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
所得稅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主要內容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計稅基礎第三章暫時性差異第四章遞延所得稅資產及負債的確認和計量第五章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一章概述§1、與所得稅有關的幾個概念§2、資產負債表債務法§3、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的必要性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1、與所得稅有關的幾個概念一、會計利潤與應稅利潤1、會計利潤(依據:會計準則;記賬基礎:權責發生制)又稱為稅前利潤或利潤總額。
會計稅前利潤=會計收益-稅前會計費用損失
2、應稅利潤(依據:稅法;記賬基礎:有時收付實現制)又稱為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稅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項目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所得稅費用與應交所得稅
1、當期所得稅(依據:稅法),即當期應交所得稅。應交所得稅是根據稅法的規定計算的,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當期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2、所得稅費用(依據:會計準則),所得稅費用是根據會計的規則確定,反映在利潤表中。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總結分析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
稅法會計差異(本期)當期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會計稅法差異影響(未來)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所得稅會計所得稅會計是從資產負債表出發,通過比較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負債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確定的賬面價值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的計稅基礎,對于兩者之間的差額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每一期間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指從資產負債表出發,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及負債,進而確定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的方法。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基本核算要求1、時點:一般在資產負債表日特殊交易或事項——確認資產、負債時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基本核算程序:(1)確定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2)確定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3)比較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確定暫時性差異(4)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及負債(5)確定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所得稅核算程序確定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所得稅準則確定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確定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所得稅法稅前會計利潤加上納稅調整增加額減去納稅調整減少額計算應交所得稅計算所得稅費用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3、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的必要性一、遞延所得稅的確認體現了:
1、資產、負債的界定
2、權責發生制——交易或事項在某一會計期間確認,與其相關的所得稅影響亦應在該期間內確認。
3、配比原則——同一會計期間的會計利潤與所得稅費用應相互配比。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遞延稅款的設置可以減少由于稅法規定與會計準則不一致產生的稅后利潤的波動。例、某公司每年稅前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2007年預計了200萬元的產品保修費用,實際支付發生于2008年,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會計處理:2007年計入損益稅法處理: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收付)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1、如果不確認遞延稅款: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5%2007年2008年利潤總額10001000
預計保修費用200(200)稅法:應納稅所得額1200800會計:所得稅費用(300)(200)
凈利潤700800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如果確認遞延稅款: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2007年2008年利潤總額10001000
預計保修費用200(200)稅法:應納稅所得額1200800會計:當期所得稅(300)(200)
遞延所得稅50(50)
所得稅費用(250)(250)
凈利潤750750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二章計稅基礎第四條企業在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的,應當按照本準則規定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的計稅基礎§2、負債的計稅基礎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1、資產的計稅基礎第五條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允許作為成本或費用于稅前列支的金額。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某一資產負債表日的計稅基礎=成本-以前期間已稅前列支的金額注:如果該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無需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即為其賬面價值。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解釋通常情況下,資產在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后續計量過程中因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與稅法規定不同,可能產生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資產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可能存在差異的情況:舉例說明: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一、固定資產會計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折舊-減值準備稅法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折舊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1】A企業于20×8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項固定資產,原價為3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會計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凈殘值為零。稅法規定該類(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的折舊可予稅前扣除,該企業在計稅時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列折舊,凈殘值為零。2×10年12月31日,企業估計該項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22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2×10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300-300×2/10-20=220(萬元)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300-300×20%-240×20%=192(萬元)差異:28萬元即:未來期間會增加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28萬元。