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Ⅰ)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主講教師:李德成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
聯系方式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關于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的評價。傳統觀點認為:閉關政策起到了民族自衛的作用,同時又表現出封建統治者的落后性。另一種觀點對其基本持否定態度。認為它只是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科技文化的發展和引進。還一種觀點認為:閉關政策既有值得肯定的一方,也有須批判的一面。總得看來,閉關政策的消極性為史學界普遍認可。所爭論的只是這種消極性的輕重程度。研究的熱點問題:B、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還是中國的近代化。前者是史學界的傳統觀點,他們認為中國的近代化是要通過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和學習西方先進事物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的。事實證明,“帝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代理人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是不能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焙笳邉t把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掠奪政策同近代化等同起來。認為“殖民化在世界范圍內推動了現代化進程;如果沒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類尤其是東方各民族所有優秀的自然才能將永遠得不到發展。”因此,“如果鴉片戰爭來得早一點,我們中國就遠不是如此面貌了?!盋、鴉片戰爭是否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爭論。傳統觀點對此予以肯定,因為構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樣一個歷史時期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而置疑者則紛紛提出自己的劃分方法。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a、辛酉政變說。理由是在此之前中國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b、太平天國革命說。因為這場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的轉折點”。C、17世紀中葉。因為這與世界近代時期的開始年代相吻合。D、關于鴉片戰爭中主要歷史人物:道光帝、林則徐、琦善的作用和評價問題的爭論等。主要參考書目:1、馮林主編:《重新認識百年中國——近代史熱點問題研究與爭鳴》,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2、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版.3、【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4、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城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5、【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中國的現代化》,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許紀霖、陳達凱《中國現代化史》,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版。6、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7、蕭致治主編《鴉片戰爭史――中國歷史發展中第三次社會大變革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一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第二節、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三節、第二次鴉片戰爭第四節、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第一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一)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
--------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E.B.Tylor)
文明分類物質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藝術文化英國著名的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在其輝煌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充分證明,后來歐洲人的應用都是從較早的中國人的實踐中得來的。但是所有這些例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它們在中國應用的時期,確實早于它們在世界任何其他部分出現的時期,有時甚至要早得多。
英國學者R.G.坦普爾《中國的創造力》也曾指出:人所未知的最大歷史秘密之一是:我們生活的“現代世界”是中國和西方種種成分的獨特綜合而成的。“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基本創造發明和發現可能有多一半來自中國。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封建社會的思想文化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制度文化中國的典章制度如中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科舉制度、分權制度、監察誎義制度等,都曾是中國古代在制度文化方面的重要創造,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包含的政治智慧,并在維護中國封建社會運行機制方面具有很高的有效性。
藝術文化---高度發達的建筑藝術精致優美的青銅藝術栩栩如生的雕刻藝術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繪畫藝術(二)中國封建社會由昌盛到衰落1、經濟上:自然經濟;土地兼并
2.政治上:高度專制;腐朽不堪3.軍事上:國防空虛,軍備廢弛4.文化上:文化專制,鉗制思想5.對外關系上:閉關鎖國;夜郎自大自“康乾盛世”至“嘉道衰落”
1750年的時候,中國制造業產量占世界的32.8%,而整個歐洲僅占23.2%;到1800年時,中國占33.3%,整個歐洲占28.1%。
到1830年時,中國下降到29.8%,歐洲上升到34.2%;到1860年,中國下降為19.7%,歐洲則為53.2%,其中英國為19.9%,第一次超過了中國。西方的科學、工業和文化突飛猛進,清廷卻一勞永逸地趕走了西方的使者,重新關上大門,沉溺於故步自封,因循守舊,昏昏欲睡的「太平盛世」?!钢袊鴺O像一個重圍之中的築有圍牆的城市。在城市中心,天子繼續以君權的威儀在統治,拒絕承認其他民族的統治者是平等的。由於到北京來的使節都不願以任何方式承認這種自封的最高權力,中國就繼續留在由歐洲國家和奧突曼帝國這樣的亞洲國家所組成的外交關係的世界之外?!?/p>
閉關自守
鄙視夷人
在一切官方交往中,中國均以「蠻夷」稱呼西方人,直到1860年中國徹底戰敗,在西方國家的堅決要求下,這個稱呼才停止。
十八世紀末,「夷商」只能在廣州透過洋行代理商務。1759年,清廷規定:「夷商」只能在五至十月來廣州經商,必須住商館之內,不準上街買東西,每月初八,十八,二八才可遊公園,不準直接見中國官員,只能由洋行代轉呈文,不準僱用中國僕人,「夷婦」不準進廣州,不準打聽物價,不準購買中國書籍。馬嘎爾尼一到中國,即被視為「貢使」,前來覲獻「貢物」。只因蠻夷愚頑不化,故允許單腿跪拜皇帝。乾隆下詔:
貴國王傾心中國文化,特派使節,恭敬捧表,遠涉重洋前來叩祝朕萬壽。足證爾恭順誠意,深為嘉許。
爾請求派一人常駐天朝,照管爾國買賣一節,跟天朝體制不合,絕對不可。西洋國家很多,非只爾一國,若都請求派人駐北京,豈能一一準許?又豈能因爾一國請求,而破壞天朝制度?
