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綜合測評(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模塊綜合測評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阿奎那認為,國家是人的理性的產物,但人的理性來源于上帝的理性,從根本上說,國家和君權都是上帝創造物,是神授予的。在此基礎上他得出的結論包括()①代表上帝意志的教會高于國家②世俗君主和教皇在權利上是平等的③羅馬教皇高于世俗統治者④世俗統治者的地位高于教皇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阿奎那認為上帝高于一切,教會是上帝的代表,其地位高于世俗封建主。因此,②④的敘述是不正確的。【答案】C2.近代民主思想與近代早期的“王權至上”思想相比()A.兩者在各自的歷史條件下都具有進步作用B.后者沒有歷史進步意義C.前者是對后者的繼承發展D.都論證了君主統治的合理性【解析】近代早期的“王權至上”思想反映了當時民族主義增強的趨勢,有利于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具有進步作用。近代民主思想宣揚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思想,反對君主專制,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增強的社會現實,有利于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展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故A項正確。【答案】A3.馬克思在《世界文明史》中說:“美國《聯邦憲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鳩‘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學說第一次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了較好的貫徹,現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應運而生。”下列說法最符合此觀點的有()①聯邦政府內部分權制衡②立法權的再度分割③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間分權制衡④南方與北方的分權制衡A.① B.①②③C.①③ D.②③④【解析】美國政治體制的理論基礎是孟德斯鳩的權力制約與平衡思想,①②③體現了這一思想。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是指各權力機構之間,而不是指地域之間,故④的說法錯誤。【答案】B4.安妮女王沒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復歸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榮革命”的成果將要功虧一簣。因此,1701年英國通過法律規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將轉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親索菲亞手中。此舉體現了英國政體的本質特點是()A.以和平方式過渡政權B.完善王位繼承制度C.深受歐洲大陸王室影響D.議會權力高于王權【解析】注意關鍵詞:本質特點。從材料信息看,在王室繼承人的選擇方面,英國注重“法律規定”,而創立法律的權力歸議會,說明議會權力高于王權,故D項正確。【答案】D5.法國《人權宣言》提出:“法律是公眾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可見,《人權宣言》認為政治民主化就是要保證()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議會是立法機關C.私有財產不可侵犯D.人們的絕對自由【解析】政治民主化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前提的,但絕對自由是不存在的。B、C兩項與題干無直接關系。【答案】A6.穿越時空,輕拂史塵。我們不難發現《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美國《獨立宣言》()A.都是民主與封建專制斗爭的結果B.都是工業近代化的產物C.都使本國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D.都深受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解析】《獨立宣言》是在北美人民反英殖民斗爭過程中制定的,不存在與封建專制斗爭的問題,另外美國的工業革命是在獨立后的18世紀末19世紀初才開始的,A、B兩項只符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辛亥革命并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C項只符合《獨立宣言》;兩部文獻都受啟蒙思想的影響,D項正確。【答案】D7.1811年,英國政府準備對美戰爭,派人拿著議會批準的100萬英鎊軍費的批文前往英格蘭銀行要求預付,銀行審計長發現上面未蓋國王印章,拒絕支付。此事反映出當時英國()A.議會不能支配政府財政B.國王掌控實權C.銀行擔心政府違約失信D.憲政制度確立【解析】19世紀,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已經確立,國王成為“統而不治”的虛君。英國政府在軍費的批文上竟然忽略國王的印章,這說明國王的印章已經僅僅是一個程序,并非真正的障礙。因此,D項正確。【答案】D8.2023年10月1日,美國眾議院對于白宮遭到闖入舉行聽證會。美國的眾議院()①在名義上代表各州的人民②其席位按各州人口占全國的比例分配到各州③每州至少有兩個以上的席位④享有對憲法的解釋權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眾議院席位按各州人口占全國的比例分配到各州,故③不符合;最高法院享有對憲法的解釋權,故④也不符合。【答案】A9.