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881-1985 中國語種代碼》是中國制定的一項國家標準,主要用于規定漢語及其方言、少數民族語言的代碼表示方法。然而,根據題目要求對比的標準文件名稱未完整給出,因此這里僅能基于《GB/T 4881-1985 中國語種代碼》自身的特點進行說明,并假設需要與后續版本或相關標準進行比較。

該標準定義了一套編碼體系來代表中國的各種語言和方言,每種語言或方言被賦予了一個特定的數字碼。這些代碼對于信息處理、數據庫建設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涉及到多語言或多文化背景的信息系統中,能夠有效地區分不同語言種類,促進數據交換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如果要討論《GB/T 4881-1985 中國語種代碼》相對于其他版本或相似標準的變化,則需要注意幾個方面:首先是覆蓋范圍的變化,比如是否增加了新的語言或方言;其次是編碼規則是否有調整,包括但不限于編碼長度、結構等;再者是適用領域是否有所擴展,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現代信息技術發展需求等方面。

具體到與其他標準之間的差異分析,則需明確指出另一方的具體版本號或者名稱,以便于從技術細節上進行更深入地探討。例如,在后來發布的修訂版或其他相關標準中,可能會針對原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做出改進,如優化編碼方案以提高兼容性、增加更多語言種類的支持等。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1985-01-29 頒布
  • 1985-10-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4881-1985中國語種代碼_第1頁
GB/T 4881-1985中國語種代碼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4881-1985中國語種代碼-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UDC495.1(083.7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4881-85中國一語種代碼Codeofchineselanguages1985-01-29發布1985-10-01實施家標準局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機代碼GB4881—85中國語種Codeofchineselaneuages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任何信息處理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編制原則和結構本標準包括一個中國語種代碼表和一個字母代碼索引表。前者由數字代碼、漢語名稱、漢語拼11音注音(包括按本民族原稱的實際語音拼寫)和字母代碼四部分組成,,索引表由字母代碼、漢語名稱和數字代碼三部分組成1.2數字代碼基本上是按語系、語族歸類排列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字母代碼一般采用與GB3304—82《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代碼基本相一致的原則,用兩位小寫字母表示。共中十三個語種國外也存在,則采用世界語種代碼外加圓括號表示。少數與世界語種代碼重復時,則用變通的方法靈活處理,以示區別。11.3本標準主要依據GB3304一82,并參照了《辭海》、《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等制訂。中國語種代碼表中國語種代碼表,見表1:2表1漢語拼音注音數字代碼漢語名稱字母代碼阿爾泰語系朝鮮語(217)Chaoxian(Hanguk一o)裕固語Yugur撒里維吾爾語501yg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蒙古語(222)Mongol保安語Bonan達韓爾語Daur達呼爾語東鄉語DongxiangTu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