨長江,占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建筑總量約270萬平方米,力爭至2015年,累計實現投資約50億元以上。規劃片區簡介1——下關經濟發展及社會事業發展4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2006年以來,全區教育硬件設施投入達到2.43億元,新增校舍面積74523平方米;南京媽祖文化民俗節、下關社區文化藝術節等已成為群眾文化的重要展示舞臺。目前有社區文體團隊128個,街道文體團隊24個,區級文體團隊8個;轄區內共有醫院11家,綜合門診部7家,衛生站、所47個;社區辦醫診所62家。規劃片區簡介1——下關經濟發展及社會事業發展5地理位置:本規劃范圍為橋南—金陵船廠組團,位于鼓樓區下關片區,北臨長江,西至寧啟鐵路,東至江元路—幕府山,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91平方公里。產業:金陵造船廠是該片區內唯一的工業用地,提供了3000多個工作崗位。自2008年以來,每年的工業總產值按35%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2013年2月承接了“泰坦尼克2號”的建設任務。但由于地域規模和長江水深的限制,其面臨產業轉型,目前已在儀征和六合建設分廠。規劃片區簡介1——規劃組團6

現狀建設用地154.27公頃,占規劃總用地的80.7%。發展現狀2——用地現狀現狀建設用地平衡表現狀建設用地72——用地現狀發展現狀82——用地現狀發展現狀92——用地現狀發展現狀10片區內部東西向交通主要依靠燕江路(主干路),南北向交通主要依托包燕中路和寶燕南路相連;另外一條主干路金燕路貫穿了居住組團,與寶燕中路和寶燕南路形成了“十”字形的道路構架,各條次干路和支路與這兩條路互連,可達性較強;工業組團內的道路網絡不完善,沒有形成很好的道路層級;對外交通條件較差,尤其是片區西側北寧啟鐵路阻隔.2——現狀道路交通發展現狀112——現狀道路交通寧啟鐵路像像刀片插進城市肌理,割裂了城市空間,阻礙了組團對外的交通聯系發展現狀122——現狀道路交通寶象路鐵路橋底下失落的空間,沒有公共空間,沒有臨街商業。。。發展現狀132——建筑建造發展現狀142——建筑建造發展現狀152——建筑建造棄置工業廠房何去何從...發展現狀循環再利用減少拆遷成本和建設成本作為工業痕跡不可抹除城市?...

規劃?...規劃觀念Diagram2決定了規劃的深度和遠見,即永續發展的思路

4個原則:重“場所”;多樣性;連貫性;人的尺度

“三分規劃,七分管理”

Diagram2城市管理城市設計怎么做城市規劃16173規劃定位和目標Diagram2定位因素

彌補不足產業轉型景觀的連貫性整體城市設計發展預測濱江商務—依靠軌道交通場所效應金陵船廠改造—新興旅游業等綜合居住—多樣性居住方式自身優勢上位規劃要求:幕府山新興產業集聚區濱江優勢