會計:費用=80(萬元)稅法:費用=108(萬元)差額=-28(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2】B企業于20×6年年末以750萬元購入一項生產用固定資產,按照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情況,B企業在會計核算時估計其使用壽命為5年。計稅時,按照適用稅法規定,其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該企業計稅時按照10年計算確定可稅前扣除的折舊額。假定會計與稅收均按年限平均法計列折舊,凈殘值均為零。20×7年該項固定資產按照12個月計提折舊。本例中假定固定資產未發生減值。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20×7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750-750÷5=600(萬元)計稅基礎=750-750÷10=675(萬元)差異:-75萬元即:未來期間會減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75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無形資產注:除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以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初始確認時其入賬價值與稅法規定的成本之間一般不存在差異。1、對于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有關研究開發支出區分兩個階段,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而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以后發生的支出應當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3】A企業當期為開發新技術發生研究開發支出計20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40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發生的支出為40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后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l200萬元。假定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當期期末已達到預定用途(尚未開始攤銷)。會計賬面價值=1200萬元稅法計稅基礎=1200*150%=1800萬元差異:-60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無形資產在后續計量時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注:但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攤銷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4】乙企業于20×7年1月1日取得的某項無形資產,取得成本為1500萬元,取得該項無形資產后,根據各方面情況判斷,乙企業無法合理預計其使用期限,將其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20×7年12月31日,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表明其未發生減值。企業在計稅時,對該項無形資產按照10年的期限采用直線法攤銷,攤銷金額允許稅前扣除。賬面價值=1500-0=1500萬元計稅基礎=1500-1500/10=1350萬元差異=15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賬面價值=期末公允價值計稅基礎=成本【例5】20×7年10月20日,甲公司自公開市場取得一項權益性投資,支付價款2000萬元,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20×7年12月31日,該投資的市價為2200萬元。賬面價值=2200萬元計稅基礎=2000萬元差異=20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期末公允價值計稅基礎=成本【例6】20×7年11月8日,甲公司自公開的市場上取得一項基金投資,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該投資的成本為l500萬元。20×7年12月31日,其市價為l575萬元。賬面價值=1575萬元計稅基礎=1500萬元差異=75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四、其他資產1、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期末公允價值計稅基礎=成本【例7】A公司于20×7年1月1日將其某自用房屋用于對外出出租,該房屋的成本為75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轉為投資性房地產之前,已使用4年,企業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后,預計能夠持續可靠取得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A公司采用公允價值對該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假定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及凈殘值與會計規定相同。同時,稅法規定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確定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在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90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20×7年12月31日
賬面價值=900萬元計稅基礎=750-750/20×5=562.5萬元差異=900-562.5=337.5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其他各種資產減值準備
【例8】A公司20×7年購入原材料成本為5000萬元,因部分生產線停工,當年未領用任何原材料,20×7年資產負債表日估計該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為4000萬元。假定該原材料在20×7年的期初余額為零。分析:20×7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4000萬元計稅基礎=5000萬元差異=-100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9】A公司20×7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6000萬元,該公司期末對應收賬款計提了600萬元的壞賬準備。稅法規定,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假定該公司應收賬款及壞賬準備的期初余額均為零。分析:20×7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6000-600=5400萬元計稅基礎=6000萬元差異=-600萬元即:在應收賬款發生實質性損失時,會減少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負債的計稅基礎第六條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一般而言,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負債的確認和償還,不會對當期損益和應納稅所得額產生影響,其計稅基礎即為賬面價值。即: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0注:差異主要是因自費用中提取的負債。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一、預計負債【例10】甲企業20×7年因銷售產品承諾提供3年的保修服務,在當年度利潤表中確認了500萬元的銷售費用,同時確認為預計負債,當年度未發生任何保修支出。假定按照稅法規定,與產品售后服務相關的費用在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賬面價值=500萬元計稅基礎=500-500=0萬元差異=賬面價值-計稅基礎=500萬元注:假如企業因債務擔保確認了預計負債,怎么辦?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預收賬款會計: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作為負債反映。稅法:1、按稅法規定,不作為收入反映
