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章地圖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2第10章地圖分析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10章地圖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第1節地圖的評價4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一.地圖的科學性(一)地圖的數學基礎與幾何精度地圖的數學基礎,主要是指地圖的比例尺和投影;地圖的幾何精度,主要是指地圖上的定位精度。控制點展繪精度拼貼轉繪精度地圖概括精度數字化精度制版印刷精度紙張變形等地圖幾何精度影響因素比例尺:分辨率投影變形制圖精度5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一.地圖的科學性(二)地圖的完備性及信息載負量
單幅地圖:反映對象的質量、數量及時間特征的基本內容和指標是否齊備,要素分類、分級是否正確科學。
系列地圖:選題是否反映整個區域的各種相關要素或現象的基本內容和特征,系列圖幅之間內容是否統一協調。信息量:完備性:對比法信息量測度6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一.地圖的科學性(三)地圖概括的質量與地理適應性
評價地圖概括的質量:
1.從地圖幾何精度考慮
2.從地理適應性考慮地圖概括:地圖的地理適應性與幾何精確性的統一。7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一.地圖的科學性(四)制圖資料的現勢性
制圖資料現勢性指地圖的內容與實地的符合程度。制圖資料現勢性評價,應以社會人文要素為主,如居民地、交通網、境界線等方面。盡量搜集各種有關的文字說明、地形圖、專題圖及遙感圖像資料,確認資料數據截止日期和新舊程度,進行比較分析。8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二.地圖的政治思想性地圖的政治思想性,主要體現在涉及國家主權和立場的政治區劃界線如國界的畫法和走向、界河、海域、島嶼歸屬、地區歸屬、國外地名譯法等。評價依據:我國政府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條約和文件。由國務院發布,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的《地圖管理條例》既是其中重要一項。國內地圖:境界線畫法、少數民族地區地名譯法等。國外地圖:境界線畫法、地名標注、地域單元歸屬等。9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三.地圖的藝術性對地圖的藝術性評價,主要涉及地圖表現形式和表現方法:①點、線、面符號及色彩的可區分程度;②符號、色彩的直觀性、聯想性和象征意義;③符號間的邏輯關系,如相互間的歸類和從屬關系;④美學表現力,分析地圖對讀圖者的吸引力。10北京城市總體規化:中心城功能結構規劃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三.地圖的藝術性11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12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13選自陳述彭《中國地形鳥瞰圖》14第1節地圖的評價第10章地圖分析1516(二)對地圖的解讀(二)對地圖的解讀地圖學課程的創新思維與實踐
1717荷蘭,奧特柳斯編制的《寰宇概觀》之世界地圖,157018Amsteldam,Nederland選自《寰宇城市》地圖集(1572-1617)
19選自《寰宇城市》地圖集(1572-1617)
第1節結束20第10章地圖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22一、研究各種要素或現象的分布特點和分布規律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2.自然綜合體或區域經濟綜合體的分布特點、分布規律以及區域間的差異。研究內容:1.同一要素的分布特點、分布規律和區域差異。由地形圖產生的溝谷網密度圖23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二.研究各種要素或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東北地區土壤(左)與植被(右)的關系相互聯系的現象舉例:土壤——植被地層斷裂——火山、地震地質構造——礦產分布24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三.研究各種現象的動態變化利用地圖分析空間信息動態變化的兩種途徑:(1)利用單幅地圖所提供數據的演變研究空間信息的動態變化。(2)利用同地區、同主題、不同時期編制的地圖進行比較,研究空間信息在位置、形狀、范圍、面積等方面的變化。自1644年以來洞庭湖變遷的四個時段的湖區圖。25四、進行預測預報
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利用地質圖預測礦藏分布范圍。根據圖上顯示的線狀排列火山錐體、出露泉水,預測地下斷層的存在。
利用植被圖預報礦藏和地下水分布。空間分布的預測預報應用舉例2.周期變化現象的預測預報利用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和氣溫預測當年各月降水和氣溫。利用多年物候圖與氣候的變化關系預報農事活動。利用洪水周期預報汛情。應用舉例26四、進行預測預報
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3.空間和狀態隨時變化的預測預報天氣預報天氣形勢預報地震預報環境污染預報唐山地震前的預測應用舉例地圖既是預測預報的工具和手段,又是預測預報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27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五.進行綜合評價(1)自然條件的綜合評價(2)土地資源的綜合評價(3)環境質量的綜合評價(4)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28五、進行綜合評價
