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火山和地震蘇教版六年級科學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一、火山
(一)火山噴發
巖漿噴出地表是地球內部物質與能量的一種快速猛烈的釋放形式,稱為火山噴發。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巖漿沿著地殼的薄弱的地帶噴發而形成的,火山噴發是地球上最危險、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2010年,印尼默拉皮火山10月26日開始爆發,11月3日再度爆發,規模為前幾次爆發最大。火山專家警告稱,火山爆發活動可能持續兩個月左右。當局撤離大約7.5萬人。
2010年,印尼默拉皮火山火山發生時的現象現象:
響聲(很大)大地(劇烈震動)
濃煙(沖向高空)
灰、石塊(落下來)
巖漿(火紅)火山噴發——地球內部物質與能量快速釋放火山的特征
火山噴出物既有氣體、液體,也有固體。氣體以水蒸汽為主,60%-90%。其他成分是硫化氫,氫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等。液體即熔巖;固體則指熔巖與圍巖的碎屑,如火山灰,火山渣等。
火山灰——粒徑<0.01mm,很輕,其中的更細小顆粒可以升到高空,甚至進入平流層。
火山渣——從砂粒級到50mm大小,且具尖銳棱角。(二)火山的噴發物:(三)火山噴發型式有兩類一是裂隙式噴發,多見于大洋中脊的裂谷中,是海底擴張的原因之一。陸上則僅見于冰島拉基火山等個別地方。二是中心式或管狀噴發,又可分為①寧靜式:只噴發熔巖而沒有火山碎屑;②爆炸式:噴發時產生猛烈爆炸現象。巖漿酸度愈高、氣體含量愈多,其爆炸性也愈強。③中間型:噴發特點介于前兩者之間。
(三)火山噴發型式有兩類裂隙式噴發裂隙式噴發(寧靜式)火山噴發中心式(暴烈式)火山噴發中間型噴發(四)
火山分布
目前全世界有2000余座死火山,500余座活火山。它們在地球上呈有規律的帶狀分布(圖)。大致分為:①環太平洋火山帶:從南美西岸的安第斯山脈起,經科邊勒拉山脈,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再經堪察加半島、日本、我國臺灣、新加坡、印尼、新西蘭島,直到南極洲。環太平洋火山帶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總數的一半以上,為62%,故有“火環”之稱。②地中海火山帶:橫亙于歐亞大陸南部,西起伊比利亞半島,東至喜馬拉雅山以東與太平洋岸的火山帶相匯合。③大西洋海底隆起帶:北起格陵蘭島,經冰島、亞速爾群島,至圣赫勒拿島。④東非火山帶:沿著東非大斷裂帶分布。此外,在太平洋廣大地區,還有許多星羅棋布的火山島。世界火山分布圖圖
世界火山分布圖長白山天池地震一、地震及成因(1)地震的概念
1)地震——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地殼快速震動叫地震。地震是一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
2)成因——當地球聚集的應力賣過巖層或巖體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地殼發生斷裂、錯動,急劇地釋放積聚的能量,并以彈性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3)地震的發源地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從震源至震中的距離叫震源深度。地震的發源地叫震源;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種彈性波,它分為縱波(P)和橫波(s)。縱波先到達地面,幾秒鐘后橫波再到達地面。二、震級與烈度地震震級——是表示震源釋放能量大小的級別,通常采用里克特(C.F.Richter)所提出的標準,即以里氏震級來劃分。(震級差一級,能量相差30倍。)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對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壞程度。通常分為12級。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級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同一次地震會因震中距不同而有不同的烈度。一般說來,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2008年05月12日汶川地震里氏7.8級地震破壞度為11度。三、地震的分類
A、按地震成因可以分為1)構造地震——地殼深部的構造變動,主要由斷裂變動引起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常發生于地殼活動性較大的地區,—般說來是近代的褶皺和斷裂活動地帶。其特點是活動頻繁,延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破壞性強。地殼上90%的地震皆屬此種類型。2)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動觸發的地震稱火山地震,其震源常局限于火山活動地帶,影響范圍一般不大,深度多不超過10km。這類地震約占總數的70%。3)塌陷地震——起因于巖層崩塌陷落,主要發生在喀斯特(巖溶)發育地區或者地勢陡峭的山區,數量很少,危害不大。4)誘發地震——由于人類活動,諸如水庫蓄水、地下核爆炸等因素也能觸發地震,這類地震統稱為誘發地震。B、按震源深度又可分為:1)淺源地震(深度為0-70km的地震)。據中國地震局臺網測定,2008年05月12日21點40分在四川汶川縣位于北緯31度00分,東經103度30分發生Ms7.8級地震,震源深度為33公里。
2)中源地震——(深度70-300km)。3)深源地震——(深度>300km)。淺源地震數量最多,約占地震總數的72.5%;中源地震次之,約占23.5%;深源地震很少,約占4%。
C、按地震發生的地表結構形態可分為:海洋地震和大陸地震二大類。其中前者約占地震總數的85%,后者為15%。(3)地震的分布從世界范圍看,地震活動帶的分布與火山活功帶大體一致,主要處于各大板塊構造邊緣,可以分為四大地震帶:①環太平洋地震帶——沿太平洋板塊邊界上的海溝-島弧分布,全世界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發生在該地層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占全部能量的80%,其面積占世界地震帶總面積的一半。②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沿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接合帶分布,地震數量約占全世界地震總數的15%,其中絕大多數為淺源地震,有少量的中源和深源地震。③大洋中脊地震帶——分布在各大洋的洋中脊部位,包括大西洋中脊、印度洋海嶺及東太平洋中隆地震帶。地震數量不多,震級較小,很少超過6級地震。④大陸斷裂谷地震帶——分布于一些區域性斷裂帶或地塹構造帶,主要有東非大斷裂帶、紅海地塹、亞丁灣及死海、貝加爾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島等。此帶主要為淺源地震。圖
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地震分布圖地震的危害地震的危害圖圖災難的見證
——5.12汶川大地震
危害:毀壞交通,埋沒農田,引起火災,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危害:毀壞交通,埋沒農田,引起火災,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益處:火山灰和火山塵可為農田提供無機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礦產,如硫礦等。同時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醫療衛生方面有較大價值。還有,火山景觀是自然旅游景觀的組成部分。火山地震有危害,也給人們帶來了益處地震的前兆地震的前兆發生地震時的自救措施:發生地震時的自救措施: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最忌相互壓擠,否則會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
如果在上課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如果你在學校上課……如果在商場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