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科學之光經典原文8《天工開物》兩則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曾經在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了累累碩果。中國在古代文學、物理學、化學、地學、醫藥學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舉世聞名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四大發明更是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讓我們走進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技術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來探究一番吧!美字體天工神工不朽是人工,開物造物傳世乃人物。賞美文宋應星斷想我們先看一下宋應星的簡歷。宋應星,萬歷四十三年他28歲,考中舉人。但以后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說:“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绔子弟”與“經士之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推官、亳州知府,大約在清順治年間去世。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他對勞動人民懷有深刻的同情,對官府壓榨人民深為不滿。他除著《天工開物》外,還有《卮言十種》《畫音歸正》《雜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傳。目前,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已經成為世界科學經典著作在各國流傳,并受到高度評價。如法國的儒蓮把《天工開物》稱為“技術百科全書”,英國的達爾文稱之為“權威著作”。從這段簡短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宋老先生其實也是一個封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他前半生美好的時光,全部用在了科舉考試上,28歲中舉后,先后五次進京會試不第,才改弦易轍,走上了科學研究之路,他拋棄書生意氣,深入生產生活實際,開展調查研究,把科學研究的成果寫入書中。中國波瀾壯闊的官場上少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吏,卻多出了一個空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科學家。作為現代人,我們可能認為宋應星棄仕從研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在當時,宋應星的選擇,卻是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他生活的封建時代,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是官本位、官崇拜的時代。那時的知識分子代代傳承、無上崇拜的是“滿朝朱子貴,盡是讀書人”的理念,是農工醫商皆為“雕蟲小技”的理念。他當時所承受的壓力,不僅是學子的議論、家人的不解,抑或還有整個社會的白眼。令人欽佩的是,在宋應星的手里,終于誕生了一部對中國、對世界影響巨大的科學巨著《天工開物》。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宋老先生并沒有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最后還是走上了仕途,李自成打亳州時,他才無奈地從亳州知府的位置上掛印而去。做官,宋應星只能算是庸官,上馬不能平天下,下馬不能撫黎民,亂臣賊子來了,只能棄官而去。但作為一個科學家,宋老先生卻是居功至偉、成績斐然。【課內挖掘】“夏種秋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對于《天工開物》上面這段有關水稻種植的知識,你會產生怎樣的聯想?請自選角度,結合實際,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角度]尊重自然,取法自然,人與自然才能和諧共贏。【課外運用】示例: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人順應自然的法則。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執政期間,曾為保護鹿而下令大肆捕殺狼,鹿的數量在一段時間激增后,超越了環境承載能力而銳減,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長時間難以恢復。由此可見,違背自然法則行事的人類,定會受到自然的懲罰。順應自然,不強求,不貪婪,自然就會以真摯的笑臉回饋人類。勤勞的中華兒女,曾引來黃河水灌溉出了賀蘭山腳下的塞上江南,也曾貫通五河水系開鑿縱貫神州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更曾推動滔滔江水帶動電力的齒輪,給千家萬戶送去永恒的光明……合理利用自然法則求得發展,自然愿伸出雙手鼎力支持。自然法則下,人類在發展,自然在進步,人類與自然休戚與共;人類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就以她博大的胸懷與無私的愛心援助人類,互利共生的旋律訇然奏響,和諧世界的大門豁然敞開。當往日黃沙漫天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上再現茂密綠洲之時;當一度萎縮的白洋淀波光粼粼、葦蕩依舊之時;當昔日已被破壞的亞馬孫雨林中再次響起百鳥歡歌的交響之時,自然正用她如椽的畫筆,描繪一幅幅美妙的圖畫。正如張曉風所言:“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想要怎樣更好的世界?”一、基礎鞏固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字音有誤的一句是()A.不粘者,禾曰秔(hánɡ) B.泥滓成枵而去(xiāo)C.待夏潦已過(lǎo) D.六日刈初禾(yì)解析:A項,“秔”讀jīnɡ。答案:A2.下列各項中,加點字釋義有誤的一項是()A.俟其生芽 俟:等到B.即栽于畝中 即:即使C.水火未濟 濟:幫助D.其再栽秧 再:第二次解析:C項,“濟”是“調和”的意思。答案:C3.下列句子中,與“最遲者后于清明”句式一致的一句是()A.此便是無克己工夫B.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C.其炎更烈于煤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解析:C項,狀語后置句。A項,判斷句;B項,被動句;D項,定語后置句。答案:C4.下列句子中與“乘其出火之時”中的“之”用法一樣的一句是()A.均之二策 B.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惑之不解解析:B項,結構助詞“的”。A項,代詞;C項,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賓語前置的標志。答案:B5.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詞性)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句是()A.俟其生芽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C.取其神氣為媒合D.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解析:D項為語氣副詞,其余為代詞。答案:D6.填空。《天工開物》的作者是________,是明代著名的科學家。答案:宋應星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7~10題。凡稻種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谷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濕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后于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于畝中,生谷數粒,結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獲(粳有救公饑、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獲。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種秋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日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旱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旱干無憂,此一異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足尚也。