右圖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廣泛張貼的宣傳畫,意在提醒人們注意“立場站在哪邊”問題。當時頭戴“紅羊帽”(畫中間的帽子)的人們是要表明站在()A.革命的立場上B.封建君主的立場上C.保王黨人的立場上D.歐洲君主的立場上【解析】“紅羊帽”占據畫面的最大部分,由此可推斷頭戴該帽的人們是要表明站在革命的立場上。【答案】A10.路易·波拿巴評價拿破侖:“拿破侖,僅僅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整套綱領。對內是秩序、權威、宗教和人民福利,對外是民族尊嚴。”“對內是秩序”主要是指拿破侖()A.挫敗了反法聯盟的進攻B.鎮壓了保王黨人的叛亂C.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D.頒布了《拿破侖法典》【解析】拿破侖在建立“秩序”方面,影響最深遠的措施是頒布了法典,確立了立法規范。【答案】D11.孫中山認為,國家機關是由大小各種官吏來管理運作的,官吏的好壞、稱職與否,直接影響到國家治理的成敗利鈍。為此,他提出了()A.三民主義 B.三權分立學說C.五權分立學說 D.民主共和思想【答案】C12.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是()A.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B.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C.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D.民主共和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解析】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績是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真正推動了中國的政治近代化發展。【答案】A13.追溯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歷史,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直接相關()A.《共產黨宣言》發表B.英國憲章派提出《人民憲章》C.第一國際宣告成立D.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日的罷工【解析】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為爭取實現八小時工作日,舉行了示威和罷工,這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的來歷。【答案】D14.右圖是我國為紀念第一國際成立一百周年而發行的紀念郵票。第一國際()①是第一個國際性的工人聯合組織②積極支持當時各國無產階級爭取民主權利的斗爭③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④領導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誕生在十月革命后的俄國,④的敘述顯然與史實不符。【答案】A15.電視劇《沂蒙》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抗戰期間,沂蒙山區馬牧池村民主選舉村長,村長是通過投豆方式從候選人于寶珍大娘與李繼善中選出的,于寶珍大娘以一豆之差落選。通過該電視劇片段我們能夠()①了解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基層選舉的基本情況②了解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民主政治的推進③了解抗日根據地能夠在艱苦環境中堅持并不斷發展的原因④領略中國共產黨早期民主政治建設的嘗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民主選舉是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實行的選舉政策,這一時期的國統區仍實行專制獨裁的制度,因此,②的敘述是不正確的。【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6題10分,第17題12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0分,第21題14分,共70分)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麥迪遜說:“在構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時,最困難的是:你先得讓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來,你還得讓它能控制住自己。”也就是說,一個好的政府,它的權力既要強到能夠管得了下面的人和事兒,卻又不能過強,以致去侵犯公民們保留給自己的自然權利。道理是對,可是,又怎樣在“制度上”使這個“好政府”的權力,就恰到“好”處呢?——《近距離看美國之四——到費城去開會》材料二2023年10月1日,由民主黨把持的參議院和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未能就政府預算達成一致,政府拿不到辦公經費,部分部門只能暫時關門。其實,兩黨的分歧焦點是奧巴馬醫改法案。共和黨試圖通過給政府預算附加條件來阻撓醫改實施,民主黨則堅持預算是預算,醫改是醫改。美國《預算與會計法案》和《國會預算暨截留控制法案》規定:“任何全權預算支出必須通過相應的年度政府支出預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自1976年美國國會預算程序正式執行以來,美國政府臨時關門過18次,最少的1天,最多的達21天。(1)麥迪遜等人在費城制憲會議上是如何做到“讓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而又“讓它能控制住自己”的?(6分)(2)從權力制衡的角度看,你如何評價美國政府屢次關門事件。