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講
《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的人類解放思想一、《德法年鑒》時期的馬克思1、對黑格爾哲學的第一次清算馬克思面臨就物質利益的歷史作用發表意見的難題。清算黑格爾哲學的原因分析:一種觀點強調了馬克思思想轉變的自主性;另一種觀點強調了外來的影響,特別是費爾巴哈的影響。費爾巴哈的兩篇重要作品:《基督教的本質》和《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批評:“費爾巴哈的警句只有一點不能使我滿意,這就是:他過多的注重自然界,而過少的注重政治。然而,唯有把二者結合起來,現今的哲學才能成為真理。如果像在16世紀時那樣,除了醉心自然界的人之外還存在醉心國家的人,那么一切就會走上軌道了。”2、德法年鑒的歷史1844年2月,《德法年鑒》在巴黎出版。《德法年鑒》第一期合刊號的內容包括《1843年通信》的8封通信以及馬克思的兩篇論文(《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3、關于創辦《德法年鑒》馬克思給盧格的信
第一封信交代了關于創辦雜志的思想緣由,即對當時腐朽的德國感到羞恥,以及深信革命即將來臨。盧格給馬克思的回信充滿悲觀情緒。在第二封信中,馬克思安慰了盧格。在第三封信中,馬克思討論了雜志的任務(“向往何處去”的問題,提出反對教條主義的主張,指出新哲學的任務在于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我們的任務不是推斷未來和宣布一些適合將來任何時候的一勞永逸的決定”,要避免武斷地認為“一切謎語的答案都在哲學家的寫字臺里,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要張開嘴來接受絕對科學烤松雞就得了。”二、《論猶太人問題》第一篇布魯諾.鮑威爾的“猶太人問題”1、關于猶太人的問題在信奉基督教為主流的德國里,猶太教遭到了歧視。猶太人雖然在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政治權利方面卻受到了較大的限制。2、馬克思和鮑威爾在猶太人問題上的觀點分歧鮑威爾的觀點:其一,鮑威爾要猶太人放棄猶太教,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作為公民得到解放,即只有放棄宗教偏見才能要求公民的地位。“猶太人,只有當他們不是作為猶太人,亦即不再作為把基督徒總是看成異己者的那種存在物而得到解放,并且不再以虛假的界限把自己同其他人分離開來的時候,他們才算得到徹底的、成功的和確實的解放。”其二,鮑威爾認為宗教在政治上的廢除就是宗教的完全廢除。“假如猶太人不再遵守那有礙自己履行對國家和對同胞的義務的法律,從而在猶太教的安息日去眾議院參加公開會議,那他必然就不再是猶太人了。任何宗教特權就要消滅,因此,特權教會的壟斷也要消滅,即使有些人,甚至絕大多數人,還認為自己有責任履行宗教義務,那也該看成完全是他們自己的私事而聽其自便。”馬克思的觀點其一,馬克思不同意鮑威爾所主張的“要猶太人放棄猶太教”,特備是“要求一切人放棄宗教”。由于各國的歷史條件不同,猶太人的問題有不同的提法。其二,馬克思認為政治上廢除宗教并不能真正廢除宗教,宗教問題的解決必須訴諸它的世俗基礎所存在問題的解決。“在我們看來,宗教已經不是世俗狹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現。因此,我們用自由公民的世俗桎梏來說明他們的宗教桎梏。我們并不認為:公民要消滅他們的世俗桎梏,必須首先克服他們的宗教狹隘性。我們認為,他們只有消滅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狹隘性。我們不把世俗問題化為神學問題。我們要把神學問題化為世俗問題,相當長時期以來,人們一直用迷信來說明歷史,而我們現在是用歷史來說明迷信。”3、政治解放的限度與人類解放思想1)政治解放的限度馬克思認為猶太人的政治解放就是使國家擺脫它的宗教屬性。“當國家從國教中解放出來,就是說,當國家作為一個國家,不再維護任何宗教,從而去維護國家自身的時候,國家才按自己的規范,用合乎自己本質的方法,作為一個國家,從宗教中解放出來。”這種政治解放的限度在于:“政治解放的限度首先就表現在:即使人還沒真正擺脫這種限制,即使人還不是自由人,國家也可以成為共和國。“馬克思認為政治解放是不夠的。我們不像鮑威爾那樣向猶太人說,你們不先從猶太教徹底解放出來,就不能在政治上得到解放。相反地,我們對他們說,既然你們不必完全和無條件地放棄猶太教,也可以在政治上獲得解放,那就說明,政治解放本身還不是人類解放。如果我們猶太人還沒有得到人類解放便要求政治解放,那么這種不徹底性和矛盾就不僅在你們,而且在政治解放的本質和范疇本身。”2)馬克思的人類解放思想政治解放的完成是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分離的完成,而人類解放則有賴于克服二者的分離。首先,政治解放的完成實際上就是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分離的完成。這種分離的完成使人過著一種二重化的生活,即天國的生活和塵世的生活。“在政治國家真正發到的地方,人不僅在思想中,在意識中,而且在現實中,在生活中,都過著雙重的生活——天國的生活和塵世的生活。