天朝撫有四海,對奇異珍寶,並不重視,爾此次進貢各物,念爾誠心遠道呈獻,朕已令收納。天朝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萬國來朝,任何貴重之物,應有盡有,故不需要爾國貨物,特詳示之。乾隆第二封詔書昨日貴使節,又以貴國貿易之事轉奏,無一不是要求變更以前所定制度,不便批準。
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根本毋需跟外夷互通有無。只因天朝所產茶、瓷、絲,是西洋各國所無之必需品,故特開恩憐恤,準爾等在澳門開設洋行。至於爾國天主教,天朝聖明帝王,教化四方,中華與夷狄之別,甚為嚴格。爾國使節欲請放任夷人傳教,更絕對不可。
朕對進貢外邦,無不特別體恤,以示懷柔。爾國遠在海外,誠心敬貢,朕賞賜優待,倍於他國。乾隆令人帶領馬嘎爾尼一行縱穿中國本土,以便叫他目睹中國的富庶,強大,及其太平盛世。
馬嘎爾尼看後說:「中國就像一只破船,也許不會馬上沉沒,要漂流一些時候,隨後在岸邊撞個粉碎,在舊底子上絕不能重建起來?!乖賹で笈c再拒絕24年後,英國經過更充分準備,派遣阿美士德(WilliamPitt,LordAmherst)再次來華。
清廷仍以「貢使」待之,令其跪拜磕頭。阿美士德同意像馬嘎爾尼一樣單腿下跪。覲見日清晨,理蕃院尚書突然要求,非得雙腿跪拜不可,於是阿美士德拒絕覲見。尚書就稟報嘉慶,說阿美士德病了。皇上傳令召見副使,副使也堅持單腿跪拜。尚書又回稟皇上,說副使也病了。
嘉慶又驚奇又氣憤,下令驅逐英國使團,並曉諭英王:以後勿再遠遣使節來華,徒煩跋涉,倒不如傾心教順,即使不來朝見,也堪稱「向化」了。
(三)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殖民擴張1、14至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萌芽14世紀至15世紀,在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了使用雇傭勞動者的手工作坊主、控制家庭手工業的包買商。而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更為歐洲開拓世界市場、發展海外貿易和推動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從18世紀初開始,英國就以走私的形式向中國輸出鴉片。2、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漸確立
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從英國開始然后迅速推廣到歐美各國的工業革命,使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制度終于在歐美確立起來。鴉片戰爭前廣州港[岸上建筑為各國商館。該圖為英國隨軍畫師所繪制]3、19世紀末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在19世紀末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后,資本輸出成為殖民剝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現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主義進一步發展成為由少數帝國主義強國主宰的更完整的世界體系。二、西方列強的入侵與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一)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起點1、戰爭起因
其一、尋求平等貿易
十八世紀末,「夷商」只能在廣州透過洋行代理商務。且其中還有相當多的陋規。1759年,清廷規定:「夷商」只能在五至十月來廣州經商,必須住商館之內,不準上街買東西,每月初八,十八,二八才可遊公園,不準直接見中國官員,只能由洋行代轉呈文,不準僱用中國僕人,「夷婦」不準進廣州,不準打聽物價,不準購買中國書籍。
十三行
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明清時期,廣州的對外貿易全屬官營,而以牙行經紀這些事情,所以開設牙行的多半都能獲厚利,賺大洋。清初的詩人屈大均在《廣州竹枝詞》中有云:“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三洋;五絲八絲廣段好,銀錢堆滿十三行。”足見當年十三行的興隆旺景??滴醵哪辏?685年),粵海關設立。它名義上專管對外貿易和征收關稅事宜,實際上稅收營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攬的項目,其中包括代辦報關納稅,商品同購銷買賣等業務。日子一長,十三行就逐漸演變為一個特殊組織,享有了壟斷對外貿易的特權。在這些特權買辦中,又尤其以商家潘、盧、伍、葉四族豪門獲利最多,所以由此發展成為廣州四家最大的買辦階級。其二、尋求貿易平衡
從1781年到1790年,在中國輸往英國的商品中,僅茶葉一項的總值就達9600多萬銀元;而1781年到1793年,中國從英國進口的全部商品總值,才只有1600多萬銀元,只及茶價的1/6。直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對英貿易每年還保持著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優勢。但是,英國的對華貿易卻長期處于入超狀態,英國工業品遭到中國自然經濟和閉關政策的頑強抵抗,銷量不大。于是,英國殖民者以走私鴉片作為改變貿易逆差的手段。
英國訴諸戰爭的嘗試1830年,英國人稱:必須將世界上潛力最大的對華貿易置於長期、合理的基礎上,然而,「馬嘎爾尼和阿美士德出使中國的失敗,或許能有力證明,任何高尚的外交手段,在中國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1834年,英國任命律勞卑(WilliamNapier)為廣州商務監督。他一到廣州便直接致函兩廣總督盧坤,這一不經洋行代轉的做法,違反清廷法規,故立即遭到拒絕,令其離開廣州。
