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十二)(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綱要(2023~2023年)》提出的目標,2023年人均生產總值將達到135000元,城鎮化水平達到85%左右,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0歲。據此完成1~2題。1.關于珠江三角洲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廣東省西南部B.地形崎嶇,熱量豐富C.河流縱橫交錯,自然條件優越D.經濟發達,文化落后2.下列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優勢條件的是()【導學號:78470142】A.平原廣闊,熱量豐富,降水豐沛B.礦產資源豐富C.地理區位優勢D.國家改革開放政策【解析】第1題,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東南部,平原廣闊,降水豐沛,河流縱橫交錯,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經濟、文化都很發達的地區。第2題,珠江三角洲地區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地形、氣候等條件優越,改革開放后為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該地區礦產資源,特別是能源礦產缺乏。【答案】下圖為我國廣東與云南兩省級行政區之間產業轉移和資源調配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3.廣東省向云南省轉移的主要產業是()①技術密集型產業②資金密集型產業③資源密集型產業④勞動密集型產業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產業轉移對云南省的有利影響有()【導學號:78470143】①提升產業結構②增加就業機會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態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3題,據圖分析可知,廣東省與云南省相比,資源短缺、勞動力價格高,所以,廣東省向云南省轉移的主要產業是資源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第4題,產業轉移對云南省的影響可能有:提升產業結構,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會加重環境污染等。【答案】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迅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據此完成5~6題。5.上圖所示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是()A.第一產業上升,第三產業下降B.第一、二產業都上升C.第一、三產業都上升D.第三產業上升,第二產業占據主導地位6.近30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導學號:78470144】A.礦產資源優勢 B.對外開放政策C.工業化 D.毗鄰港澳【解析】第5題,圖中縱坐標表示時間,橫坐標表示百分比。黑色圖例代表第一產業,其比重在逐步下降;灰色圖例代表第二產業,占據主導地位;白色圖例代表第三產業,其比重逐漸增加。第6題,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珠江三角洲地處開放前沿,加上毗鄰港澳的優勢區位,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推動了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答案】(2023·聊城高二檢測)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近年來產業轉移方向示意圖,讀圖回答7~8題。7.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轉移空間形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生態環境的地區差異B.資源分布的地區差異C.人口密度的地區差異D.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8.關于產業轉移的敘述,正確的是()A.產業轉移將導致該產業生產成本升高B.促進轉入地和轉出地產業結構的優化C.發達區域轉出產業的主體是資源密集型產業D.產業的區位選擇完全受勞動力成本因素的影響【解析】第7題,珠三角經濟發達,因產業結構升級需要,制造業向周邊欠發達地區轉移。第8題,產業轉移將促進轉入和轉出地產業結構的優化。【答案】9.讀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變化和工業總產值增長圖和珠三角工業結構變化圖,回答下列問題。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變化和工業總產值增長圖1圖2(1)從圖1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區三大產業結構的總體變化情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2說明近二十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結構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輕紡工業的主導區位因素是()A.廉價勞動力 B.原料C.技術 D.動力(4)在珠江三角洲產業升級的過程中,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向粵東、粵西和粵北轉移。這對遷入地區產生的影響不包括()A.加快產業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B.增加就業機會C.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促進經濟的發展D.緩解遷入地的環境污染(5)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工業得到迅猛發展,城市化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這說明一個區域的________化會對________化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解析】第(1)題,據圖分析可知,珠三角地區三大產業結構的總體變化情況是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相對穩定,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第(2)題,據圖分析可知,輕紡工業比重下降,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上升。第(3)題,輕紡工業屬于勞動力指向型工業,主導區位因素是廉價勞動力。第(4)題,產業轉移會加重遷入地區的環境污染。第(5)題,據材料分析可知,珠江三角洲工業得到迅猛發展,城市化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表明工業化是城市化進程的推動力。【答案】(1)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相對穩定,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工業結構由以輕紡工業為主轉變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3)A(4)D(5)工業城市[能力提升]就地式城市化是指農村人口一般不離開居住地,而農村逐步向城鎮轉化。下圖示意我國東南沿海某城鎮人口職業構成變化,讀圖完成10~12題。10.圖中①、②、③表示的產業分別是()A.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B.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C.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第二產業D.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11.造成該城鎮“人口職業構成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導學號:78470145】A.人口增長過快 B.區位選擇變化C.職業收入差異 D.產業結構升級12.“就地式城市化”對當地的影響是()A.加速區域中心城市的擴展B.擴大城鄉之間經濟的差異C.促進農村土地資源的整合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區的形成【解析】第10題,依據不同年代城鎮人口職業構成可判斷,剛改革開放時該城鎮第一產業比重高,到城鎮發展的較高階段一般第三產業比重較高。第11題,人口職業構成變化能反映產業構成的變化,圖中顯示人口職業構成上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產業逐漸上升,說明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第12題,就地式城市化必然是當地原有鄉村轉變發展為城鎮,則有利于促進農村土地資源的開發和集約化發展。【答案】13.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但也產生了各種問題。結合下圖,回答問題。“珠三角”主要工業部門(1)該地區發展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是什么?(2)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許多外資企業遷往長江三角洲地區。試從影響工業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3)據圖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業結構和城市職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區域進一步發展的問題?為此應采取什么措施?【解析】第(1)題,該地區環境污染嚴重,主要是酸雨、水污染等,污染主要來源于生產(工業造成的“三廢”污染和農業造成的化肥、農藥污染)和生活。第(2)題,可從影響兩地工業布局的政策、交通、市場、科技、經濟腹地等因素的現狀及發展變化趨勢進行全面分析。第(3)題,從圖中各城市的工業構成可以看出多數城市以電子、食品等輕工業為主,結構趨同;因此要加強各城市間的分工與合作,加快發展信息、交通、金融等服務業。【答案】(1)環境問題:①大氣污染或酸雨污染;②水體污染。原因:①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或人類工業生產活動);②生活污水污染(或人類生活活動);③農業活動污染(或農藥、化肥過量使用)。(2)珠江三角洲地區區位條件的變化:政策優勢明顯下降;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