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十三)(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1.遙感的特點是()【導學號:73360133】①探測范圍大②獲取資料快③不受地面條件限制④獲取信息量大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遙感技術在獲取地物資料和數據方面,具有探測范圍廣、獲取信息量大、時效性強且數據可以定期更新等特點;遙感信息受地面條件限制較小,并不是不受地面條件限制。【答案】C2.陰雨天氣中,對地物的分辨率較高的是()A.飛機可見光遙感 B.衛星可見光遙感C.飛機微波遙感 D.衛星微波遙感【解析】陰雨天氣時,云層可阻隔可見光遙感,難以獲得地面的清晰影像;微波遙感不受云、雨干擾,可獲得較理想的地面影像,而飛機距離地面高度遠低于衛星,故飛機微波遙感清晰度高,對地物的分辨率較高。【答案】C3.關于遙感在礦產資源普查中應用的正確敘述是()A.遙感技術能找出一切礦產分布及數量B.有了遙感技術尋礦從此再也不需要人工尋礦了C.遙感技術比人工尋礦效率高D.相比人工尋礦,遙感無優勢可言【解析】遙感技術應用于資源普查,比人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答案】C北京時間2023年5月15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遙感衛星三十號”。該衛星主要用于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據此回答4~5題。4.“中國遙感衛星三十號”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動態監測,直接應用的技術是()A.數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統C.全球定位系統 D.遙感技術5.“中國遙感衛星三十號”不能直接監測的自然災害是()【導學號:73360134】A.臺風 B.洪澇C.地震 D.森林病蟲害【解析】第4題,遙感技術可用于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大范圍、全天候動態監測。第5題,地震災害具有突發性,且發生在地下,衛星不能直接監測。【答案】對比分析法是衛星遙感圖像判讀的重要方法,具體就是對不同時間的衛星圖像色調進行對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體區分。如右圖,虛實兩線分別代表玉米和大豆兩種農作物對兩種不同電磁波的反射強度,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播種30、75、100、140天后兩種農作物反射兩種電磁波的強度特征。讀圖,完成6~7題。6.如果這兩種農作物反射的電磁波譜是某衛星圖像中最主要波段,則該衛星圖像可能拍自()A.松嫩平原 B.江漢平原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7.要區分該地區兩種農作物的播種面積,要參考的最佳遙感圖像應該是拍自播種()A.30天后 B.75天后C.100天后 D.140天后【解析】第6題,由題中的敘述可知,該地主要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因此最可能是東北的松嫩平原。第7題,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在播種30、75、100、140天后,這兩種農作物的電磁波的反射強度特征都存在著差異,但播種30天后的這一差異最大,最利于區分這兩種農作物的播種面積。【答案】8.讀圖,完成下列各題。雪地、沙漠、濕地、小麥的反射波譜曲線(1)可見光的波段范圍為____________微米。(2)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這是在照片上判讀各種地物的基礎。例如,利用~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_________與其他地物區分開;利用~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與小麥、濕地區分開;利用~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_______與__________區分開。(3)由此圖可以看出遙感技術中運用到的物理學基本知識是____________。【導學號:73360135】(4)說出遙感技術在國民經濟中有何作用?【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不同地物的判讀。解答本題一定要理解地物判讀的原理和依據。同時,也要了解一些常見的地物判讀方法。可見光的波段范圍要求記住,為~微米。地物的判讀,可以根據“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的原理判斷。【答案】(1)~(2)雪地小麥濕地(3)不同物體反射的電磁波是不同的(4)遙感技術可以服務于資源勘探、動態監測和有關部門的規劃決策。[能力提升]2023年9月19日,位于哥斯達黎加中部的圖里亞爾瓦火山強烈噴發,火山灰柱一度高達4000米,受其影響,哥首都圣何塞的機場被迫關閉。下圖為其噴發遙感影像。讀圖,回答9~10題。9.要獲取火山噴發的衛星影像圖,主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導學號:73360136】A.RS B.GISC.GPS D.數字地球10.如果利用衛星對火山灰進行監測,通過分析多幅火山灰圖片,可以獲得()①火山灰噴出的起始位置②火山灰飄浮速度③火山灰影響的范圍④火山灰飄浮的方向⑤此時段當地的風向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第9題,火山噴發衛星影像圖是應用遙感(RS)技術取得的。第10題,從火山噴發衛星云圖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狀況,監測火山噴出的起始位置、移動方向、速度、影響范圍、此時段當地風向等。【答案】據新華社2023年7月4日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專家通過綜合分析衛星、地面觀測設施、觀測氣球等途徑獲取的數據,發現2023年9月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比2000年9月時已經縮小了400萬平方公里。讀下圖,完成11~12題。臭氧濃度與紫外線濃度分布圖11.吸收紫外線最多的臭氧分布海拔約為()A.0~15千米 B.15~45千米C.45~55千米 D.55千米以上12.監測臭氧空洞變化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A.數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技術 D.全球定位系統【解析】第11題,臭氧濃度較大的海拔范圍,也就是吸收紫外線最多的臭氧分布海拔,據圖可以看出,15~45千米海拔高度范圍內的臭氧濃度較大。第12題,對地理事物的監測,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遙感技術。【答案】13.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重災區陷入信息隔絕狀態。國土資源部第一時間緊急啟用航空遙感飛機,在高空拍攝了地震災區高精度遙感圖片。專家們對航片進行初步數據處理和解譯,對災區房屋倒塌情況,滑坡、泥石流規律及分布,具有隱患的滑坡體、公路及橋梁受損等災害情況進行標注。把這些圖像傳遞到抗災一線,作為指揮人員制訂抗震救災方案的參考依據。之后,航空遙感飛機還成為監測堰塞湖次生災害威脅的“天眼”。材料二下面兩張圖片分別是2023年和2023年5月14日衛星對汶川地區拍攝的遙感影像。(1)遙感在監測地震災害時能夠(雙選)()【導學號:73360137】A.分析地震發生的原因 B.監測震災的動態C.為救災提供預案依據 D.控制災害的發生(2)從材料二圖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發生了哪些次生災害?(3)在救災中遙感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解析】第(1)題,運用遙感可以對地震進行監測,為救災提供預案依據,卻不能分析出地震發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災害的發生。第(2)題,比較兩幅圖片,可以看到地震后出現河道間斷和大面積滑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悸診療方案
- 公司股權收購協議范本
-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總結
- 繪本館會員制度模板
-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策略
- 公司內部審計制度及審計流程圖
- 員工內部自愿出資入股協議書
- 值班交接班制度
- 電氣、空調、給排水調試方案
- 標準廠房模板支撐方案
- 2024年安康漢濱區儲備糧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第八單元單元分析2024-2025學年新教材一年級語文上冊同步教學設計
- 上海2025年上海市公安機關輔警-檢察系統輔助文員-法院系統輔助文員招聘筆試考務問答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清鎮市站街鎮龍灘前明鋁鐵礦山有限公司清鎮市站街鎮龍灘前明鋁鐵礦(延續)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意見
- 元朝的建立與統一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室外管網施工方案
- 2025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4鑄鐵用稀土系蠕化劑技術條件
- 2023年小學科學實驗知識競賽試題庫含答案
- 2025青海省公路局事業單位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