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中歷史人民版必修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單元測試1.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A.統領軍隊,處理各種軍務B.參與決策,負責朝廷事務C.參與政務,但沒有決策權D.負責行政,安排地方事務【答案】C【解析】而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是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特點,答案選C。A、B、D三項說法錯誤,與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實際職能不符。2.從秦朝到清朝君主專制不斷強化,但不乏與之相悖的特殊現象,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A.漢武帝以身邊近臣組成中朝執掌決策權B.隋唐在實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權C.宋代中央機構形成全面的權利牽制體系D.清初軍國政事皆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答案】D【解析】而在本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清初軍國政事皆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才是對皇帝權利的一種約束,一種限制,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D。3.“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這說明當時的內閣()A.是國家主要決策結構B.成為國家正式的行政機構C.成為位高權重的事實上的宰相D.屬于皇帝的參謀、秘書機構【答案】D【解析】而明代內閣不是國家法定行政機構,只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可以參與國家大事的商討但并無實際決策權力,它的出現是皇權強化的象征,所以AB兩項說法錯誤,明代內閣在宰相廢除之后設置,內閣大臣權力雖大但地位不高,C項說法也不符合史實,故答案選D項。4.“今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故財已匱而樞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財不已。中書視民之困,而不知使樞密減兵、三司寬財以救民困者,制國用之職,不在中書也。”對此理解最為準確完整的是()A.北宋財政入不敷出,出現積貧局面B.北宋政府機構重疊,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削弱相權,產生嚴重弊端D.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而本題材料的主旨是考查北宋過分的分散削弱相權,從而產生了很多的弊端,而不是其他三個選項所描述的內容,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C。5.十八世紀,不少啟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國的科舉制度:“它所體現的許多有價值的觀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舉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質是()A.公平競爭B.以文治國C.分科考試D.重視教育【答案】A【解析】而公平競爭是科舉制度的重要優點,正是由于公平競爭才使科舉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其實萬丈高樓平地起,這是教材的基本知識點,由此可見牢記教材的基本知識點也是非常重要的。6.從唐“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到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折射思想觀念的變化。導致該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選官制度的變化B.時局和戰的變遷C.基本國策的改變D.經濟重心的遷移【答案】C【解析】而宋代是中國科舉制度大大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宋代是大興文治的,宋代基本國策的改變才是國人們思想觀念變化的主要原因,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C。7.分化削弱宰相的權力,是古代中國皇帝實現個人專制的一貫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權力的“中書門下”主要行使的是()A.決策權B.行政權C.軍政權D.財政權【答案】B【解析】而解題的關鍵是對北宋設立的“中書門下”的準確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北宋初設立的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B符合題意。A、C、D三項權力分別主要由皇帝、樞密使、三司使掌握,都不符合題意。故選B。8.有學者認為,從秦漢起,中國官僚體制的核心問題,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隋唐解決“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的獨創性舉措()A.提高了決策的周密程度B.豐富了官吏選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權壟斷D.推動丞相制度走向解體【答案】A【解析】而本題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隋唐時候,實行三省六部制,在皇帝的授意下,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掌國家政令的草擬、審批和執行的權力,三省之間相互監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時將官員的權力分割,達到弱化其權力加強皇權的目的。故A項符合題意。故應選A。9.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A.統一度量衡B.嬴政自稱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開創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影響深遠【答案】D【解析】本題的關鍵是“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根據所學知識,經過戰國時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221年秦滅掉最后一個諸侯國齊國,完成了統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的關鍵,本題選D。10.“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古代中國把傳宗接代作為最大的孝順,這種觀念跟下列哪一制度關聯()A.宗法制B.郡縣制C.君主專制D.中央集權制【答案】A【解析】“傳宗接代”是和宗法制度密切相關的,,其實萬丈高樓平地起,這是教材的基本知識點,由此可見牢記教材的基本知識點也是非常重要的。11.《禮記》載:“故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該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縣制D.禪讓制【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分封制度。材料的意思是天子、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給自己的子孫,這體現的是分封制。所以答案選B。12.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說武王伐紂時,“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這里的“諸侯”最主要指哪類人()A.郡縣官長B.方國頭領C.商王子侄D.三公九卿【答案】B【解析】而本題是考查分封制度,在分封制度之下“諸侯”最主要指方國頭領,,其實萬丈高樓平地起,這是教材的基本知識點,由此可見牢記教材的基本知識點也是非常重要的。13.有學者在總結中國古代政治“皇權的強化,一方面表現為有一定獨立性的外朝中樞機構權力被削奪殆盡,另一方面又表現為一部分內廷臣屬或機構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斷培養發展勢力,成為實際上的權力中樞”。能支持上述觀點的朝代是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代【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有一定獨立性的外朝中樞機構權力被削奪殆盡”說明丞相制度被廢除;材料“一部分內廷臣屬或機構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斷培養發展勢力,成為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機構可能是明朝的內閣或者是清朝的軍機處。所以答案選D。14.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說:“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罷州府之權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往,烏聚云合。”他旨在強調科舉制A.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B.擴大了官吏人才來源C.禁錮了知識分子思想D.