“退二進三”現代服務業“小規劃”完善的社區服務體系發展目標18具體規劃內容——規劃原則和依據41、整體與局部相協調原則。加強與上位規劃的銜接,并作為詳規的直接引導,協調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合理定位片區的功能。2、綠色交通原則。結合地塊周邊的軌道交通,發展區內和對外交通,堅持TOD模式,對外以公交為先,對內提倡慢行交通,同時實現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一體化銜接。3、“精明增長”原則。確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和開發強度,在“精明增長”開發策略的引導下,采用緊湊型的城市空間布局,合理開發,科學規劃,提高土地利用價值,帶動片區的開發。4、多樣性原則。堅持土地的混合使用模式,實現地塊內生活、出行、游憩、醫療衛生、教育等就近解決。5、“建筑循環”原則。利用廢棄的工業廠房,就地改造、更新,實現建筑的循環利用,盡量減少拆遷和重建帶來的財政壓力和社會壓力。6、以人為本原則。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多渠道解決好拆遷安置問題;充分發掘公共空間的人性訴求,增強街道空間和濱江空間的日常生活性。7、可持續發展原則。提高土地利用節約、集約效率,重視生態景觀的重建和維護,充分利用工業遺產的文化效應,實現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2、建設部頒《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設部令第146號)3、《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4、《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2002年版)5、《江蘇省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導則》(2012版)6、《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實施細則》7、《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30)》8、《南京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規定(NJGBBA04-2005)》9、《南京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技術規定(NJGBBB01-2005)》10、其他相關規劃19具體規劃內容——用地規劃4功能結構圖空間布局結構:一心、三軸、四片、網絡化人口與用地規模:規劃人口22000人;人均建設用地約51㎡用地規劃布局:規劃總用地191.09公頃,城市建設用地148.72公頃;水域1.96公頃,郊野公園10.42公頃20具體規劃內容——用地規劃4土地利用規劃規劃建設用地平衡表21具體規劃內容——用地規劃4圖則單元劃分規劃單元控制內容一覽表22具體規劃內容——綜合交通規劃4道路網結構圖規劃原則:1.提高道路網絡的層級性,提高路網的連通度和整體可達性;2.細化道路網結構,提高支路網密度;3.限制小汽車的通行,為公共交通提供最大化的通行空間,同時鼓勵慢行交通;4.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一體化銜接(13.63㎡/人)23具體規劃內容——綜合交通規劃4對外交通公路方面寶燕南路——幕府西路;寶塔橋東街、燕江路——寶塔橋西街;金燕路——幕府西路;燕江路——中央北路;下燕路——中央北路;濱江路——中央北路軌道交通方面地鐵3號線江元門站;地鐵7號線黃方村站水運方面金陵船廠駁運碼頭改造——中山碼頭——浦口碼頭航運線規劃24具體規劃內容——綜合交通規劃4支流格網基頻譜混合式網格形態樹狀結構+=層次結構網格高度復雜與高度連接性的混合體可持續城市的結構特征地塊破碎性(整合的破碎)25具體規劃內容——綜合交通規劃4對主干路的重新認識帕累托偏離值0.27C=p分形層級

非分離性層級*公共交通移動類型vs車輛類型*多交通模式兼容可達性連接性可選擇性多樣性26具體規劃內容——綜合交通規劃4交通設施社會停車場站——限制、引導非機動車停車場站——“大分散、小集中”公共交通公交公共自行車——多點結合片區自行車規劃方案

自行車路網規劃27具體規劃內容——綜合交通規劃4道路橫斷面規劃公共交通優先主干道和次干道采用機非綠化隔離支路對小汽車的限行實現慢行交通的優先濱江道路充分還給行人28具體規劃內容——景觀系統和公共開放空間規劃4對景?......建筑—城市—園林“人居環境科學”—吳良鏞“建筑循環論”—德國人景觀=綠地?...公共開放空間=沒有圍墻?...+人工+自然不為了景觀而景觀形式服從于功能設計4原則—鄒德慈29具體規劃內容——景觀系統和公共開放空間規劃4景觀結構系統“一心、兩軸、多節點”“人—水體—景觀”合一的“水陸并行”開放空間廊道