前一種是政治共同體中的生活,在這個共同體中,人把自己看作社會存在物;后一種是市民社會中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作為私人進行活動,把別人看做工具,把自己也降為工具,成為外力隨意擺布的玩物。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關系,正像天和地的關系一樣,也是唯靈論的。”其次,人類解放的思想必須是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分離狀態的消除,必須是人所過的二重性生活的消除。“只有當現實的個人同時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為個人,在自己的經驗生活、自己的個人勞動、自己的個人關系中間,成為類存在物的時候,只要當人認識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個體的力量)并把這種力量組織成為社會力量因而不再把社會力量當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開的時候,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人類解放才能完成。4.馬克思對近代西方人權理論的批判在美國與法國等西方國家的人權理論上,人權包括兩部分:一為公民權,一為人權。前者是政治上的,后者是自然意義上的。馬克思認為不同于公民權的“人權”就是市民社會的成員的權利,也就是“脫離了人的本質和共同體的利己主義的人的權利”,是反社會的權利。“自由”“私有財產”“平等”“安全”“任何一種所謂人權都沒有超出利己主義的人,沒有超出作為市民社會的成員的人,即作為封閉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人性、同時脫離社會整體的個人的人。在這些權利中,人絕不是類存在物,相反地,類生活本身即社會卻是個人的外部局限,卻是他們原有的獨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會連接起來的唯一紐帶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對他們財產和利己主義個人的保護。”第二篇“現代猶太人和基督徒獲得自由的能力”
解決猶太教問題的方法:“我們不是到猶太人的宗教里去尋找猶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現實的猶太人里去尋找猶太教的秘密。”現實的猶太人是這樣的:他們的世俗基礎是實際需要和自私自利,他們的世俗偶像是做生意,他們的世俗上帝是錢。猶太人的解放問題在馬克思那里就變成了擺脫他們的世俗基礎從而獲得解放的問題。“從做生意和金錢中獲得解放——因而也是從實際的、現實的猶太人中獲得解放——也就是現代的自我解放。”“一個社會組織如果能夠消除做生意的前提,從而能夠消除做生意的可能性,那么這種社會組織也就使猶太人不可能產生。他的宗教意識就會像煙霧一樣,在社會的現實的、蓬勃的空氣當中自行消失。另一方面,加入猶太人承認自己這個實際本質毫無價值,因而盡力消除它,那他就會擺脫自己以前發展的范圍,直接從事于人類解放,為反對人類自我異化的極端實際表現而奮斗。”讀書體會:讀了這篇文章,第一感受就是自己的水平有限,平時很少閱讀哲學類的文章,初看都是晦澀難懂的字眼,細細讀了幾遍也摸不著頭腦,自己覺得是缺乏背景知識斷章取義了,便查閱一些別的書籍才能稍懂一些。鮑威爾把猶太人問題理解為純粹的宗教問題,而馬克思最后把猶太人獲得解放歸咎于經商牟利的民族本性也是片面的,文章中有許多精彩的批判,猶太人問題即猶太人的解放,對于宗教與解放的思考,對于基督教對猶太人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沂水離婚協議書
- 煤氣月結協議書
- 產品研發及技術研發合作協議
- 專業市場招商合作協議合同書
- 《營銷策略》課件
- 銷售代理業務委托協議書
- 消費全返協議書
- 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系統開發合同
- 車位租賃押金合同協議
- 連鎖超市合作協議合同
-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設計)七年級歷史上冊同步高效課堂(統編版2024)
- 貴州省貴陽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下冊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高新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高考數學壓軸題分層練習:概率與統計(40題)
- 醫院抹布拖把標識管理
- 2024年高校輔導員筆試重點試題及答案
- 農藝師行業標準與職業道德探討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情緒調節與積極心理學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2025年4月版安全法律法規標準文件清單
- 公安規范化執法
- 2025-2030中國高碳鋼絲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