提高了官員文化素養【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往,烏聚云合”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科舉制當時實行前往京師考試的制度,把地方的舉薦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所以答案選A。15.樊樹志在《國史十六講>>中指出:西周時期,庶民與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國”(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這一現象A.促使西周強盛B.導致諸侯割據C.強化宗法體制D.促成秦朝統一【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庶民與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國”(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中可以看出,西周的宗法分封制由于血緣關系的疏遠,導致諸侯割據局面的出現。所以答案選B。16.(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繳駁,又還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鎮“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語類》材料二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逐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敗。——朱熹《朱子語類》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里”,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里。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軍事,則遣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準備在長安城內興建一大型工程,該工程在中央從決策到具體實施的基本程序如何?(4分)(2)材料二中北宋“盡奪藩鎮之權”中“兵也收了,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有哪些?(6分)作者對此有什么看法?(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元朝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4分)【答案】(18分)(1)程序:中書省草擬皇帝關于興建此項工程的報告;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將審議通過的興建計劃提交工部;由工部具體實施(4分)。(2)措施:建立禁軍,在軍事上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在行政上重視文官;在財政上地方財賦由中央掌握。(6分)看法:防止了地方割據,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導致地方軍事力量削弱,官僚機構膨脹,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局面。(4分)(3)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掌握決策權,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元朝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領導六部,行使宰相職權。(4分)【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本題實際上是在考查三省六部制的運行程序,即中樞的草擬、門下的審議、尚書提交六部進行實施,按照教材所學的知識分別回答出三省六部的職能即可,這是教材的基本知識點,由此可見熟練掌握教材知識是多么的重要。(2)“兵也收了,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就是回答北宋時期在軍事方面、經濟方面加強中央權力、削弱地方權力的具體措施即可,屬于教材基本知識點的考查。從材料二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包括兩個方面,既看到了這些措施的積極作用,同時作者又看到了這些措施的消極作用,所以按照材料去回答兩個方面的看法即可。(3)要從機構的性質、機構的職能等角度去比較元朝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的不同點,從機構的性質來看,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而元朝的中書省卻是最高的行政機構,即一個是中央機構,一個是行政機構。從機構的職能來看,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掌握決策權,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而元朝的中書省卻是領導六部,并且能夠行使宰相職權。17.(12分)元代實行的行省制是我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創新。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初的行省性質與金朝類似,仍屬中央派出機構,設置并不穩定。但隨著全國的統一,行省很快轉化成了固定、常設的地方大行政區。行省擁有大權,“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二行省“有諸侯之鎮,而無諸侯之權”。“不得徹承制署置屬吏”,“十省之屬自篼庫(保管倉庫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諸行省用及千定(錠),必咨都省”;“決大獄,質疑事……皆中書報可而后行”;軍事上在批準調軍程序、委任統軍人等方面要受中央節制,布置調換戊兵、整點軍隊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臺、行御史臺,和各道廉訪司對行省的工作進行嚴格的監察。摘編自宋濂《元史》等材料三無論行政、財政、軍事、司法諸事權,朝廷總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權力(如主要軍隊、官吏任用等)的同時,把相當一部分權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權于中央。顯而易見,元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明顯優于單純的中央集權或單純的地方分權。——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點與歷史作用》請回答:(1)據材料一、二,指出元代行省性質的演變及其權力行使的特點。(5分)(2)據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創新的主要內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實施的影響。(5分)(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就如何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談談你的認識。(2分)【答案】(1)演變:中央派出機構演化為地方最高行政區劃。(2分)特點:行省具有地方財政、軍事、行政、司法等事權;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制;中央以監察機構進行監督。(3分)(2)內涵:它創立了一種以行省為樞紐,以中央集權為主,輔以部分地方分權的新體制。(2分)影響:行省制度較好地協調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是中國古代省制的開端。(3分)(3)認識: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也要給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調動地方的積極性;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其根本著眼點是實現穩定與效率的兼顧。(2分)【解析】(1)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一“元初的行省性質與金朝類似,仍屬中央派出機構,設置并不穩定”“行省很快轉化成了固定、常設的地方大行政區。行省擁有大權”中可以概括出元代行省性質的演變。從材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布置調換戊兵、整點軍隊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家居裝修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商務二手車買賣合同協議
- 2025版權許可合同內容
- 2025中式家具買賣合同模板
- 2025專營授權銷售合同
- 2025企業裝修合同(簡易版本)
- 2025年國際貿易合同協議書模板
- 2025屆湖北省部分高中協作體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三模試題 數學 含解析
- 2025企業軟件授權合同范本
- 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2
- 心內科進修工作匯報
- 2023-2024學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小學語文四年級期末評估提分題詳細參考答案解析
- 本科《中醫美容學》教學大綱
- 《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手冊》
- 機柜間主體施工方案
- 盂蘭盆供簡易儀軌
- (3.1.1)-野外地質工作安全(一)
- 2019年上海市嘉定區高考英語一模試卷
- GB/T 3608-2008高處作業分級
- 金屬彈性模量對照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