律不服,盧坤便中斷貿易,封閉商館,斷絕供應。律則擅自指揮兩軍艦打入珠江,遭到68艘清艦封鎖。17天后,律勞卑在本國商人的壓力下撤退,不久死於澳門。罪惡的鴉片貿易驚人的暴利。1813年,一箱上等孟加拉鴉片“公班土”成本不過237盧比[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貨幣],在市場上拍賣的價格卻是2428盧比,超過其成本9倍。[——當時輸入的鴉片有公班土、白皮土、金花土等不同品類。公班土質量好、價格貴,白皮土、金花土質量差、價格便宜,因而暢銷。]英屬印度政府按鴉片成本300%以上的稅率抽稅,每年收入的稅款,約占全年稅收的1/10。每箱鴉片100—120斤,在中國的銷售價額通常是600—800銀元,有時竟高至1000銀元。
鴉片的炮制過程鴉片的炮制過程1分揀鴉片的炮制過程2攪拌鴉片的炮制過程3賦形鴉片的炮制過程4干燥鴉片的炮制過程鴉片的炮制過程5倉儲鴉片的炮制過程6運送鴉片的炮制過程吸食鴉片對中國人的毒害吸食者不勝枚舉,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鴉片煙槍吸食鴉片對中國人的毒害一是使中國由200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清政府財政拮據,國庫空虛。二是加重了人民負擔,造成市場蕭條、工商業萎縮。三是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破壞了社會生產力。四是腐蝕清朝的統治機構,使吏治更加腐敗。鴉片與林則徐
利慾薰心的英國商人,無法通過正常貿易打入中國市場,便通過賄賂和走私,大量向中國輸入鴉片,變逆差為順差。1839年,道光皇帝派林則徐前往廣州禁煙。合法收繳並銷毀二百三十七萬斤鴉片,令商人們具結保證下不為例。
然而英國監督義律(CharlesElliot)堅持兩點:沒收鴉片要有補償;違法商人不能就地處決,必須經過公開審訊。於是,林則徐一步步將義律趕出廣州、澳門、直到海上這時英國外交部通知義律說:「女王陛下的政府,不能支持不道德的商人。」英國軍艦沒有駛入珠江。然而,當英國得悉清廷打算永遠禁止通商時,王室和國會兩黨都激動起來,決心用武力打開中國緊閉的大門。清政府的戒煙行動與虎門銷煙在虎門銷煙池遺址樹立的紀念碑,永遠向后世人們講述著中華民族拒絕毒品的義行。巡視戒煙的清朝官員第二節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道光皇帝還沒來得及對英國的照會做出反應,英國遠征軍16艘軍艦已佔領定海。
英軍抵達天津,直逼北京,道光屈服於英方壓力,撤掉林則徐並發配新疆充軍,派琦善與英人談判。雙方簽署《穿鼻條約》: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兩;外交平等;重開廣州通商。道光聞後大怒,逮捕琦善,另派奕山率軍作戰,大敗。英軍隨即佔領廣州、廈門、寧波,清廷派奕山率二萬精兵反攻寧波,被一千英軍打垮。英軍佔領上海,沿江北上,攻陷鎮江,直逼南京。
道光不得不無條件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兩;兩國平等,公文往來使用平等款式;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肝蹇谕ㄉ獭?廢除洋行代理制度;議定公開稅率。美國,法國等國家紛紛效法,與清廷簽訂《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等。
「清廷政府雖已戰敗,但天朝大國的幻覺仍然使它對外國商品和技術抱持排斥態度?!?/p>
戰爭過程
英國政府于1840年4月組成一支包括軍艦16艘,武裝汽船4艘,運輸船28艘,共載炮540門,士兵4000名(以后增至1。5萬名)的“東方遠征軍”。總司令為喬治·懿律6月初遠征軍從印度出發,侵入中國領海,封鎖珠江口,正式發達戰爭。一路北上進犯浙江,攻陷定海,繼續北上天津大沽口,炫耀武力,要挾北京清政府。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清政府以失敗而告終,中國歷史的發展從此發生重大轉折。
第一次鴉片戰爭形勢圖1840年7月5日,英軍第一次進攻定海1841年8月26日,英艦襲擊廈門英軍對定海和廈門的進攻1841年9月30日,臺灣軍民抗擊英軍入侵1842年7月21日,英軍攻占鎮江英軍對臺灣和鎮江的入侵英軍攻擊佛山灣上的中國帆船英國侵略軍攻打大角、沙角炮臺英炮艦歐掠鳥號(STARLING)在珠江佛山灣炮轟中國炮臺英軍對其他中國領土的襲擊《南京條約》簽訂現場《天津條約》簽訂現場不平等條約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后,又于1843年10月簽訂了中英《虎門條約》。1844年7月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10月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十二日(9月26日),英軍再犯定海(今浙江舟山)
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西方列強在中國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權。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4、戰爭影響
富有正義感的英國議員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不知道而且也沒有讀到過,在起因上還有比這場戰爭更加不義的戰爭,還有比這場戰爭更加想使我國蒙受永久恥辱的戰爭。站在對面的這位尊敬的先生竟然談起在廣州上空迎風招展的英國國旗來。那面國旗的升起是為了保護臭名遠揚的走私貿易;假如這面國旗從未在中國沿海升起過,而現在升起來了,那么,我們應當以厭惡的心情把它從那里撤回來。
鴉片戰爭是英國政府奉行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產物。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門戶,開辟市場;直接原因是維護罪惡的鴉片貿易,擺脫當時的經濟危機;借口是“要求賠償”和“經商”。
——馬克思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鴉片戰爭后,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社會發生了兩個根本性的變化。獨立的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的中國