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1)自然條件的綜合評價
對一個特定地區的自然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評述,為該地區因地制宜地發展,合理安排生產布局,提高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提供依據。①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利用現狀和潛力;②自然條件與資源分布及相互結合的狀況;③自然條件對各生產部門的有利及不利因素;④提出區域開發利用的方向、步驟和布局。29五、進行綜合評價
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舉例:土地適宜性評價土地資源評價潛力-適宜性經濟評價利用評價
土地適宜性評價,是指土地針對特定利用方式的適宜性及適宜程度,作出等級的評定。(2)土地資源的綜合評價
對土地各要素進行綜合研究分析,以了解和確定土地生產能力。30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2)土地資源的綜合評價江蘇省土地資源評價圖局部(從江蘇省測繪局網站下載)31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舉例:土地適宜性評價黃土高原土地自然條件適宜性評價指標:土壤條件還包括土層厚度、土壤質地、土壤水分、土壤養分等;其它還有土地類型、地形坡度、水利設施建設等。(2)土地資源的綜合評價32五、進行綜合評價
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舉例:土地適宜性評價33五、進行綜合評價
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舉例:生態環境評價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氣象評價評價方法:濕潤度植被覆蓋水體密度土地退化災害(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34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舉例:生態環境評價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氣象評價——濕潤指數全省濕潤指數值普遍較高,在0.68~1.28之間變動,表明本年度安徽省降水基本滿足植被正常生理過程需水量。
(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35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水體密度指數水體面積占區域面積的百分比。地區差異大,沿江東部、沿淮中部、皖東以及巢湖周邊地區水體密度指數相對其它區域較高,南部則較低。
舉例:生態環境評價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氣象評價(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36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植被覆蓋指數低植被覆蓋區集中在江淮之間中東部的合肥、馬鞍山和巢湖市。高植被覆蓋區集中在有較大林地面積覆蓋的山區市如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等。
舉例:生態環境評價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氣象評價(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37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土地退化指數安徽省由風蝕、水蝕、重力侵蝕、凍融侵蝕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情況相對較輕,全省土地退化情況較輕。舉例:生態環境評價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氣象評價(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38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氣象災害指數災害指數=(0.1×輕度災害面積+0.3×中度災害面積+0.6×重度災害面積+1.0×毀滅性災害面積)/區域面積。舉例:生態環境評價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氣象評價(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39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結論: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總體良好,植被覆蓋度較好,降水充足,生物多樣性較好。舉例:生態環境評價2006年度安徽省生態質量氣象評價(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40五、進行綜合評價
第2節地圖分析的作用第10章地圖分析(4)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
