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汴河流域治澇水文計算_第1頁
濉汴河流域治澇水文計算_第2頁
濉汴河流域治澇水文計算_第3頁
濉汴河流域治澇水文計算_第4頁
濉汴河流域治澇水文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濉汴河流域排澇水文計算二〇一四年三月濉汴河流域排澇水文計算匯報提綱一、基本資料

二、排澇水文分析計算方法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一、基本資料

濉河、老汴河位于泗洪縣境內,濉河、老汴河自青陽西閘起,承接上游濉北河、攔山河來水,至青陽鎮城隍廟處分流,部分向南流入老汴河,途經石集鄉、城頭鄉、臨淮鎮入洪澤湖;其余向東經土只頭、車路口,至洪澤湖農場南圩角,入洪澤湖。濉河、老汴河流域地形復雜,流域范圍內山丘、平原、圩區并存,山丘區(廢黃河高程,下同),主要分布在濉河以北,利民河以西;以及濉河以南,利民河口以下濉河、老汴河之間。圩區主要分布在流域南部。1流域基本概況

一、基本資料1流域基本概況

濉汴河流域面積匯總表一、基本資料2設計暴雨資料

不同頻率最大3d、最大24h雨量表注:H24=1.1H日二、排澇水文分析計算方法農業區農業區采用最大三日和最大24小時暴雨頻率分析,設計排澇歷時,分別按平原區、圩區和山丘區推求排澇模數,平原區采用總入流槽蓄演算法,圩區采用平均排除法,山丘區采用瞬時單位線法然后再根據各自的面積推求農業區綜合排澇模數。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平原區自排排澇模數設計最大三日面暴雨量:查“江蘇省暴雨洪水圖集”圖十九,得三天點面折算系數,計算該流域十年一遇最大三日面平均雨量及二十年一遇最大三日面平均雨量。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最大三天暴雨點面關系曲線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蘇北旱地次降雨徑流關系曲線圖

產流:平原區分旱地非耕地、水稻田

分別計算凈雨量。旱地非耕地

旱地非耕地凈雨量:其中:①查“江蘇省暴雨洪水圖集”圖二十四得Cp=20,Ci=110;②

當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水稻田水稻田凈雨量:其中:E田為水稻田耗水量取6mm/d

h蓄為凈蓄水量取60mm

產流:平原區分旱地非耕地、水稻田

分別計算凈雨量。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平原區三日雨型凈雨深表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通過查詢“江蘇省暴雨洪水圖集”、表十九“蘇北平原區三日凈雨100毫米排水模數過程線表”。

考慮到允許地表短期滯水,按24小時削峰推求設計標準下的平頭流量,削峰系數查“江蘇省暴雨洪水圖集”。

,。排澇模數及流量計算按旱地非耕地、水田比例加權平均,其中旱地非耕地占65%,水田占35%。水稻田凈水深以60mm進行計算。

匯流:平原區流量計算采用

總入流槽蓄演算法計算。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蘇北平原區三日凈雨100毫米排水模數過程表圖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平原區排澇模數表(m3/s/km2)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2)圩區抽排排澇模數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設計最大一日面暴雨量:查“江蘇省水文手冊”圖5-17,得一天點面折算系數分別為K=0.995,K=0.987。算得該流域十年一遇最大一日面平均雨量,二十年一遇最大一日面平均雨量

。最大一天暴雨點面關系曲線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圩區按抽排考慮,產流計算方法同平原區,但設計暴雨為一日設計暴雨,水面蒸發量為3mm/d。

圩區一日凈雨深表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圩區由旱地非耕地、水田、水面三部分組成,分別占60%、35%、5%。

圩區抽排模數按照一日暴雨二日排出,日開機時間20h,用平均排除法計算。采用公式:式中:t為日開機時間,t=20h;

T為排澇天數,T=2d;

為圩區日產水量,。圩區抽排模數表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最大一天暴雨點面關系曲線設計最大一日面暴雨量:查“江蘇省水文手冊”圖5-17,得一天點面折算系數分別為K=0.996,K=0.994。算得該流域十年一遇最大一日面平均雨量

,二十年一遇最大一日面平均雨量

。(3)山丘區自排排澇模數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淮河區旱地次降雨徑流關系曲線圖采用一日暴雨設計

算得

。查“江蘇省水文手冊”圖6-3得算得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設計暴雨雨型分配表圖凈雨分配采用,查“江蘇省水文手冊”表5-6,按,分配。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凈雨分配表(攔山河)表中時段總徑流量Ii為各時段面凈雨量乘以流量系數即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總徑流量匯總表(m3/s)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查詢“江蘇省水文手冊”、圖6-9“山丘區瞬時單位線參數m1查算圖”,蘇北山丘區,m2=0.35。山丘區瞬時單位線參數m1查算表圖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瞬時單位線參數表查詢“江蘇省水文手冊”、表6-3“瞬時單位線參數m1與2小時單位線關系表”,得到該流域2小時單位線,乘以時段總徑流量,推得設計洪水過程線。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攔山河P=10%)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攔山河P=5%)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新良河P=10%)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新良河P=5%)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王劉河P=10%)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王劉河P=5%)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綱要河P=10%)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瞬時單位線計算表(綱要河P=5%)三、排澇水文計算成果1農業區排澇模數計算

山丘區排澇流量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