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_第1頁
三次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_第2頁
三次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_第3頁
三次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_第4頁
三次科技革命與經濟全球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們這個時代產生了許多天才人物,他們的發明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舒適得多,我們早已利用機械的力量橫渡海洋,并且利用機械力量可以使人類從各種辛苦繁重的體力勞動中最后解放出來。我們學會了飛行,我們用電磁波從地球的一個角落方便地同另一個角落互通信息。

——愛因斯坦1939年專題復習科技革命與模塊一:三次科技革命一、學習目標:1、通過用圖表的方式整理知識,概述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要素,把握其影響及其對中國的影響。2、通過對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的對比,學會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來鞏固知識。3、感受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起的推動作用。

二、考點預測:

三次科技革命是中招歷年考查的重點。熱點:“十二五”規劃、“嫦娥二號”成功發射、朝核危機,注意聯系歷史上科技革命,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的同時思考如何避免科技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開始時間

時代特征

代表人物

動力新能源

發明成果重要發明

領域:交通工具理論基礎

影響

對中國的影響

啟示

三、復習過程

(一)自學——鞏固基礎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四五十年代時代特征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代表人物瓦特卡爾·本茨愛迪生比爾·蓋茨動力蒸汽機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新能源煤炭電力、石油原子能(核能)發明成果重要發明

珍妮機、蒸汽機

電話、電報、電燈

領域: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交通工具輪船、火車汽車、飛機理論基礎牛頓力學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愛因斯坦相對論(二)展示---互助探討交流疑惑

次第項目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1、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2、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世界格局發生變化,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1、生產力迅猛發展;2、社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3、世界格局發生變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1、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從而促進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3、促進世界經濟全球化。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⑴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⑵中國進行了洋務運動,近代工業產生,中國資本主義產生;⑶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⑴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⑵中國人民進行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等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隨著改革開放,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在科技領域碩果累累——863計劃。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中國的影響20世紀60—70年代中國取得的科技成就: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1970年,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發射。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培育“秈型雜交水稻”。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中國的影響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

中國最高科學技術貢獻獎的獲得者:袁隆平1973年,在世界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863計劃:

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及后來的海洋高技術神州系列飛船發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三)助學----師生互動合作提升1.比較三次科技革命影響的共同點2.比較三次科技革命特點3.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

次第項目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1、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2、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世界格局發生變化,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1、生產力迅猛發展;2、社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3、世界格局發生變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1、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從而促進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3、促進世界經濟全球化。三次科技革命影響上的共同點1、都創造了巨大地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2、極大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促使世界格局發生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A.工業革命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它使人類處于蒸汽時代;B.發明機器的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和技師;C.工業革命開始于輕工業部門;D.首先發生在英國,以英國為中心緩慢向周邊地區擴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特點:A.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B.科技各領域間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更明顯;C.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D.這次科技革命就其規模,深度,影響都遠遠超過前兩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A.科學和技術開始密切結合,技術發明以科學進步為基礎;B.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并迅速傳播,德國、美國成為中心;C.涉及領域更加廣泛,側重于基礎工業,重工業,能源工業部門;D.在一些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形成兩次工業革命在時間上的交叉。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科學技術能夠推動社會進步;3、增強科技創新意識;4、學習科學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發奮學習,勇攀科學高峰,爭取為社會多做貢獻。(四)、鞏固----當堂達標1.(2010.江蘇南京)人類歷史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響不包括()A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B.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C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D.把人類帶入“電氣時代”2.(2010.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范圍廣、影響大的特點,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蒸汽機和火車B.內燃機和飛機C.電報和電話D.電子計算機和航天技術DD3.(2011押題)目前全球計算機互聯網用戶約有17億人。現在計算機已經應用到各個領域,而且發揮著重要作用。以電子計算機廣泛使用為核心的是()A.三角貿易B.工業革命C.第二次工業革命D.第三次工業革命4.(2010.泉州)許多職業的出現與科技發明密切相關,因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出現的職業是()A火車司機飛行員B網絡管理員航天工程師C汽車司機空姐D鐵路工程師電工DB