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 稿:秸稈B.不催苗也 催苗:催苗速長C.滋益全無,不足尚也 滋益:滋養,營養D.即栽于畝中,生谷數粒 即:就解析:D項,即:即使。答案:D8.與“最早者春分以前”中的“者”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B.廉頗者,趙之良將也C.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D.近者奉辭伐罪解析:A項,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于“……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B項,放在主語之后,表示停頓或判斷,往往構成判斷句;C項,放在后置的定語之后,相當于“的”;D項,放在時間名詞之后,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答案:A9.下列對文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歐洲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技術百科全書”。B.《稻》主要論述稻的種植、栽培技術和水利灌溉等內容,介紹特別詳細的是以江西為代表的南方水稻栽培技術。C.《治鐵》系統敘述了鐵器的鍛造工藝,討論了鐵器的制造、焊接等加工工藝。D.宋應星還論述了作物與環境的關系,外界環境變遷對作物物種變異的影響。例如,他說有些水稻因干旱而逐步變成抗旱性的早稻,完全排除了人的作用。解析:D項“完全排除了人的作用”錯。通過人工選擇可以培育出這種早稻,農民們還創造出一種高山可插的早稻。答案:D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播種時,先用濕的稻稈、麥秸覆蓋數日,等到稻種發芽,把稻種撒在田中,芽長到一寸左右,它的名字叫稻秧。(2)種的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時候,則始終都要灌水。三、遷移發散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成質之后,入水永劫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墻,窒縫防淫是必由之。百里內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為上,黃白次之。石必掩土內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見風者不用。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十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每煤餅一層,壘石一層,鋪薪其底,灼火燔之。最佳者曰礦灰,最惡者曰窯滓灰。火力到后,燒酥石性,置于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凡灰用以固舟縫,則桐油、魚油調,厚絹、細羅和油杵千下塞埝。用以砌墻石,則篩去石塊,水調粘和。甕墁則仍用油灰。用以堊墻壁,則澄過,入紙筋涂墁。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沙、黃土三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①和勻,輕筑堅固,永不隳壞,名曰三合土。其余造淀、造紙,功用難以枚舉。凡溫、臺、閩、廣海濱,石不堪灰者,則天生蠣蠔②以代之。(節選自《天工開物·石灰》)注:①羊桃藤汁:獼猴桃汁。②蠣蠔(lìháo):牡蠣。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句是()A.億萬舟楫,億萬垣墻,窒縫防淫是必由之 淫:滲水B.石必掩土內二三尺,掘取受燔 燔:焚燒C.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 沃:肥沃D.厚絹、細羅和油杵千下塞埝 杵:用杵搗解析:C項,沃:澆水。答案:C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b\lc\{(\a\vs4\al\co1(成質之后,入水永劫不壞,石以青色為上,黃白次之))\b\lc\{(\a\vs4\al\co1(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凡灰用以固舟縫))\b\lc\{(\a\vs4\al\co1(鋪薪其底,灼火燔之,其皆出于此乎))\b\lc\{(\a\vs4\al\co1(凡灰用以固舟縫,則桐油、魚油調,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解析:D項,均為連詞,“那么”的意思。A項,助詞,可不譯/代詞,代“青石”;B項,介詞,用/連詞,來;C項,代詞,指“煤餅、壘石的底部”/副詞,表推測。答案:D1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石灰是用石灰石燒煉成的,石灰石一般埋于地下二三尺,以青色的為佳,黃白色次之。造船蓋房時,人們常用它填隙防水。B.石灰按質量可分上好的“礦灰”和劣等的“窯滓灰”等,可用于“固舟縫、砌墻石、甕墁、堊墻壁、襄墓及貯水池”。C.用一分石灰加入三分河沙、黃土,再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勻,輕輕地夯打便很堅固,永久不會損壞,這就是“三合土”。D.溫州、臺州、福州、廣州沿海一帶的人,若是不習慣使用石灰,那么就用天生的牡蠣來代替石灰。解析:“石不堪灰者”是說“沿海的石頭如果不能燒成石灰”,不是“若是不習慣使用石灰”。答案:D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成質之后,入水永劫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墻,窒縫防淫是必由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每煤餅一層,壘石一層,鋪薪其底,灼火燔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句的關鍵詞:永劫、億萬、窒、由。(2)句的關鍵詞:薪、燔。答案:(1)石灰燒成之后,遇上水(也)永久不壞。多少船只,多少墻壁,凡是填隙防水,是一定要用它的。(2)先用煤摻泥做成煤餅。然后一層煤餅一層石灰石相間碼放,最底下鋪柴引燃煅燒。參考譯文:凡是石灰都是經火燒煉石灰石制成的。石灰燒成之后,遇上水(也)永久不壞。多少船只,多少墻壁,凡是填隙防水,是一定要用它的。百里內外的土中總會有可燒成石灰的石頭。這種石頭以青色的為上料,黃白色的次之。石灰石埋在地下二三尺內,掘取出來燒煉,但表面風化的不能采用。燒石灰的原料中,煤炭占十分之九,薪炭占十分之一。先用煤摻泥做成煤餅。然后一層煤餅一層石灰石相間碼放,最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功率電容器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冷卻液市場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農用空調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網絡訪問控制(NAC)解決方案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汽車發動機零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浙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知識點歸納復習水平練習題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建筑能源軟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超聲波織帶沖孔切斷機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寵物牙科零食市場銷售渠道及前景消費行情監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充氣床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 浙江省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2
- 【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優化探究(論文)7600字】
- 耳穴壓豆課件
- 自考15040習新時代思想概論高通過率題庫
- Unit 7 Happy Birthday!Section A(教學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中職教育二年級下學期數學《組合數公式》教學課件
- 急性冠脈綜合征
- 保險客戶經理勞動合同樣本
- 2024養雞場雞糞買賣合同范本
- 燃煤發電廠液氨罐區安全管理規定
-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