(4分)【解析】第(1)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制憲會議上通過了1787年憲法,將啟蒙思想家的民主思想寫進憲法,成為人人遵守的準則,具體體現可結合1787年憲法的內容分析作答。第(2)問根據材料體現出美國政府權力之間相互制約等即可。【答案】(1)制定1787年憲法。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聯邦權力高于各州權力,但各州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主權;憲法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獨立平衡又相互制約。(2)體現了美國政府權力之間的制衡關系;反映出美國政府權力制衡的同時,也存在黨派利益之爭;給民眾辦事帶來不便。(答出兩點即可)17.(2023·全國卷甲)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太平天國后期,洪仁玕受命總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張。他認為,對于“世道人心”關系甚大的事務,應“立法以為準”,立法者應“洞悉天人性情,熟諳各國風教”。他認為當時世界各國中,美國“禮義富足”,“其力雖強而不侵凌鄰邦,有金銀山而招別邦人來采,別邦人有能者冊立為官”。他注意到美國“邦長”(即總統)“五年一任”,并非終身制,國家大事則由“各省”(即各州)公議決定,官員選任在規定時間、地點匿名投票產生,“以多人舉者為賢能也,以多議是者為公也”。他重視郵政、新聞報紙的作用,主張“設書信館以通各省郡縣市鎮公文;設新聞館以收民心公議”。他認為下情上達、官員匿名投票推舉是實現“權歸于一”的重要手段。——洪仁玕《資政新篇》(1)根據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張及其目的。(7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洪仁玕對西方民主制度的認識。(5分)【解析】第(1)問的第一小問要根據材料的三層含義從立法、“邦長”和“官員”的任職、“郵政、新聞報紙的作用”三方面逐點概括;第二小問主要是根據《資政新篇》頒布的歷史背景分析作答。第(2)問根據材料中洪仁玕對西方民主的表述分析,也要考慮洪仁玕個人的經歷,分析角度一方面要看到他對西方民主的先進之處的認識,另一方面亦要看到其認識的膚淺,還要考慮到不切實際的特點。【答案】(1)主張:權力集中;強調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學習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國和平相待;重視民心民意。目的:服務于現實,試圖重振太平天國。(2)對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認識模糊不清;有一定先進性;由此提出的主張不符合實際。18.(2023·全國卷丙)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895年,嚴復說:“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國者,斯民之公產也;王侯將相者,通國之公仆隸也。”他認為,開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1905年,嚴復在與孫中山交談中說:“以中國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將見于乙,泯于丙者將發之于丁。為今之計,惟急從教育上著手,庶幾逐漸更新乎!”1915年,袁世凱為復辟帝制,組建籌安會,嚴復參與其中。同時他認為:“吾因知中國民智卑卑,號為民主,而專制之政不得不陰行其中,但政體改變,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實,何必再居其名。”——《嚴復集》(1)根據材料,概括嚴復關于“民智”的認識。(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在不同歷史時期嚴復的“民智”主張。(6分)【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國者,斯民之公產也;王侯將相者,通國之公仆隸也”“以中國……民智之卑……惟急從教育上著手,庶幾逐漸更新乎”概括。第(2)問結合嚴復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階級屬性,根據材料中的時間信息“1895年”“1905年”“1915年”分別從三個歷史時期即戊戌變法時期、辛亥革命時期、北洋政府時期進行客觀評價,注意重點指出不同歷史時期嚴復思想的不同影響。【答案】(1)民智低下;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開民智是實行民主的先決條件。(2)戊戌變法時期,主張開民智,宣傳啟蒙思想,為變法提供思想武器,推動社會變革,具有進步意義;辛亥革命時期,認為民智未開,主張改良;北洋政府時期,以民智未開為由,與專制妥協。19.(2023·襄陽調研)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既然人們參加社會的重大目的是和平地和安全地享受他們的各種財產,而達到這個目的的重大工具和手段是那個社會所制定的法律……立法權不僅是國家的最高權力,而且當共同體一旦把它交給某些人時,它便是神圣的和不可變更的……立法權力的四重界限:第一,它們應該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來進行統治,這些法律不論貧富、不論權貴和莊稼人都一視同仁,并不因特殊情況而有出入;第二,這些法律除了為人民謀福利這一最終目的之外,不應再有其他目的;第三,未經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絕不應該對人民的財產課稅;第四,立法機關不應該也不能夠把制定法律的權力讓給任何其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洛克《政府論》材料二孫中山非常重視法制建設,他一再強調國無法則不立,國家治亂一系于法。并提出立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他認為,民國立法要從實際出發,既要適應時代,又要符合國情;在內容上要體現民權主義立國精神,在方法上要行國民創制、復決法律之制;要切實維護法制的統一,立法務必根據大法,會議法律當與根本大法不相抵觸。