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高考二輪復習 騰沖八中2023屆高考第二輪熱點專題13-化學平衡_第1頁
高中化學高考二輪復習 騰沖八中2023屆高考第二輪熱點專題13-化學平衡_第2頁
高中化學高考二輪復習 騰沖八中2023屆高考第二輪熱點專題13-化學平衡_第3頁
高中化學高考二輪復習 騰沖八中2023屆高考第二輪熱點專題13-化學平衡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騰沖八中2023屆高考第二輪熱點專題13—化學平衡1、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及大小比較(據公式、化學計量數、圖表):2、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3、判斷可逆反應達平衡的標志:4、速率與平衡移動的關系(v---t圖):5、化學平衡的計算(三段式):6、圖像問題分析【三看(橫縱坐標、起點、拐點)兩原則(先拐先平、定一議二)】7、轉化率問題:(1)、當不改變反應物的用量,平衡受溫度或壓強影響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各反應物的轉化率增大;反之則減小。(2)、由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引起平衡正向移動有以下幾種情況:a、對于反應物不只一種(不考慮固體反應物)的可逆反應,增加一種反應物的量,其它反應物的轉化率增大,而自身轉化率減小。b、對于反應物只有一種的可逆反應如aA(g)bB(g)+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但A的轉化率的變化與氣體的計量數有關:若a=b+c,則A的轉化率不變;若a﹥b+c,則A的轉化率增大;a﹤b+c,則A的轉化率減小。<分析模型>8、判斷等效平衡:9.化學平衡常數:K的計算、 k與Q的判斷、K與反應熱(2023·全國理綜Ⅰ)在溶液中,反應A+2BC分別在三種不同實驗條件下進行,它們的起始濃度均為c(A)=mol/L、c(B)=mol/L及c(C)=0mol/L。反應物A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與①比較,②和③分別僅改變一種反應條件。所改變的條件和判斷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②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________;實驗③平衡時C的濃度為____________;(3)該反應的ΔH______0,其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4)該反應進行到min時的平均反應速率:實驗②:vB=______________;實驗③:vC=______________。(5)如果反應X+2Y2Z;是放熱反應,在9min時平衡,平衡時Z的物質的量為。改變實驗條件(溫度、壓強、催化劑)得到Z隨時間變化的曲線①、②、③(如右圖所示)則曲線①、②、③所對應的實驗條件改變分別是:①,②,③。oabX的轉化率時間(6).右圖曲線aoabX的轉化率時間Z(g)+M(g)+N(s)進行過程中X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若要改變起始條件,使反應過程按b曲線進行,可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溫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劑 D、增大體積(7).在密閉容器中,反應N2(g)+3H2(g)2NH3(g);ΔH<0,達到甲平衡。在僅改變某一條件后,達到乙平衡,改變的這一條件是A.加入適當催化劑B.升高溫度C.增大反應物的濃度D.增大壓強考點一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狀態的影響例1(2023·重慶理綜,10)COCl2(g)CO(g)+Cl2(g);Δ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③增加CO的濃度④減壓⑤加催化劑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能提高COCl2轉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誤區警示:1.涉及外界條件對速率的影響時,影響最大的是催化劑;其次是溫度,溫度越高,速率越快;然后是濃度和壓強。若是可逆反應,外界條件對v正和v逆的影響趨勢是一樣的。即若升溫或增大壓強(有氣體參與體系),v正、v逆均加快;若增大反應物濃度,瞬時速率v逆不變,但最終v正和v逆均加快。2.不要把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與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及建立平衡的時間混為一談:①使用催化劑時v正、v逆同倍增大,平衡不移動,但可以縮短建立平衡的時間;②對例1中的可逆反應,降低溫度時v正、v逆均減小,但作為吸熱反應的正反應減小的幅度大于作為放熱反應的逆反應,化學平衡向放熱反應的逆反應方向移動,由于反應速率減小,建立平衡的時間延長;③對例1中的可逆反應,壓縮增大壓強時,v正、v逆均增大,作為氣體體積減小的逆反應增大的幅度大于氣體體積增大的正反應,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同時縮短了建立平衡的時間。考點二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圖象例2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a所示:(1)從反應開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X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Y的轉化率為。圖ba圖aa圖ba圖aa(3)10s后的某一時刻(t1)改變了外界條件,其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b所示:則下列說法符合該圖象的是。A.t1時刻,增大了X的濃度B.t1時刻,升高了體系溫度C.t1時刻,縮小了容器體積D.t1時刻,使用了催化劑方法技巧1.解決此類題目要注意“三看”:(1)看兩軸:認清兩軸所表示的含義。(2)看起點:從圖象縱軸上的起點,一般可判斷誰為反應物,誰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應進行的方向。(3)看拐點:一般圖象拐點后平行于橫軸則表示反應達平衡,如橫軸為時間,由拐點可判斷反應速率。2.圖象分析中,對于溫度、濃度、壓強三因素影響,一般采用“定一議二”的方式分析。即時鞏固2向一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A、mol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一所示。圖二為t2時刻后改變反應條件,平衡體系中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且四個階段都各改變一種不同的條件。已知圖一圖二t3-t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圖一中t0-t1階段c(B)未畫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圖一圖二A.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g)+B(g)2C(g)B.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C.B的起始物質的量為molD.