封建的中國逐步變成半封建的中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在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和中國封建社會日趨沒落、封建統治日益腐朽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租界內的最高權力機構——納稅人會議和工部局的前身。帝國主義在一些通商口岸設有租界1、獨立的中國逐漸變為半殖民地的中國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但由于中國人民的頑強反抗以及帝國主義間的矛盾,使他們無法共同瓜分中國。只能與中國的封建和買辦勢力相勾結,共同壓迫、剝削中國人民。福建造船廠金陵機器局2、封建的中國逐漸變成半封建的中國
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打破了中國原有的封建經濟。但同時,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商品傾銷和各種投資,又對中國的民族工商業造成了直接的經濟壓迫。這就使中國的經濟呈現出半殖民地半封建形態。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進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毛澤東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第一,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日益衰敗并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帝國主義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第四,中國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已經產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它的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第五,由于近代中國處于帝國主義列強的爭奪和間接統治之下,加上中國地域廣大,以及在地方性的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后來帝國主義還分別支持不同的政治勢力以分裂中國,使中國處于不統一狀態。
第六,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后來再加上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致大批破產,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地主階級舊的封建統治階級即地主階級仍然占有大量土地,掌握著國家政權,對人民實行專制統治。不過,地主階級本身也發生了某些變化。一部分地主將土地剝削獲得的貨幣投資于資本主義工商業。不過,大多數地主仍主要依靠地租剝削生活,一些城居地主也往往是兼營土地、高利貸和工商業。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農民階級農民階級仍是近代中國社會人數最多的被剝削階級。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劇,不少自耕農失去土地,向貧農或雇農轉化。工人階級近代中國誕生的新興的被壓迫階級是工人階級。它的主要來源是城鄉破產失業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工人階級是中國新生產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的三重壓迫,革命性最強。同時,它還具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以及與廣大農民有著天然聯系等優點,因此是近代中國最革命的階級。資產階級中國資產階級的來源不同,構成比較復雜。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官僚資產階級主要是指官僚買辦資本家。他們是大官僚與大買辦的結合,利用政治特權和與外國資本的緊密聯系,在剝削勞動人民和擠壓民族資本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具有兩面性他們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既有矛盾、斗爭的一面,又有依賴、妥協的一面。他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爭中保持中立,但是沒有革命的徹底性,不可能引導中國的民主革命走向勝利。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兩對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跟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中國經歷了百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多了更多的屈辱和血淚,無疑是一種非正常的發展過程。但是從社會進化的角度來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比較封建社會畢竟還是一種進步,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一種落后或者倒退。
馬克思認為殖民主義不自覺地充當了革命的工具:“如果亞洲的社會狀況沒有一個根本的革命,人類能不能實現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國不管是干了多少的罪行,它造成這個革命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保ā恶R恩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頁。)
帝國主義入侵中國,對中國封建經濟的基礎起了解體的作用,同時又給中國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造成了某些客觀的條件和可能。因為自然經濟的破壞,給資本主義造成了商品的市場,而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給資本主義造成了勞動力的市場。從這點上說,帝國主義的入侵確實在中國“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但是同時帝國主義又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帝國主義“侵略有功”。