不管任何人,包括百官在內,凡違法的,一律追究法律責任……治理國家,建官分職,任賢選能至為重要,他們要盡保護人民之責,為人民謀享受法律保護之幸福。官吏是國民的公仆,要接受主人的監督,除國會代表國民行使監督政府的職權外,還需設立監察機關,專司監察,對官吏的失職違法行為進行彈劾。他說,民國即為人人共有之國家,則國家之權利,人人當共享,國家之義務,人人亦當共當。中華民國既以人民為主體,國中之百官,上而總統,下而巡差,首當守法,從輿論。凡百官吏就職,必發誓奉公守法,不取賄賂;以后有違誓者,必盡法懲治之。——《孫中山法治思想談》(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洛克與孫中山思想的共同點。(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孫中山力圖實現其法治思想的途徑,并分析其對當下法治建設的啟示。(8分)【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二分析概括即可,如據材料一“達到這個目的的重大工具和手段是那個社會所制定的法律”和材料二“孫中山非常重視法制建設……國家治亂一系于法”可得出提倡法治。第(2)問的第一小問據材料二中“孫中山非常重視法制建設”得出重視立法等;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從健全法治、完善法律制度、違法必究、健全監督機制、增強法律意識、懂法守法等幾個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提倡法治或法律至上;主張主權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權制衡等。(答出兩點即可)(2)途徑:注重法制建設,重視立法;健全執法機關,選拔好官吏;設立監察機關,加強對官員的監察力度;給予民權,人人知法守法等。(答出兩點即可)啟示:健全法治的同時,注意完善法律制度;公正執法,違法必究;加強對官員監察,健全監督機制;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懂法守法等。(答出兩點即可)2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世紀30~50年代是英國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轉變的最后階段。英國的社會生活面貌在這個時期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工業革命的完成為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大發展創造了前提,同時也猛烈地沖擊著舊的社會經濟制度。在資本主義新制度建立過程中給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勞動群眾帶來劇烈的陣痛,同時更暴露出其根本性的弊病。在這種經濟背景之下,英國各種改革派別和改革運動應運而生,歷史學家曾把這個時代稱為英國的改革時代。投身當時改革運動的不僅有激進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還有工會運動和對于資本主義發展持不滿態度的土地貴族,改革派別極其龐雜。投身改革運動的各階級和各政治派別時常采取聯合行動,但他們彼此的政治社會見地相去甚遠,形成一種百舸爭流的局面。——王覺非《近代英國史》(1)列舉19世紀30~50年代的主要“改革事件”,并歸納其共同點。(4分)(2)在“英國的改革時代”里,工人階級的突出訴求是什么?(2分)(3)“投身改革運動的各階級和各政治派別時常采取聯合行動,但他們彼此的政治社會見地相去甚遠”,請以憲章運動的事實加以說明。(4分)【解析】第(1)問可以從資產階級的角度列舉出1832年議會改革,從工人階級的角度列舉出憲章運動。第(2)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可以從憲章運動領導階層的構成回答。【答案】(1)事件:1832年議會改革;1836~1858年憲章運動。共同點:都是圍繞選舉權的議會斗爭。(2)爭取普選權,進入議會參與政治。(3)憲章運動的領導者憲章派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籃球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美術學院《俄語II(第二外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專業工種勞務承包合同
- 建施工合同知識點
- 建筑材料采購合同書
- 勞務分包合同內容包括
- 人工費勞務分包合同
- 崗位聘用合同書
- 藥理練習試卷附答案
- 貴州國企招聘2025六盤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駕駛員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預防毒品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 2025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貴陽語文初一試題及答案
- 機器人舞蹈表演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2025年北京市朝陽區高三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5溫州商學院輔導員考試題庫
-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2025年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論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制度:現狀、問題與優化路徑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執信中學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