在相同條件下,若起始時容器中加入amolA、bmolB和cmolC,要達到t1時刻同樣的平衡,a、b、c要滿足的條件為a+2c/3=和b+c/練習1.(2000全國13)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aA(氣)bB(氣)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一倍,當達到新的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60%,則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了B.物質A的轉化率減少了C.物質B的質量分數增加了D.a>b2.根據下列有關圖象,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Ⅰ知,反應在T1、T3處達到平衡,且該反應的△H<0B.由圖Ⅱ知,反應在t6時,NH3體積分數最大C.由圖Ⅱ知,t3時采取降低反應溫度的措施D.Ⅲ在10L容器、850℃時反應,由圖知,到4min時,反應放出3.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轉化:2NO2(g)N2O4(g);△H<0?,F將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通入體積為1L的恒溫密閉容器中,反應物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B.a、b、c、d四個點中,表示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的點是b和dC.反應進行至25min時,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加入molN2O4D.若要達到與d相同的狀態,在25min時還能采取的措施是適當縮小容器體積4.(2023·四川理綜)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mol充入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X(g)+Y(g)2Z(g)ΔH<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據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2min的平均速率v(Z)=×10-3mol/(L·min)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v(正)t/min2479n(Y)/molC.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K=D.其他條件不變,再充入molZ,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增大5.恒溫恒容條件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相同的甲、乙兩容器中分別加入1gSO2、1gO2與2gSO2、2gO2,發生反應2SO2(g)+O2(g)SO3(g)達到平衡,SO2的轉化率前者大B.反應2HI(g)H2(g)+I2(g)達到平衡,增大HI的物質的量,平衡不移動C.反應2HI(g)H2(g)+I2(g)達到平衡,增大HI的物質的量,HI的分解率和體積分數均不變D.反應2NO2(g)N2O4(g)達到平衡時,再向容器內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達到平衡時,與第一次平衡時相比,NO2的體積分數增大6.可逆反應:2NO2(g)2NO(g)+O2(g),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O2的同時生成2nmolNO2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O2的同時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2:2:1的狀態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的狀態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7.(雙選)(2023·上?;瘜W)某恒溫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A(s)B+C(g)-Q達到平衡??s小容器體積,重新達到平衡時,C(g)的濃度與縮小體積前的平衡濃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產物B的狀態只能為固態或液態B.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A)消耗∶n(C)消耗=1∶1C.保持體積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若開始時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Q8.(2023·大綱全國,節選)化合物AX3和單質X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化合物AX5?;卮鹣铝袉栴}:反應AX3(g)+X2(g)AX5(g)在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起始時AX3和X2均為mol。反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體系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①列式計算實驗a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v(AX5)=________________。②圖中3組實驗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時的反應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為_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與實驗a相比,其他兩組改變的實驗條件及判斷依據是: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③用p0表示開始時總壓強,p表示平衡時總壓強,α表示AX3的平衡轉化率,則α的表達式為________;實驗a和c的平衡轉化率:αa為________、αc為________。:①v(AX5)=eq\fmol,10L×60min)=×10-4mol·L-1·min-1解:開始時n0=mol,總壓強為160kPa,平衡時總壓強為120kPa,則n為eq\f(120kPa,160kPa)=eq\f(n,mol),n=mol×eq\f(120kPa,160kPa)=mol,AX3(g)+X2(g)AX5(g)起始時n0/mol:0平衡時n/mol:-x-xx-x)+-x)+x=x=v(AX5)=eq\fmol,10L×60min)=×10-4mol·L-1·min-1②bca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但平衡沒有改變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或反應容器的容積和起始物質的量未改變,但起始總壓強增大)③α=2eq\b\lc\(\rc\)(\a\vs4\al\co1(1-\f(p,p0)))50%40%解析:②由圖像可以看出3組實驗達到平衡時a所用時間最長,b所用時間最短,故其反應速率由大到小的順序為bca。③開始時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