帝國主義就像是一種藥,一方面能治你的病,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你搞垮。
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47-49頁。1、兩大歷史任務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第一,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與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相互緊密聯系的。只有先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2、相互關系
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抗擊外國侵略擴張的斗爭,從來沒有間斷過。爭取國家富強的努力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中國人爭取民族富強的努力是從向西方學習開始的,經歷了從學習西方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再到政治制度、思想理論的過程,但都沒有成功。
第三節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至1860年間發生于中國本土,英國與法國聯手進攻清朝的戰爭,又名“亞羅號戰爭”、“英法聯軍之役”。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稱“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后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條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戰爭的動因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侵入中國。但是,它們不滿足已經取得的特權和利益,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進行經濟掠奪。1854年,《南京條約》屆滿十二年。英國曲解中美《望廈條約》關于十二年后貿易及海面各款稍可變更的規定,援引最惠國條款,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主要內容為:中國全境開放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進出口貨物免交子口稅,外國公使常駐北京等。法、美兩國也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政府表示拒絕,交涉沒有結果。1856年,《望廈條約》屆滿十二年。美國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條約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絕。于是,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一場新的侵略戰爭。
自從條約簽訂以來,因我們對華通商的擴展有限而感到的許多失望,……屆時我們當有權要求中英條約的修改。我們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員通力合作……都更能影響中國政府去力行對目前事情的改進?!?854年英國《克勒拉得伯爵致包令博士函》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攻廣州發動戰爭的時機和藉口亞羅號事件:清水師懷疑在香港注冊的英船亞羅號走私,登船逮捕船員十二人,并扯毀英旗,英領事巴夏禮向兩廣總督葉名琛抗議,葉名琛放還水手,但拒絕道歉。巴夏禮炮轟總督衙門,激發廣州人民焚燒英、法商館,巴夏禮即要求英國派兵東來。馬神甫事件:廣西西林縣,發生法國教士馬賴神父被殺。葉名琛拒絕賠償,于是引起爭端。1856年10月,英殖民主義者利用“亞羅號事件”制造戰爭借口。“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船,曾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國當局注冊,但已過期。10月8日,廣東水師在“亞羅號”上逮捕幾名海盜和涉嫌水手。這純系中國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英國駐華公使、香港總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稱“亞羅號”是英國船,捏造中國兵勇曾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送還被捕者,賠禮道歉。葉名琛據理力爭,態度強硬,而且不賠償、不道歉,只答應放人。10月23日,英軍開始行動,三天之內,連占虎門口內各炮臺。27日,英艦炮轟廣州城。29日,英軍攻入城內,搶掠廣州督署后退出。12月,洋行夷館被毀,盡成灰燼。一艘自廣州開往香港的英國郵船遭劫。1857年1月,英軍焚燒洋行附近民宅數千家,后因兵力不足,為等待援軍而退出珠江內河。
1.第一階段:(1856—1858)廣州——天津2.第二階段(1858—1860)天津—北京北京天津廣州戰爭簡況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臺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佳良、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同年,沙皇俄國以武力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瑗琿條約》。1859年6月,英、法、美以進京換約被拒為由,率艦隊炮擊大沽。提督史榮椿率守軍還擊,擊沉擊傷敵艦10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史榮椿戰死。1860年8月,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占天津。