2、按稅法規定,可以作為收入反映【例11】A公司于20×7年12月20日自客戶收到一筆合同預付款,金額為2500萬元,作為預收賬款核算。按照適用稅法規定,該款項應計入取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交納所得稅。賬面價值=2500萬元計稅基礎=2500-2500=0萬元差異=250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三、應付職工薪酬會計:所有與取得職工服務相關的支出均計入成本費用,同時確認負債。稅法:支付給職工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支出可稅前列支。即: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0【例12】甲企業20×7年12月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工資總額為4000萬元,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按照適用稅法規定,當期計入成本費用的4000萬元工資支出中,可予稅前扣除的合理部分為3000萬元。賬面價值=4000萬元計稅基礎=4000-0=4000萬元差異=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注: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在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確認應付職工薪酬,稅法規定,實際支付時可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未來期間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為其賬面價值,即計稅基礎為0。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五、其他負債按照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原則計算確定【例13】企業當期應交納的違反有關規定的罰款和滯納金為10萬元。會計:計入營業外支出,同時確認其他應付款稅法:罰款和滯納金等不允許稅前扣除賬面價值=10萬元計稅基礎=10-0=10萬元差異=0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六、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產生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除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以外,對于某些特殊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其計稅基礎的確定應遵從稅法規定。如:企業合并過程中取得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由于會計與稅法法規對企業合并的劃分標準不同,處理原則不同,某些情況下,會造成企業合并中取得的有關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三章暫時性差異第一節暫時性差異第二節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第三節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一節暫時性差異一、暫時性差異二、其他視同暫時性差異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一、暫時性差異第七條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未作為資產和負債確認的項目,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的,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也屬于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按照暫時性差異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的影響,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其他視同暫時性差異其他暫時性差異:某項交易或事項發生以后,可能不影響利潤表,但會影響到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如可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企業合并中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等。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二節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第八條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應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即:該差異將導致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的增加。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一、資產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資產: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未來納稅義務增加→負債二、負債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負債: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負債即: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0則:未來應稅所得基礎上調增→負債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三節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第九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即:該差異將導致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的減少。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一、資產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資產: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則:未來納稅義務減少→資產負債: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即: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0則:未來應稅所得基礎上調減→資產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注:特殊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1、未作為資產、負債確認的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會計:賬面價值=0稅法:計稅基礎=按規定能夠確定其計稅基礎的金額【例14】A公司20×7年發生了2000萬元廣告費支出,發生時已作為銷售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稅法規定,該類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允許當期稅前扣除,超過部分允許向以后年度結轉稅前扣除。A公司20×7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0萬元。視為資產:賬面價值=0萬元計稅基礎=2000-10000×15%=500萬元差異=0-500=-5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可抵扣虧損及稅款抵減產生的暫時性差異。
對于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結轉以后年度的未彌補虧損及稅款抵減,雖不是因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但本質上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具有同樣的作用,均能減少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符合確認條件的情況下,應確認與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15】甲公司于20×7年因政策性原因發生經營虧損2000萬元,按照稅法規定,該虧損可用于抵減以后5個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該公司預計其于未來5年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彌補該虧損。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
該經營虧損不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但從性質上可以減少未來期間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屬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企業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利用該可抵扣虧損時,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賬面價值=0萬元計稅基礎=2000萬元差異=0-2000=-20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四章遞延所得稅資產及
負債的確認和計量第一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第二節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第十條企業應當將當期和以前期間應交未交的所得稅確認為負債,將已支付的所得稅超過應支付的部分確認為資產。存在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當按照本準則規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一節遞延所得稅負債