主要分析反映影響投資環境的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基礎設施等內容的各類地圖,確定評價指標,綜合分析評價,最終編制出綜合評價圖。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基礎設施政策因素氣候條件、水資源、礦產資源等水、電、煤、交通、通信等勞動力數量、素質、結構,勞動生產率,工資水平,工農業生產水平,文化設施等第2節結束第10章地圖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42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一)整體分析對普通地圖而言:初始階段:后期階段:一般性閱讀綜合閱讀一、閱讀分析
43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了解圖幅范圍內的基本地理概況地形地貌、水系、居民點和交通網布局、行政區劃。1.一般性閱讀整幅地圖的一般性閱讀:(一)整體分析■
一、閱讀分析
44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1.一般性閱讀
了解沿線的地形單元、主要河流、湖泊等水系的名稱,交通線路及停靠站點、碼頭或航空港的一般情況,以及所穿越的行政區劃單元、界線及所關注的專題要素或現象的類型界線。
指定路線的一般性閱讀(一)整體分析■
一、閱讀分析
45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綜合閱讀在一般性閱讀分析和各種單要素分析之后,采用歸納法對制圖區域的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的分異規律和結構特征作出明確的結論。可參照讀圖區域內相關普通地圖、專題地圖和遙感圖像。(一)整體分析一、閱讀分析
46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二)單要素分析目的:對自然綜合體或區域經濟綜合體內部組成成分的單項分析,進一步了解自然綜合體或區域經濟綜合體的實質與特征。單要素分析,是將單幅地圖的制圖目標分解成若干單一要素和指標,然后逐一分析。通過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閱讀分析,研究該要素分布規律和內部結構及與其他要素的相互聯系。一、閱讀分析
47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1)地形閱讀:地形起伏特點、地貌形態特征(2)水系閱讀:河網分布狀況、河流類型與其他要素關系(3)土質覆蓋:天然、人工植被、其他地表覆蓋、土地資源狀況(4)居民點:居民點類型、密度、分布、人口(5)交通網:交通種類、居民點間交通關系(6)境界線:種類、級別(二)單要素分析一、閱讀分析
48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三)比較分析途徑:1.圖中內容之間的對照分析,搞清要素之間或區域之間的差異、分布特點和規律。2.用本幅圖與相關地圖進行對比分析。3.本圖幅與相關文字資料對比分析,研究要素特征和分布規律。目的:尋求要素或現象之間的異同,找出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關系,以揭示一種要素或區域的本質特征。一、閱讀分析
49一、閱讀分析
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四)推理分析根據圖幅表達的各項要素及相互間關系,推斷某些事物的狀況或發展變化。如依據圖中人文、經濟要素的分布狀況,推斷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50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一)垂直切割的剖面圖準噶爾盆地綜合剖面圖剖面圖是假想將地面沿某一指定方向線垂直剖切,并以圖形顯示制圖對象的立體分布和垂直結構的一種圖解形式。
二、圖解分析
51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①在地形圖上繪出剖面線,直線剖面線只需定出兩個端點,折線剖面線要定出各拐點位置。②規定剖面圖的水平和垂直比例尺。為突出地勢起伏情況,垂直比例尺應比水平比例尺大5~20倍。③在坐標紙上逐點對應繪出。地勢剖面圖繪制:(一)垂直切割的剖面圖二、圖解分析
52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二)3維描寫的塊狀圖1.軸側投影塊狀圖假想用平行光從高空向地面投影,而被切割下來的地殼表層是以平行四邊形形式出現。二、圖解分析
53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透視投影塊狀圖透視投影是有滅點投影,可分以下兩種情況:(1)平行透視
是只有一個滅點(V′)的透視。組成矩形的兩組平行線投影后,一組變成向滅點收斂的直線束(AD′和BC′),另一組仍保持平行(AB和D′C′),物體高度也隨向滅點靠攏而降低。(二)3維描寫的塊狀圖二、圖解分析
54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透視投影塊狀圖(2)成角透視
成角透視是有兩個滅點的透視。組成矩形的兩組平行線,投影之后都變成直線束。經成角透視變換,地塊ABCD在視平面的投影abCd取決于視點、視傾角位置與水平基線夾角β。投影為近大遠小的塊狀圖。(二)3維描寫的塊狀圖二、圖解分析
55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透視投影塊狀圖(3)立體圖的自動繪制
機助地圖制圖能自動生成立體圖,工作步驟包括:(二)3維描寫的塊狀圖①透視格網的計算;②高程值的透視轉換;③生成剖面的隱藏線處理;④輸出透視立體圖形。二、圖解分析
56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三)地貌切割密度與深度圖1.地貌切割密度圖切割密度圖編制:①需大比例尺地形圖;②據切割密度確定網格大小;③量測各網格內溝谷總長,除以網格的實地面積:密度;④以不同深淺顏色或網紋表示。切割密度是指單位面積內全部溝谷的總長。二、圖解分析
