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國古代藝術_第1頁
第十章-中國古代藝術_第2頁
第十章-中國古代藝術_第3頁
第十章-中國古代藝術_第4頁
第十章-中國古代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中國古代藝術第一節

輝煌的遠古藝術一、原始彩陶時間:BC6000-----BC40000地點: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特點:1、彩陶圖案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與中國文化觀念的演進同步;2、是彩陶圖案的結構特點與中國美學的基本法則相合。暗含的兩個重大藝術法則:“游目”、“仰俯觀察”。[虛靈飛動]

二、青銅紋飾[厚實質實]表象:饕餮紋,人獸共生。

第二節

中國古代藝術各個門類的風采與成就主要門類:建筑、雕塑、書法、繪畫、音樂、戲曲

一、建筑:四大類型:宮殿:陵墓寺廟園林:1、宮殿建筑阿房宮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的阿房村一帶,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時祇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楚霸王項羽軍隊入關以後,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

故宮

中國殿堂式建筑中的大屋頂形式:由前后兩個在山墻外端懸挑若干長度的坡檐組成

硬山

屋面雙坡,兩側山墻同屋面齊平,或略高于屋面。廡殿

四面斜坡,有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稱四阿頂歇山

是廡殿頂和硬山頂的結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墻面。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依脊組成,所以又稱九脊頂。卷棚

屋面雙坡,沒有明顯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處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攢尖

平面為圓形或多邊形,上為錐形的屋頂,沒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閣、塔常用此式屋頂。宮殿特點:高、大、深、莊

2、帝王陵寢:1、陵冢2、陵園3、地宮3、寺廟(宗教祭祀建筑)基本格局:山門殿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藏經樓中國三大古代建筑群:曲阜孔廟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4、古代園林古代園林的分類:皇家園林、私宅園林、寺廟園林、公共園林中國園林藝術特點:1、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和融合2、注重體現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3、在造園手法上含蓄、曲折、變化、反對僵直、單調、一覽無余。歷史名園——皇家園林:圓明園私家園林:蘇州四大名園: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圓“東南名園之冠”:豫園廣東四大名園:可園、余蔭山房、清輝園、十二石齋民居:中國五大傳統民居北京四合院西北窯洞傣族竹樓客家土樓蒙古包北京四合院西北窯洞客家土樓蒙古包二、雕塑:1、四個群: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建筑裝飾、工藝雕塑。

雕塑藝術1、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原始雕塑已經具有驚人的水平;2、秦始皇兵馬俑;3、漢代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并用,展現人與人的現實生活;4、魏晉南北朝雕塑以佛教內容為題材;5、唐代雕塑藝術氣象輝煌;6、宋代雕塑在刻劃人物性格、表現人物心理方面達到很高水平;7、元明以后,造像的世俗化越來越明顯。陵墓集群雕塑宗教集群雕塑建筑裝飾雕塑建筑裝飾雕塑工藝雕塑特征:整體性。具有繪畫特點:平面性彩繪三書法:世界上,只有中國和伊斯蘭才有書法藝術。字體類型:篆、隸、楷、草、行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顏真卿、張旭宇宙一大書法,書法一小宇宙三、書法藝術1、漢代:書法藝術的成熟時期;隸書盛行,草書、行書、楷書應運而生。

張遷碑:全稱為《漢故谷城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東東平縣。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書體以方筆為主,結構嚴整、端正樸茂。現有影印本,可供方筆書法愛好者臨摹。“漢隸”《張遷碑》2、漢魏時期:書法藝術真正形成;張芝陸機、王羲之、王獻之等開始探索書法的藝術真諦。“書圣”王羲之和蘭亭序3、魏晉南北朝:書法藝術承上啟下、完成書體演變的階段;王獻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幼時從他父親學書,后來取法張芝,別創新法,自成一家,與父齊名,人稱“二王”。南朝宋,齊,梁,陳之間,人多崇尚他的字。他的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用筆外拓,結體勻稱嚴整,如大家閨秀,姿態嫵媚雍容。其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草書名作《中秋帖》,列為清內府“三希”之二,筆劃連續不斷,世稱“一筆書”。

4、隋唐兩代:書法藝術的鼎盛階段;涌現出唐初四大書法家和顏真卿、柳公權等大書法家。顏體——多寶塔碑柳體——玄秘塔碑5、宋代:“帖學”盛行,書法藝術不景氣;以宋代四大家和宋徽宗趙佶為代表。《小楷千字文》為宋徽宗趙佶二十三歲時用獨創的瘦金體所書,原件藏上海博物館。間架開闊,筆劃勁利,清逸潤朗,別具一格。

6、元代:書法越兩宋而直承晉唐;出現了趙孟頫這樣的大書法家。

趙孟頫·洛神賦7、明代:形成所謂“臺閣體”;其代表人物為晚明四大家。8、清代:書法中興,提倡“碑學”,前期重帖學,后期重碑學;代表人物有鄭板橋、康有為等。鄭板橋?盧蘭婚慶康有為?勉聯四、繪畫1、繪畫類型:宮廷繪畫:追求精巧文人繪畫:最高頂峰:水墨畫宗教繪畫、市民繪畫民間繪畫:年畫

三、繪畫藝術(一)中國畫的歷史發展1、原始社會:發端與原始人類對自然萬物的審美活動。中國畫的起源:彩陶盆(圖為人魚紋彩陶盆,出土于新石器時代的半坡文化遺址,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2、先秦時代:繪畫已是成熟而又獨立的藝術門類。長沙楚墓帛畫3、秦漢:繪畫藝術有了很大發展,主要形式為壁畫。壁畫·告密4、魏晉南北朝:宗教畫取得支配地位山水畫形成和發展,出現了山水畫理論,“六朝三杰”。洛神賦圖卷(局部)

5、隋唐:繪畫成就驚人。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步輦圖6、宋元:繪畫繼續發展,形成各自特點,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芙蓉錦雞圖清明上河圖(局部)7、明清:花鳥畫發展。派別、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小橋流水扇面·唐伯虎8、新文化運動以后:西洋畫開始流行中西繪畫相互影響。齊白石作品徐悲鴻作品美學原則:1、散點透視“游目”2、以大觀小3、遺貌取神4、游目式的筆、色、墨(補充)傳統書畫的文化特征1、傳統書畫的密切聯系:①兩者有共同的起源;②文房四寶是它們的共同工具;③它們都是線型藝術;④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理論和技法都是相通的。2、傳統書畫的文化特征:尚意寫神、重視氣韻、整體和諧五、音樂:七音、五音按照功能分:儀式音樂、宮廷舞樂、聲樂、獨奏音樂(琴)、民樂特色:旋律為主、理性精神、節奏宣泄。代表:編鐘《高山流水》五、戲曲藝術四大聲腔:京劇:戲曲是門綜合藝術。特征:整個中國藝術原則在這一種里得到了形式美的定型,——程式化、虛擬化。

1、戲曲表演藝術的特點:①虛擬的時空環境;②嚴格的表演程式;③夸張的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