的確認和計量一、確認原則對于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某些特殊情況除外。注: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按照會計規定確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并中應予確認的商譽。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計入所有者權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而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遞延所得稅負債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量資產負債表日:
1、期末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適用稅率2、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期末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適用稅率的選擇,按照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預計轉回期間適用的稅率計量。注:適用稅率發生變化的,應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重新計量,應當將其影響數計入變化當期的所得稅費用。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16】【例16】A企業于20×7年12月6日購入某項設備,取得成本為500萬元,會計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因該資產長年處于強震動狀態,計稅時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列折舊,使用年限及凈殘值與會計相同。A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該企業不存在其他會計與稅收處理的差異。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20×8年資產負債表日賬面價值=500-500/10=450萬元計稅基礎=500-(500×2/10)=4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450-400=50萬元期末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負債=50×25%=12.5萬元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12.5-0=12.5萬元借:所得稅費用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2.520×9年資產負債表日如何?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20×9年資產負債表日賬面價值=500-500/10×2=400萬元計稅基礎=500-(500×2/10+400×2/10)=32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400-320=80萬元期末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負債=80×25%=20萬元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20-12.5=7.5萬元借:所得稅費用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7.5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17】【例17】甲公司于20×1年12底購入一臺機器設備,成本為525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會計上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因該設備符合稅法規定的稅收優惠條件,計稅時可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假定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及凈殘值均與會計相同。本例假定該公司個會計期間均未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除該項固定資產產生的會計與稅法之間的差異外,不存在其他會計與稅收的差異。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0×2年20×3年20×4年20×5年20×6年20×7年原始成本525000525000525000525000525000525000會計累計折舊87500175000262000350000437500525000賬面價值437500350000262500175000875000稅法累計折舊150000275000375000450000500000525000計稅基礎37500025000015000075000250000暫時性差異62500100000112500100000625000所得稅率25%25%25%25%25%25%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15625250002812525000156250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1、20×2年資產負債表日
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15
625-0=15
625萬元借:所得稅費用15
6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5
6252、20×3年資產負債表日
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25
000-15
625=9375萬元借:所得稅費用93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93753、20×4年資產負債表日
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28
125-25
000=3125萬元借:所得稅費用3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3125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4、20×5年資產負債表日
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25000-28125=-3125萬元借:遞延所得稅負債3125
貸:所得稅費用31255、20×6年資產負債表日
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15
625-25000=-9375萬元借:遞延所得稅負債9375
貸:所得稅費用93756、20×7年資產負債表日
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0-15625=-15625萬元借:遞延所得稅負債15625
貸:所得稅費用15625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三、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特殊情況1、商譽的初始確認賬面價值=合并成本-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計稅基礎=0做法:準則要求不確認商譽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例18】A企業以增發市場價值為15000萬元的自身普通股為對價購入B企業100%的凈資產,對B企業進行吸收合并,合并前A企業與B企業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假定該項合并符合稅法規定的免稅合并條件,交易各方選擇進行免稅處理,購買日B企業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及其計稅基礎如下表所示: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公允價值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固定資產675038752875應收賬款52505250存貨435031001250其他應付款(750)0(750)應付賬款(3000)(3000)0不包括遞延所得稅的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1260092253375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1、取得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計稅基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875+1250=4125可抵扣暫時性差異=750遞延所得稅負債=4125×25%=1031.25遞延所得稅資產=750×25%=187.52、商譽賬面價值=15000-12600=2400計稅基礎=0差異=2400注: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會計處理
借:商譽103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031.25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87.5