57二、圖解分析
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地貌切割深度圖切割深度就是地面起伏高差,切割深度不僅能反映現代地貌內外營力的作用強度,也能反映地面組成物質的性質。(三)地貌切割密度與深度圖58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一)地圖與地圖的復合分析1.不同比例尺地圖之間的復合作用:獲得制圖對象宏觀分布規律,微觀典型特征和數量指標。為地圖概括中指標選取和載負量確定提供重要參考。
典型代表: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系列的復合分析。三、復合分析59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不同主題內容地圖之間的復合作用:研究自然綜合體或區域經濟綜合體的類型與界線。
應用:利用氣候圖與土壤圖、植被圖復合,研究氣候與土壤、植被之間的關系。利用國民經濟總產值圖與居民受教育程度地圖之間復合,研究居民的素質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一)地圖與地圖的復合分析三、復合分析60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疊置分析(一)地圖與地圖的復合分析2.不同主題內容地圖之間的復合三、復合分析61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3.不同時間序列地圖之間的復合作用:
揭示事物變化趨勢、速度,并預測預報未來的發展前景。岸線變化的分析(一)地圖與地圖的復合分析三、復合分析62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二)地圖與遙感圖像的復合分析1.地圖與遙感圖像復合的意義(1)對于遙感圖像,地圖不僅為其定向、定位和專題信息提取提供參考依據,還可為遙感圖像補充高程信息。(2)對于地圖,遙感圖像不僅可為其修正發生變化的地理基礎、還可修正專題信息的圖斑界線。三、復合分析63三、復合分析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1)地形圖、地理圖與遙感圖像復合。(2)專題地圖與遙感圖像套合。(二)地圖與遙感圖像的復合分析2.地圖與遙感圖像復合的途徑可利用遙感圖像更新地形圖的內容要素,為遙感專題制圖提供現勢性更好的地理基礎底圖。以專題地圖做參考和佐證,進行遙感圖像的專題解譯。64四、地學圖譜分析
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一)圖譜與地學圖譜1.圖譜
“圖”指“圖形”即空間信息的符號表達形式——地圖。
“譜”則是按事物特性建立的系統排列或按時序建立起來的體系,故亦稱“譜系”。65四、地學圖譜分析
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地學圖譜
“地學圖譜”是指按一定遞變規律或分類規律排列,能反映空間分布規律的一組地圖、圖表和圖像。它們具有圖譜的一般特征,即通過圖形反映內在規律,是對地理空間格局的真實表達。大洋環流帶圖譜(一)圖譜與地學圖譜66四、地學圖譜分析
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2.地學圖譜
地學圖譜除具體圖形外,還可以有抽象圖形,即每個具體實例都對應一個抽象映像圖。在時間演化系統中,能同時表達空間差異的地圖,都可稱為“地學圖譜”。全新世長江三角洲形成和發育圖譜(一)圖譜與地學圖譜67四、地學圖譜分析
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二)地球空間信息圖譜反映地理形態的信息圖譜反映地理過程的信息圖譜反映地理行為的信息圖譜按研究對象不同,可分為:68第3節地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0章地圖分析區域類型組合型圖譜時序動態組合型圖譜區域類型組合型
區域類型組合型圖譜是通過揭示區域因子間的相互關系,反映其空間格局。四、地學圖譜分析
(二)地球空間信息圖譜按表達內容特征不同可分為:6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一英語外研版單元檢測:ModuleGreatScientists
- 禽流感與人類流感病毒
- 杜威的課程與教材
- 2025合作合同區域授權經營合同
- 2025【經管勵志】合同談判
- 地方政府間債務置換合同范本
- 疫情期間的急救工作安排計劃
- 機械行業智能制造與維修方案
- 金融行業的風險評估與防范體系構建研究
- 電信行業客戶服務手冊
- 國家開放大學2025年《管理學基礎》形考作業1-4答案
- 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知識競賽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跨境電商網站的設計挑戰試題及答案
- 2024中國山東省集中供熱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肯德基店面試試題及答案
- 2023國家衛健委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
- 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墻技術白皮書20231120
- 廣州市白云區2025年招考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遼寧省大連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第18課《井岡翠竹》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1)》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