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群落的發育馬嫣然植物群落的發育過程
形成裸地
→
繁殖體形成
→散布→發芽及幼苗建立→生長
→競爭→再繁殖
一個群落形成到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植物群落的整個發育過程,一般分為三個時期。(1)群落發育初期,建群種發育良好,群落的種類成分和結構尚不穩定;(2)發育盛期,適應生境的植物種類得到發展;種類組成和結構已較穩定;群落環境已具較典型的特點;(3)發育末期群落對環境改造的作用加強,使原來的建群種生長勢減弱,缺乏更新能力;同時一批新的植物侵入和定居,并且旺盛地生長;原來群落的結構和生態環境也逐漸發生變化,已孕育著新群落的發育初期。森林群落發育時期具有同樣的發育過程。
許多學者對競爭的定義不盡相同,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Begon和Goldberg的定義。前者認為競爭是個體共享有限資源時引起個體生長量、存活率和繁殖率的降低的相互作用,強調競爭的原因是共享資源有限。后者認為競爭是植物互相對資源吸收與利用的效應從而引起的對資源波動的響應與反應,強調資源間接調節的過程。總的來說競爭是兩個以上有機體在所需的環境資源或空間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所發生的相互關系。
以上的定義都是狹義的,廣義上的競爭有直接競爭和間接競爭兩類。
直接競爭,即化感作用,是某些植物對資源和空間競爭的適應性進化結果,是競爭的非主要形式;
間接競爭,是發生在相鄰植物之間的對地上(光、熱)和地下資源(水分、礦質營養)的爭奪,是個體獲得資源的能力并籍此限制其它個體獲得資源的能力,為競爭的主要形式。從競爭的性質和結果來看,競爭還可以分為表觀競爭、分攤、爭奪和干擾等。
表觀競爭是外界因素如草食動物對種的正負效應通過其它種調節的過程。分攤是競爭力相當的條件下植物獲得相同的資源量,爭奪是有些植物資源獲取效率高,獲得了足夠的資源量從而限制了其它植物對共享資源的獲得。干擾是一種資源僅對某些植物有負效應而導致了偏害共生,其中化感作用有時也叫做干擾競爭。
競爭可以發生在同種植物的不同個體之間(種內競爭)或不同植物之間(種間競爭),植物只要共享某種資源就會存在大小程度不一的競爭,一般來說植物的生態位需求越接近,競爭也就越強烈。與地上只是對光資源的競爭相比,地下競爭至少涉及到20多種礦物質和水分等土壤資源,因此競爭主要發生在地下,其中土壤水分因其移動性強、消耗快,因此對水資源發生競爭的可能性與范圍較大。
由于不同植物獲得和利用資源能力的差異,同種植物也由于個體大小,葉量、根系的分布差異,使得資源可利用性對不同植物和同種植物不同個體間有相當大的差別,導致植物對資源的競爭具有不對稱性,即多數情況下種間、種內競爭總是存在強者和弱者。種間競爭不對稱程度與環境因素有關,特別是各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環境生產力,也就是說植物競爭具有環境相關性。競爭的影響因素1、種子萌發特性對植物苗期相對競爭能力的影響幼苗活力與種子大小緊密相關,正常播種密度(種子、幼苗營養面積足夠大)不會引起幼苗間的競爭,這時越早生根和分蘗的幼苗,其對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越大、競爭能力也就越大。因此混播時幼苗期種和品種的競爭能力排序主要是由種子大小和發芽快慢等特性決定的。
2、鄰體植物大小、數量、空間影響區域及個體資源利用特性對競爭的影響
植物受競爭影響程度取決于自身及相鄰植物大小、數量、植物利用資源的特性和空間影響區域。
如果植物資源利用特性相同,單位生物量資源利用率也無顯著區別,則可用個體大小的某種函數來表征個體的資源需求量,從資源分配的角度引入競爭指數描述個體間的競爭。
植物資源利用特性對競爭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源吸收與利用能力,如耐低資源水平的能力,快速搶先利用資源的能力等;
二是資源分化,包括空間分化,如冠層和根系的垂直分層,時間分化如生活史。如由于氣孔導度大的植物通常水分利用效率低,因此在高水環境中具有較高光合速率和較低水分利用效率的植物通常具有競爭優勢,而在水分限制環境中,具有較低光合速率和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植物具有競爭優勢。
3、非生物環境因素對群落中共存植物相對競爭能力的影響
由于多數情況下非競爭因素對植物的生長也存在限制作用。在鄰體多度低的時候,目標種實際生長量低于由競爭關系描述的植物最大可能生長量。鄰體多度高的時候的關系,目標種生長量存在一個上限。空地大小也是影響補播時幼苗存活率、或生長量的關鍵因素。無論有無同種鄰體干擾的情況下,空地越大,存活率越高,幼苗分蘗和不定根生長也相對較多。競爭與群落組成、結構和動態的關系
植物群落組成是由決定性因素(種的生態需求speciesrequirements和生物體的相互作用bioticinteractions)和隨機過程(定居recruitment和干擾disturbance)兩個方面決定的。
相對于隨機過程,生物體的相互作用及生物體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非常強,是決定群落結構的可以識別的主要機制。
植物能否共存取決于生態位需求或資源分化和相對競爭能力。
在競爭不對稱的前提下,按照生態位理論和競爭理論:具有相同生態位的物種不能長期共存,即生態位重疊越多,物種共存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物種生態位完全重疊時,其中一種最終會被競爭出局;
在相對穩定的條件下(無干擾和環境脅迫),如果種內競爭大于種間競爭,具有相同生態位需求的物種也可以共存,在單一限制性資源環境中,能存活和繁殖的種最終會將其它種排除在外。
空間上和時間上的安全帶也可解釋共存現象。種群空間結構可決定物種間距離和可利用資源水平,因而影響種間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和強。如當同種個體形成小規模的斑塊時,競爭者僅對其斑塊邊緣的個體產生競爭影響,種的分布越聚集,種間競爭就越弱,而種內競爭越強烈。當種內競爭大于種間競爭時,即使沒有生態位的分離,共存的條件也可以滿足。
長期沒有干擾的條件下,植物群落組成、結構主要是由植物的適應性和種間作用兩者共同決定的。適應性決定了植物種的分布范圍和在特定群落中出現的可能性及其數量多度,而種間競爭的不對稱性和環境相關性決定了特定群落環境中植物種的演替地位。競爭對個體生長和群落演替的相對重要性
競爭的重要性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
①植物對土壤資源的吸收利用與非生物因素。如下滲、蒸發和揮發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軟件測試課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俄羅斯文化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計算力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發光字廣告牌制作合同
- 勞動技術服務合同書
- 手房中介買賣合同書
- 煤炭合作的合同
- 酒類二級經銷商合同
- 循環借款合同貸款循環合同
- 房屋租賃給公司合同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學習課件
- 中國電力資產重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
- 民爆物品治安隱患排查標準清單
- 店鋪轉讓協議書 合同
- 《江蘇住宅物業管理服務標準》(DB32T538-2002)
- 無人機巡檢方案完整版
- 2023年中考地理位置復習課件
- 推翻帝制民族覺醒
- “德能勤績廉”考核測評表
- GB/T 32119-2023海洋鋼制構筑物復層礦脂包覆腐蝕控制技術
- 魯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考數學考點知識必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