1860年9月,清軍在北京通州八里橋迎戰英法聯軍失利。清咸豐帝攜皇后、懿貴妃等離京逃往承德。10月18日,英法聯軍占領北京,搶劫焚毀圓明園(見火燒圓明園)。英法聯軍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近50天,京郊皇家園林如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玉泉山)、靜宜園(香山)、暢春園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欣為全權大臣議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11月,沙俄又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賠償巨額賠款,喪失大片領土主權。1856~1860年(咸豐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而得名,亦稱英法聯軍之役。
第一代階段關鍵人物:葉名琛
1850年以后任兩廣總督一職驕傲、自大、鄙視洋人有所謂“六不政策”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為英人所痛恨,廣州城陷被俘,被帶至印度,最后客死他鄉葉名琛被俘后的畫像
第二階段重要事件: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遺址位于海淀頤和園東,清華大學西側,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年),歷時150年才陸續建成。圓明園是圍繞福海的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藝術價值極高,被譽為“萬園之園”。歷史上火燒圓明園曾有兩次。第一次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法聯軍到處燒殺搶掠、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園內寺廟建筑也多毀于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由于圓明園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幸免于難。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筑13處。如,圓明園的蓬島瑤臺、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筑又遭掠奪焚劫。碧桐書院長春仙館九州清宴山高水長勤政親賢萬方安和★圓明園大水法和遠瀛觀殘跡英大使額爾金在北京城坐轎示威
戰爭結果《天津條約》《北京條約》沙俄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天津條約》的簽定(1858年6月)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牛莊(營口)、淡水、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新增加的通商口岸有何特點:數量上:多范圍上:廣地域上:深廣州澳門(萄占)九龍司香港(英占)瓊州淡水臺灣廈門福州定海上海鎮江南京九江漢口煙臺北京營口黃海東海黃河運河長江汕頭天津寧波營口煙臺鎮江南京漢口九江淡水汕頭瓊州臺灣上寧福廈廣《北京條約》1860年10簽定①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法方還擅自在中文約本上增加:“法國傳教士可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③割讓九龍司給英國
;④準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
⑤賠償英、法軍費各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五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
。1860年大沽炮臺之景大沽炮臺遺址辛酉政變辛酉政變又稱“北京政變”,是發生在1861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1860年9月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咸豐皇帝急忙帶著他的皇后鈕祜祿氏(后來的慈安太后)和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后來的慈禧太后)以及一班親信,逃亡到熱河去,由恭親王奕留下來向侵略者求和。簽訂《北京條約》,戰爭結束。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8月,咸豐在簽訂《北京條約》后不久就病死了,他唯一的兒子6歲的載淳即位。年號定為“祺祥”。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駙馬景壽,還有原來的五個軍機大臣中的四個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
咸豐臨終前,又將自己刻有“御賞”和“同道堂”的兩枚御印,分別賜給了皇后和懿貴妃,并頒詔說,此后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詔書,都要印有這兩枚御印才能有效。載淳繼位后,尊先帝皇后鈕祜祿氏為慈安太后,尊自己的生母懿貴妃為慈禧太后。載淳的母親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是個陰險、貪權、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剛剛坐上圣母皇太后的寶座,就迫不及待地攬權。慈禧先讓人建議,因為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所以要由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實際上是要掌握實權。