5.(2010.湖南益陽)下列時間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歐洲聯盟正式建立②俄國十月革命③納米比亞獨立④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D6、(08年河南)1851年,在英國倫敦一座晶瑩剔透的水晶宮內,第一屆世界展覽會隆重開幕,人們流連于異彩紛呈的展品之間,感嘆著科技進步的神奇力量。這次展覽會上,人們可以看到的展品是()A.火車B.坦克C.飛機D.電話7、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有關的是()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②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工場手工業③歐洲工人隊伍的壯大④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發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A8.材料一:在過去100多年里,人類發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發明了火車、電子計算機、汽車、輪船、電燈、飛機等。1969年問世、1993年才對公眾開放的因特網迅速發展,目前,全球上網用戶已達三億多,計算機網絡已經把世界連成了一個“地球村”。世界各個地區越來越緊密地成為一個整體,互相之間的聯系和依賴性空前增強,國際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想得到發展,就不能忽視這種全球化的潮流。而這種潮流在經濟領域體現得最為明顯。材料二:高科技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科技發展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引發海嘯,導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材料三:21世紀的中國,提出“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的戰略思想。(1)請選擇材料一中的發明成果按要求填入下表中,每項一個即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發明發明火車等汽車、電燈電子計算機等(2)從材料一中,你認為中國應如何應對科技革命?A、科學技術對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應該學習、借鑒最新科技成果B、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3)通過材料二,請你對如何減少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負面影響,提一點建議。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提高環保意識發展高科技過程中注意趨利避害將科技用于造福人類等(4)上述材料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根據材料,計算機網絡已經把世界連成一個“地球村”,使各國經濟之間形成了什么樣的關系?經濟全球化趨勢或經濟一體化趨勢各國之間相互依存、相互競爭或之間的聯系和依賴空前增強。9、(一練22題)、科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科技影響人類的生活,影響著世界。請根據以下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一蒸汽火車二飛機三計算機材料二:高科技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科技發展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到20世紀末,人類不止一次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全球變暖、臭氧層受損、沙漠化加劇、物種滅絕、核武器的威脅—以科技進步為核心的人類文明如何發展,已成為人類邁進知識經濟時代的重大課題。請回答:(1)、參考材料一分別列舉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主要成就?(2)材料二對科技有何認識?答: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火車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飛機、電子,內燃機第三次工業革命成果:計算機、原子能,電子信息答:科技的發明和使用改變著世界、改善著生活、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但如果不恰當的使用將給人們帶來災難如:戰爭、環境惡化、資源漸失、、、(3)、以第三次科技革命為例,談談科技對西歐主要大國相互關系的影響以及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的影響。(4)、請你就“如何發展科技為人類服務”提出一條建議。答: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緊密聯系,如歐盟的成立。也推動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答:發展科技,既要眼前利益,也要長遠利益;保護自然、保護地球是發展科技的前提等。。10、(2012河南24題)閱讀大事年表,回答下列問題: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61年—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19世紀70年代電力進入生產領域19世紀80年代內燃機研制成功1879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研制成功碳絲燈泡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1946年第一部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制成1964年中國第一課原子彈爆炸成功1973年中國科學家袁隆平首次育出燦型雜交水稻1995年美國微軟公司推出視窗95軟件2011年中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對接(1)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人類生活至今。請你依據大事年表總結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前提是什么?

(2)在國家綜合國力提升的過程中,新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技進步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請從大事年表中找出相關史實并加以論證。

答: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和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新的科學理論的出現等。答:示例:“1945年,第一部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制成”或“1995年,美國微軟公司推出視窗95軟件”,反映了美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居于領先地位,為其更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五)、延伸---歸納總結、延伸遷移

工業革命鴉片戰爭瓜分中國的狂潮863計劃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如果根據以上信息進行專題研討,請歸納其主題

2用圖示法將以上信息聯系起來,構建信息體系。五、延伸---歸納總結、延伸遷移

工業革命鴉片戰爭瓜分中國的狂潮863計劃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如果根據以上信息進行專題研討,請歸納其主題

2用圖示法將以上信息聯系起來,構建信息體系。三次科技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六)、注重聯系,綜合提升第三次科技革命與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關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的全球化模塊二:一、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1、經濟全球化的概念

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通的規模和形式不斷擴大和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2、“經濟全球化”背景3)、科學技術特別是交通運輸業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

2)、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各國聯系日益密切

1)、東西方冷戰結束,國際局勢緩和2、“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1)、新航路開辟——開始形成

2)、工業革命——初步發展

3)、世貿組織成立——加速深化4、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1)、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2)、跨國公司的影響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5、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國家間經濟往來的障礙逐步減少,企業可以越來越多地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圍內組織經濟活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積極影響(1)跨國公司常常把一些技術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2)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進一步加大。3)、對中國的影響既是機遇又是挑戰2)、消極影響

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6、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7、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地球生態環境危機核戰爭的威脅人口爆炸性膨脹資源日益匱乏國際恐怖主義貧富差距拉大……8、如何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國際合作的力度;加大科研的投資和國際間合作,尋找可替代資源;重視輿論宣傳及落后地區的科教工作

1、中國加入WTO組織是在()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經濟全球化使跨國公司的影響越來越大

B.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C.中國目前正在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制造和輸出國

AC檢測練習:3、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最直接的推動資本和技術全球化發展的力量是

()A.私人資本家B.銀行家C.跨國公司D各國政府4、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中出現的弊端對亞洲經濟造成重大打擊的是()。

A.亞洲金融危機

B.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C.1998年中國南部地區發生洪災

D.科索沃戰爭的發生5、20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速發展的原因是()。

A.發展中國家要求改變不合理的舊的經濟秩序

B.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發展

C.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技術

D.世界貿易組織的推動CAC

6、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是()

A、經濟全球化B、經濟區域集團化

C、經濟一體化D、知識經濟

7、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原因中,根本動力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