步行系統+自行車系統(游憩廊道)步行系統(商業街區)開放空間節點綜合性公園綠地公園街角公園碼頭景觀帶+沿江綠地景觀帶景觀主軸30慢行系統人行系統通過道路等級的劃分,組織步行系統,嚴格限制小汽車對行人空間的干擾,還原“以人為本”的街道空間。沿江空間提供連續的林蔭步行道,并連接大橋公園、金陵船廠綜合公園和各公共服務設施。游憩步道應設有獨立的鋪裝、成蔭的綠林、街邊座椅和景觀小品等。商業街區形成休閑步行道,道路斷面應設有寬敞的人行道和舒適的街道設施。公共自行車系統規劃將自行車系統通過與步行系統的整合,形成慢行一體化的系統,部分道路可通過人行與自行車混行的方式節約用地,或者通過軟隔離確保行人安全。具體規劃內容——景觀系統和公共開放空間規劃4林蔭道混合組織31具體規劃內容——建筑建造控制4建筑高度分區圖片區整體協調;與用地功能、地塊開發控制強度相協調;滿足日照系數要求;塑造富有韻味的天際線輪廓,突出標志性建筑或景觀。高度控制建筑高度控制控制原則保留地塊或者已批復地塊——現狀;住宅——高層<33米/多層<18米;商業、公共建筑——高層<50米;多層<35;商務片區核心地標高層——小于100米;其余高層<50米32具體規劃內容——建筑建造控制4建筑密度、容積率及建筑體量控制規劃人口22000,人均建設面積51㎡建筑密度商業金融40%-50%(30.38萬㎡)行政辦公35%-50%(4.33萬㎡)居住30%-35%(49.67萬㎡)商住混合30%-35%(14.57萬㎡)

容積率R=1.13(average)建筑體量控制A<=L*(W+S)

D/H1~2之間最適宜*視覺感受/體量感的削減33具體規劃內容——城市設計引導4原則:“場所精神”的回歸;多樣性功能(首要用途)形式人群需求文脈主義——連貫性、連續性“人是空間的尺度”內容(意象5要素)道路細化支路網,增加片區的通達度;街道充分讓位給行人;作為邊界的一種類型區域區域的劃分通過道路或者邊界的圍合;保持功能的一致性,防止地塊過于破碎化街區的完整性邊界自然山體、水域、道路、建筑群;作為區域的整體可意象輪廓節點重要道路交叉口、街角綠地、公園;區域內的人群集疏地,道路或邊界的轉承點;景觀節點標志物整體空間的突出性表達;可以是至高建筑或連續界面開放性、連續性、可意象性5要素相互聯系,協同作用,整體性34具體規劃內容——城市設計引導4杜伊斯堡公園循環利用建筑土壤水reborn35具體規劃內容——城市設計引導4岐江公園龍門吊和船塢改造利用;循環廢棄鐵軌更新跨湖棧橋;直線36具體規劃內容——城市設計引導4“建筑循環”論(3R原則)形式服從于功能“建筑景觀”特色意圖區mixed-use1.綜合公園(50%)2.商務辦公(25%)3.展覽(5%)4.藝術傳媒(5%)5.餐飲、旅館等(15%)環境效應文化效應經濟效應三大效應協同作用11223511554內容>形式37具體規劃內容——環境保護規劃4原則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內容水體保護將排水溝渠清淤處理改造成社區景觀河;節流遏源——保護長江水體大氣保護堅決打擊搞排污企業,通過產業轉型實現生態環境尤其注重長江岸線的生態防護綠地的維護;在長江河床營造生態棲位,努力提高水體生物多樣性噪聲防治加強行道樹種植;建筑材料的選取;建筑退讓的必要固廢處理3R原則;分類處理防災工程尤其注重長江洪水的災害;加強護岸堤的建設;加強江岸防護綠地的維護和擴充38總結和評價5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現狀:大城市做,很多中小城市直接通過拉項目來具體實施用地規劃作用:控規不僅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還有調整上位規劃的作用,尤其是用地,并且可以直接作為修規的指導框架本規劃通過對上位規劃部分地塊的用地調整實現了片區的均衡發展。并且將道路交通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實現同步,通過對片區道路網的規劃來確定整體的空間形態發展,在此基礎上用“填充”的方式定位各個地塊的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實現土地的節約、集約使用。同時通過“混合使用”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的多樣性,并結合城市設計的方法對特色地塊進行三維空間的把握,實現城市設計與控規的銜接。因此,我們發現,城市規劃需要實現交通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設計、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協同進行,充分保證城市空間規劃的系統性和綜合性。另外,“三分規劃,七分管理”,好的城市必須有好的管理方法(交通、社會治安、住房、人口、產業、商業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