她明目張膽的要權行為自然而然遭到了輔政八大臣的堅決抵制,載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簾”的理由加以反對。雖然兩宮太后掌握著咸豐所賜的兩枚印章,在政治上與八大臣勢均力敵,但由于當時的熱河行宮全部都是輔政八大臣的勢力,慈禧費盡心思也未能得逞,只好虛與委蛇,暫時向八大臣妥協,但她始終也沒放棄垂簾聽政的想法。正好慈安太后對肅順等人的所做所為也是極不贊成,慈禧于是串通了慈安,并且使用苦肉計,將自己的心腹發回北京,與恭親王奕串通。奕是咸豐的親弟弟,為人機智、練達,很有才干,相比之下,身為皇帝的咸豐卻顯得平庸無能,這就招來了咸豐帝的猜忌,因此,咸豐在政治上疏遠奕,重用肅順等人。奕雖貴為親王,但卻沒有什么實權,處處受到肅順等人的排擠。咸豐逃亡熱河,命令奕留在北京與侵略者議和,一同留下的還有軍機大臣文祥。文祥因為與奕關系較好,也受到肅順等人的排擠,不準他隨同前往熱河。后來的八個輔政大臣中,有四個是軍機大臣,只有文祥除外。所以,奕和文祥對肅順等人恨之入骨,不除不快。正是基于這些,在接到兩宮太后的求援信號后,奕和文祥決定要幫助兩宮太后除掉輔政八大臣。10月,奕經多次申請,才得以以“奔喪”的名義趕到熱河。在大行皇帝的靈前一番哭祭之后,他謁見了兩宮太后,和兩宮太后密謀了許久,最后決議在北京發動政變。奕回到北京后,籠絡駐扎在京、津一帶掌握兵權的兵部侍郎勝保,作好了發動政變的一切準備。11月1日剛到北京,慈禧就迫不及待的接見了恭親王奕,軍機大臣文祥等。第二天一早,奕手捧蓋有玉璽和先帝兩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了肅順等人的職務,當場逮捕了載垣、端華;又命令將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撤職查辦,嚴加看管。并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云逮捕了護送梓宮回京的肅順。不久(8日),慈禧發布上諭,否認咸豐遺詔,下令將肅順斬首;讓載垣、端華自盡;另外五大臣則被革職或充軍。八大臣的第一個重要罪狀就是“不能盡心和議……以致失信于各國”,也等于向侵略者表示,她是“盡心和議”的賣國賊。接著(11日)宣布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改明年(1862年)為同治元年,東、西二太后垂簾聽政。加封恭親王奕為議政王大臣,軍機大臣領班。奕譞、文祥、勝保等人也得以加官晉爵。雖未“同治”是指由兩宮太后共同治理朝政,慈禧之號也是從這時開始使用的。這一年是農歷辛酉年,故又稱“辛酉政變”。而發生此事的地點又在北京,故又稱“北京政變”?!靶劣险儭比俚闹苯釉?/p>
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抓住并利用官民對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的強烈憤怒,對“承德集團”不顧民族、國家危亡而逃到避暑山莊的極大不滿,把全部歷史責任都加到顧命八大臣頭上。也把咸豐皇帝到承德的責任加到他們頭上。從而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爭取了官心、軍心、旗心、民心,顧命八大臣則成了替罪羊。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利用了顧命大臣對慈禧與奕的力量估計過低而產生的麻痹思想,又利用了帝后雖是孤兒寡母,卻掌握“御賞”、“同道堂”兩枚印章——顧命大臣雖可擬旨不加蓋這兩枚印章卻不能生效,兩宮太后與奕炘可由大臣擬旨加蓋這兩枚印章便能生效的有利條件。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搶占先機,先發制人,沒有隨大行皇帝靈柩同行,擺脫了顧命大臣的控制與監視,并從間道提前返回,利用自農歷7月17日咸豐皇帝逝世,到咸豐皇帝靈柩運到皇宮,其間有七十四天的充分時間,進行政變準備。原定農歷9月23日起靈駕,29日到京,因下雨道路泥濘,而遲至9月3日到京,比原計劃晚了四天。而兩宮太后于29日到京,30日政變,時間整整差了三天。這為她們準備政變提供了時間與空間,打了一個時間差與空間差。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清楚地意識到并預感到:這是他們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鍵時刻,惟一的出路就是拼個魚死網破。慈禧曾風聞咸豐皇帝生前肅順等建議他仿照漢武帝殺其母留其子的“鉤弋夫人”故事,免得日后皇太后專權?!靶劣险儭笔蔷龣嗯c相權的一次大的沖突,表現了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的聰明才智。它的重大結果是清朝體制的一大改變。經過“辛酉政變”,否定“贊襄政務”大臣,而由慈安皇太后與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這是重大的改制?!靶劣险儭焙螅вH王奕為議政王,這是當年睿親王多爾袞輔政的再現。但有一點不同:既由帝胤貴族擔任議政王、軍機大臣,又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這樣皇權出現二元:議政王奕總攬朝政,皇太后總裁懿定。這個體制最大的特征是皇太后與奕聯合主政,后來逐漸演變為慈禧獨攬朝政的局面。隨之產生一個制度:領班軍機大臣由親貴擔任,軍機大臣有滿族兩人、漢族兩人。在清朝同治時期,大體維持了這種五人的軍機結構局面。“辛酉政變”就滿洲貴族而言,主要是宗室貴族同帝胤貴族的矛盾與拼殺。兩宮皇太后特別是慈禧皇太后,主要利用和依靠帝胤貴族,打擊宗室貴族,取得了勝利。同治皇帝在辛酉政變后,內有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外有議政王奕主政,從而開始了“同治新政”。
第四節
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一、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訂立王建朗:《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歷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4版1、中英《南京條約》