貸:商譽187.5最終確認的商譽=2400+1031.25-187.5=3243.75注:下列這樣做可以嗎?最終確認的商譽=2400+3375×25%=3243.75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除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中,如果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由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予確認。例,一項資產按會計規定確定的入賬價值為200萬元,但按稅法規定,其計稅基礎為180萬元,確認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將改變資產的歷史成本。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3、與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投資等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一般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但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除外:一是投資企業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二是該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注:滿足上述條件時,投資企業可以運用自身的影響力決定暫時性差異的轉回,如果不希望其轉回,則在可預見的未來該項暫時性差異即不會轉回,從而無須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注:一般分下列兩種情況處理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1)準備長期持有:不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①因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產生的暫時性差異預計未來期間不會轉回;②因確認投資收益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如果未來期間逐期分回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免稅;③因確認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其他權益變動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在長期持有的情況下,預計未來期間也不會轉回。(2)擬近期對外出售: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在投資企業改變持有意圖擬對外出售的情況下,按照稅法規定,企業在轉讓或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準予扣除。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二節遞延所得稅資產
的確認和計量一、確認原則:第十三條企業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注:估計未來期間是否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稅所得時,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未來期間的正常生產經營所得;
2、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轉回。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注:下列交易或事項中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根據交易或事項的不同情況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1、按稅法規定可結轉以后年度的虧損
做法: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未來期間可取得的應稅所得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注:如果虧損額較大,且缺乏證據表明企業未來期間將會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2、企業合并中,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確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并調整合并中應予確認的商譽等。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商譽借:商譽貸:遞延所得稅負債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3、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計入所有者權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而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特殊情況
某些情況下,如果企業發生的某項交易或事項不是企業合并,并且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且該項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其原因在于,如果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則需調整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對實際成本進行調整將有違會計核算中的歷史成本原則,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該種情況下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19】
沿用【例3】,A企業進行內部研究開發所形成的無形資產成本為l200萬元,因按照稅法規定可于未來期間稅前扣除的金額為1800萬元,其計稅基礎為1800萬元。分析:該項無形資產并非產生于企業合并,同時在初始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確認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需要調整該項資產的歷史成本,準則規定該種情況下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舉例說明【例】某企業于2010年度共發生研發支出2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20萬元,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支出6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支出120萬元形成無形資產,假定該無形資產于2010年7月30日達到預定用途,采用直線法按5年攤銷。該企業2010年稅前會計利潤為1000萬元,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其他納稅調整事項。假定無形資產攤銷計入管理費用。要求:計算該企業2010年應交所得稅金額和暫時性差異的金額。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2010年會計:計入管理費用=20+60+120/5×6/12=92萬元稅法:應納稅所得額=1000-92×50%=954萬元注:賬面價值=120-120÷5÷12×6=108萬元計稅基礎=108×150%=162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62-108=54萬元,但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三、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計量1、適用稅率的確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估計相關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轉回時間,采用轉回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計算確定。無論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如何,遞延所得稅資產均不予折現。2、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值。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以后,繼后期間根據新的環境和情況判斷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使得遞延所得稅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能夠實現的,應相應恢復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遞延所得稅資產計量資產負債表日:
1、期末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適用稅率2、本期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期末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結存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第五章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所得稅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兩個部分一、當期所得稅當期所得稅=當期應交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應納稅所得額
