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1頁
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2頁
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3頁
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4頁
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9課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我國科技發展經過怎樣的歷程?古代:

成就輝煌,世界領先近代:

曲折艱難,落伍世界現代:全面振興,迎頭趕上溫故知新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經過幾代人艱苦卓絕的持續奮斗,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雜交水稻、陸相成油理論與應用、高性能計算機等為標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振奮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2006年)領域時間成就意義、地位兩彈一星1964年1964年/1970年載人航天2003年農業技術1973年計算機技術1983年1993年生物技術1965年20世紀末自主學習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打破了美蘇的對核和空間技術的壟斷,增強了國防力量自行設計制造的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南優2號有助于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和世界性饑餓問題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銀河-II號巨型計算機高性能巨型計算機研制技術居世界前列,加速國家信息化發展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開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質時代基因工程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助于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介紹你所知道的建國后的科技成果原子彈中近程導彈東方紅一號神州五號南優2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銀河1號1964196419702003197319651983世界第五世界第五世界第三世界第一世界第一世界先進行列領域時間成果地位國防軍事1964原子彈世界第五1964中近程導彈航天技術1970東方紅一號世界第五2003神州五號世界第三生物技術1965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世界第一1973南優二號世界第一計算機1983銀河1號世界先進行列介紹你所知道的建國后的科技成果領域時間成果地位國防軍事1964原子彈世界第五1964中近程導彈2012遼寧艦航母世界第十航天技術1970東方紅一號世界第五2003神州五號世界第三2007嫦娥一號世界先進行列2008神州七號太空行走世界第三2011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世界第三2013神州十號航天員太空授課世界第二2013嫦娥三號(玉兔)世界頂尖將創造多個第一生物技術1965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世界第一1973南優二號世界第一計算機1983銀河1號世界先進行列2013天河2號全球最快“兩彈一星”指的是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其中“兩彈”不是原子彈、氫彈。中國進行核試驗的目的是反對核威脅,打破核壟斷,但并不是說不使用核武器,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文革”期間,中國的政治經濟混亂,但科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廣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結果。改革開放后水稻產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易錯警示

材料一20世紀中期以后,以航天技術、原子能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超過了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為適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自力更生,取得“兩彈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國科學技術事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中國在航天技術和運載火箭技術方面都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材料二1949年,新中國成立,同年組建中國科學院。1956年我國制訂了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1978年,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0世紀80年代中期,陸續制定了863計劃、星火計劃、火炬計劃;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略。根據材料,概括新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原因。國家的正確決策合作探究1.原因追蹤(模塊結合探原因)材料一20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代科學家和廣大研制人員風餐露宿,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取得了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兩彈一星”精神,成為20世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可貴民族精神。材料二2007年“感動中國”評委會給錢學森的評語: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

根據材料,概括“兩彈一星精神”的主要內涵。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材料1956年的“12年規劃”,1962年的“10年規劃”,都把與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有關的尖端科學技術放在突出位置,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是……。1982年全國科技獎勵大會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依靠”和“面向”的戰略既符合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潮流,又符合科技發展的基本規律。……1995年全國第三次科技大會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

——曹希敬《新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三次轉移》

概括新中國曾先后制定過哪三個科技發展戰略?概述第一個戰略的國際、國內背景。分析第一個戰略向第二個戰略轉變的原因。國際背景:冷戰、美蘇對抗;美蘇對中國虎視眈眈。國內背景:對國際形勢的錯誤估計第一個戰略向第二個戰略轉變的原因:1.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2.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偉大決策。

材料一鄧小平: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材料二美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袁(隆平)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材料三美國航天專家對神七的評論,“這表明中國已成為21世紀世界舞臺上科技與經濟的強大參與者。”材料四航天技術帶動了計算機、新材料、生物、鋼鐵、通訊、空間、能源等領域的發展。每投入1元就可以獲得7-12元的回報。材料五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中國的航天計劃激發了中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根據上述材料,歸納新中國科技發展對我國現代化建設起了怎樣的作用?2.科技建功(多維角度找作用))作用:1.政治上:提高了國際地位,增強了國際競爭力;2.經濟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3.推動了其他科技的發展;4.精神上: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材料據最近解密的資料,為了這枚原子彈,中國共花費28億人民幣。結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資料,截止80年代初的整個核計劃投資相當于一個寶鋼規模的鋼鐵廠——據此估計是300億人民幣。最大的估計是:為了核計劃,中國在十年間等于又打了兩場朝鮮戰爭,然而卻不再有數十萬生命的犧牲,并讓中華民族永免外敵的大規模侵略!

——《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的費用相當于兩場朝鮮戰爭》

有人說:中國是熱愛和平的,研制原子彈、氫彈等殺人武器和我們的初衷是相違背的,如果當時把研究核武器的錢用于發展經濟,也許我們的祖輩父輩不會那么貧窮。

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請闡明理由。同意不同意3.各抒己衷(眾說紛紜評核彈)

材料一2006年蘭德公司報告:中國與美國相比,航天登月技術和航空大飛機項目落后50年,微電子技術落后10-20年,核技術落后5-10年。材料二2002年中國科技研發投入突破1000億元,占GDP比率達到1.1%的歷史最高水平,但2001年經合組織成員平均占GDP達2%以上,其中瑞典3.5%,韓國2.5%,捷克1.5%,歐盟國家平均2%。材料三從整體來看,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自主創新的環境依然不盡如人意,自主創新的能力依然較弱。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盡快改變我國科技落后這一現狀?4.追趕途中(橫向比較看差距)如何改變:1.加大科技研發投入;2.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3.以人才、教育、經濟建設為中心;4.加大國際交流與合作;5.……課堂總結新中國科技:迎頭趕上全面振興差距精神責任動力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這次衛星發射成功,是我國發展空間技術的一個良好開端,是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豐碩成果……中國人民這一偉大勝利,給正在堅持武裝斗爭的亞、非、拉各國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經反革命的美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粉碎了他們壟斷空間技術的迷夢。——據新華社電問題:(1)根據材料一,“壟斷空間技術”的是哪兩個國家?當時兩國的地位反映了怎樣的國際格局?(3分)(1)美國和蘇聯。(1分)兩極格局。(2分)材料二神舟六號尚在在這太空遨游,很多“搭車”企業就已經開始計算收益。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錢,將會產生7元至12元的回報。航天,將為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多大動力……中國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崇尚科學、愛好和平的中國,一定會和平利用太空資源、讓太空真正為人類造福。——據新華社電

(2)材料一、二在闡述不同時期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意義時,側重點有何不同?結合歷史背景分析為何有這樣的差異?(9分)(2)側重點: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經濟。(2分)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