的主要內容第一,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第二,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第三,中國賠償英國2100萬元。第四,英國商人“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第五,廢除“公行制度”。關于香港史研究的兩部著作:余繩武等主編:《20世紀的香港》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5年版。劉蜀永主編:《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版。2、通過《虎門條約》,英國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特權:第一,領事裁判權。第二,片面最惠國待遇。第三,居住及租地權。費成康:《中國租界史》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張洪祥《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租界、租借地和勢力范圍
三者的區別租界:租界是資本主義國家根據不平等條約,強迫半殖民地國家在其開放城市劃出的作為外僑“居留和經商”的一定區域。租界形式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一國單獨管理的,如上海法租界、漢口英租界等;一種是由幾國共同管理的,如1863年由英美上海租界合并而成的“公共租界”。租借地:是指帝國主義國家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他國強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時期使用和管理的地區,是侵占半殖民地國家領土的一種形式。租界和租借地二者的區別:一、租界是殖民據點,“國中之國”,面積較小,設在商埠內,周圍用高墻或鐵絲封閉。租借地具有殖民地性質,一般在海灣及其它重要地區,其面積比租界大得多。二、租界一般無時間限制,租借地則有時間限制。
勢力范圍:租借地往往與勢力范圍緊密相連。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根據地,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擴大。如德國強租膠洲灣后,乘機把整個山東作為勢力范圍。
3、中美《望廈條約》
和中法《黃埔條約》第一,為十二年后的修約提供了借口。第二,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華傳教大開了方便之門。二、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
的重大影響(一)社會經濟的變化1、五口通商后的鴉片走私
據英國公布的《1849年中國各口貿易報告》說:“目前中國每年鴉片銷費量約為五萬箱,…其中以上海為中心的北方消費量占五分之二,以廣州為主要市場的南方消費量占五分之三”。
2、中外貿易形勢發生了新變化(1)西方列強大量傾銷商品璞鼎查:“已為他們的生意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廣闊,傾蘭開廈全部工廠的生產也不夠供給他一省的衣料”。還有人說:“只消中國人每人每年需要一頂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給不上了”。據統計資料表明:英國輸華商品總值1837——1839年每年平均不到一百萬英鎊,1843年增加到145萬6千多英鎊,1845年竟達到239萬多英鎊。(2)西方列強瘋狂地掠奪原料統計資料表明:茶葉在戰前每年出口約5000萬鎊,戰后日益增加,1846年達8000余萬磅,絲在戰前每年出口約幾千包,最多年份有一萬二千包,而1847年則達到22000多包,1852年繼續上升到31900多包。3、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據時人記載:“松、太利在梭布,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薄霸撘某溸\洋貨外,兼運洋布洋棉,其物充積于廈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災減災救災知識
- 新員工培訓創意設計
- 鉑金屬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鐵路機車車輛配件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魚肉精濾機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物業中介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超導陶瓷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紫銅管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軸承座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鐵路機車車輪及其零件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歷年計算機二級MS-Office考試真題題庫大全-下(500題)
- 2025年中國防爆型插入式超聲波流量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污水處理廠運營委托合同
- 鸚鵡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DBJ33T 1271-2022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吊籃安全技術規程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附解析答案
-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 學校聘用教師勞動合同書5篇
- 2024年07月山東興業銀行濟南分行濟南管理部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DB 23T 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護工程格賓與雷諾護墊施工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