=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一)納稅調整增加額1、會計不作為收益;但稅法作為收益。2、會計作為費用或損失;但稅法不作為費用或損失。(二)納稅調整減少額1、會計作為收益;但稅法不作為收益。2、會計不作為費用或損失;但稅法作為費用或損失。注:當期所得稅是計入利潤表的所得稅費用的一個組成部分。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舉例1某企業為居民企業,2011年發生經營業務如下:(1)取得產品銷售收入4000萬元。(2)發生產品銷售成本2600萬元。(3)發生銷售費用770萬元(其中廣告費650萬元);管理費用48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25萬元);財務費用60萬元。(4)銷售稅金160萬元(含增值稅120萬元)。(5)營業外收入80萬元,營業外支出50萬元(含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向貧困山區捐款30萬元,支付稅收滯納金6萬元)。(6)計入成本、費用中的實發工資總額200萬元、撥繳職工工會經費5萬元、發生職工福利費31萬元、發生職工教育經費7萬元。要求:計算該企業2011年度實際應納的企業所得稅。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1)會汁利潤總額=4000+80-2600-770-480-60-40-50=80(萬元)(2)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調增所得額=650-4000×15%=650-600=50(萬元)(3)業務招待費調增所得頦=25-25×60%=15(萬元)4000×5‰=20萬元>25×60%=15(萬元)(4)捐贈支出應調增所得額=30-80×12%=20.4(萬元)(5)工會經費應調增所得額=5-200×2%=1(萬元)(6)職工福利費應調增所得額=31-200×14%=3(萬元)(7)職工教育經費應調增所得額=7-200×2.5%=2(萬元)(8)應納稅所得額=80+50+10+20.4+6+1+3+2=172.4(萬元)(9)2011年應繳企業所得稅=172.4×25%=43.1(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舉例2某工業企業為居民企業,2011年發生經營業務如下:全年取得產品銷售收入為5600萬元,發生產品銷售成本400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800萬元,其他業務成本694萬元;取得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40萬元;繳納非增值稅銷售稅金及附加300萬元;發生的管理費用760萬元,其中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為60萬元,業務招待費用70萬元;發生財務費用200萬元;取得直接投資其他居民企業的權益性收益34萬元(已在投資方所在地按15%的稅率繳納了所得稅);取得營業外收入100萬元,發生營業外支出250萬元(其中含公益捐贈38萬元)。要求:計算該企業2008年應納的企業所得稅。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分析(1)利潤總額=5600+800+40+34+100-4000―694―300―760―200―250=370(萬元)(2)國債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應調減所得額40萬元。(3)技術開發費調減所得額=60×50%=30(萬元)(4)按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的60%計算=70×60%=42(萬元)按銷售(營業)收入的5‰計算=(5600+800)×5‰=32(萬元)按照規定稅前扣除限額應為32萬元,實際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70-32=38(萬元)(5)取得直接投資其他居民企業的權益性收益屬于免稅收入,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34萬元。(6)捐贈扣除標準=370×12%=44.4(萬元)實際捐贈額38萬元小于扣除標準44.4萬元,可按實捐數扣除,不做納稅調整。(7)應納稅所得額=370-40-30+38-34=304(萬元)(8)該企業2008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304×25%=76(萬元)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具體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按照會計準則規定計入利潤表但計稅時不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計入利潤表的費用與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抵扣的金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利潤表的收入與按照稅法規定應計入應納稅所得的收入之間的差額±其他需要調整的因素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二、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費用(收益)
=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凈增加
-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凈增加
=(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
-(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注:遞延所得稅費用的確認:一般情況下利潤表企業合并調整商譽確認時記入權益的交易記入權益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三、所得稅費用(收益)所得稅費用(收益)=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收益)舉例說明: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例21】A公司20×7年度利潤表中利潤總額為3000萬元,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與所得稅核算有關的情況如下:
20×7年發生的有關交易和事項中,會計處理與稅收處理存在差別的有:(1)20×7年1月開始計提折舊的一項固定資產,成本為15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0,會計處理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稅收處理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假定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及凈殘值與會計規定相同。(2)向關聯企業捐贈現金500萬元。假定按照稅法規定,企業向關聯方的捐贈不允許稅前扣除。(3)當期取得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股票投資成本為800萬元,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稅法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市價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4)違反環保法規定應支付罰款250萬元。
(5)期末對持有的存貨計提了75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
差異項目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存貨2000207575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原價15001500減:累計折舊300150減:固定資產減值準備00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2001350150交易性金融資產1200800400其他應付款250250總計400225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田維勝1、20×7年度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3000+150+500-400+250+75=3575(萬元)
應交所得稅=3575×25%=893.75(萬元)2、20×7年度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400×25%=10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225×25%=56.25(萬元)遞延所得稅=(1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頭暈頭痛的護理
- 2025年學校教學學年工作方案
- 2025年電化教學工作方案
- 流產后衛生護理
- 2025年老師工作方案模板
- 村兩委2025年度工作方案例文
- 發熱的診斷思路
- 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匯報
- 省森林資源管理匯報
- 道閘知識培訓課件
- 《直線導軌》課件
- 2024衛生專業技術考試 內科中級 知識點大
- 中國礦業大學《自然辯證法》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初中道法】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統編版2024)
- 膨脹節檢修施工方案
- 幼兒園安全隱患舉報獎勵制度
- (醫學課件)護理人文關懷
- DB11T 183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 民間借貸利息計算表
- GB/T 13477.25-2024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第25 部分:耐霉菌性的測定
- 《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參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